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勇,张会芳,史楠 著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合约》》探究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起源和始末。

作者简介

 
徐勇 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中方委员,学术专著有《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2009)、《征服之梦——日本侵华战略》(1993)、合著《中国抗日战争史》全三卷(2004)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他学术成果若干。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战争遗留问题的出现及其根源研究
 第一节 问题与研究概况
一、战后世界与中日关系的演变概况
二、战争遗留问题的涌现及其类型分析
三、研究战争遗留问题之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节 日本侵略战争失败及其投降性质
一、近代日本对外战争态势
二、日本战败及其投降性质
第三节 盟军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基本力量及其法权依据
一、盟军管制日本的力量结构与美国独占局势的形成
二、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法权依据
三、中国政府处理战后中日关系的方针政策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战后中国与世界局势的剧烈变化
第一节 中国内战及其对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影响
一、中国内政因素与日本侵华传统策略
二、战后中国的受降与国共对立
三、中国内战爆发及其对战后日本管制的重大影响
第二节 战后世界冷战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一、两大阵营冷战与追究日本战争责任大势
二、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初步成果及其对美国的压力
三、朝鲜战争爆发与美国对日政策全面转向
第三章 战后国民政府“以德报怨”睦邻政策的实施
第四章 战后盟国对日本管制及其局势演变
第五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与基本运作
第六章 《旧金山和约》订?与《日台条约》签署
第七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战争遗留问题
图片出处
附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表明,关于战争的性质所属问题当初已经得到解决。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即开始涌动否认战争侵略性质的暗潮。1972年,也就是中日两国正式恢复邦交的当年,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首次出现;1978年,也就是中日两国签署友好条约的当年,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灵簿被秘密摆进靖国神社,并受时任首相福田赳夫参拜;20世纪80年代发生教科书事件;而进入90年代,随着“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的成立和《大东亚战争的总结》的出版,日本右翼朝野合流,在历史认识方面明显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逆流。于是,基于史实认证的战争性质的评判,成为战争遗留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侵略还是“进出”或“进入”?日本的对外扩张是“解放亚洲”还是建立日本殖民地统治?东京审判是否公正?这些问题,成为战争性质评判的焦点问题。第二是战争责任的清算。按照国际法实施的一般形式,东京审判理应完成战争责任的清算。但是,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东西方的冷战格局就拉开了序幕,特别是在1947年以后,美国明确地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杜鲁门主义,这对清算日本战争责任显然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在冷战思维的主导下,1951年美国操纵的与日本媾和的旧金山会议,竟然把主要的战争受害国中国排斥在外,使得中国无法实现对日本战争责任的清算。1952年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和约,在两岸敌对的情况下屈从美国压力,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国际政治格局的考虑,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而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的中国战争受害者在日本提出的战争赔偿诉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民清算日本战争责任的要求。这种要求得到了日本正义人士的积极支持。中国政府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下,多次督促日本政府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却未得到日本政府的积极回应。于是,中国人民战争受害事实的认证和对加害者的清算,又成为战争遗留问题的另_项重要内容。其中,“慰安妇”受害问题、强制劳工受害问题、细菌战受害问题、化学战受害与贻害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个人战争受害问题的焦点。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是,钓鱼列岛的主权归属,作为国家之间的战争遗留问题,至今也未得到解决。

编辑推荐

《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罗列了很多事情,但是感情色彩很强烈,个人喜好吧,我不喜欢叙事时加入感情色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