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南海史地考论

出版时间:2008-0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颋  页数:484  字数:37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研究元代以后,中国同西方、东南亚一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国文化对阿拉伯地区以及东南亚的影响,以及对近代世界文明的贡献。 本书为人文社科新著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王颋,原籍浙江宁波市,1952年9月生于上海市。1979年3月-1981年12月,师从韩儒林教授为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元史方向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85年3月年6月,师从谭其骧教授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历史政治地理方向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0年11月年10月,在

书籍目录

诗状海热——热海、碎叶川及其所经道路神威毗沙——唐、宋代的毗沙门天王崇拜味溥浅礁——唐、宋代的海中珍馐牡蛎食恃占婆——宋代占城稻种的引入和推广域含伊西——宋代的回鹘、回纥词意转变平波侯六——南海神庙《六侯之记》碑考论国在邕北——自杞国与宋广西买马路避客循梅——宋、元代粤东北的居民和社会羁主观兰——宋、元代南丹莫氏史事管窥种沿赤眉——宋、元及明中以前的暹、罗斛质异龟筒——宋、元、明代的名贵器材龟筒清水不豫——成吉思汗临崩前行踪与卒地辨桐繁异乡——元净州马氏九世谱系考辨服从质孙——元代只孙服与诈马筵新探和尚马乳——释子温与温日观葡萄肥原未偕——马可孛罗关于海都及其女儿之传奇音仿白翎——元代乐曲白翎雀考兵败尾闾——元王朝与爪哇的战争和来往合尊龙爪——南宋少帝遇害与元顺帝身世传奇潘梁传志——《河源志》及元、明人对河源的认识孔陈作记——元平阳州《选真寺记》碑补释士殒前辕——西夏人迈里古思与元末两浙的守护鹤零旧里——西域诗人丁鹤年传记考辨蒙人兼善——伯牙吾氏泰不华事迹补考流沙使三——傅安与明洪武末的西行使节名同蛎镜——海月与澳门的别称壕镜后记

章节摘录

诗状海热——热海、碎叶川及其所经道路提要:热海及其迤西的碎叶川,曾因诗人的吟咏、辞臣的诏制,而于唐代遐迩闻名。之所以屡次出现于各种文献,要在其乃是兵家所必争,戍守、决战与购买俘奴的“胜地”。其所经行的道路,有连接弓月城和怛罗斯城之“碎叶道”,翻越天山、分别通往龟兹、疏勒之“拔达道”、“叶护道”,除外,还有在姑墨城东北、玄奘所经行的“凌山道”。从宏观上分析地理形势,该域恰好位于整个“金山”、“乌浒水”之间地区的中心和农、牧业的分界;难怪雄踞西域的地方民族政权,诸如西突厥、突骑施、哈剌汗朝、哈刺契丹等,会选兹充作其版图的首都。由于特殊的地理形势,就是到了后世的元、明代,热海及其迤西的碎叶川,也仍然是行者众多、沟通内陆中亚东、西方的主要通衢的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迤东的伊克塞湖,在中世纪东方的记载中,曾以“热海”一名著称。释道宣《释迦方志》卷上《遗迹篇》:“跋禄迦国古名姑墨,又名亟墨,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王城周五六里,寺数十所,僧千余人,并小乘学。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即葱岭北原也,水多东流。此路不得赭衣持瓠及声叫,有犯者,龙能飞风雨沙,遇必皆没。山行西四百余里,至大清池,又名热海,亦名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四面有山,行人祈福。

编辑推荐

《西域南海史地考论》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域南海史地考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