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红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页数:546  字数:349000  译者:沈志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6世纪末,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回家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遇害的画家究竟是死于画师间的夙仇、爱情的纠葛,还是与苏丹的秘密委托有关?苏丹要求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很可能……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作者简介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于2005年荣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并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都柏林奖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红》获得了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在内的欧洲三大文学奖项。他的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

书籍目录

1.我是一个死人2.我的名字叫黑3.我是一条狗4.人们将称我为凶手5.我是你们的姨父6.我是奥尔罕7.我的名字叫黑8.我是艾斯特9.我,谢库瑞10.我是一棵树11.我的名字叫黑12.人们都叫我“蝴蝶”13.人们都叫我“鹳鸟”14.人们都叫我“橄榄”15.我是艾斯特16.我,谢库瑞17.我是你们的姨父1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19.我是一枚金币20.我的名字叫黑21.我是你们的姨父22.我的名字叫黑23.人们将称我为凶手24.我的名字叫死亡25.我是艾斯特26.我,谢库瑞27.我的名字叫黑2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29.我是你们的姨父30.我,谢库瑞31.我的名字叫红32.我,谢库瑞33.我的名字叫黑34.我,谢库瑞35.我是一匹马36.我的名字叫黑37.我是你们的姨父38.奥斯曼大师就是我39.我是艾斯特40.我的名字叫黑41.奥斯曼大师就是我42.我的名字叫黑43.人们都叫我“橄榄”44.人们都叫我“蝴蝶”45.人们都叫我“鹳鸟”46.人们将称我为凶手47.我,撒旦48.我,谢库瑞49.我的名字叫黑50.我们两个苦行僧51.是我,奥斯曼大师52.我的名字叫黑53.我是艾斯特54.我是一个女人55.人们都叫我“蝴蝶”56.人们都叫我“鹳鸟”57.人们都叫我“橄榄”5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59.我,谢库瑞

章节摘录

  1.我是一个死人  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已经有四天没回家了,妻子和孩子们一定在到处找我。我的女儿,哭累之后,一定紧盯着庭院大门;他们一定都盯着我回家的路,盯着大门。  他们真的都眼巴巴地望着大门吗?我不知道。电许他们已经习惯了,真是太糟糕了!因为当人在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会觉得过去的生命还像以前一样仍然持续着。我出生前就已经有着无穷的时间,我死后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时间!活着的时候我根本不想这些。一直以来,在两团永恒的黑暗之间,我生活在明亮的世界里。  我过得很快乐,人们都说我过得很快乐;此时我才明白:在苏丹的装饰画坊里,最精致华丽的书页插画是我画的,谁都不能跟我相比。我在外面干的活每月能赚九百块银币。这些,自然而然地使我的死亡更加难以让人接受。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酒馆说书人的遗辞用字叙述一则历史悬疑故事……帕慕克的小说将在国际间引起一阵风潮就如同在土耳其一样大受欢迎……《我的名字叫红》有三个层面:它是一个谋杀推理故事……一本哲思小说……也是一则爱情诗篇。珠玉般的诗文,引人入胜的旁征博引、纠结罗织的故事,让人不禁赞叹帕慕克拥有迷人的艺术天贼及邪灵般的智慧。  ——《出版人周刊》

编辑推荐

  “我是一个死人,是井底的一具尸体。”无疑,这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小说开头。小说以谋杀推理故事的外衣,叙写了16世纪伊斯兰细密画在透视画法的冲击下的没落灭亡,这并不仅仅是一桩艺术史上事件:从一个单向度、充满虔信的中世纪伊斯兰艺术观转向一个讲究多向度、多元化的西方艺术观,意味着割断一整个民族传统,这种艺术上的碰撞乃是社会动荡的一个侧面,人的观念为此受到的冲击,足以达致惨烈无比的程度。诺贝尔文学奖发给帕慕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位作家的苦心:两种文化的冲突不是一场必有一伤的斗争,而是衡量整个人类进步程度的试金石。小说的写作技巧亦为人所称道,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物都仿若有生命般,在书中担任了叙述者的角色。 这本易读、优美、充满智慧的作品,将能吸引广大的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名字叫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非常好的一本书.中国人尤其应该读.
    讲故事的方法非常有意思,以不同的角色来叙述,很生动,每个章节的标题很有趣,从目录看象一首诗.
    书的内容是通过对十六世纪的土耳其宫廷画坊中发生事件来反省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我们不妨把它当作真实的土耳其绘画史实来看,看他们的绘画的变革发展,也可以反观我们的文化问题.
    从书中那些土耳其细密画来看,他们的绘画作品确实比我们的传统绘画好看一些,精致一些.不过也显得小气一些,书中插入的绘画很美,值得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士研究和欣赏.
  •   还没看完。以前看过《郁金香诗集》,郭沫若的《鲁拜集》,所以对书中的氛围不陌生。还有作者在书中的叙述法象是一位多才多意的演员,叙述的角色说啥象啥。语境也美。注释不讨厌。细密画就是装订豪华书里的插图,颜料昂贵,有金粉。
  •   全部章节都是第一人称的心理独白的写法,尤其开篇第一章节是一个死者的独白,非常吸引人的写法,不愧大师作品。

    有关细密画的背景材料没看之前觉得挺宏大,怕不做功课会看不进去,真读的时候,也没觉得很难理解,整部书目前看了一半了,很是享受。
  •   不读完一遍哪里有评论??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评论
  •   插图注释本内容翔实,里面的细密画插图尤其精彩,令人爱不释手~~~
  •   《我的名字叫红》,插图注释本,精装,值得珍藏。
  •   帕慕克的代表作,内容非常精彩,已经有一本简装,这本精装就作收藏用啦
  •   喜欢以不同角色叙述故事的方式写作,感觉很不同,情节很连贯,让读者急迫想知道下面的发展,书里的插画精美,亮丽,书的印刷和纸张很棒,值得收藏,厚厚的一大本,读的时候很有成就感。。。
  •   一直很想要这本书,这次终于买到了。书的装订、纸张都不错,拿在手里很舒服,里面插图也很精美,值得拥有。
  •   我是慕名买的,毕竟是名家作品。

    之前看了书评,第一次网购,感觉还不错,书还没看,觉得还可以,不过目录看起来内容挺繁琐的,这本书要耐着性子看~~
  •   书本包装精美,内附插图很好看,收藏佳品!
  •   喜欢,所以才买了,质量很好,与之前看过的那本一样的噢!
  •   第一人称的手法,扑朔迷离的情节,非常棒!
  •   读起来有点累,但很好看,并且了解了细密画,对了解该地区的宗教和文化都很有好处
  •   书今天到了,还没有看。不过像这样的精品书下次还是在书店买,贵一点至少能让自家满意,网上买给的脏兮兮的书,真受不了!!!
  •     闲极无聊想写点东西,因此不请而自来。
      
      帕慕克的这本书是我高二时候读的,因此具体的细节在落笔的此刻早已模糊影影绰绰,只能边写边想,诉诸行文以求理清思路,这不禁让我想起柏拉图的旧观念:关于现象的知识早已深藏在灵魂之中,因此教育的目的乃是循循善诱,将记忆唤醒从而走出身体。之所以想起柏拉图,缘是这部小说一直在尝试反思伊斯兰教的教义,读懂小说之中最重要的情节必须对伊斯兰文化有起码的了解,而这又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缠绕不清。
      
      《我的名字叫红》这部小说讲诉的是发生在1591年的伊斯坦布尔的一个说来意味深长的故事,彼时是穆拉德三世执政,国势依旧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此刻稍显颓势,但毕竟离1683年在维也纳城下的惨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整个欧罗巴的君王们都在西帕希骑兵与土耳其新军的威势之下战栗不已,从1371年马里扎河战役惨败起算来已经有两百多年了。
      
      然而谁也想不到,彼时处于弱势的欧罗巴封建社会之中,资本主义的种子抽根萌芽,全球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不到百年光阴攻守之势便已然颠倒。生机勃勃的欧罗巴将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光阴里征服全世界,用源自中世纪的政制、科技、文化席卷全世界,将两希经典与日耳曼—撒克逊法系中的光辉,为亚细亚陷于内卷化的小农国家指出一条走出马尔萨斯陷阱的新道路。那道路摇摇晃晃,颠簸不已,却毕竟胜过在轮回中重复历史的旧光阴。
      
      欧罗巴文明西风压倒东风的未来,在小说之中被作者悄悄暗示:伟大的苏丹陛下最终还是经不起诱惑,悄悄下令,让四位国度之中技艺最为精湛的波斯细密画家,为自己秘密描绘一副法兰克肖像画,让自己的真实容貌能够得以呈现在纸上。而这却是与伊斯兰信仰格格不入的异端行为,我们记得,在先知传下的旧教义里,汲取了柏拉图理念论的营养,一直强调“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是是世界的本质,人类只能仰仗理性在理念的世界当中稍稍沐得真主光辉,但凡试图在现象世界当中重现真主的形容,都是在以物配主,划入偶像崇拜的深渊之中,死后必定不得在炼狱里自拔。
      
      因此,一切肖像画都是应该被禁止的异端行为,哪怕是苏丹之苏丹,也不能拥有描绘自己真实相貌的肖像画,更遑论塑像纪念。然而在接触被透视法改造过的文艺复兴油画后,苏丹陛下魂萦梦绕,始终念念不忘。现在细细想来,这份执念除了一丝猎奇之心,未尝不具有某种神学意义:既将自己自胜于真主的狂妄。就像在修道院长大的女孩,与钟情的男孩子偷吃禁果之时,除了情欲之外,也有将自己凌驾于禁忌之上的快感,很多时候对这个女孩来说后者要比前者更加重要。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细密画师在伊斯兰教义的浸淫之中,与欧罗巴的经院哲学家一样崇尚概念世界的演绎,而非对现象世界的观察。对于他们来说,现象世界一点不也不比理念世界更加真实,唯有真主才是真正的永恒,而所谓的尘世不过是摇摇欲坠的幻象罢了。我们不禁想起柏拉图多次强调不要在意肉身,而是直接留在理念的领域。要想获得真正的不朽,仅仅守住肉身的无限循环毫无意义,真正要紧的是固守住没有任何流变的理念本身。
      
      因此细密画家向往的乃是安拉的永恒,而非如实描绘现象世界。他们追求永恒不变之事,却将流变预以扬弃,他们在自己的笔下建立了一个超越的世界,在这个流变的世界之中没有流变,没有时间,而眼前这个变迭迅速的,令人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世界,只不过是感官上的幻觉。
      
      于是一个细密画家的一生,不过是重复轮回先辈在时间的间隙当中走过的短暂路程:从小时候进入画坊当学徒开始,一直到年老双目失明,几十年的光阴都在为伟大的苏丹画书中的插图。那插图的样式必定来自于饱受称誉的前辈大师,由于承载着真主的伟大,所以后来者不能有稍许背离。几十年如一日地描绘相同的叶子才值得称赞,但凡有一丝自己的创造与风格,都是在抹去真主的光辉,任何个人特点都会被认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瑕疵,任何画家都没有权利署上自己的名字。
      
      对现象世界的蔑视,使得细密画师们推崇盲人画师,在他们看来无论画什么,比如一匹马,都不可能边看着这匹马边画下来,而一定是先看一眼马,再通过自己的记忆低下头来在纸上画下记忆中的刚看到的马或者马的某个部分。所以任何作品其实质乃是深居于灵魂当中的理念,在细密画师的劳作当中从灵魂之中唤醒,作为记忆走出身体。尘世的现象因眼睛在记忆当中触发现象所对应的理念,从而落在笔下。因此所谓的图画一定是通过记忆完成的,而不是或不仅是双眼。对一位一生追求艺术的细密画大师来说,经过这些年的辛苦劳作,理念早已在脑海当中清晰唤醒,成为身体的本能,于是在老年时根本不需要用眼睛,由脑与手记忆的结合足以画出不朽之作,而这种图画虽然无关乎现象世界,只是理念的集合,但由于理念是比现象更加真实的存在,因此盲人画师的细密画,才是最能反映世界真实的图案。
      
      其实可以这么说,细密画家相信图画乃是真主眼中的世界,而不是画家眼中的世界,画家作画的意义乃是替真主将真主看到的世界描绘下来。因此细密画家只描绘最完美的图案,而不是体现最真实的现象世界,因为真主看到的世界乃是高于现象之上的理念,是形而上的道,与凡人看到的世界纯然不同。
      
      法兰克油画的透视法之所以让细密画家们感到厌恶,就是因为在掌握透视法的画家笔下,万物逐渐有主次远近大小之分,但图画是真主眼中的世界,对于至真至善至美的真主来说,他看到的世界与凡人看到的世界毫不相同,凡人所在意的主次大小远近之分对于真主来说毫无意义。若是在绘画当中使用透视法,都是在质疑真主的大能,都是在亵渎真主。
      
      基于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统治着世界最大帝国的苏丹陛下如此小心谨慎,但是被召集的四位画家当中的一位认同透视法的画师却意外死亡,只有些许蛛丝马迹可供查询。而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到伊斯坦布尔投奔他的叔父。主人公的叔父是传统与新潮之间的中间派,努力试图调和古今之争,对传统的细密画用欧罗巴传来的新方法进行了微小的调整。苏丹陛下于是委派他而不是那些守旧的大师调查这个案件,为了叔父膝下他朝思暮想的女儿,主人公不得不卷入了这场是非当中。
      
      调查的经过我们姑且一笔带过,只需要知道持中间立场的叔父最终也死于谋杀当中,被其他三位当中守旧派杀死,一如他杀死那位推崇透视法的画师一样。但说来好玩的是,作者最终也揭示出明面上反对透视法的谋杀者,内心深处却也像帝国旧秩序的捍卫者苏丹陛下一样,渴求有一副反映自己真实容貌的肖像画,并真的付诸行动,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原先表现苏丹尊荣的肖像画之中。现在细细想来,这既让人啼笑皆非,又使人感到唏嘘不已。
      
      我在昨天在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了科技,中国没有类似黑暗的中世纪,却为什么没有产生科技?这个问题里,提及欧洲近代科学从中世纪经院哲学脱胎而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乃是对经验世界的重视,而非只循环着概念演绎。近代的科学家并不像神学家们一样,如果经验世界与理论不符,便修正经验世界,他们如果理论与经验世界不符,会做的只会是反思自己的理论是否应该被修正。
      
      但对经验世界的观察与实验,并非欧罗巴胜过奥斯曼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亚洲列强的原因,自由创新的环境才是。传统对欧罗巴人并非沉重的负担,他们敢于清算敢于反思,而这又源自于他们中世纪的传统。而过往的荣耀在东方世界,却如同耶稣背负的十字架,肉身沉重,灵魂也不堪重负。细密画家对旧传统的坚持并非是奥斯曼帝国的孤例,反倒是彼时的时尚。而这种坚持,又将在亚细亚的列国之中不断重演,直到骆驼压垮稻草的那一天。
      
      作者帕慕克在行文当中借古喻今,就像一切东方世界的知识分子一样,在传统的光辉与现今的没落里犹豫不决,挣扎不已。在他的讽刺之中,固然饱含批判,但如果我们将视野稍稍扩大,便能清晰无比地看到这些批判武器的影子里始终是一片钟情。我不禁回想起同是我高二时期撸过的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所指出的:五四一代人既激烈地反对传统,同时对过往又恋恋不舍。他们在价值上对过去全盘否定,又在情感上难以割舍。这才是他们内心深处最为痛苦之处。这是欧罗巴以外的世界知识分子的通病。
      
      尽管在我看来,旧大陆旧文明的知识分子在内心深处普遍的压抑说来既可笑又可怜,但这并不是不能被人理解。只是热衷于无谓的煽情,不过是满足田园小清新对过往历史的自我慰藉,而这对现实来说没有多少意义。我并不是说作者帕慕克有展露出如是情怀,我只是见多了我们专业那群情怀党人喝醉酒的臆态,让人实在忍不住想吐槽。
      
      旧世界的知识分子热衷于后殖民主义叙事,抱在一起同病相怜互相慰藉,只要是如同《我的名字叫红》这样在过去与现今挣扎的著作问世,都会使他们在精神上产生高潮。然而说来可笑的是当他们满足于价值与情感挣扎的殉道热情时,从来没想过他们知道的旧世界的过往,与他们所以为的新世界的将来,是否真的是历史的真实而非历史的想象。
      
      他们既不明白过往也不清楚将来,诸神毕竟是公平的,自然只会赐予他们如今同样模模糊糊的现今。毕竟,建立四九年以来这个国度的人们,同样是一群田园小清新。而这牵扯到时间之外的往事,就不必多说了。
      
      花卷稀饭大学 陈芝
  •     文艺界有种论调,中国缺乏有质量的评论,这点我深以为然。读了这本小说后,我确实怀疑那种评论方式是否有效,用复述情节分析意义那一套永远也做不出有意义的评论,拆解技术也无能为力。
      这本小说已经放弃了炫技,放弃了亮宝的心态,也不是卡尔维诺偶尔表现出的引导读者的意识。他不是放在博物馆里防弹玻璃后的文物,没有让你吓尿的意思,而是手持璎珞不断翻转给你赏玩故事,这故事如此精巧,语言都失掉了讨论的意义。拿他跟过去的小说比较,大概区别在于看AV和亲自临床的区别,如果说过去写一本小说如同拍摄一部AV供无穷的人观赏,那么到这里已经化作一个姑娘分身有术,亲临缱绻。他就像美到极点却不打扮的少女走来与你欢愉,没有猥亵没有勾引。
      我的意思是说,或许恢复到罗曼·罗兰、纪德、茨威格的传统会更精确,恢复到论述作家与情感的时刻,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诚实的从一颗心到另一颗。这就好像电脑已经进化到了PC时代,不是巨型服务器时代了,全世界的PC几乎都是台湾制造,工程师们讨论的是人机交互,不是电路板。
      中译本出来的那年我就知道这本书,不过抱持着世纪文学二流化的想法我一直没读,不止帕慕克,新千年以来所有的诺奖得主的书我都没读,当然,莫言除外。
      继续我们关于人机交互的讨论,小说背后的技术已经完美无瑕,如果这本书没有打动你,这并非作家的问题,他已经尽善尽美,这大概就相当于张学友的活出生命演唱会,那些翻唱是否在你心中超越原唱或者说打动你不重要,重要的事实是,他唱的比原唱只好不坏。
      最近看了许多文字,恕我年迈,不能清除记得出处,有句话说,现在已不是农耕时代,过去由承诺或亲密作为母题牵引的那种爱情极不现实,我想是的,设想我们在一起能做什么?在技术支配下,这些事都尽可在单位时间中完成,当然,如果说出一起变老这种要求那就没办法了,因为这仍然是由承诺为母题牵引的,但世界变化快,人能接受的外界刺激太多,这种依附于多巴胺的关系如果执着于承诺的话恐怕很快会演变成灾难般的自虐。
      另外,屁股决定脑袋的规则,当然有效,如果我们谈论的是所谓的现实。但是,你唯有有了名利才有资格谈淡泊名利的论调显见就又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王八蛋逻辑了,大概小姐也可以说你不做鸡不知性瘾症。同理如上,帕慕克展示了这种可能,一种超越几代人的可能。因为这些都是可以学习的,简而言之,援引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词汇来说,就是上层建筑有了先于经济基础的可能。无论是见识品味,都已经全方位的展示了超越。
      帕慕克因为回忆录失去了他的哥哥,他还承认回忆录也伤害了他母亲的感情。还有众多大师的姓名可堪列举来说明她们对家庭成员的丑化或误读造成分裂的事。
      有必要追怀一件往事,在我年少时,我爸说茅盾文学奖不说了,我看青年文摘上这些文章真不咋样,觉得你也可以写点东西丑化我好发表,随便怎么丑化都行啊。我没说什么,转身又回屋去了,这故事本身实在超越一切杂志里的胡编乱造。如今获知可以保送,想起当年的事,堪堪喟叹。
  •   如今获知可以保送?交大?!
  •   你没跟我说,自从我离开西安,你就没怎么跟我说话,你能在Q上跟我聊会吗
  •   还有啊 你能把药给快点寄过来吗 那是药不是玩具 有实效的 月子都坐完了!!
  •   回复我 給我个答案 你大概什么时候把东西寄給我 我去医院那天 我妈梦见我了 她梦见我的头发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