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恒  页数:22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帝国政治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最高主题。本书以柏拉图的《法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柏拉图对希腊帝国问题的理解及其限度所在。全书从柏拉图文本和希腊史两个方面出发,深入地研究了柏拉图对话的写作方式以及雅典和斯巴达帝国兴衰的历史经验,以此为基础对《法篇》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反驳了那种认为柏拉图忽视了希腊世界从城邦向帝国转变的趋势的传统见解,揭示了《法篇》对希腊帝国问题的独特贡献。

作者简介

王恒,男,1978年生,法学博士,现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希腊和近代政治法律思想的研究,著有《希腊四论》(合著),在《二十一世纪》、《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书籍目录

凡例导言第一章  柏拉图与《法篇》  一、柏拉图与他的时代  二、柏拉图与他的对话  三、柏拉图与《法篇》第二章  雅典和斯巴达的历史反思  一、雅典帝国的兴起对雅典政体的影响  二、党争与雅典帝国的衰落  三、斯巴达政体与斯巴达帝国  四、柏拉图的“亲斯巴达”倾向?第三章  复古与革命:柏拉图的“马格尼西亚”与雅典“先祖政制”  一、地理对于立法的限制  二、立法者与法律序言  三、公民与土地  四、政制  五、教育、公民宗教与城邦的守护者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夕的希腊世界地图附录二:希腊大事记附录三:柏拉图《美涅克塞努》释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柏拉图与《法篇》一、柏拉图与他的时代据说,海德格尔在讲授亚里士多德时说道:亚里士多德诞生、工作而后死去。[1]然后就抛开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时代,直奔讲授的主题一形而上学。或许在海德格尔看来,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讲述的,他的思想就是他的全部。对于哲学家而言,思想即存在。然而,让海德格尔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他逝世,人们对他思想的研究已经无法与他的经历割裂开来。他与纳粹短暂而暖昧的合作,如同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一样,既是我们理解其思想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事件,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一条进入其隐秘的问题意识的有效线索。柏拉图不仅仅县洒里士多德的老师,更是其后遭到人们嘲笑的哲学家在攻治方面“失足”的肇始者和典范。实际上,不少学者在评论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在叙拉古的柏拉图。这样的类比并非完全正确,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涉及了问题的核心。不管我们怎样评价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合作,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海德格尔的行动并非简单地源于一种对迫害的恐惧或单纯的投机行为,而是建立在他对时代困境的深刻洞察之上,这一洞察既决定了其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也决定了其行动的理由。尽管这一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反映了海德格尔对克服危机的出路的探寻。柏拉图也同样如此,叙拉古之行并非其生命中一段可有可无的“插曲”,而是深沉地弹奏着他内心对时代最深切的理解和关怀,是我们理解其思想的最重要的背景。

编辑推荐

《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是一本难得的佳作!对古希腊历史、古典学、政治哲学有兴趣的朋友都应该好好读一读!作者的学养非常深厚,为中国有这样的古典学者感到欣慰!
    建议大家也读读林国华的《诗歌与历史》,也是一本好书!
  •   书很好,可能是因为这书生僻了一点吧左边都掉色了= =
  •   对克里特远征作出评论,看看吧
  •   王恒是我偶像,虽然他的书不怎么懂
  •   买回来才弄清楚题目是" 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 "不过挺好的是因为喜欢克里特书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