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之歌

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张天天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3-03出版)  作者:张天天  
Tag标签:无  

前言

八月末,东北的炎暑已过,坐在南行的火车里,越接近长沙,越觉得暑气仍然逼人。坐车本是一件很漫长很沉闷的事,好在我的对铺是一位幽默善谈的叔叔,姓王,来自某钢都,人又非常热情,一上车,我们便攀谈起来。聊着聊着,说到星象,我把王叔叔和邻座那位阿姨挨个戏说起来,滔滔宏论,讲得阿姨竟拍手叫起“准”来。王叔叔忽然在我的年龄上较起了“真”,说我十五六岁,怎如此能讲?妈妈忍不住告诉他我已经满十九岁了,王叔叔欺我面嫩,竟然说什么也不信。妈妈脸红了,就拿出我的身份证给他看,王叔叔这回不得不相信了。说到我此行专程去湖南雷锋老家采访一事,王叔叔立刻来了兴致,说他老家是岳阳的,离长沙不远,每年都要回去一两次,听那口气,他是很为家乡自豪的哩!还特别跟我讲起“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八个字。我当然知道他这是引自岳麓书院大门上的那副对子,我便笑说他们湖南人太霸气。他有些不服,跟我讲起了他的两位伟人同乡——毛泽东和雷锋:“一个是政治伟人,一个是道德伟人,全出在我们湖南,我们那的确人杰地灵,也怪不得我们霸气。”“是呀,说来也巧,毛爷爷的老家湘潭和雷锋叔叔的老家望城恰好是在长沙的一南一北,而且相隔的距离还不远哩。”“有点意思……那你倒是再说说,你对我们湖南还有多少了解?”“湖南伟人多只是一方面,发生在那儿的历史大事还不少呢。不说远的,只说现代的:湖南农民运动、秋收起义、湘南暴动、平江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简直太多了,而在那儿诞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除了毛爷爷之外,还有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林伯渠、李立三、粟裕、陶铸、徐特立、滕代远、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邓中夏、郭亮、夏明翰……都是彪炳千秋的人物。”听我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堆,他不禁把我仔细琢磨了半天。    说说笑笑的,很快到了长沙站。王叔叔还要赶往广州公干,临下车时仍不忘嘱咐我,到望城最要紧的是要脚踏实地找到雷锋精神与道德的根,千万不可以走马观花,哪怕再远再崎岖的山路也要走,也许在那些草舍篱边,才能寻见真真实实的雷锋。    我记下王叔叔的话,到了长沙后直奔望城,可是县委、县政府大院里空荡荡的,所有的领导都上湘江大堤防洪去了。按照值班人员的指引,又赶到抗洪指挥部,一位县委宣传部的领导给地处黄花塘的湖南省雷锋纪念馆的馆长打了个电话。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由望城赶到黄花塘,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到了纪念馆,该馆的工作人员又为我们联系到了原馆长雷孟宣爷爷,于是,我们再由黄花塘辗转赶到落夕塘雷爷爷的家。雷爷爷待人非常热情,听了我的创作打算和采访计划很兴奋。他说,他一辈子的心血都花在宣传雷锋精神的事业上了。写雷锋的各种各样的书都已收集到了,如今他已经七十多岁,天天早起长跑十几里山路,为的就是要健康地活下去,好盼到哪位作家写出一部详细生动地再现雷锋一生的长篇小说。听他这样一说,我顿感写这部小说的意义和使命的重大。就从这一刻起,雷爷爷自愿成了我这次采访的向导,每天冒着三十六七度的高温,领着我日日起早贪黑地到处参观拜访和体察生活。先后到望城县、长沙市以及周边乡村拜访了赵阳城、冯建、李湘梅、王佩玲等许多雷锋的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和老邻居,还到雷锋的故居及雷锋生活过的蛇形山、菩萨地、朗公庙、石干娘庙、沩河工地旧址、团山湖农场旧址、果山庙、枞树港悠渡和雷锋念过书的几所小学仔细考察了一番。特别是沿着长满丝茅草的田埂小路去拜访那些乡村老人时,所得更多。有一天,我们跟着雷爷爷到蛇形山去看雷锋父母坟地回来,走过那几棵乌桕树和那片油茶树,再穿过一片水塘,来到了一处庄屋前。雷爷爷说,这里原是大地主徐满料子的庄园,现在只剩下这么一处庄屋了。在这里,一位白发苍苍的八十六岁的老奶奶接待了我,一问,这位老奶奶解放前曾是雷锋家的邻居,还是雷锋母亲雷一嫂的好姐妹呢!一提起雷一嫂,老奶奶的眼睛便湿润了,她一边不停地擦拭着,一边给我讲了许多珍贵的、关于雷一嫂和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小小的庚伢子及他一家人苦难的家史在我的脑海里更加清晰可感,想不到,雷锋一家人,从他爷爷开始,尽管都饱经苦难,但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积累较厚的家庭,其中,尚有几分传奇和浪漫。    雷锋的祖父叫雷新庭,他的智商和悟性都很高,曾上过一年私塾,然后自修自悟,通读了《三字经》、《百家姓》、《治家格言》等书,修养成了正直、端方、敦厚、善良的品格。可惜他中年丧妻,留下一儿二女无力抚养,只好将两个女儿送人做了童养媳。在独生儿子雷明亮面前,他时时显露着善心善念,处处教育孩子勤劳节俭。小明亮不满十岁,父亲就为他讨来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小女孩儿做童养媳。这位童养媳名叫张圆满,她的生身父亲是长沙县霞凝港的一位铁匠,那种年月即使像张铁匠这样的手艺人也难以承担起那个添人进口的家了,就把刚出生的小圆满送进了洋人在城里办的育婴堂中。进育婴堂的孩子也是九死一生,孩子一旦在这里饿死病死,就被人不声不响地丢进湘江里去,即使侥幸不死,一长到五岁也得家人再认领回去,否则便任人抱养或流落街头。小圆满长到五岁,天生丽质就已显现出来,但领回家来也还是会饿死的。张铁匠就咬定牙根,一天一天向前苦挨着暂不认领。偷偷观望的结果是一个名叫杨一娱的善良的女佣人出现了,她被小圆满乖巧俊俏的模样深深地吸引住了,给孩子擦干眼泪抱回了家。养到六岁,被知书达理的雷新庭抱过去给儿子做了童养媳。小圆满十岁时与大自己三岁的小明亮圆了房,从此变成了秀外慧中的雷一嫂。从小到大,在雷新庭的调教和影响下,两个孩子越大越显得出众。那雷明亮越来越能干英俊,插秧砍柴处处是一把好手,心路比父亲更要灵通。张圆满也是越长越显得眉清目秀,做得一手好针钱,慢慢变成了一个远近有名的湘绣女。一家人虽然仍旧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但心里还是甜的。    一九二六年,湖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雷明亮已长成一个精明干练的汉子,他拿起梭镖,带领彭德茂等一帮有志青年,参加了打土豪的斗争,不久便当上了威风凛凛的自卫队长。一年后,这场农民运动失败了,雷明亮逃到长沙,在“仁和福”油盐号找到了差事,不久就做到了站店先生,凭着自己的能力,使店里的生意火炭般兴隆起来。一九三八年日寇进攻长沙,国民党兵溃退,情急之时,“仁和福”老板派他到码头照看货物。国民党大兵上前强拉挑夫,雷明亮不从,却遭痛打,受了很重的内伤,从此吐血便血。“仁和福”老板见他成了累赘,就打发他离店。雷明亮回到家里,雷一嫂天天上山采药为他疗伤,过了数年,才见好转,可穷得更是家徒四壁了。这时他们的大儿子再伢子已经降生,由于在娘胎里就缺少营养,生下来像一棵豆芽菜,脖子连脑袋都挑不起来。雷新庭此时已被艰苦的生活熬得灯油将尽,他的文绉绉和他的精气神越来越少了,每天如泥塑的一般,坐在向阳的地方默默地打草鞋、编筐窝篓,他已看不出这一家人前面还有多少光亮和活路。年复一年,雷新庭终于大病卧床。这时,他的第二个孙子降生了,见这孩子浓眉亮眼的样子,他的眼前也似乎一亮,他细细地看了“黄历”,这一天是一九四O年十二月十八日,是农历的“庚辰”年,于是便按当地的习惯,给孩子取名为庚伢子。老人心里一喜,又熬过了一年。转眼到了年关,债主一齐上门讨债,听着阵阵催逼声,老人又气又急,眼睛没闭上,就去了。    这时,雷明亮的身体虽然康复了一些,但只要累着点,仍会吐血、便血,拖着病身子再到城里,终是无人雇用。没办法,他回乡找来拜把兄弟彭德茂,两人就以给达官贵人、富商大贾抬轿子维持生计。雷明亮身体虚弱,哪里抬得动,常常磕磕绊绊,终于摔了一位皮袍客,只好与彭德茂双双逃跑。转眼到了一九四二年,日寇攻入长沙,见人就杀,见房就烧,雷明亮带着全家跟着乡亲们一起逃到比较僻静的丁家冲去。逃难的乡亲中几乎天天有饿死的,雷明亮无计可施,就想再回简家塘找点糠菜来给全家充饥,顺便再看看两间茅屋还在不在。雷一嫂和两个伢子拽不住,他独自摇摇晃晃走到简家塘老屋跟前,突然,两把雪亮的刺刀向他逼了过来,雷明亮看得清楚,对面凶神恶煞般瞪视着他的,正是两个日本兽兵:“苦力的干活!”雷明亮奋力挣扎,日本兽兵枪托倒转,猛地把他打倒,接着几只皮靴没头没脸地踢过来,枪托如雨点般捣在他的身上,直打得他大口吐血,昏死过去,等被人发现时,已经气息奄奄。又怀了身孕的雷一嫂再一次拼命上山采药给丈夫医病,又一次次跑到附近的朗公庙、石干娘庙和菩萨地边上的土地庙求告,雷明亮还是没有活过来,像他的父亲雷新庭一样,眼睛没有闭上就含恨而终了。此时是一九四三年,再伢子已满十三岁了,作为雷家的大儿子,他瘦弱得几乎连一支山歌还唱不动呢,可是他懂得母亲的艰难,每日拼命地帮妈妈插秧打柴。他的弟弟庚伢子懂事更早,不管怎样挨饿受冻,也不哭不闹,还想着法儿哄妈妈高兴。    再伢子见这个家实在支撑不下去了,那天也不知在外面听谁说了什么,跑回来道:“妈,我长大了,送我出去找点事做吧。”雷一嫂开始怎么也不肯答应,可是面对现实,又架不住儿子央求和邻里的好心劝说,最后,只好托人把再伢子送到四百里之外的津市,在一家机械厂做了童工。资本家的贪狠与乡下的财主们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再伢子在工厂里干的是大人的工作,拿的是童工的薪水。他一天天瘦弱下去,有一天竟像他父亲一样咯起血来,体力不支,连手带胳膊猛然被绞到齿轮里去,工友及时赶到,救下来一看,那只手已经血肉模糊地废掉了。老板见了,立刻把他撵出工厂的大门。再伢子捂着伤手,沿途乞讨了七天七夜,不知什么精神支撑着他走回了简家塘。到家才知道,几个月前,妈妈又为他添了另一个名叫金满的小弟弟。可是再伢子到家后再也没有起来,伤口恶化,口里又不断吐血。雷一嫂求告无门,去拜佛请神,最后还是神灵不保,再伢子又死去了。此时雷明亮恰好离去一年。雷一嫂带着两个少不更事的孩子苦熬硬撑,看看小金满快到两岁了,仍是瘦弱得连坐都坐不住,终于,一天夜里,她感到孩子的身体在自己的怀里凉了下来,再去探试鼻息,已经死了。    一连失去三个亲人,雷家只剩下庚伢子一棵独苗了,雷一嫂再要脸面,为了保住儿子也只好一手拉着这个浓眉亮眼的孩子,一手挽着只破竹篮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户一户挨门要饭去了。一路行乞,跨过湘江,一直要到长沙城里。等她领着儿子转回简家塘的时候,已经大半年过去了。这时,老地主唐四滚子的丑八怪女儿要出嫁,老地主拼命排场嫁送,便指定找湘绣出名的雷一嫂去做嫁妆。这是财主讨喜气的事,雷一嫂盼望能给她的庚伢子挣回几碗饭吃,便毫无防备地走进了唐家大院。按财主的要求,每天要梳洗得净头净面才肯让她去碰那些崭新的针线布料。谁知雷一嫂取送布料衣物时,东西屋一走,怀里的绿绸粉缎映在脸上,早把风流成性的唐家七少爷看得痴了,瞅个机会强行下手,任凭雷一嫂如何哭叫反抗,在这里终是无人为她做主。待逃离唐家回到简家塘的时候,发现已经怀上了身孕。日子再苦也能熬,可这怀了身孕的事如何说得清?传开连雷家的祖坟都要不得安宁,于是她终日涕泪,三天三夜,粒米不进,思来想去,还是想到了绝路上去。那正是一九四七年农历八月十五、月明风高的晚上,她暂时把儿子打发到了街上去,又连夜到最近的本家六叔奶处婉转相托道:“我今晚要去串一个门儿,求您老帮着照看一下庚伢子吧。”    直到第二天早上人们撞开那扇破板门时,才发现她两脚悬空,已吊死在堂屋中了……    结束在望城的采访,登上返程的火车,已经是九月中旬,这时东北的天气该是很凉的了。坐在车上,耳边仍然回响着雷孟宣爷爷及我接触到的所有雷锋的家乡人对我的叮嘱:“孩子,回去一定要把雷锋写好,因为雷锋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国、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这个时代更需要雷锋精神啊!”于是我在火车上便抓紧整理起采访笔记,当整理到雷一嫂含恨自缢的地方时,我仿佛听到了庚伢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那么,故事就从这里起笔吧——

内容概要

《雷锋之歌》是作者张天天在到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县采访、体验生活,先后采访了雷锋的亲属、同学、朋友和望城县委领导,又到雷锋曾经工作过的鞍山、抚顺采访了雷锋的同事、战友,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雷锋之歌》用小说的形式讲述了雷锋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张天天,女,1983年出生,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家学会理事,沈北新区作协副主席。14岁发表长篇小说处女作《真心英雄》,次年(1999年)在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作品研讨会。现已出版文学作品十部,荣获文化部“蒲公英文学奖”、“冰心文学奖”、辽宁传记文学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市文学奖项。美联社、法国国立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外媒体多次予以报道。17岁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玛雅王朝》曾参加“玛雅文化世界巡回展”,并作为国礼赠送墨西哥总统。19岁创作的长篇传记小说《雷锋之歌》,为首部全面、真实记录雷锋成长历程的传记小说,采访其创作历程的纪录片被法国国家档案馆永久收藏。

书籍目录

楔子第一章  仇恨人心第二章  冒险砍柴第三章  三道伤疤第四章  菩萨地第五章  打不死的庚伢子第六章  盼红星第七章  迎解放第八章  我要当兵第九章  真假农会第十章  庚伢子,细又细第十一章  不再写申请第十二章  治沩通信员第十三章  再见,俏妹子第十四章  咱们的鞍钢第十五章  弓长岭第十六章  心愿第十七章  入伍第十八章  纯净的心第十九章  做高山岩石之松第二十章  战地黄花第二十一章  抠门儿第二十二章  晚归第二十三章  有名堂的错误第二十四章  有限与无限第二十五章  慷慨解囊第二十六章  在党旗下第二十七章  人民代表第二十八章  红领巾第二十九章  春天般的温暖第三十章  永远的青春后记

章节摘录

湖南的望城坡往西几十里地有一个首尾差不多相接在一起的蛇形山,山坳里有一个村子叫简家塘,简家塘的一个坡地上长满了苦连树、苦珠树、野烟和丝茅草。这里的坡底下有一个破庄屋围成的四合院,是当地有名的财主唐四滚子租给他的佃户们居住的。庄屋的大门前一左一右各有一眼亮亮的圆圆的小水塘,有位路过这里的风水先生曾说:“这是两只龙眼,蛇形山一定会出贵人的!”出贵人就一定是贵地福地,可这座寒酸破败的庄屋给住在里面的人们带来的从来都是穷困和霉运。这个庄屋为两进十二间四合小院,全是草顶土坯结构。人们只能勉强糊口,根本没有能力修缮。财主唐四滚子是屋主,在他看来,佃户们有个遮风蔽雨的地方就不错了,哪还管什么屋漏墙斜?    一九四七年农历八月十六的清晨,一个嫩伢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震彻了简家塘和蛇形山的上空:    “妈妈呀……妈妈呀……你醒醒啊……醒醒啊……”    在这个庄院西北角那间破土屋里,庚伢子扑在雷一嫂的身上,一边用双手不停地摇着,一边昏天黑地地哭着。雷一嫂的尸体就停放在那张破床上,脸上泛着死后的惨白,双眼没有完全合上,还能看到一抹触目惊心的眼白,脖子上被绳子勒过的那圈紫痕清晰可见。听到哭声,堂屋内不一会儿就挤满了人。    “这么一个要强的人,怎么会突然上吊呢?”    “是啊,昨天还好好的哪!”    “为啥呀?怎么走这条绝路哇!”    人们一边陪着庚伢子落泪,一边互相探问着。    庚伢子哭着哭着,突然站了起来,拉住站在跟前的六叔奶的手,拼命地摇着:“六叔奶,妈妈真的死了吗?真的死了吗?她为什么上吊啊!您告诉我呀!告诉我呀!”    屋内陡然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盯向了六叔奶,只见六叔奶抹了一把老泪,嘴唇颤抖了半天,用力地摇摇头:“庚伢子,别问了,别问了,这让奶奶怎么跟你说呀!”    庚伢子见奶奶不说,回头又扑到床前:“妈啊,奶奶不说,那你告诉我吧,你为什么扔下我不管了!”    人们再也不忍看下去了,有的掩着面走了出去,有的边哭边说:    “唉,这伢子往后可怎么活呀?”    “这一家人,短短的几年就都走了,撇下这么小的一个伢子!”    “河边村娘家来人了。”六叔奶的儿媳边擦着眼泪边挤进门来。    话音刚落,一个三十左右岁的男子分开众人大步奔了进来,看见停在那里的尸体先是一愣,随后扑向前去,“扑通”一声跪下来哭叫道:“姐姐呀!你为什么这样想不开呀!”那哭声震得吊着的床幔都跟着颤动。庚伢子一头扑到舅舅的怀里,两个人立刻哭成一团。    过了好一会儿,一位面黄肌瘦的老人两眼红红地走了进来,叹息着说:“庚伢子他舅,人已经死了,哭也哭不活,还是先商量一下怎么料理你姐的后事吧。”    娘舅停一停,站起身,好半天才止住了眼泪,不解地问:“我姐好好的,怎么就走了这条路呢?”    六叔爷听后重重地叹息一声:“唉,造孽呀!”说完,便让娘舅到他的屋子里去商议。六叔奶把庚伢子交给儿媳,也跟了过去。    来到六叔奶的堂屋,这位娘舅仍追问姐姐的死因,六叔奶看了六叔爷一眼,叹口气说:“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小金满刚死不久,唐四滚子就派了人来,说他女儿要出嫁,让你姐去做嫁妆。东家召唤能不去嘛!要说人长得标致也是祸,你姐这一去三天前才回来,回来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只是哭个不停。我这心里纳闷,更怕她心里有什么事想不开,就拉了她九婶一起过去劝劝,也想问一问她的心事。可她始终不肯开口,不哭的时候就两眼发直。后来我劝她说:‘有天大的事也说出来,咱们一家人,怎么也能想出个法子来,有了事可不能想不开呀!’没料到她边哭边说:‘如今……如今我肚子里……已经有了,这叫我今后还怎么见人哪!’我和她九婶一听就傻了:守寡这么长时间怎么又有了?又一想,她去唐家这么多日子,我就揣摩出了个八九不离十,便问她:‘是不是他家那个混账七少爷欺负你了?’这一问,她便放开嗓子叫了一声:‘我就是死了变成厉鬼也不能饶了那个畜生!’说完这话,她的两眼便又发直,再问什么也不说了。”说到这,六叔奶已经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娘舅还等着听下文,见六叔奶只抹泪,不开口,便又急忙问:“那后来呢?这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呀!”    六叔奶使劲往嘴里吸了一口气,这才缓过神来,接着说:“昨个儿是中秋,刘家祠堂门前演皮影戏,庚伢子到那儿看热闹去了,她就过我屋来,嘱咐我:‘六婶呀,今晚我要出去串个门儿,求您老…定要好好帮我照顾照顾庚伢子。’我也是老糊涂了,没料到她往绝路上想,还寻思中秋了,就让她趁着这个节到哪个亲戚家坐坐也好,省得一个人憋屈着了。戏演完了,我到她屋外看了看,见门关着,以为她还没回来。这时庚伢子回来了,我就把他带回来让他睡了。等天亮了,我出去看看,她还没回来,我就觉得心里有些发毛,马上把我儿子明礼叫起床去找,可明礼转回来说没找着。我就问庚伢子:‘你妈昨晚儿跟你说过什么没有?’庚伢子见我问的语气挺急,就认真回想着说,昨晚他妈一直呆呆坐在窗前的,后来把庚伢子抱过去说了这么一句话:‘亲儿子,你还这么小,要是没了妈你可怎么活呀?’过后又给孩子细细地洗了脸,把身上的夹衣脱下来给庚伢子穿上,就打发孩子到刘家祠堂门口去看皮影戏了。我一听庚伢子这么说,就觉得这事不对劲,叫上明礼过去看看,可从窗户往里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瞧不着,再一看,那门没上锁,明礼过去推,却怎么也推不开,那里面闩得死死的,我便开始叫门,这一下子,把院子里的人都嚷出来了,庚伢子也跑过来,好像明白过来什么了,就使劲拍门,喊起了妈。可里边一点动静也没有,明礼一急,便把门撞开了……哪曾想,你姐正吊在屋梁上,人早已经死过去了……”    娘舅听到这,眼睛都红了:“这个畜生!我找他拼命去!”    六叔爷一把拉住说:“他娘舅,你冷静点儿,你拼命倒可以了,你娘咋办?再说你姐死得不明不白,这事也张扬不得呀!”    娘舅听了,又恨恨地坐了下来,两手紧紧地揪着头发。    六叔爷说:“她娘舅,你姐就这么死了,谁心里都非常难过,可这丧事总还得办,人死了说什么也不能总停在屋里呀?我是庚伢子最近的本家了,我做主,这事儿怎么也得张罗一下呀!”    听到这,娘舅好像想起了什么,把头抬起来说:“哦,六叔、六婶,我妈年纪大了,早晨一听这事就哭晕过去了,是我做主没让她来。临出门时,我妈让我带一些钱做丧葬用,可惜钱不多。这丧事怎么办,您老就看着张罗吧,我年轻也不懂这些。”说着把钱掏了出来,递给了六叔爷。    六叔爷接过钱说:“都是穷亲戚,就穷帮穷吧,也难为你妈了,家里那么难,还凑出这些钱来。我也凑了些,横竖得雇个阴阳先生打扫打扫——这些年他们家的晦气也真是太重了,也好让走了的人尽快入土为安。”    当娘舅和六叔爷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除了庚伢子的姑姑、姑夫,那个外号叫彭大炮的彭德茂也来了。这个人长得虎背熊腰,看人不怒而威,说话声音洪亮,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原是庚伢子爹生前闹农会当自卫队长时手下的一员心腹虎将。可他今天脚步显得很沉重,走进停尸的屋子里,见庚伢子已经快哭昏了,便把他抱起来,紧紧地搂在怀里。庚伢子见到了彭大叔似乎清醒了一些,说:    “彭大叔,他们都不说,你告诉我吧,我妈好好的,为啥再也不要她的庚伢子,上吊死了?”    “伢子,不要问了,长大你就知道了!”    彭大叔本是要压低声音说的,谁知那声音还是又粗又重,整个院子里的人几乎都听到了。这时,一个穿青衫戴道帽的阴阳先生被请来了,按他的吩咐,在死者的头前焚起了香烛,点起了青油灯,又命人做了牌位,烧起了纸钱。那阴阳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愿死者过金山银桥,魂升西天。穷人家停不起灵,何况眼下的雷家呢?所以当天钉了一口薄棺材,便给死者开光入殓,可怜这位远近闻名的湘绣女,连一件替换的衣裳都没有,只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走了。有人提议把雷一嫂从朗公庙求来的桃符放进棺材里,权充陪葬品,六叔奶没让,说那是用来驱灾避邪的,可继续用来作镇宅之物。送灵的头一天晚上也没有在灵前摆一桌酒菜辞灵。    P9-13

后记

由东北去湖南雷锋的家乡考察采访时,还是花红柳绿的八九月份,可当回来写完小说的最后一行,走到窗前一看,外面已是白雪皑皑的隆冬腊月了。此时的我,正泪如泉涌!    雷锋会令我这样感动!越写,越觉得不管走到哪里,雷锋都在我的眼前阳光般微笑着,在我面前走来走去。雷锋和我离得那么近,仿佛伸手可及、开口可言。我与雷锋的心相通了。我理解了雷锋,雷锋也理解了我。    出版社与我谈写雷锋的时候,我只是笑着拿走一厚本全面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书。这是我第一次想系统地“看看”雷锋,试试创作的感觉有多厚。谁知读进去就不一样了,我情不自禁地哭了几场。在那段日子里,爸爸妈妈说我忽然变乖了。当我学会主动给别人帮忙的时候,当我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的时候,当晚上我给看书的爸爸端水送茶,帮妈妈做完家务,又给他们打起水果皮的时候……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许多令我异常受用的东西,很美,很暖人。我立刻明白了,雷锋受这种美的滋润是最多的。我体会到了,雷锋比我此前创作的任何一部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更伟大,更完美,更有再现价值,也应该更感人啊!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这部小说尽快完成。于是,我找来有关雷锋身世和经历的大量资料,废寝忘食地读起来。同时毅然坐车南下,不顾湘江洪水泛滥,去雷锋家乡湖南望城寻他的精神道德之根。所幸的是,到望城就访到了雷锋纪念馆原馆长雷孟宣老人。在老人的陪同下,我得以在宝贵的时间内,走访完了我必须见到的人和必须考察的地方,抓到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有的非常珍贵。这更坚定了我一定要把雷锋写好的决心。在雷锋故居的那些天,我力争把自己变成雷锋:我曾低低地俯下身体去闻破床上霉味很浓的稻草;曾亲手模了又摸房梁上雷锋的母亲雷一嫂用来上吊的绳子;曾穿过中门到那个当时总也揭不开锅的土灶边细细地看了又看;曾到水缸边拎起那两只沉重的木桶;曾体味着雷锋孤儿的心情在那个门坎上低着头坐了半天;曾穿着短裙一个人向蛇形山草木茂盛的深处跑去体味儿时的雷锋却被蚊虫叮得满腿脓包;曾拿着弯镰随雷爷爷去远远的菩萨地学割草砍柴;曾听见流泉响就跑到山坡下像雷锋那样去喝起生冷的山泉水;曾在山林里看到红红的野果子便学雷锋那样吃下去险些中了毒……没有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哪能写出活生生的雷锋?    从湖南回来,我立即投入了创作。想不到,仍然陆续遇到了一些巨大的创作困难。主要原因是我对半个世纪前的社会环境太缺少了解。这部作品涉及的生活面也太广了,工、农、商、学、兵,方方面面的生活都要写到。从秀丽的江南到白山黑水的大东北,涉及的地域也非常广。凭我十九年的生活积累,不管如何想象丰富,创作起来仍感到力不从心。但雷锋的精神和事迹始终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便一边写,一边体察生活。周围的老人们及大字不识的外公外婆都成了我的顾问,连镇郊农村普通庄家院的猪舍马厩都成了我体察生活的场所,仅开头就开了五六次,废掉的字数有十多万字。实在写不下去时,又带着手稿跑到鞍山和抚顺考察拜访,搞起了旅途创作。    据说,巴尔扎克写《高老头》时哭过,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时哭过,我写这部《雷锋之歌》时竞哭过好几场!写完后,让爸爸妈妈看了一遍,他们看到结尾时,竞双双哭出声来。雷锋的事迹和精神真是太感人了!创作前,有人劝我从他进入县委或去鞍钢或参军时写起,我深感那样写写不出雷锋思想和精神之根。湖南一行,更加深了这一认识。没有长篇小说,这也是四十年来宣传雷锋的一大缺憾。于是,我便打算写雷锋整个生活史和成长史。结果我觉得,写得最为精彩的,正是雷锋在县委以前的那段生活。了解雷锋童年的苦难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后来的雷锋——理解他后来何以有那样高尚的行为,那样崇高的雷锋本人的历史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确实是很震动人心的,当代的青年人应该好好了解了解。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比起雷锋的那个时代,应该是富美的,那个时代所缺少的,今天都有了,但那个时代的激情和纯真竞成为今天的奢望。我们看到雷锋会感动,说明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永恒,“好人一生平安”,社会上多一些雷锋这样的好人,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西方人说雷锋是天使,我感到,雷锋精神是我们的国宝和财富。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及其道德文明继承下来,并传递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    此书从构思、收集材料、考察采访到创作修改,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首先是辽宁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没有他们策划这一选题,就不会有今天这本书的创作出版;去湖南考察采访,七十多岁的雷孟宣老人,冒着三十六七度的高温,终日陪着我跋山涉水,四处热情引领介绍,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帮我收集到了许多必要的创作素材,也帮我体验了不少必须体验的生活;雷锋生前的领导、同事、同学,诸如赵阳成、冯健、李湘梅、王佩玲等也热情地接待了我;在执笔创作中,徐光荣、华东方、乔安山、张峻等老前辈给我提供了许多资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创作意见;在修改过程中,徐光荣老师付出了许多劳动,为我把关润色。他们都是些具有雷锋精神的人,令我深深感动,在此特别致谢!    另外,此书的创作成功,也得益于前辈文人四十年的辛勤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大量著作作为创作参考素材,我也写不出今天这部长篇小说《雷锋之歌》。因此,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雷锋传》的作者殷云岭,《雷锋的故事》的作者陈广生、崔家骏,《雷锋馆里的“雷锋”》的作者陈鹏,《永恒的雷锋》的作者张峻,《新世纪雷锋丛书》和《中外学雷锋寄语》的编著者华东方,《走近雷锋》的作者胡道明等老前辈。本书写作时还参考了《雷锋志》(白山出版社出版)、《向雷锋同志学习》(文物出版社出版)等。    又是午夜了,窗外星光点点,我感到每一颗星都好像是雷锋的眼睛,似乎听到他在告诉我,到这部新书的书香里去寻找他。我告诉他:“你本是一个很阳光很阳光的男孩儿——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在现在,在未来!”    作  者    2003年1月15日午夜

编辑推荐

张天天编写的《雷锋之歌》这本长篇小说是辽宁人民出版社组织创作的。作品以雷锋的生平事迹为主要线索,不仅写出了旧社会苦大仇深,解放后对新社会充满热爱,对共产党无比忠诚,追求理想,积极上进,纯真、善良、美好的雷锋;也站在今天的视角,深入挖掘了一个具有人性光辉的有血有肉的“如阳光般灿烂”的雷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雷锋之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