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内战”

出版时间:2007年4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晓渔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二十年来,知识分子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这一热点开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后来被称为第二次五四新启蒙运动。在新启蒙运动中,启蒙知识分子们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心须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转型,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在这种林毓生所说的“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思想模式的主导下,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被格外突出。因为思想文化的主体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着向大众启蒙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知识分子自身又同样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而伴随着“文化热” ,同时出现了一波“知识分子热”。  本书的宗旨,乃是从都市空间的角度研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视野观察都市空间,试图将都市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与传统的知识分子研究相结合,开拓知识分子研究和都市史研究新的研究论域。并期望能够在城市文化和知识分子研究领域拓展出一个新的方向,无论在研究理念、研究论域、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  本书系都市空间知识群体研究书系丛书之一。也是作者王晓渔的博士论文。本书采用社会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第一次转型期——晚清——的知识分子中的变革者。

作者简介

王晓渔,1978年生于安徽,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主要从事文化批评和知识分子研究,系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新生代批评家和专栏作家。先后在《南方都市报》等近二十家报刊开设专栏,并在《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文化麦当劳》(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知识分子的“内战”》(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籍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节 三位知识分子眼中的1927年  第二节 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内战”  第一章  “五四”之后的双城记   第一节 “新青年”的分化   第二节 北京:胡同里的知识分子   第三节 上海:书局里的知识分子(附:厦门、广州)  第二章  “我的朋友胡适之”   第一节 云集上海   第二节 “大公司”:大学院、中基会和商务印书馆   第三节 “小团体”:亚东图书馆和新月书店   第四节 “小摊头”:平社及其他  第三章   第三条道路   第一节 研究系在上海   第二节 “醒狮派”在上海   第四章  鲁迅和他的朋友们    第一节 “漂流”中的上海    第二节 “秘密世界”:大学院和学校    第三节 《语丝》、北新书局和未名社    第四节 内山书店和电影院   第五章  “ 第四阶级文学家”    第一节 “同级斗争”:日本的火碰到了上海的水    第二节 文化支部:亭子间、咖啡馆和“野鸡大学”   第六章  结局或开始    第一节 同途殊归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现代上海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月》杂志影印本勘误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识分子的“内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在图书馆看到过几本,许纪霖主编的关于近代社会的一些研究,包括知识分子,空间政治,娱乐产业之类,用一些新的社会理论和概念来解释历史,挺好的。
  •   知识分子群体的展示毕露无遗。
  •   民国知识分子的书,很不错
  •   广西师大的书啊
  •   了解一下当时知识分子
  •   很不错的一本小书,结构不错
  •   很不错,快速,满意
  •   看过作者写的另外一本书才买了这本。算是收藏,我对内容不太感兴趣
  •   博士论文 没有一字无来历 可以做资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