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章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辽宁人民  作者:老舍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里所集印的一些篇不大象样子的文章,有的是给文艺刊物或报纸写过的稿子,有的是在各处讲话的底稿或纪录——有几篇虽是这种纪录,却忘了讲话的地点,故未注明。给报刊写的稿子,看起来文字比较顺当;讲话纪录就差一些,可也找不出时间去润色,十分抱歉!    这些篇的内容大致都是讲文学语言问题的,一部分题目也是近几年来各报刊约稿与各处约讲话时所指定的。这样,在当时,我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考虑怎么避免重复,往往旧话重提;在讲话时更是如此,经验不多,只好顺口说些老话。现在,把它们搜集到一处,要印成一本小书,可就发现许多重复之处,说了再说,令人生厌。这本小书确有此病。不过呢,这篇与那篇虽然差不多,每篇可也总有那么一点特有的东西,弃之未免可惜,从新写过又没有时间,只好将就着保留下来。虽然说了再说,容易记住,可是我所说的到底正确与否,值得记住不值得。还是个问题。    书名《出口成章》,这并不是说我自己有此本领,而是对读者的一点祝愿。这也并非说,一读这本小书即获得这个本领,而是说谁肯努力学习,谁就能够成功。是的,我切盼咱们都肯勤学苦练,有那么一天,大家(包括我自己)都能够作到文通字顺,出口成章!    老舍于北京    1963年10月

内容概要

《出口成章》是老舍先生在1963年编选的集子,它的副标题是《论文学语言及其他》。内收了1955年至1963年5月之间的22篇文章。这是他自编的唯一一本标明论著的集子,无论对老舍先生本人还是广大读者都是件稀罕的事,足见它在老舍先生的心中的分量该有多重。
此次我社出版,特约请舒济老师增编了老舍先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50年代初期和1963年5月以后的一部分文章,扩大了选文的时间年限,也补充了原书中没有涉及的一些内容,故名“增编本”。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正红旗)。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执教期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36年发表《骆驼祥子》。抗战胜利后赴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创作《茶馆》。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述丰富,擅长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京味和市井气息,有语言大师之誉。主要作品还有小说《二马》、《离婚》、《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有《老舍文集》和《老舍全集》行世。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001
序…001
人、物、语言 …001
语言、人物、戏剧…004
人物、语言及其他 …011
语言与生活…019
话剧的语言…024
儿童剧的语言…028
戏剧语言…030
对话浅论…045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052
学生腔 …067
谈叙述与描写…070
人物不打折扣…075
文病…078
比喻…081
越短越难…084
谈简练…088
别怕动笔…094
谈读书…099
看宽一点 …102
多练基本功…106
勤有功…110
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115
我的“话”…132
我怎样学习语言…137
文学语言问题 …144
民间文艺的语言 …160
请多注意通俗文艺…163
相声语言的革新 …171
喜剧点滴 …175
文学创作和语言 …178
怎样运用口语 …191
关于语言规范化 …196
谈幽默 …204
什么是幽默?…210
谈讽刺 …213
编后记…217

章节摘录

人、物、语言    在文学修养中,语言学习是很重要的。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    语言的学习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功夫。    学习语言须连人带话一齐来,连东西带话一齐来。这怎么讲呢?这是说,孤立地去记下来一些名词与话语,语言便是死的,没有多大的用处。鹦鹉学舌就是那样,只会死记,不会灵活运用。孤立地记住些什么“这不结啦”、“说干脆的”、“包了圆儿”……并不就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北京人来。    我们记住语言,还须注意它的思想感情,注意说话人的性格、阶级、文化程度,和说话时的神情与音调等等。这就是说,必须注意一个人为什么说那句话,和他怎么说那句话的。通过一些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与性格来。这就叫连人带话一齐来。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会由人物的生活与性格出发,什么人说什么话,张三与李四的话是不大一样的。即使他俩说同一事件,用同样的字句,也各有各的说法。    语言是与人物的生活、性格等等分不开的。光记住一些话,而不注意说话的人,便摸不到根儿。我们必须摸到那个根儿——为什么这个人说这样的话,那个人说那样的话,这个人这么说,    那个人那么说。必须随时留心,仔细观察,并加以揣摩。先由话知人,而后才能用话表现人,使语言性格化。    不仅对人物如此,就是对不会说话的草木泉石等等,我们也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特质,精辟地描写出来。它们不会说话,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替它们说话。杜甫写过这么一句:“塞水不成河”。这确是塞外的水,不是江南的水。塞外荒沙野水,往往流不成河。这是经过诗人仔细观察,提出特点,成为诗句的。    塞水没有自己的语言。“塞水不成河”这几个字是诗人自己的语言。这几个字都很普通。不过,经过诗人这么一运用,便成为一景,非常鲜明。可见只要仔细观察,抓到不说话的东西的特点特质,就可以替它们说话。没有见过塞水的,写不出这句诗来。我们对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须下功夫观察。找到了它们的特点特质,我们就可以用普通的话写出诗来。光记住一些“柳暗花明”、“桃红柳绿”等泛泛的话,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泛泛的词藻总是人云亦云,见不出创造本领来。用我们自己的话道出东西的特质,便出语惊人,富有诗意。这就是连东西带话一齐来的意思。    杜甫还有这么一句:“月是故乡明”。这并不是月的特质。月不会特意照顾诗人的故乡,分外明亮一些。这是诗人见景生情,因怀念故乡,而把这个特点加给了月亮。我们并不因此而反对这句诗。不,我们反倒觉得它颇有些感染力。这是另一种连人带话一齐来。“塞水不成河”是客观的观察,“月是故乡明”是主观的情感。诗人不直接说出思乡之苦,而说故乡的月色更明,更亲切,更可爱。我们若不去揣摩诗人的感情,而专看字面儿,这句诗便有些不通了。    是的,我们学习语言,不要忘了观察人,观察事物。有时候,见景生情,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加到东西上去。我们了解了人,才能了解他的话,从而学会以性格化的话去表现人。我们了解了事物,找出特点与本质,便可以一针见血地状物绘景,生动精到。人与话,物与话,须一齐学习,一齐创造。    P1-3    话剧的语言    文学语言不仅负有描绘人物、风景,表达思想、感情,说明事实等等的责任。它还须在尽责之外,使人爱读,不忍释卷。它必须美。环肥燕瘦,各有各的美,文笔亦然:有的简劲,有的豪放,有的淡远,有的裱艳……。美虽不同,但必须美。    创作的乐趣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资料丰富,左右逢源,便于选择与调遣,长袖善舞,不会捉襟见肘。一个是文字考究,行云流水,心旷神怡。有文无物,即成八股;有物无文,行之不远。最好是二者兼备,既有内容,又有文笔,作者情文并茂,读者悦目畅怀,皆大欢喜!    以言话剧,更须情文并茂,因为对话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的话剧有很好的成就,无可否认。可是,其中也有一些剧本,只顾情节安排,而文字颇欠推敲,亦是美中不足。这类作品的执笔者似乎竭尽全力去排列人物,调动剧情,而在文笔上没有得到创作的乐趣与享受。人物出场的先后既定,情节的转折也有了个大概,作者似乎便把自己要说的话分别交给人物去说,张三李四原来不过是作者的化身。这样写出的对话是报告式的,平平静静,不见波澜。(当然,好的报告也并不是一汪死水。)至于文字呢,似乎只顾了说什么,而没考虑怎么说。要知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作者必须苦思熟虑:如此人物,如此情节,如此地点,如此时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一声哀叹或胜于滔滔不绝;吞吐一语或沉吟半晌,也许强于一泻无余。说什么固然要紧,怎么说却更重要。说什么可以泛泛地交代,怎么说却必须洞悉人物性格,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来。说什么可以不考虑出奇制胜,怎么说却要求妙语惊人。不论说什么,若总先想一想怎么去说,才能逐渐与文学语言挂上钩,才能写出自己的风格来。    为写剧本,我们须找到一个好故事,但不宜满足于此。一个故事有多种说法,要争取自己的说法最出色。在动笔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应当要求自己是在作“诗”,一字不苟。在作诗的时候,不管本领大小,我们总是罄其所有,不遗余力,一个字要琢磨推敲多少次。为什么写话剧不应如此呢?一首诗也许得不到当众朗诵的机会,而话剧本来是要演给大家听的呀。大家去听评书,并不一定是为听故事,因为也许已经听过多少遍,特别是那些最热闹的节目,如《挑帘杀嫂》、《连环套》等等。我们是去听评书先生怎么说。语言之美足以使人百闻不厌。话剧是由几位或更多的演员同演一个故事,此扮张三,彼饰李四,活生活现,比评书更直接,更有力。那么,若是张三李四的话都平平常常,可有可无,谁还爱听呢?    文学语言,无论是在思想性上,还是在艺术性上,都须比日常生活语言高出一头。作者须既有高深的思想,又有高度的语言艺术修养。他既能够从生活中吸取语言,又善于加工提炼,象勤劳的蜂儿似的来往百花之间,酿成香蜜。    再说一次,免生误会:我不喜欢有文无物的八股。我不是说,话剧应只讲究文笔,不顾其他。我是说,话剧既是文学作品,就理当有文学语言。这不是苛求,而是理之当然。看吧,古往今来的有名文人,不是不但诗文俱佳,而且连写张字条或一封家信也写的优美吗?那么,为什么写话剧可以不讲究文字呢?这说不通!    我们讲思想性,故事性;应当讲!但是,思想性越高,便越需要精辟的语言,否则夹七夹八,词难达意,把高深的思想说得胡里胡涂。多么高深的思想,需要多么精到的语言。故事性越强,也越需要生动鲜明的语言。精采的语言,特别是在故事性强的剧本里,能够提高格调,增加文艺韵味。故事性强的戏,容易使人感到作者卖弄舞台技巧,热闹一时,而缺乏回味。好的语言会把诗情画意带到舞台上来,减少粗俗,提高格调。不注意及此,则戏越热闹,越容易降入平庸。    格调欲高,固不专赖语言,但语言乏味,即难获得较高的格调。提高格调亦不端赖词藻。用的得当,极俗的词句也会有珠光宝色。为修词而修词,纵字字典雅,亦未必有力。不要以为多掉书袋,酸溜溜的,便是好文章。字的俗雅,全看我们怎么运用;不善运用,雅的会变成俗的,而且比俗的多着点别扭。为善于运用语言,我们必须丰富生活经验,和多习书史,既须掌握活的语言,又略习旧体诗文。好的戏剧语言不全凭习写剧本而来,我们须习写各种文体,好好地下一番工夫。缺乏此种工夫的,应当补课。    有的剧本,语言并不十分好,而演出很成功。是,确有此事。可是,这剧本若有更好的语言不就更好吗?有的剧本,文字上乘,而演出不大成功。是,也确有此事。这该去找出失败的原因。不该因此而断定:成功的剧本不应有优美的文字。况且,这样的作品虽在舞台上失败,可是因为文字可取,在图书馆中仍能得到地位。有许多古代剧本已多年不上演,我们可还阅读它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语言精致,值得学习。    我自己的语言并无何特色,上边所说的不仅为规劝别人,也为鞭策自己。    P24-27

后记

《出口成章》是老舍先生在1963年编选的集子,它的副标题是《论文学语言及其他》。内收了1955年至1963年5月之间的22篇文章,总共八万五千字。这是他自编的唯一一本标明论著的集子,无论对老舍先生本人还是广大读者都是件稀罕的事。他写的文学创作经验与文论方面的文章总共有一百二十多万字,约400篇。其中只有6篇文章的标题是以“论”字打头的,它们是《论悲剧》、《论创作》、《论通俗文艺》、《论文学形式》、《论新诗》、《论才子》。他常常用《我怎样写……》或《谈……》为题写这些文章,可见他对“论”字用得很慎重,不轻易使用。这本《出口成章》是一本论述文学语言的著作,足见它在老舍先生的心中的分量该有多重!这是他一生写作经验中的精华,是他创作心血的结晶,是他在文学语言理论建树上的一大功绩。他在写作实践上与理论著述上无愧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大师的荣誉称号。    读者在读《出口成章》时,会被书中文章生动形象的论述,通俗易懂的文字,短小简练的篇章所吸引。可是也会产生学术论著的文字能否这么写的疑问。恰好这些短小的易懂的,深入浅出的文章,成就了老舍式的学术论文的特色。他用他独具风格的文学语言阐述了文学语言的理论问题。如阐释了人的口语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文学的民族风格、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文学语言与生活、思想、感情的关系,文学语言与修辞、音韵、文化、美术等学科的关系,不同文学形式的语言特点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文学语言理论。他所写的这些理论文章,同样像他的小说、散文等作品似的,很大众化,雅俗共赏。反映了他一贯的写作宗旨,作品是给广大读者看的。理论性内容不神秘,不难懂,应该能够被多数人很容易的接受,用来指导写作,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与水平。    《出口成章》这本小书内的22篇短文,已经阐明了文学语言的各方面内容,照着老舍先生对作品短小简练,少而精的要求,本不该再往里面增加内容。辽宁人民出版社要我看看能否再补充几篇,这让我为难了许久。最终在老舍先生写的、讲过的大量有关文学语言的文章中找出了13篇,增添到这本书中。    我是从两个方面着眼选择的这13篇文章。首先是扩大了老舍先生选择文章的时间年限。我选入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初期和1963年5月以后的一部分文章。这样可以看出老舍先生重视文学语言是一贯的。这些文章是他写作中呕心沥血、勤学苦练,不断锤炼文学语言的见证。其次,在这13篇文章中,补上了《出口成章》中没有涉及的具体内容,如新闻的语言、喜剧的语言、民间文艺的语言、相声的语言、幽默讽刺问题、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还有老舍先生写他自己的文章《我的“话”》和《我怎样学习语言》。看来这些文章是对《出口成章》理论内容的补充,而实际上它们所阐明的并没有超出《出口成章》的理论范围。仅是增加了些历史因素与文学语言在不同文学形式中的不同表现和要求。    如今即将出版《出口成章——论文学语言及其他》增编本,我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喜欢看它,定会开卷有益。    最后感谢辽宁人民出版社大力支持出版这本老舍先生学术性的作品。    舒济    2011年3月20日于北京

编辑推荐

《出口成章:论文学语言及其他(增编本)》是老舍先生一生写作经验的精华,是他创作心血的结晶,是他在文学语言理论建树上的一大功绩,是他献给所有人的礼物,对于作家和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更是重要。认真阅读,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像老舍先生希望的那样,做到“出口成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出口成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4条)

 
 

  •   这本书是老舍先生一生写作经验的精华,是他创作心血的结晶,是他在文学语言理论建树上的一大功绩。
  •   出口成章:论文学语言及其他(增编本)(老舍 著),这套书可以。
  •   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生写作经验的总结,老舍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读了此书,受益匪浅,增加了不少语文方面的知识。值得爱好文学和写作的人认真一读。
  •   早就听说老舍先生的出口成章,一直没买到,这次遂了心愿。
  •   一如老舍先生的文章,本文处处显示了作者的真心。真心希望爱好写作的人能够写出好文章,毫无保留的介绍了各种写作方法。也能处处感受到作者的谦虚,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比如说初期模仿狄更斯的搞笑段子,并引以为荣,后来从评论文章中才知晓,原来模仿的正是狄更斯的缺点,不禁汗颜。此种真心,让人无法侧目。认真阅读,努力尝试,写作水平不提高都不可能啊。
  •   老舍的书,本身就值得购买收藏。这本小书的一部分谈论文学语言的特点以及在小说、戏剧、电影文学创作中的运用问题。本书主要基于作者在创作中的甘苦得失和苦练基本功的经验体会,因此读起来感觉很亲切。
  •   老舍先生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他的评论都来自于创作经验
  •   我在心情里写到:看老舍的出口成章,发现舒老讲的话都是收着在,明显能感觉他在怕什么,而且不少话都很违心,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吧。也难怪他自沉北京太平湖,迫害之极,难以忍受,更无其他。文革戕害多少铮铮铁骨?勿忘国难!
  •   老舍先生用浅近又精炼的文笔把爱好文学与写作的人带到了一个殿堂,早没有发现,讲文字如此精炼,打开年轻人多年的疑惑,如果早几年读,我想起点会更高一点,正是那句成长站在前人的肩上,让人望得更远!
  •   老舍先生的论著编选,此是二版,比初版多了不少文章,更值得拥有。
  •   出口成章,向老舍学习!
  •   老舍的小说读了不少,非常喜欢他的语言。他的杂文很少遇见,特别是论述文学语言的更是稀罕。书本小巧,空闲时因地制宜可以学习学习。
  •   就书的封面色泽来讲,其实有一点瑕疵,好在颜色比较淡,不是太留心的朋友应该不会注意到的。书的纸张有些许粗糙,但是不影响阅读,以前在当当买了一本书,字体非常小,眼睛看得也比较累,这本书的字体大小适中,看着就很舒服。给五分,主要是觉得买这书非常值,以为是理论性会比较强,但是老舍先生的话也很实用,对我们当下的文艺小青年的写作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家里貌似还没有买过老舍的文集,于是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一定要读读老舍的书,一定很有味道。书还没有读完,我已经受益匪浅。喜欢~~
  •   每逢当当上有特价,这样的书我都会收一些。不是为了马上就阅读,只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人将自己生活中所感悟的东西一语道破或一语中的。老舍先生的书,又是这个价位,一定要收一本,放在书架上,我看,女儿看,将来外孙看.....
  •   包装很环保。写的内容特别实用,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和常常写报告的人,这是一本值得多看的书。老舍先生千古!
  •   本书涵盖老舍先生一生写作经验中的精华。
  •   老舍先生的创作经验,十分值得后人学习。
  •   非常喜欢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这本书买来还没看,只能发表一下书皮学式的看法:装帧不错,手感很好,恬淡雅致。应该是本好书。
  •   老舍先生谈作文与语言,大家的经验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   老舍的语言总给人无比的亲切感,这本书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实实在在的民国人才写的出来。可惜先生的死实在让人悲叹不已。
  •   本书的长处自不必多言,老舍把他的写作经历总结成文字,用他平白的语言,一点一点的告诉给我们听。

    缺点:跟略萨的《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想必,不够系统与全面。不过老舍举得例子大多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例如《水浒》与《红楼梦》,对我而言,比略萨的旁征博引,看起来省事多了。
  •   老舍先生的语言朴实自然,很耐看。
  •   老舍先生是文学家也是语言运用的大家,有自觉的语言学思考,又能准确平实地将这种思考表达出来。大家之作。
  •   老舍先生的文章,喜欢。
  •   学习一下老舍先生的写作经验,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   老舍先生虽然入学校读书不多,但是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   这应该是老舍先生掏心窝子的话。非常好。大学中文系的老师,玩不了这个。
  •   今天收到的书,还没细读,但感觉内容属于比较充实的那种,相信老舍先生的用心程度
  •   老舍先生的作品,孩子非常爱看。
  •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本谈语文的小册子,值得阅读。
  •   老舍先生这方面的书怕是仅此一部了。经典!
  •   本书体现了老舍的生活艺术 所以是拼凑的内容 但是体现出了 老舍对于文学的朴素。此外里面内容也包含了 那个时代 文人对政治的无奈。所有文章都要说一说老毛的文章 写的多么好。幸好 老舍还是有原则的人 只是例行公事 没有像文丑 那样 歌功颂德 。
  •   老舍先生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喜欢他的风格
  •   老舍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文学言语,讲的都是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非常好的小书
  •   书很薄很短,挑选的内容体现了老舍的语言特点。
    一部分汉语的精华
  •   老舍的书,没说的。一个治学写书都很严谨的文学大师。这样的大师现在见不到了。为什么过去的人可以不那么浮躁呢?是现在的社会让人变成那么急功近利,那么势利了吗?
  •   买过多本不同版本的老舍文学理论了,都很喜欢。
  •   初中时初识文字语言之美,应该是从老舍的书里。
  •   这本书装帧得挺粗,书页的裁切毛毛躁躁的,好像切纸刀用过度了,没磨快。大概翻了一下,1963年出版的,虽然是老舍是大师,可任然免不了受当时的政治影响。书中有提高思想觉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段落,而今看来,只能会心一笑。
  •   老舍的语言,怎么着都喜欢。是本好书。
  •   老舍讲语言,必须经典啊
  •   老舍的语言艺术极佳
  •   老舍的作品,小文章,很有意思的
  •   老舍的文章是很值的一读的。我个人比较喜欢老舍的文章。写到这时,我发现我的阅读场所居然都是床上,可见是懒人一个!呵呵
  •   老舍的书有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厚度,文笔优美,看此书犹如一师长娓娓道来,醍醐灌顶!
  •   老舍对写作经验的精心总结,对自己提高语言素养、提升文字水平很有益处。
  •   老舍的文章读起来简练凝重叮当作响
  •   老舍的有关语文的小文章,很不错
  •   老舍的书,看看/提高写作水平/
  •   看过叶圣陶,老舍他们这代人写的或者编的东西,你不得不说,那真是经典。即便活到老,也值得学到老。
  •   老舍的文艺理论著作,名家手笔
  •   喜欢老舍的书,要好好研习了。
  •   书虽然还没看,但是老舍是个品牌,金字招牌。不会错的。
  •   老舍的书,不错。
  •   老舍的书要好好看
  •   老舍的小本本,读来也还有趣。
  •   老舍的列,很好的东西,可以学学,少用点网络用语。大家都懦雅点。
  •   老舍的关于语文学习的好书,学习,收藏
  •   喜欢老舍的同学可以看看。
  •   一直很喜欢老舍的文字 学习学习
  •   不是老舍的原著吧好像
  •   希望我读后也有出口成章的本事就好
  •   出口成章是需要功底的
  •   出口成章--不错
  •   大师的作品,精到精妙!尤其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使用达到顶峰的大师的洞见。
  •   其中的一些话是中学老师强调的写作重点,这本书写得很棒!对写作和鉴赏文学作品有启发作用.看后受益匪浅,中学的时候就该看的!
  •   不懂文学,不懂修辞,不懂语法,不懂文体,能写文章吗?能,只要你有真实的心,想写真实的东西,俚语俗语就可以了,白话文也能写出经典。看看莫言。
  •   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特色,不过因为大家所著,可以参考
  •   大师指导写作的文章,浅显易懂,不错。
  •   只是粗翻了一下,还没细看。觉得对于写作中人物语言的把握应该有帮助。
  •   名家作品,多学习些文学知识。
  •   大师一生的心血,太值得读了。
  •   有利于孩子提高文学素质。
  •   非常满意。包装的塑封膜完好。这一整个系列装帧设计很舒服,简约大方。里面虽然主要是戏剧语言,但也有兼论其他,有比较广泛的指导意义。的确是大家,实至名归。即使是那个特殊时代留下的文字,但仍然非常真实和值得学习。总而言之,内容非常舒服。言之有物。
  •   书看起来不错,摆在案头准备开读,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
  •   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读者,可以从中获益。
  •   夫子自道。很好的书,立志写作或随便涂涂抹抹的都可以看看。比时下的写作秘籍,作文选集好多了。
  •   了解语文,爱上语文。了解语言,驾驭语言~还没看的书~质量不错~
  •   不愧是大师的作品,对于喜欢写作或者正在写作的人很有帮助!
  •   看看大师是怎样写文章的 踏着大师的脚印前行 成不了大师看看大师曾经看过的风景 心满意足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读。
  •   指导学习文学的参考书!
  •   写作本不是什么花里呼哨的事情,抒发真情而已。好好说话,就有好文章。
  •   还没拆的,不过大师的书肯定错不了,以后慢慢品读!
  •   经典的小册子。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小指南。
  •   名人名书,看后受益匪浅,非常不错。
  •   大师著述
  •   对于阅读意愿不强的小孩子,请家长一定自己先读起来。
  •   看了之后,觉得真的不错,大师写的就是不一样
  •   大师对国文学习独特的见解,很值得晚辈学习。
  •   人民艺术家的好作品
  •   给孩子买的,还行吧,希望对她有帮助
  •   老文章,值得看
  •   对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只是纸质不太好。
  •   大家就是大家,通俗易懂,说理深刻,受益匪浅,很好的书,特别对于写作的人。
  •   大师的作品,又遇到打折,收藏了。
  •   大师作品,不敢妄加评论
  •   这次活动,本来很贵的书就可以收了
  •   说话和作文应该人人都会,但却让很多人头大。大师的建议可以好好学习下。
  •   大师告诉你怎么去观察这个生活。找到大师,跟随大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