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儿的秘密手记

出版时间:2008-08  出版社: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色列]阿米尔·艾克塞尔  页数:294  译者:萧秀珊,黎敏中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我手中,有一份古老脆弱的手稿。我小心翼翼地翻开这份手稿,阅读其中的一部分:前言(PREAMBLES)人类智慧的滥觞,来自于人们对上帝的敬畏之意。被征召到舞台上的演员们,总是戴上面具以掩饰他们炽热的脸庞。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只是个旁观者;但就像这些演员们一般,在爬上这个世界剧院的舞台之前,我预先就戴好了面具。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曾经目睹了许多巧妙的发现;我不禁自问,是否就这样依赖着别人的成就路线前行。科学就像个女人:当她忠诚地留在丈夫身旁时,她是受人尊敬的;但当她变得人尽可夫时,她就降低了自己的格调。我继续翻阅着手稿,在阅读数页后,读到了其中一个片段:奥林匹克(OLYMPICA)1620年11月11日,我开始构思一个绝妙发明的基本架构。上述这些难解的文句,出自于勒内·笛卡儿(ReneDescartes,1596-1650)之手,他从来就无意对外公开这些内容。不过,我手上的这份手稿并非笛卡儿的亲手笔迹,而是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的誊写本。莱布尼茨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1676年,在他誊写笛卡儿手稿的短短数年后,莱布尼茨于巴黎发表了微积分(calculus)。这本书撰写的动机,起源于一场暴风雪中。2002年1月初的某个深夜,因为一场暴风雪,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面靠近魁北克省边界的地方迷了路。那时我们才结束多伦多的探亲之旅,准备在蒙特利尔待一晚,然后回到马萨诸塞州。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我们陷入了困境。我下了高速公路,想找个地方避避这场暴风雪,但很不幸,在乡间路上左转右转后,我必须承认我们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路上的能见度非常低,加上又没有灯光,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我也担心着,如果车上的燃料耗尽,我们最终会在寒风中受冻。一边驾着车,我一边看了车上的仪表板一眼。我想起车上有一些之前从未使用过的功能配备。在仪表板上,有个亮亮的小按钮,我顺手就按了下去,接着电话自动拨号的声音响起。“晚安,艾克塞尔先牛,”如同天籁般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您今晚好吗?我看到您正在安大略省康沃尔城外的格兰唐纳德路(GlenDonaldRoad)上向南行驶,离27号省道交叉口北方约半英里。”

内容概要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1650)是西方哲学与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杰出的演绎推论。他出身贵族,曾自愿参军以便游历欧洲,行军帐中的三个著名的梦境更被称为数学史上的传奇。在他生命的最后年月里,笛卡儿担任瑞典女王的宫廷哲学家,直至去世。笛卡儿的出身、转机与奇遇,成就了他在数学与哲学上的辉煌。通过他与亲友互通的各种真实文献,我们得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以及秘密手记的线索。

作者简介

阿米尔·艾克塞尔(Amir D.Aczel),数学家、专业作家,1975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6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意大利和希腊的大学讲授数学,出版过两本教科书以及若干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非技术类著作,其中包括曾入围“洛杉矶时报年度好书奖”的《费马最后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1998);另有《爱因斯坦的方程式》(God’s Equation,2001)。2004年成为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研究员(Fellow of the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现为哈佛大学数学史系访问学者。

书籍目录

前言开篇  莱布尼茨在巴黎的探索第一章 图赖讷的花园第二章 教会学校与首都巴黎的愉快生活第三章 在荷兰的谜题第四章 在多瑙河畔“暖炉”中的三个梦第五章 古雅典人的瘟疫之苦第六章 福哈尔的会面与布拉格的战役第七章 蔷薇十字会第八章 海上历险与巴黎玛黑区的会面第九章 笛卡儿与蔷薇十字会第十章 意大利的创作世界

章节摘录

开篇 莱布尼茨在巴黎的探索1676年6月1日,德籍知名数学家莱布尼茨来到了巴黎的一栋房屋前,走下了马车,爬上屋前的阶梯,敲响厚重的木门……莱布尼茨曾提出备受世人尊崇的微积分理论,是一位与英国牛顿齐名的跨时代伟大数学家。在数年前,他就从德国的汉诺威来到了巴黎。于公,他以一位德国贵族官方代理人的身份来到巴黎;于私,则是为寻找笛卡儿秘密手稿才来到这里。莱布尼茨听说笛卡儿在1650年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过世后,留下一只上了锁的箱子,里面存放着笛卡儿从来无意公开且终身保密的手稿。据莱布尼茨所知,这些手稿必定藏在法国首都巴黎的某一处。他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在巴黎寻寻觅觅,竭尽所能地探寻这份宝藏。皇天不负苦心人,在通过各种渠道后,他终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得到了笛卡儿一位生前好友的名字及住址。这个人叫做克劳德?克雷色列尔(ClaudeClerSelier),也是筒卡儿研究著作的编辑兼译者。据莱布尼茨获得的消息,早在25年前,克雷色列尔就从他姐夫皮埃尔?夏努(PieireChanut,1601—1662)那里,获得了笛卡儿秘密手稿这份大礼。过世前的几个月,笛卡儿在瑞典担任女皇克莉丝汀娜(QueenChriStmaOfSweden)的哲学教师,夏努是当时法国驻瑞典的大使,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与笛卡儿成为知己好友。在笛卡儿逝世后,夏努就将藏着秘密手稿的箱子,以船运送回法国。经过一路上的耽搁延误,这口箱子总算在1653年到达了法国鲁昂的港口,并重新安置到另一艘船上,准备沿着塞纳河运往巴黎。然而,在进入巴黎经过卢浮宫时,货船竟然翻覆沉入河底。就这样,装着笛卡儿手稿的箱子,也随之沉没了三天。不过神奇的是,这口箱子竟然从沉没的货船上松脱下来,几天后在距事发处不远的下游岸边被发现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克雷色列尔带着所有的仆役,十万火急地来到河边。一直以来,他满心期待这口宝贵箱子的到来;在听说货船翻覆沉没时,他已经失望地放弃了看到手稿的希望。克雷色列尔指挥着他的仆役们,迅速地捡回这些手稿,然后回到他的房子里,将手稿一张张摊开晾干。由于仆役们并不识字,无法将手稿一页页地重新组合起来’,只能靠着克雷色列尔一人努力挽救这些秘密手稿。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阅读这些手稿,并将它们依序排列整齐。然而,在其中,却有一本他怎么读也读不懂的手记。一位年迈的老者轻轻地打开了门,看到门外站着一位不认识的人,他砰的一声又把门关上。“拜托一下!请看看这封信!”在门外的年轻人恳求道。老者咔啦一声重新开了道门缝,年轻人赶紧将信件从门缝中塞进去。这是一封德国汉诺威公爵的介绍信,请求收信者为带信人提供一切帮助。在快速阅读过信件后,克雷色列尔打开了门,示意莱布尼茨可以进来。克雷色列尔是个占有欲非常强的人,他自视为笛卡儿秘密的守护者,极度地捍卫笛卡儿的手稿。克雷色列尔留心听着莱布尼茨的解释,以了解为什么他如此急切又不寻常地想要看到这些文件。在听完整个故事后,克雷色列尔了解到,这个年轻人的未来与名誉可能都得仰赖这些秘密手稿。虽然极端不愿意,但他仍然作出违反其个性的决定,同意让莱布尼茨观看这些手稿,甚至允许他做抄写的工作。

编辑推荐

《笛卡儿的秘密手记》中的人物,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传说他曾经是蔷薇十字会的成员,身后留下一本大部分以密码写成的秘密手记。两个半世纪后对这本手记的破译令笛卡儿成为拓扑学的创立者;21世纪的天文发现证明,其中所隐藏的秘密,也许就是宇宙可能的架构。 这段真实之谜混合了数学、历史与神秘学。《笛卡儿的秘密手记》以笛卡儿留下的一本秘密手记拉开序幕,追随笛卡儿一生的哀愁行旅,见证了近代科学“理性”的复杂风貌,也是17世纪科学探索具体而微的真实重现。 科学与宗教、智慧与荣耀、梦境与真实……一本秘密手记揭开现代科学曲折的成长之路。笛卡儿与神秘组织蔷薇十字会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提倡理性思考的笛卡儿,缘何在秘密手记中出现占星符号?绵延千年的柏拉图立体,究竟是否宇宙可能架构的最终解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笛卡儿的秘密手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非常有意思的内容,尤其是寓深刻的哲学于故事中,非常好读。
  •   喜欢笛卡尔,这个也算是他的半传记了,很喜欢。
  •   做活动时买的。
  •   很值得读的一本书,印刷也比较精美
  •   这次买的书太多了,都还没来得及看完,大致翻阅了一下,书籍装帧设计很好,内容也很吸引人,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   如题,值得一看,还买了一本送给朋友了。
  •   喜欢;笛卡尔的秘密手记
  •   很受用,用很多疑惑都解决了~
  •   一本读起来有点累的书,并不能当完全的传记来看,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在已经读完,也颇有收获。
  •   怪不得便宜,污损至8成新,就跟地摊儿上淘的旧书一样
  •   感觉也是在故弄玄虚,没什么中心思想。
  •   还没有定下心来看不过书送过来外面的包装破了哦有待提高
  •   介于野史小说和科学史著作之间,内容很泛泛,故弄玄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