西安事变新探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页数:4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
 
本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共红军为何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作者简介

杨奎松,著名学者,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专家。主要著作《“中间地带”的革命》(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获奖图书)、《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等。

书籍目录

蒋序
大陆版代序:张学良入党之谜
前言
第一章 由战争走向妥协
 第一节 西征北上
 第二节 陕北称雄
 第三节 洛川谅解
 第四节 延安拨雾
第二章 西北大联合计划
 第一节 反蒋酝酿
 第二节 入党初衷
 第三节 八面来风
 第四节 引弦待发
第三章 打通国际路线
 第一节 “逼蒋抗日”
 第二节 艰难交涉
 第三节 兵败黄河
 第四节 暗渡陈仓
第四章 一二?一二革命
 第一节 山雨欲来
 第二节 破釜沉舟
 第三节 战耶和耶?
 第四节 孰进孰退?
第五章 从“革命”到“兵谏”
 第一节 皆大欢喜
 第二节 风云突变
 第三节 福兮祸兮?
 第四节 柳暗花明
附:张学良与中共中央秘密通电代码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柳暗花明  谈到中共中央转而坚决采取和平让步的态度,不能不提到共产国际1月20日的重要政治指示。该指示到达的日期多半是在22或23日左右,已知中共中央是在24日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的。该指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评前此中共中央对蒋介石及南京的政策,一是建议在争取同南京和解的基础上解决一切问题。  指示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可能受挫,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亲日派在搞阴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党采取了错误的步骤。中共中央固然改变了以前力图通过排除蒋介石和推翻南京政府的方法建立统一战线的错误政策,但是还没有彻底摆脱这种错误方针。中共中央在蒋介石被释放后所确定的方针尤其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方针实际上意在分裂国民党而不是同它合作,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共中央把在事变期间同蒋介石达成的妥协看成是蒋介石和南京的屈服,并且把同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合作视为反对南京的联盟。所有这一切,只能助长亲日派的气焰并为其制造内战提供借口。指示明确要求,立即把党的主要任务放到争取切实停止内战,争取南京政府共同抗日的方面来。同张学良、杨虎城及其军队的合作必须服从于这一主要任务的需要,并应在这方面向张、杨及其军队施加各种影响。只是在亲日派调动军队向自己进攻时,才可以进行自卫,但无论如何自己不要为这种进攻提供口实。  共产国际的批评是否完全恰当,在中共中央方面并无多少争辩的余地。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共领导人因此相信就自己此前的政策完全就是错的。很明显,中共中央必须承认,在蒋介石释放之后,认为蒋已经投降,把蒋承诺的条件公开宣布,这是是很幼稚的。过高地估计西安事变的成果,相信可以因此实现西北半独立局面,也是不妥的。但如果说在1936年8月政治指示到达后,中共中央并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政策,这是没有人能够接受的。可以肯定,中共中央当时已经接受了共产国际指示,改变了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政策,不再主张成立西北国防政府,也要求张学良去与蒋介石说和。问题是蒋介石不要和,一定要消灭红军,宣称中共是汉奸。当然,人人都了解,中共中央在策略上与共产国际有一点是不同的。这就是,中共中央实行的是“逼蒋抗日”。在这一点上,共产国际强调的只是用群众及其舆论来“逼”,“但我们还主张利用张、杨、阎、李、白、刘逼他”,即利用同各种地方实力派或反蒋派的力量来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就是这种逼蒋政策的结果,同样事变后的对抗也是这种逼蒋政策的继续。  这样究竟对不对呢?多数中共领导人明确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下,这种方法也未尝不对”。这是因为,在当今中国,不论是要想使蒋介石和南京政府重视自己,使其改变错误政策,实现与南京的联合,还是为了保障革命的利益,坚持党的独立立场与红军的存在,“力量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当然,他们也承认,这种策略实行起来确实也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它确实可能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这样逼,造成了内战,当然是不好的;如果逼和了,那就是好的”。重要的仅仅在于结果如何。因此,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的实际作用,多半也就在于,它使中共中央开始更加明确地把争取和平视为其一切行动和政策的依据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5日之后,中共中央更加强调和平的方针,而在得到张冲的来电之后,会更进一步下决心,不惜再作让步也要同南京和下来。  然而,在这个时候,不仅打不容易,和甚至比打还要困难。本来东北军年轻军官就反对让步,情绪激昂,如今见中共代表步步退让,更是心怀不满。本来杨虎城因西安事变就已经整整丢了一个军,如今更是担心让中央军控制西安及陇海路沿线,地盘没有了,余下的部队迟早也会被蒋介石逐步分化和吃掉。即使是东北军上层将领,此时的态度也颇犹豫,步步退让的结果,是不是连张学良的出路也不争了呢?唯一能够驾驭东北军这驾马车的张学良若回不来,东北军难道还会有自己独立的前途吗?因此,越是到妥协关头,西安的空气就越是紧张,人心就越是混乱。  26日白天,西安与潼关谈判的代表仍坚持:(一)首先给张以名义;(二)中央军离开甘肃,至少天水以西不驻兵;(三)红军一部驻陕南;(四)十七路军在西安驻两旅。顾祝同开始时同意:(一)给张名义问题撤退后即可照办;(二)中央军原驻陕甘十四个师,可调三十个团出甘,但必须驻天水,宝鸡至西安线至少驻十个团;(三)红军不能驻陕南;(四)十七路军只能在西安驻一个旅。但蒋介石得知后很快否定了关于张学良一条,强调恢复张学良公权,须国府委员会决定,西北问题未解决之前,事实上不能为之呈请。“彼方如相信我,即应完全相信,如不能相信,则不必再谈”。  面对这种情况,西安方面决策层内部意见严重分歧。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出面承担放弃为张学良争取自由的责任,东北军中下级军官几乎一致强烈反对,非要南京对张学良回陕作出明确担保不可,即使是此前倾向于妥协的东北军将领,这时也变得犹豫畏缩起来,王以哲、鲍文樾称病不出,何柱国虽有意谈判,却无法作主,且部队根本不能掌握。  ……

编辑推荐

  解读历史,还原真实  让我们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  从“一枪不放司令”到“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  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何以把中共“从牢狱的情况下解放了出来”?  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  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  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  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  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  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  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中共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最终演变成了“兵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安事变新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1条)

 
 

  •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共红军为何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海报:
    作者简介 · · · · · ·
    杨奎松,著名学者,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专家。主要著作《“中间地带”的革命》(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获奖图书)、《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等。
    目录 · · · · · ·
    蒋序
    大陆版代序:张学良入党之谜
    前言
    第一章 由战争走向妥协
    第一节 西征北上
    第二节 陕北称雄
    第三节 洛川谅解
    第四节 延安拨雾
    第二章 西北大联合计划
    第一节 反蒋酝酿
    第二节 入党初衷
    第三节 八面来风
    第四节 引弦待发
    第三章 打通国际路线
    第一节 "逼蒋抗日"
    第二节 艰难交涉
    第三节 兵败黄河
    第四节 暗渡陈仓
    第四章 一二?一二革命
    第一节 山雨欲来
    第二节 破釜沉舟
    第三节 战耶和耶?
    第四节 孰进孰退?
    第五章 从"革命"到"兵谏"
    第一节 皆大欢喜
    第二节 风云突变
    第三节 福兮祸兮?
    第四节 柳暗花明
  •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
      本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共红军为何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   这书是获得“国家图书馆文锦奖”获奖图书,著名学者杨奎松先生的力作,非常值得一读。就因为这本书,喜欢上这个叫杨奎松的男人。最近新版了。这是他研究中共党史的插曲,当行家们说西安事变是定论下了,杨奎松的成果也会让他们尴尬的吧。历史和现实联结在一块,围绕着张学良、西安事变与国共恩恩怨怨的评价,事实上,成了检验社会政治生态的“晴雨表”。
    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
  •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杨奎松代表作,作者精心校对版)救了一命啊。
  •   分析了张学良在西安事变的心态变换,倒也印证了我对西安事变的疑惑,事情的发展的确很复杂。
  •   读杨奎松的书,最让人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远不像我们课本中那样某些原因就会产生如何的结果。这部书再版之后,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有了新的修订。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在这部书中被剖析的比较清晰。
  •   张学良是不是共党,看了自有答案
  •   西安事变——全新视角——杨奎松作品
  •   苏联对华的策略是通过共产国际指挥中共促使日本和中国爆发全面战争,而一旦日本全力进攻关内,苏联又会全力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拖住日本,中国全面迅速败亡并不符合苏联的利益。
  •   西安事变对于国,共两党干系重大。随着当事人不断逝去,资料不断公开,该到了客观评说的时候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可信的说法
  •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西安事变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是难得的好书,我非常喜欢
  •   西安事变的重大谜团科学解析
  •   杨奎松,高华,沈志华的书和市场上一些解读历史的书是不一样的,有扎实的史料来源,严谨,这是一批有独立思想的学者,可惜高华教授去年仙逝,其经典之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还不能在大陆出版,盼此书出版
  •   解密历史,杨奎松的书,没的说,棒!!!
  •   杨奎松的作品,当然算得国内现代史学界的杰作,但其中有些东西,还得批判地阅读。相对于主流历史学教材,这本书已经做了相当大的修正。这就是“新史学”?作者的学识、修养以及想要表达的东西,也需要阅读者去挖掘。
  •   杨奎松在此方面果然是权威。
  •   印刷质量很好,内容不用说了,杨奎松的成名作之一,值得今天好好读读
  •   很喜欢杨奎松的书
  •   杨奎松的书,逻辑性特别强,史料特别充实,他的名字就是品牌。
  •   还没看。杨奎松的书都要收的
  •   杨奎松的成名作,值得一看
  •   看了此书,就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了
  •   杨先生治史一向严谨,拜读过后果真受益匪浅。还原历史原貌,功德无量~
  •   杨先生的作品大部分已拜读,《西》这本等了很久,终于有了新版,资料翔实,功夫扎实,为了解真实的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的角度
  •   不错 我很喜欢 新的解读 还原历史
  •   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学术味较浓,没有那些戏说书“搞笑”,但其真实与厚重是后者无从比拟的。总之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   为了了解历史真相。
  •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   很不同于传统史学书,探寻真实的历史
  •   真实是历史的生命,杨教授为我们做出了治学的榜样
  •   内容很好,让我们离真实的历史又近了一步,不过有些地方有点过于谨慎了。
  •   那个时代,我们不能亲历,读记录下的历史,是一种责任
  •   张某人一辈子都改不掉公子哥习气,行事在理智与性情之间摇摆!
  •   总体感觉不错,条理性挺强,适合喜欢历史又不想太枯燥的读者
  •   一本好的历史档案
  •   有理有据,比较接近真实。
  •   古人说:成也萧何;共产党人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成也张少帅。
  •   不同的視角 不一樣的歷史 非常值得看
  •   生存还是灭亡?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在生死一线之时,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避死向生是本能!身段变得柔软便是应变的应有之义,无关理想,也不关主义!
  •   以前看过江苏版的,现在看新版,主要是为了看一下是否有最新的史料和观点
  •   超好的书,内容很详尽,印刷业很好
  •   不错的书啊,杨先生的书,推荐大家阅读
  •   据说该作者是以严谨而著称的,拜读
  •   书的上角有一点点小破损。其余没有神马问题啦。
  •   书很新 印刷不错~
  •   这几天,一有时间老公就啃这本书,应该还不错吧
  •   还行,是我喜欢的那本书
  •   老公很喜欢看的一本书,可是出差丢在宾馆了,再买一本。
  •   内容很不错,杨老师的书,值得信任
  •   油墨非常淡,但是纸张很好,搞得看起来很累
  •   刚买的,还没看呢过,杨老师的书我很喜欢。
  •   这个话题有待解密
  •   丰富了我对这一事件的了解。
  •   老爸正在看~~~~~
  •   文献功底扎实,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学术性很强,阅读愉快。
  •   很好~需要会再来的~
  •   修订后有很大提升。希望能成为经典
  •   好书,在看中!
  •   材料扎实,有新意
  •   书是正版的,很精美,但是内容感觉很一般啊,泉是一些推理的东西,当当网的送货速度较快,服务较好,比较满意
  •   正版书,唯一缺点是封面有一点破损,不影响阅读,还行吧。
  •   再版书,杨教授的书一定要收藏
  •   内容客观,包装精美
  •   比较有料
  •   第一版没收,恰好赶上修订版就预定了,貌似还没到
  •   不错 最近买了好几本杨老师的书,正在研读当中……
  •   单位买的,没看,看评价不错
  •   没看过,看是杨写的,就买了。
  •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梳理了张学良与中共的关系,以及西安事变的起因、走向、结局,扎实,自信,但是历史真相也许只能无限接近而无法复制。
  •   翔实的历史记录,到位的剖析证明,合理的逻辑推延,杨老板的书,就是看着过瘾。剥茧抽丝,荡气回肠,历史就是这么诡异。红军的那几段写的是豪气冲天,比对阵胡宗南的方山城堡战役,消灭东北军的直罗店战役,高台惨败。感觉就是西安事变后,对蒋介石的转变介绍的不是很详细,翻看杨的《国民党联共和反共一书》,反倒讲的比较到位。对西路军最后的归宿,也是一笔带过。这点略有遗憾。
  •   该书尊重历史,以史实为依据,使读者更加了解西安事变。
  •   杨奎松的书严谨不错,值得一读,同志们可以多看看。
  •   喜欢最真实的历史,哪怕伤感。。。为国为民,当年临潼以兵谏;归秦无望,从此将军作楚囚。
  •   杨先生的书,没说的,真的让我们越来越接近真相
  •   杨先生的作品一项内容充实、严谨。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   写历史要么有当年明月的文采,要么有扎实的史料功底,不然都是些废纸。

    这本书拿到手里就给人的踏实的感觉。

    细看,慢看吧!
  •   又是杨老师的书
  •   杨老师的见解让人受益匪浅
  •   帮别人买的,自己没看!
  •   杨教授的书还用说吗
  •   描写西安事变的经典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