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货币史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潘连贵  页数:357  
Tag标签:无  

前言

  目前大家有兴趣和热情研究上海各个方面的历史,但很少有专门研究货币和货币流通的;解放前和建国后已有多本中国货币史专著出版,但没有一本上海货币史,现在潘连贵副研究员撰写的《上海货币史》问世了,正好弥补了这一项缺陷和填补了这方面空白。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人们如此虔诚地重视它;货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范畴,人们也有点畏惧研究它的神秘和复杂;还由于货币是有脚的,它会在全国各地跑,并不限在一个地区流通;再由于近代上海金融事业的辉煌,似乎可以把全国的等同于上海,凡此种种,说明写出一部中国货币史本不容易,而写出一本地区性的上海货币史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今这本《上海货币史》终于写成功了,我们自然不难理解写作过程中作者的艰苦和辛劳。  一部货币史要告诉读者的不外乎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历代货币制度的演变,二是货币在流通中的状况,三是货币所处的地位与特征,四是货币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我们不难看出,《上海货币史》的作者正是朝着这些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全书以八章篇幅涵盖古代、近代和当代,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内容丰富。不论是对古代上海地区货币流通状况的记述,还是对近代上海地区银两制度的发展、银元和纸币流通的扩大、制钱制度的衰落和铜元制度的产生等都作了恰如其分、繁简适当的阐明。

内容概要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人们如此虔诚地重视它;货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范畴,人们也有点畏惧研究它的神秘和复杂;还由于货币是有脚的,它会在全国各地跑,并不限在一个地区流通;再由于近代上海金融事业的辉煌,似乎可以把全国的等同于上海,凡此种种,说明写出一部中国货币史本不容易,而写出一本地区性的上海货币史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今这本《上海货币史》终于写成功了,我们自然不难理解写作过程中作者的艰苦和辛劳。

作者简介

  潘连贵,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处.现任《上海金融年鉴》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史和中国货币史。出版有学术专著《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与叶世昌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为《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经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钱币学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十银行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等书的撰稿人;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序序二自序第一章 明以前上海货币流通概况第二章 清鸦片战争前的上海货币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货币流通一、秤量货币——白银二、制钱制度三、民间的纸币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流人上海的外国银元一、以西班牙银元为主的外国银元二、外国银元流通冲击传统币制第三章 清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货币第一节 银两制度的发展一、九八规元的产生与发展二、上海公估局的产生三、银炉业与宝银的铸造第二节 外国银元的广泛流通和自铸银元一、墨西哥银元的崛起二、其他外国银元三、上海早期铸造的银元四、自铸银元的正式产生第三节 制钱流通的衰败和铜元制度的产生一、小刀会钱币和太平天国钱币二、混乱的咸丰大钱三、上海宝苏局四、制钱制度的危机五、代制钱而起的铜元第四节 层出不穷的纸币发行一、外国银行在沪擅自发行纸币二、中国银行业纸币在上海兴起三、官钞和私票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上海货币第一节 两元并用继续存在一、《国币条例》的颁布和《金券条例》的流产二、上海银元行市的统三、上海废两改元的倡议四、上海造币厂的筹建与搁浅第二节 外国银行纸币流通的扩张一、外国银行纸币的兴替二、中外合办银行纸币的畸形发展第三节 国内银行纸币的黄金时代一、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军政府的军用钞票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纸币与停兑风潮三、地方银行的纸币四、特种银行的纸币五、商业银行的纸币第四节 发行制度和领券制度一、分区发行制度的建立二、银钱业的领券制度与庄票第五节 名不副实的辅币一、劣质银角的盛行二、铜元的滥铸与贬值第五章 国民政府前期的上海货币第一节 国民政府早期的货币政策和措施一、中央银行成立后的上海纸币流通二、金本位制法草案与关金券三、国民政府对发行银行加强控制第二节 上海的废两改元一、废两改元的准备过程二、上海实施废两改元三、中央造币厂与银本位币第三节 实行金融垄断的法币政策一、上海的白银风潮二、官僚资本对发行银行的进一步渗透三、法币政策的实施四、法币的发行及《辅币条例》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货币第一节 “孤岛”时期的货币一、租界的法币二、辅币的危机三、五光十色的代价币第二节 日本货币对上海的掠夺一、战时的日本银行券二、日本军票的肆虐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前后汪伪政府的货币一、华兴银行券的出笼二、中储券对法币的进攻战三、上海全面沦陷后的恶性通货膨胀第七章 国民政府货币制度的彻底破产第一节 法币的滥发与走向崩溃一、战后对敌伪货币的收兑二、预示法币崩溃的上海黄金风潮三、法币制度的破产第二节 穷途末路的币制改革一、金圆券大骗局的炮制与出笼二、金圆券的发行及其种类三、短命的金圆辅币第三节 金圆券的恶性膨胀与急速崩溃一、恶性通货膨胀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二、金银外币的计价流通第八章 上海解放初期的人民币制度第一节 人民币在上海的发行与流通一、人民币迅速占领上海市场二、禁止金银外币计价流通的措施三、关于上海解放纪念试样币的探讨第二节 上海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一、解放初期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风波二、打击金融投机和开办折实储蓄存款三、通货膨胀的制止和物价的稳定第三节 新型的货币管理制度一、货币管理制度的推行二、货币投放回笼计划制度的实施第四节 新人民币的发行及其意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明以前上海货币流通概况  上海是今天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都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上海”作为地名出现,最早见于《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中,为秀州(治所今浙江嘉兴)17处酒务之一。这虽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著录,但根据内容则可以推断在上海设立主管征收酒税的酒务应在天圣元年(1023年)以前。也就是说,在设置酒务之前,人群已在此聚落。谭其骧认为:“从聚落的最初形成到发展到够资格设置酒务,又当有一段不太短的过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计至迟当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纪。”①上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位于吴淞江下游一条支流上海浦的岸边。  早在上海得名之前的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请设置华亭县。华亭县的设立是江南社会经济发展在行政区划上的反映。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始设上海镇治,有镇将驻守,隶属华亭县,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开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治所在华亭(今松江城厢镇),所辖范围约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九年,割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五乡置上海县,属松江府。至此,上海县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区,这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货币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