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大传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任茂棠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任茂棠 编  页数:560  

前言

十年,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仅是一瞬;但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做成许多事。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皇城村通过实施“文化旅游业兴村、现代服务业富民、高新技术业强企”发展战略,建成了皇城相府国家5A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组建并壮大了生机勃勃、前景无限的现代企业集团,由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嬗变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百强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    造就这一翻天覆地巨大进步的原因,可以用古人高度凝炼的六个字来概括: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地利就是皇城得天独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和地上历史文化资源,人和就是皇城发展过程中效果良好的用人机制和人才环境。这三者缺一不可,但作用不同。天时是发展的大背景,地利是发展的资源基础,人和是巨变的关键。皇城的巨变是在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充分利用方方面面的人才,取其所长为我所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山西省历史学会陈廷敬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就是我们值得信赖的研究人才。研究会成立虽然时间不长,但做了大量颇有意义的工作,已经成功地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各项课题研究正在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成果以“陈廷敬研究丛书”的名义已经开始出版。这对于让世人了解陈廷敬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影响和学术地位,对于深入挖掘并展示皇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皇城相府景区的文化品位,对于整个皇城楣府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皇城相府是一个历史文化景区,它所依托的是陈氏家族留下的文化遗产。出过“九进士、六翰林”的皇城陈氏是清代北方最著名的文化大家族之一,很有必要系统研究;陈廷敬是陈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是皇城相府的灵魂,他在朝任职53年,一生28次升迁,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曾在中央六部中的四个部担任过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主持编修了影响深远的字书巨作——《康熙字典》,以及大量史学、经学、文学典籍,自己也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大多收录在他的个人文集《午亭文编》之中)。陈廷敬在政治上、学术上的贡献和成就均有待于系统深入地梳理研究,这不仅是皇城相府深度开发的需要,而且对清朝前期的政治、文化、社会史研究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皇城相府集团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陈廷敬研究会的学术研究,也期待着一批又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与广大读者见面。    2011年秋

内容概要

  《陈廷敬大传》作为人物传记,是一部研究清初学术思想的著作,撰写诸章的同仁均遵循着主编拟定与诸作者认可之具体规范进行。通过清初学术史实特征言陈廷敬思想,通过陈廷敬思想中重要之论断展现清初学术之具体风采,笔锋所至,殊途同归于真实意境中,从而揭示了以陈廷敬为代表的清朝重臣名儒学术厚重之内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政兼治学的一生 一、在家庭的培育下成长 二、考中进士,选庶吉士 三、从检讨到翰林院掌院学士 四、逐渐走上从政兼治学之路 五、出任左都御史和工部、户部、吏部尚书 六、张汧案的影响 七、再任左都御史和各部尚书 八、升文渊阁大学士 九、学术上的重大成就 第二章与康熙帝的密切关系 一、康熙帝的师友 二、对康熙帝的影响 三、受康熙帝的特殊封赏、关注和高度赞扬 第三章 经学思想 一、经学史论 二、宋代经学要义论 三、经学与道统论 第四章 社会政治思想 一、民为邦本的治世理念 二、礼治法治并用的思想 三、论吏治之道 第五章 诗词创作 一、“和声以鸣盛”的台阁体诗 二、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三、抒发宦情、友情、亲情、乡情的作品 四、咏史诗、写景诗、咏物诗 五、诗学渊源 六、《杜律诗话》 七、今存词作 八、诗人陈廷敬“生前显赫,死后寂寞”之原因探讨 第六章 陈廷敬的散文 一、讲经论史的学术文章 二、参政议事的公牍文章 三、繁杂得体的日常文章 第七章 陈廷敬御制图书编撰思想理论 一、御制文学文章总集编撰思想理论 二、御制文学诗歌总集编撰思想理论 三、御制文学百科类书编撰思想理论 四、国家总志编撰思想理论 第八章 陈氏家族 一、滥觞与崛起的时期 二、明清之交的曲折发展 三、康雍时期的空前兴盛 四、乾嘉时期的渐次式微 附录一:陈氏历代进士名录 附录二:陈氏历代举人名录 附录三:陈氏历代著述目录 陈廷敬年谱简编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陈廷敬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卒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一个经历数十年之久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大战乱时代就宣告基本结束,中国开始进入号称“康乾盛世”的恢复、发展时期。时代给陈廷敬创造了个人发展的有利条件,在仕途上又遇到了好学而又知人善用的康熙皇帝,他自己又自觉地利用了这些条件,所以他在官场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他于顺治十五年(1658)考中进士后,旋即选为庶吉士,历任检讨、国子监司业、侍讲、侍读、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南书房总管,直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升任文渊阁大学士。从他21岁选为庶吉士开始,到他75岁逝于文渊阁大学士任上为止,为官54年之久,而且是步步高升。他不仅是康熙帝的“君臣相得”的近臣,而且是康熙帝的“表率寮采”的宰辅重臣,是一位为铸造“康乾盛世”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政治家。因为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发展的时期,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求文化共同发展。陈廷敬没有辜负这个时代的要求,他一生任官,又一生治学,而且在诗学、经学方面造诣很深。在他成为一位政治家的同时,又成为清初的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和经学家。了解陈廷敬的生平,必须要研究他一生做官又治学的全部过程。 一、在家庭的培育下成长 陈廷敬,字子端、樊川,号说岩、悦岩、月岩、午亭、半饱居士、午亭山人。山西泽州人。他原名叫陈敬,陈廷敬之名是顺治十六年(1659)更改的。他于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因该科馆选中有同名的人,便奏请顺治帝更名,顺治帝准奏,就在其“敬”字前加一“廷”字。陈廷敬的二世祖以前,家居山西泽州永义都天户里,即今泽州底乡。其三世祖陈秀于明宣德四年(1429)徙居阳城县郭峪中道庄,即现在的皇城村。陈廷敬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一月二十七日(12月31日)即降生在这里,死后葬于中道庄的静坪。但因户籍未曾变更,故其家纳税以及陈廷敬参加科考填写籍贯时,仍写为泽州人。 陈廷敬的家庭,自其三世祖以来,就是“以儒为业”,世世代代重视读书,求取功名,是一个书香门第,文化世家。 陈廷敬的三世祖陈秀,自幼就“攻诗善书,若出天授”,后“为陕西西乡县尉,官十余载,有惠政”。因为陈秀为陈氏后代子孙们树立了读书求取功名的家风,所以其后代子孙也都是刻苦攻读。陈秀的儿子,即陈廷敬的四世祖陈珙,少年读书,可惜屡试不中,而其弟陈珏却读书成才,“为滑县尉”。其子陈天佑则更能传承父志,于明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历官陕西副使,廉正不阿,以诗闻于时”,陈珏也以子贵被“赠工部主事”。陈廷敬的五世祖陈修,深得父母的宠爱,为考取功名,自幼发奋读书,却不能中,只好“退而鬻治铸”。由于他受过良好教育和家风的陶冶,经营铸铁业发了财之后,便“轻财好施,有弗给者辄出帑金,廪粟以赈其急”,慷慨救济穷苦百姓。

后记

本书由陈廷敬学术研究会七位学者集体编写,分章执笔。从2004年学会会长任茂棠先生提议开始,经任老设计编写体例、写作提纲、组织写作班子、开会讨论后,分章撰写。完成初稿后,又经各章执笔人交互审阅、切磋修正。直至2011年5月份修订完成,历经八个寒暑。图书资料方面,则有赖于山西大学图书馆原副馆长卫庆怀先生,他不辞辛劳,旁搜远引,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成为《大传》成书的坚实基础,功不可没。    由于重要资料在相关章节均需引证,难免略有重复;各章执笔人文风及习惯用语也不尽一致,与个人独撰的专著有别。尚希读者谅解。    谨题一绝:    八年辛苦不寻常,    相国平生细论量。    三晋学人同给力,    再呈硕果助辉煌。    李正民    2011年9月1日

编辑推荐

《陈廷敬大传》由任茂棠主编,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  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上世纪末,陈廷敬后人、蜀中隐士陈光美病逝于四川乐山,其孙子陈恩田不负先辈遗训,在国学领域成果非凡,目前是当代跨领域华人学者、著名书法家,著有《大中华赋》、《中南海记》、《清字文》、《乐亭序》、《新重庆赋》等文字作品,目前出任澳大利亚ISTS(国际七三学社)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廷敬另一支后人出现了著名跨领域经济学家,2011年度阿玛蒂亚-森经济学奖得主陈云博士。陈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内外的瞩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廷敬大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