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

出版时间:2008年1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沃尔夫  页数:192  译者:黄雨石  
Tag标签:无  

前言

在这两篇第一次按其本来面目编印成册的自传体的论文中,托马斯•沃尔夫的主题思想是创造性。在他那一代的作家中——包括福克纳、菲斯杰拉德、海明威——只有他曾试图说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在这里他更将这一过程公之于众了。在这样做的同时,沃尔夫也和19世纪他的伟大的前辈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一样,力图表明一位小说家在创作虚构性的作品时一般如何变用他的经验和思想。他对一位作家的职责的描述,既和他同时代的作家相近似,又常常超越了那些同时代的作家。和福克纳一样,他感到自己有责任表明他对南部事务的看法:黑人同白人的斗争、南北战争、土地的影响、约克纳帕道法④。和菲斯杰拉德一样,他的作品涉及迷惘的一代、爵士音乐时代、财富问题以及美国梦的迷离扑朔。他钦佩海明威所创造的英雄人物、男子汉气概的象征和在强大压力下所表现的悠游自在。可是,也许应该说沃尔夫实际更接近于瓦尔特·惠特曼。和惠特曼一样,沃尔夫也是一个由醉心于自我开始,然后走向对他的家庭、他的朋友、他的市镇、他的美国,最后一直到对更大的外在世界产生兴趣的浪漫主义者。沃尔夫探索过时间、信念、孤独和死亡;探索过孤立、遭受遗弃、变迁和各种经验;探索过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南部和北部的关系,社会的结构,以及民间传说、语言、文辞、象征主义、幽默和讽刺的局限性。所有这些整个贯穿在沃尔夫的小说之中,从他的头一部最有名的小说《天使啊,请引颈向家乡》(1929),到他的篇幅无比庞大的第二部书《关于时间和河流》(1935),一直到他死后发表的几部书《蛛网和岩石》(1939)、《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1940)。这些问题也同样回响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从死亡到黎明》(1935)和他死后发表的《远方的山峦》(1941)之中。一方面这些重大问题始终牵动着沃尔夫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写作乃是一件严肃工作的信念却构成了他的艺术风格。正是通过这一信念,他计划着要囊括整个世界并清楚表达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因此在《一部小说的故事》和《写作和生活》中,沃尔夫试图讲明一位作家是如何思想,然后又如何从事写作的。“我坚信,”他说,“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他便必须使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到了他的生活的后期,沃尔夫还一直在和一些指责他在自己的小说中过多地使用自传材料的人进行斗争。在一封写给他的文学作品代理人伊丽莎白‘诺埃尔的信中,他曾详尽地叙述过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平常一样,他所想的是具体的事实——在这里,是他对学生们发表的一次演说——以及他如何把这些事实使用在他的小说之中。他写道:“那就是我现在正进行的工作,把一些……素材……转变成符合诗和想像事件的文辞——转变成虚构故事中的真实——因为在我看来,那才真正是我的最主要的工作。”一句话,沃尔夫是把事实翻译成为他所体会的真理。1935年夏,托马斯.沃尔夫奉邀到科罗拉多大学作家会议上去发言。在准备讲稿时,他曾想到比如像“一位作家的问题”和“在美国的艺术家”一类的题目,可是这时他手边正有了他最初为《关于时间和河流》所写的前言的原稿。他为准备这篇演说,既使用了这些未发表的材料,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想法,最后归结成了一篇长达74页打字稿的文字。除了去西部旅行的全部费用之外,沃尔夫只得到了250美元的补助。在他旅行途中经过的第一站,他在科罗拉多州格里利的州教师学院,发表了他这篇演说的第一稿。在沃尔夫到达博尔德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进行,具体参加的有罗伯特.弗罗斯特、罗伯特·佩恩·沃伦、马撒·弗利和其他一些文人学者。在轮到沃尔夫发言的时候,他对一批一直十分热情的听众讲了一小时又四十分钟。在离开科罗拉多之前,沃尔夫将他的手稿定名为《一部小说的故事》并把它交给了伊丽莎白·诺埃尔。她在把这篇稿子从1.5万字删减到7000之后,把它卖给了《大西洋月刊》。可是在沃尔夫又回到纽约的时候,他却对她说,他原来给她的还只是他的手稿的一半,他手头还有1.5万字。尽管诺埃尔把这一部分也大加删削,《大西洋月刊》仍拒绝发表全文,因为它太长了。最后《星期六文学评论》在它的1935年12月14、21和28期上发表了经诺埃尔编辑的讲稿全文,当斯克里布纳出版社同意将《一部小说的故事》作为一本小书印行的时候,沃尔夫把《星期六文学评论》已发表的那些文字又加以扩充,而且又另外增加了许多,但不都是诺埃尔原来删去的部分。这本书就这样以这种不甚完备的形式于1936年4月由斯克里布纳出版社出版了。1938年春天,沃尔夫被邀请于5月19日到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的珀杜大学文学奖金宴会上去讲话。他急切地并十分高兴地接受了那300美元的酬金。他打算把珀杜当作他第二次西行道上的第一站,这一次他打算要去看看那里的几家国家公园,并就此写几篇文章。到了珀杜后,他发现在博尔德还有别的一些人和他一起发言,可在珀杜这里却全听他一人讲了。在他之前来此担任这一角色的都是些著名人物,卡尔·桑德柏格、合伍德’安德森和西奥多‘德莱塞。这是沃尔夫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了,他的题为《写作和生活》的演说是他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所作的报告。在书信中,沃尔夫曾表明他认为他的演说是关于他的写作的一篇重要宣言。计划要通过它达到一个双重的目的:一开头沃尔夫很显然是要对珀杜的学生听众讲话,可是讲到一半的时候,他却改变主意,显然在为他的后来被称作《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的一部小说撰写后记了。沃尔夫的珀杜讲演也和他在博尔德所作的演说一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一部小说的故事》和《写作和生活》在这里第一次按照它们原来的形式出版了,这部书代表了沃尔夫关于他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的主要论述。这两篇文章在许多方面有其共同之处。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都曾说明美国作家的职责。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都强调一位作家实际上是一个工人,而且必须被如此看待。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都坚持表明世上绝没有什么简单的写作公式。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也同时表明自传对他的小说是如何重要,以及他自己如何正当地使用了他的生活素材。可是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在《一部小说的故事》中,他更热心于讨论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认为十分重要的浪漫主义的主题:常与变的议论,人对精神父亲的追求。他同时还希望他的听众和读者了解到在《关于时间和河流》的创作过程中他所经历的编辑和作者的亲密关系。在《写作和生活》中,沃尔夫却讲述了他的成长,他从年轻时候的浪漫主义的自我中心主义时期慢慢进入对自身以外的世界获得新的认识,以及进入一个新的社会意识的过程。现在,沃尔夫相信,他早期十分重视的一些主题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要了。他认识到作为一位开始起步的作家,他实在过于顾影自怜,并成为一位过于敏感以至于和周围的环境脱节的艺术家了。在他的短暂的一生的后期,他看到自己有必要从自我中跳出来,有必要去看一看这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世界,有必要去尽量理解这个世界,和它交融,然后设法把它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去。而这个,事实上正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的努力目标。综合起来看,这两篇文章完全抓住了一位作家的生活实质,并表明了它又是如何被塑造进小说中去的。这两篇文章构成了《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它是一位重要的美国作家的重要的宣言,并是他对他自己的艺术的热忱的评论。莱斯利·菲尔德于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

内容概要

本书由托马斯·沃尔夫的两篇演说稿《一部小说的故事》、《写作和生活》构成。其内容为作者的写作经验和与其作品有关的一些生活经历。作者在这部自传中认为:要想做一个艺术家就必须在辛劳、悲伤、痛苦以及严峻的生活纠葛中生活,有所作为和工作……他之所以写作,就是因为写作的这条激流挟带着他去,他没有办法不写。因此,他将自己的精神和生命都集中于写作,而且通过这个窗口,看见了整个世界。

作者简介

托马斯·沃尔夫,20世纪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00年生于北卡罗莱纳州阿什维尔,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剧本写作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创作于大萧条时期的作品描述了美国文化的变化和多样。1938年沃尔夫去世后,威廉·福克纳将他列为他们那一代最好的作家,而将自己列在了沃尔夫的后面。“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也将沃尔夫视为自己的文学偶像。 其代表作有四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时间和河流》、《蛛网和岩石》和《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

书籍目录

前言莱斯利·菲尔德关于本书原稿和编辑方法的几点说明一部小说的故事写作和生活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一部小说的故事有人曾建议我对你们谈谈“一本书的写作过程”这个题目,我很愿意尽力来谈一谈,因为这个题目和我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而且还有直接联系,而这却是一个评论性或者学术性的题目所不可能具有的。一位伟大的编辑,他同时也是我的很要好的朋友,在半年前曾对我说,他很遗憾没有写点日记——一种每天记下几笔的记事簿——记录下我们两人共同进行的工作,也就是在制作那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交往:我们的全部努力和困难、一切顺利的时候、停顿、删节、塑造、上万次的聚会、烦恼、改变方向屈服、胜利和各种协议等等。这个人,这个我刚才谈到的编辑,在一切都已过去之后曾对我说,其中有些简直令人觉得神妙莫测和难以相信,而他同时还十分慷慨和客气地对我讲,整个这次经历是他进入出版行业近30年来最感兴趣的一次。我很想在这里对大家来谈谈这次经历。我相信如果要使我对你们所讲的话具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那它便必然地多少和我的这次验历有关。我并不真是一位职业作家。我并不觉得我能对你们谈谈现代小说的趋向,或者试图就现代小说家在最近五十年中都干了些什么,或者在未来的五年或十年中他们还会干些什么的问题作一些原则或建议,让你们凭着它们就能写出出版商会接受出版书的籍,或者比较流行,稿费优厚的杂志一定会接受发表的短篇小说来。

后记

我们已经看到,这里所谓的“自传”实际是托马斯•沃尔夫所作两篇演说的讲稿。由于其内容为作者自己的写作经验和与其作品有关的一些生活经历,因而原编者给这部书加上了这个名称。托马斯·克莱顿·沃尔夫于1900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座山城阿什维尔,1938年便因病去世。他的一生是十分短促的。然而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后人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作品,而且生前便已在其本国和德国获得极大的声誉。托马斯·沃尔夫除小说外,还写过剧本、诗歌、论文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却是他的四部小说:《天使啊,请引颈向家乡》;中译本名《天使,望故乡》,乔志高译,三联书店版)、《关于时间和河流》、《蛛网和岩石》和《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这四部作品中只有前两部在他生前问世,其余两部则是后来由别人代为整理出版的。我们看到有人曾指责沃尔夫的作品自传气味过于浓厚。对这一点他的回答是,在他看来“一切严肃的作品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指出,“很少有一本书比《格里弗游记》具有更多的自传性质”了。从反对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凭空虚构的角度来讲,他的话显然是对的。是的,他的小说所写显然都不过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见闻。因此也有人认为他那各自成篇的四部小说(其主人公仅一次更名)总的讲来,不过是另一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而已。在本书中沃尔夫也曾说自己深受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看来绝非虚语。一方面他在小说中刻画了许多他所经历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而另一方面他所以要刻画他们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在于“告诉人们他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应该怎样做”②。似乎就是这个原因,竞使得他的第一部小说《天使啊,请引颈向家乡》一问世便立即被他的故乡人看做是对他们的恶毒诽谤,以致许多人公然对他发出了无情的诅咒和威胁!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书中已反复申说,这里毋庸赘述。而此事对作者精神上的打击之深也概可想见了!关于托马斯·沃尔夫这位作家我国过去似乎介绍得不多,但他的重要性却是不容低估的。帕梅拉·H.约翰逊便认为他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与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等人不相上下。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沃尔夫虽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却同时是…一位十分严肃的作家。从本书中我们已可看出,他始终把写作看做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同时视文学艺术为关系着世道人心、社会进步的大事,仅此一端便无疑将使他长期受到后人的尊重。书中还十分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恐慌”时期一般美国人民的生活情况、美国社会的人情冷暧,以及新的一代人的文艺思想等等,这些对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美国社会显然都不无帮助。遗憾的是,读者一定发现译文有不少地方读来十分吃力,甚至不甚了了。这首先当然是由于译者能力有限所致。不过这里也确有些特殊原因。我们看到作者确有他自己的语言风格(这恐怕正是他一再提到的每位作家都必须为自己“寻找”的那种语言)。简单地说,便是只求气势磅礴,一泻千里,而完全无心于文字的简洁和工整。另外作者还有一种,如他自己所说,不厌重复的写作习惯,而我觉得有些地方实际应该说是一种“意识流”的笔法,这些无疑给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而尤为不幸的是,原书排印所据原稿全不曾经作者本人最后定稿,其中有一篇竟只是“由沃尔夫的打字员标点、改正的一部……打字稿”而已。其中漏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不管怎样吧,这里我只能毫无隐讳地说,译文中有些句子对原文的理解只能说是一种猜测而已①。这里只能敬希读者不吝赐教了。黄雨石1988年3月于北京

编辑推荐

《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沃尔夫的两篇演说。是演讲词,是散文,是诗。忧郁与温暖,沉寂与奋斗。看完了想看他的小说,关于时间与河流,蛛网与岩石,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天使望故乡,~~~~~~~~~
  •   买它的初衷,就是为了学习,看看这位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作家是如何写作的,受益匪浅.
  •   三天内收到这本书,,书的质量不错,,赞!!
  •   书买了几天还在移仓,原来你们就这效率!!!
  •   比之那些很严肃的充满了学术词语的书来说,这书有趣好看多了。特别是看到他把小说越写越长,刹不住的时候,乐
  •   早就想得到这本书,以便不再惦记那本三联版的、在网上已经炒到一百多的那本。可惜,一直“缺货”,好容易看到上海地区有货,便让朋友代收代付款再转寄的。哎~~~~
  •   一般不在当当买书,这次偶尔买一次,果然是,这本书的一角不知是浸了脏水还是怎么回事,反正是被搞脏了,还是那种没法处理的,当当的书品相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   我喜欢沃尔夫,喜欢他的风格,这本小书,既是演讲稿,还是自传,也是写作心得,值得读!
  •   以前一直找这本书,只有旧书店才有廖廖几本,而且价格是200元,现在终于又有新版本了,很高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