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德·哈特  页数:677  译者:钮先钟  
Tag标签:无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不仅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于战后世局也产生莫大的冲击。基于鉴往知来的观点,可以确信这次大战的历史即令到今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50年来,有关第二次大战的历史著作真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但其中具有永恒价值者则屈指可数,而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又可以说是无出其右。李德·哈特著作等身,万人景仰,其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早有定论,毋庸介绍。诚如何华德教授(Prof.Michael Howard)所云:李德·哈特不仅为战略家和史学家,他是一位通儒,也是一位哲学家。这本当是其最后传世之作,不仅叙述翔实,判断严谨,更能对后世提供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训。实际上,那也无异于其临别赠言。李德·哈特本人曾指出:写历史的目的是要想发现事实真相,解释其原因,并确定事相之间的因果关系。他又引述罗马史学家波里比阿(Polybius)的话说:“最具有教训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回忆他人的灾难。要学会如何庄严地忍受命运的变化,这是惟一的方法。”简言之,历史意识能帮助人类保持冷静,渡过难关。历史显示最长的隧道还是有其终点,于是也就能增强苦撑待变的信心和勇气。(引自《为何不向历史学习?》)李德·哈特写这本书一共花了23年的时间(1947-1969年),足以证明其治学态度的认真,写作过程的艰辛。令人伤感的是他在1970年1月逝世,未能亲见其巨著出版,但不可思议的是天下事往往物必有偶,李德·哈特像克劳塞维茨一样,其最后传世之作都是由夫人代为出版。李德·哈特素有“20世纪克劳塞维茨”之称,难道这也是天意安排?李德·哈特未能目睹冷战结束,但诚如他所预言,隧道的确有其终点,不过又应记着他在本书结论中所云:“欧洲文明列车虽已从黑暗的隧道中冲出,眼前的光明却只是一片幻影。”但愿后冷战世界所看见的是真正的阳光而不再是幻影。钮先钟,写于台北,1995年1月。

内容概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在汗牛充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著作中,李德哈特的这本书无疑是其中最具通盘关照的权威作品之一。作者凭藉着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当事人的访谈记录,集22年之功才完成这部巨著。本书对历时6年的二战中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铺陈详尽。此外,作者更对此段历史作冷静、客观的分析与思考。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本书能使读者鉴往知今,历史的真实在今天依然有警醒意义。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第一篇  前奏    第一章  战争是如何引起的    第二章  战争爆发时双方的兵力 第二篇  爆发(1939—1940)    第三章  对波兰的蹂躏    第四章  “假的战争”    第五章  芬兰战争 第三篇  狂澜(1940)    第六章  对挪威的蹂躏    第七章  对西欧的蹂躏    第八章  不列颠之战    第九章  从埃及发起的反击    第十章  对意属东非洲的征服 第四篇  蔓延(1941)    第十一章  对巴尔干和克里特岛的蹂躏    第十二章  希特勒转向苏联    第十三章  对苏联的侵入    第十四章  隆美尔进入非洲    第十五章  “十字军”作战    第十六章  远东的涨潮    第十七章  日本的征服狂潮 第五篇  转向(1942)    第十八章  在苏联的潮流转向    第十九章  隆美尔的高潮    第二十章  在非洲的潮流转向    第二十一章  “火炬”作战    第二十二章  向突尼斯的赛跑    第二十三章  在太平洋的潮流转向    第二十四章  大西洋之战第二卷 第六篇  退潮(1943)    第二十五章  非洲的肃清    第二十六章  再度进入欧洲    第二十七章  进入意大利    第二十八章  德国在苏联的退潮    第二十九章  日本在太平洋的退潮 第七篇  低潮(1944)    第三十章  攻克罗马和在意大利第二次受阻    第三十一章  法国的解放    第三十二章  苏联的解放    第三十三章  轰炸的逐渐增强    第三十四章  西南太平洋及缅甸的解放    第三十五章  希特勒的阿登反攻 第八篇  终结(1945)    第三十六章  从维斯瓦河到奥得河    第三十七章  希特勒在意大利最后据点的崩溃    第三十八章  德国的崩溃    第三十九章  日本的崩溃 第九篇  尾声    第四十章  结论

章节摘录

第一卷 第一篇 前奏第一章 战争是如何引起的1939年4月1日,全世界的报纸都登载出下述的新闻:英国张伯伦(NevilleChamberlain)内阁,正在改变其绥靖和孤立政策,并以维持欧洲和平为目的,已向波兰提出保证,将保卫该国以对抗任何来自德国方面的威胁。但是9月1日,希特勒已越过波兰国界前进。两天以后,经要求其撤兵无效后,英法两国也就参战了。另一次欧洲大战已经发动,而且终于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同盟国在进入战争时是具有一种双重目标的。其当前的目的就是履行他们维护波兰独立的诺言。其最后的目的则为消灭一个对他们本身的潜在威胁,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结果是两个目的都没有能够达到。他们不仅未能阻止波兰被蹂躏,继而又受到德苏两国的瓜分,而且经过6年苦战之后,虽然能以表面的胜利为结束、,但却还是被迫承认苏联对波兰的支配地位而放弃了他们对于曾经比肩作战的波兰人的保证。同时,所有一切用来毁灭希特勒德国的努力,结果也就使欧洲变得如此的残破和衰弱,以至于当它面临着一个新的较大威胁时,其抵抗力也就大不如前,于是英国,连同其所有的欧洲邻国,都已经变成美国的穷亲戚。这些都是铁硬的事实,作为胜利追求的基础是如此充满了希望,而其达成却又是如此的痛苦,在把美苏两国的巨大力量引入以对抗德国之后,其结果就是如此。这种结果也就粉碎了那种以为“胜利”就是和平的流行幻想。它也重新证明了“殷鉴不远”这句话,那就是说胜利只不过是“沙漠中的蜃楼”(a mirage in the desert),当使用近代兵器和无限方法来打一个长期战争时,则此种沙漠即为其所创造的产品。在尚未分析战争的起因之前,对于战争的后果是值得首先加以清查的。在认清了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之后,就使我们对于战争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更能作较现实的观察。就纽伦堡战犯审判(Nuremberg Trials)的目的而言,只要假定战争的爆发以及其一切的发展都纯粹是由于希特勒的侵略,也许就够了。但这却是一种太简单和太肤浅的解释。希特勒并不想制造另一次大战以达到其目的。他的人民,尤其是他的将领,对于任何这一类的冒险都是深感畏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已经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创痕。强调此种基本事实,并非是想替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洗刷,也不是想减轻许多甘心跟着他走的德国人的责任。希特勒虽然是异常地骄横,但当他在追求其目标时,却又还是极端地慎重。而军事将领则比他还更要谨慎,对于任何可能挑起全面冲突的步骤都是感到非常焦虑的。战后有一大部分德国档案都已被俘获,而且也可供研究之用。这些文件显示出德国人对于他们自己有无能力进行一次全面战争是深感怀疑和不信任的。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岸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当希特勒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想要出兵援助佛朗哥时,德军将领们对于可能引起的危险又再度提出了新的抗议,结果希特勒也就同意限制其所给予的援助。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不久以后,希特勒又宣布他决心压迫捷克斯洛伐克归还苏台德区(Sude.tenland)。于是当时的陆军参谋总长贝克将军(Gen.Beck)就草拟了一项备忘录,其中指出希特勒的侵略扩张计划必然会产生一次世界浩劫,而使德国也化为废墟。这份文件在高级将领的会议中宣读并获得他们的赞同后,送请希特勒考虑。当看到希特勒对于他的政策并未表示任何改变的迹象时,贝克遂辞去了参谋总长的职务。希特勒向其他的将领们保证,英法两国决不会为捷克而战,但他们并不信服,于是着手计划一次军人政变,想要拘捕希特勒和其他的纳粹党领袖以避免冒战争的风险。但是张伯伦却使他们的计划受到了釜底抽薪般的打击。他不仅接受了希特勒对于捷克问题的一切要求,并和法国人一致同意坐视那个不幸的国家受到德国的吞并。

媒体关注与评论

 跟随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的一次战争旅行。——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 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

编辑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曾荣获上海市2001-2002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李德·哈特是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作为其遗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书出版后,风靡全球,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是一部公认的权威性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0条)

 
 

  •   本书由终身浸淫军事理论、战略的李德哈特耗时22年写成,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完整历程,想全面地了解二战战史,此书乃不二之选。当然本书内容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为主,因为作者是英国人,阅历、资料、时间均有所限,不可苛求。能让人受益的史书应该是,既有史实细节的客观呈现,又有著者富有个人色彩(不是强烈感情!)的主观评述,其观点不必全面,甚至不必正确,但要独到、有个性。我之所以对此书特别欣赏、推崇,正是因为它具有如此品质。且举两例证之。

    1.本书介绍了不少战役,明明一方犯错了,却最终赢得了胜利,只因为对方犯了更大的错误!有时一方输掉了这场战役,却鬼使神差地为下一场战役的胜利做下良好的铺垫……。这些充满了偶然性的细节,既让我们感叹人智之局限,历史之多彩,又让我们更加深刻、具体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今日中国的“历史工作者”,往往习惯在“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笼统之下,弃细节于不顾,并赋予“正方”英明神武、永远正确,“邪方”则鲁莽愚蠢、只会犯错的秉性。两相比较,那种史学能让人学到有用的知识,不是很清楚吗?

    2.作者认为,苏联在战争初期之所以没被德军凌厉的攻势冲垮,最重要的竟然是因为苏联原始落后的道路状态,令德军的坦克不能(像在法国那样)一路飞驰,直取莫斯科。这样的判断,真能把沉眠大地的数百万苏军将士再气死一回,也会让习惯于“人是第一要素”的我们一时难以接受,但仔细想一下,我们不也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吗?只是不容易、不习惯把“落后的道路”与“地利”联系起来而已。战争固然要靠人去打,但就迟滞德军、赢得喘息、重新集结的时间这个具体问题上,“落后的道路”可能确实是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因为事实已经证明,那时的苏军实在不是德军的对手。

    正义固然必胜,但取得胜利的历程则可有难易、长短之分。有知识、有实力,可以更少的代价、更短的时间取得胜利,无知识、无实力就只能作出更多(无谓的)牺牲,才能取得胜利!向李德哈特学习,直面历史,直面细节,整出点有用的知识吧。
  •   英国李德·哈特的二战史 英国观点,侧重于北非和西欧战场,军事类,2册      德国K·蒂佩尔斯基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德国观点,注重欧洲,军事类,1册      美国默里的赢者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美国观点,侧重于西欧战场,军事类,1册      英国汤因比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11卷) 纯外交和政治类叙述,军事几乎没有,西方观点      苏联А.С.丘什克维奇 等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年,几乎都在讲苏德战场,12巨册      英国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政治和军事,英国观点,基本讲西欧和北非战场,时代版6册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五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国观点,讲抗日战争的不少,军事类      法国亨利.米歇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观点,着墨于法国抵抗运动不少,军事类,2册      弗郎西斯・罗素等编著的图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典藏本美国时代生活版共39册),翻译很烂,内容简单,唯可取者就是图片了      日本没有好的全史类二战史翻译,翻译过来最好的当为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太平洋战场,日本右翼观点, 军事类,4册      英国西顿的苏德战争史也堪为佳作 中文版的二战史,我觉得缺少这些类别:      1。 德国视野的东西二线战史,最好是直接从德文版翻译   2。 欧洲战场的战略轰炸,包括相关美英将领的回忆录   3。 B-29在中国-太平洋战场,尤其是李梅的回忆录   4。 美国战时的军工与生产,计划、物资调配、大规模制造(英文版似乎也没听谁提起过,甚是奇怪)   5。 二战期间的世界粮食生产与争夺(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类研究)   6。 装备、物资、燃料、食物的物流控制,包括大西洋航线,战略空运.苏联版还有一个,一共三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作者为普拉托诺夫中将      注意,第三册为作战地图册,非常的好。德军观点三部军事类,德国视野。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45年结束,离至今已有50年,不仅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于战后世局产生莫大的冲击!
  •   对于已经好几年没读历史的我来说,看着前言,只依稀记得当时上高中时老师讲的一些内容,许多已经忘记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所以找了挺久,终于让我找到了。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一起买的,我觉得每本书都不应该把它当作孤独的一本来读,因为书里所含的内容远远超过了一本书,历史一定是发生在某个地方,而某个地方又一定有她的风土人情有她独有的背景。一战跟二战,这两本书不仅封面好看,连纸质也好,软软的,翻起来很舒服,我特别喜欢这两本书的装订。其他的书,有可能当你独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前面的页数太多了,会不好翻,看后面的内容你的手得用点劲压住前面的,但是这两本你完全不用担心,哪怕翻到最后一页,你都可以不用手压着前面的那些。总之就是好!!!!好好了解改变世界的两次世界战争!好好增长自己的见识!
  •   前段时间看了《别问我是谁》和《那些拯救我的人》,对二战突然充满好奇。。。结果就是买了厚厚的这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希望能坚持看完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全面仔细,值得一读
  •   理性精到的叙述与分析,宏观层面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审视全景二战。美中不足的是太过于偏重英美盟军的战斗,而对于主战场的苏德战场太过于轻描淡写(虽然苏德战场篇幅不足1/10,但整体脉络都交待的非常清楚精到。轻描淡写的原因恐怕是当时那年代资料的缺乏与意识形态的敌对)。
    战史方面的书籍,在国内史学界,总是强调正义必胜的观念对己方在战争的表现过大的夸大战功并隐藏(或减少)错误,而对同属阵营的其它势力贡献过大贬低(共产党骂国民党,国民党骂共产党)。而西方的战史不像国内出于爱国宣传的目的,而在于个人的理性分析的能力。作者虽是英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军事领导(主要是丘吉尔,蒙哥马利)不仅少有正面评价,反而更多的是批评他们的决策失误及否认失误的辩解。对于敌人(德国)不仅没有贬低与嘲讽,反而对他们大加赞扬并给予超过对自己人的高度评价。而在中国你能想象共产党会给予国民党及日本鬼子正面评价吗?
    中国史学和西方史学间的距离,还真是很长啊…………。
  •   李德.哈特作为二战英军将领,再加上英国的民主制度,书的内容非常真实而有其个人观点,例如书中几次提到丘吉尔的一些决策失误,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书,还原历史是根本,因此此书绝对是难得的好书
  •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幕,让我们了解了战争发生的始末
  •   好书,全面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李德哈特的书本人仰慕已久,这次痛下决心,买了《一战》、《二战》、《间接路线》三种。就这本书来说,从开头的战争爆发根源到战争过程、战争阶段、战争尾声等等都有详细讲解,并且书中附有插图,例如行军路线、战备部署、兵力对比、战局概况等等,可谓通俗易懂,对想掌握二战历史的读者朋友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同时,本人推荐参阅丘吉尔写的《二战回忆录》,两书互为参照,必定能把握那段风云变幻历史的梗概和大体。这本书非常好,本人给好评!
  •   内容充实,作为一名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地记者,应该有充分的事实作理论根据。
  •   可以让人很明白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不错的选择!
  •   清楚的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很精彩
  •   之所以选择首先看战史,是觉得应当对这样一场人类浩劫有一个通篇的了解,然后再从市场上无论是其他书籍或是电影之类的来对这样一个真实的战史资料进行细节方面的补充,只有当了解了战争的全局进程之后,对补充材料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战史就像是骨架,其间各个人物的生活历程和事件的详细进展,那才是血肉。
    所以我想说,如果是想借这本书来观察战争的残酷,那很难,你不可能指望作者来为你描述战争中人民的悲惨生活或者战士、将领们的艰辛,因为本书的视角比较高,更多的是从战争的流程来描述全局,包括某些战术和进攻线路的选择,所以我经常抱怨这本书纯粹的像本流水账。所有二战时期的精华都浓缩了,从中你不能看到各个人物的真实心里,甚至,在我个人来看,在刚开篇的时候,连基本的战争背景、各国之间的利益关联、德国如何从凡尔赛合约的阴影下能变得如此强大都没有进行介绍,让我觉得很遗憾。
  •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研读。我认为这本书主要侧重于原因的分析,应该属于反思类型的战史。但是我想,这样的书是很难对其评论出东西的。因为虽然集中了大量的史料,接触了很多当事人,但是我认为,即使是这样也很难达到准确,因为不管战史什么决定,当事人的想法都是很难准确表述的,有些时候有的决定可能就是瞬间的一个想法左右的,同时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变化,当事人最初的想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当事人可能没有觉察,或者有意识的改变淡化了当时的想法),再加上作者的判断,所以历史的原貌是很难再现。但是总体上,读了之后有收获,有思考,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东西(未必都是准确的),这就是收获,希望大家都读一下吧,必定对了解这段历史有所裨益。一家之言,只为讨论。
  •   不错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买了
  •   想看看一二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   二战的书籍数量众多,但李德.哈特的这本书绝对算是其中的珍品,牛津的《世界战争史》中的二战部分也是邀请李德.哈特撰写的,总的来说如果要了解二战的整体结构,这本书是不二首选。

    顺便推荐***.chinesewwii****网站,里面有相当一批严肃二战史的研究者,几乎每篇文章读来都来都令人受益匪浅。
  •   作者是一个现代军事理论家,对战争的评论一贯有着读到的见解,是军事的专业人士。
  •   本书不愧为二战史大作!很早以前就有所耳闻,大学时读过该出版社出版的此书两卷本(上下册),这回买来又仔细读了一遍,觉得作者的观点很独到、新颖,书中的地图很详细、全面。但由于翻译的有点问题,比如一些军事术语或军事名词(将战列舰翻成战斗舰,将轻装师翻为轻快师,还有战舰的名称与大多数汉译名称不同),因此本书也就不太完美,有点小缺憾。但终究还是本好书!
  •   此书从较为全面的再现了二战史的经过,从军事理论家的眼界讲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二战。
  •   李德哈特不亏是大师,世界上写二战历史的人多的去了,但是能用这么一本书就能写出整个二战历史的人,那就是大师了,李德哈特,光看到这个名字,还要需要评价什么吗?大师,俺可不敢妄加评论。翻译的水平还不错,应该基本上做到了信雅达。
  •   想了解历史,想知道世界大战的历程,所以我买了,
  •   二战史是距今最近的世界重大历史,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   当年的大战的起因和进程有很多让人迷惑的地方,作者进行了深度解析。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在崛起,需要多读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认清,分析我们周边的环境,防止历史重来。
  •   一、好与不好,本就是闲话之际的评价。如果能看到解密或未解密的二战档案,会发现有些形势作者真是错了。但这又有什么呢?

    二、谁会相信,这本书是他为了挤身权威,或为了迎合或满足某些权贵、不入流的读者而写作?与其责备写作内容不规范或不完整,为何不能发现,严肃谨慎的记述背后,某种随性的写作意识。

    三、哈特之见解,别说普通读者,就是其同时代同国家之领袖、统帅、军人,又有几人能与之共鸣?

    四、思想的光芒向来只照耀那些常人称为创造奇迹的人,那些和我们一样虽然具有同样的生命权力但意义却绝不相同的人。这些人有古德里安,有隆美尔,但却绝对没有,,,更不要说你和我

    关于译文,如果这本不是恰当的,那,的确是遗憾了
  •   儿子这一段时间对世界大战感兴趣,那就买了几本。
  •   从军事角度书写二战的最为客观、专业、透彻的一本书。
  •   我本身对历史是很感兴趣的,读史我还是建议先看全球通史,抓主干,然后再深化各阶段的历史,关于二战史,哈特的这本应该是值得一看的,也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推荐目录里,译者也是本书质量的保证。
  •   作者是军事专家,写战争写的非常专业.是一本思想内涵和观赏性兼备的好书.
  •   书很厚实,内容详尽。本书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直至日本投降为止。在重大战役及事件的叙述中附有更深刻的战略分析和评论。事件前后穿插,很不错的一部二战史著述。
  •   翻译的文从字顺,大师作者与大师译者相结合的典范.
    印刷装帧质量良好,书脊解释耐久翻,是目前市场上品质较好的.
    书的内容:真实的军事历史学家的杰作,逻辑严谨史料翔实论断独具慧眼.
  •   军事专家的二战经典作品,没的说。
  •   之前对二战的许多细节不是很了解,通过李徳哈特详细有根据的分析逐渐对这场战争有了整体上的认识。不仅是史实的记载,还有作者自己的评价。原作和翻译都不错。读起来没有很枯燥的感觉,比较喜欢。
  •   历史、军事业余发烧友必读,好书共分享,省得公知扫盲了。就是送来书有点脏
  •   李德哈特的作品无需赘言。好书,客观公正的讲述那段历史,好!
  •   一本杰出的军事知识、描写二战最好的书
  •   高中时曾经读过这本书,现再次入手,这本书很立体的还原了二战的历史背景、各国状况的比较、大国间博弈的心思。不过对日本和东亚、东南亚战况的描述笔墨并不多,作者可能还是围绕着欧洲为中心吧,这在很多西方人的著作里都是如此,他们说到的诸如二战、艺术、历史等词,更多的,在前面再加上“西方”二字可能更合适。
  •   看了一战史,索性也买了,其实二战的读了太多,这本还不错,也是大师的作品,不论是作者还是译者。
  •   很好,经典的二战历史书,大人与小孩都喜欢!内容翔实、丰富、完整,译者文笔流畅,是值得收藏的一本二战历史书。
  •   钮先钟先生译作值得信赖,他被称为军事通儒
  •   了解人类最残酷的战争的历史
  •   不错的一本书,评价比较客观,作者完全以一个中立的身份叙述了二战。
  •   这个商品不错,欧洲史学家眼中的二战,战略分析、战争过程描述很详尽,好书,经典之作
  •   哈特对历史的态度很客观,没有刻意丑化德国。而且语言精炼,叙事衔接紧凑,读起来就不想放下了
  •   这是一本有外国人写成的书,和以前读的中国人写的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和历史课本相比,更加客观、真实,有不同的细节,更加全面的内容。确实是一本经典之作啊。
  •   虽然还没有看完,但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为西方学者,能这样公正而不偏颇的去写二战的历史,真是令人尊敬。推荐喜欢二战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   李德哈特的作品值得一读
  •   李德哈特写作完本书不久就遗憾地去世了,后来本书由他的妻子代为出版。史料很详实,地图还有专门的目录索引,值得收藏。
  •   有关二战的很多人都推荐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
  •   非常喜欢李德.哈特的书
  •   帮朋友的孩子买的,她闺女超喜欢,12岁。对军事不感兴趣的估计看不懂。
  •   任何一个对军事有兴趣的人都不应错过
  •   2个缺点,一个是翻译,还是有点问题,很多都是军事常识类的,都直译了;一个是外国写二次大战的老问题,对于东南亚,特别是中国战场,几乎是无视的
  •   不用多说的二战经典战史
  •   这本书从德方的角度描述了二战的进程,能让你知道为什么希特勒打完了捷克、波兰,还打比利时、法国,再打苏联,比教科书客观的多,当然这本书更多的是从宏观描述,不是具体战事的描绘。
  •   二战史名家著作,值得一看
  •   相对于历史,更侧重军略上的思考。看完这本,再看间接和山的那一边更好。
  •   因为刚刚才拿到,还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但是简单地翻译了一遍,觉得内容很充实,也很细致。不像有些二战史是各种书拼凑的。每个战役会有配图,让人能比较直观的了解战事形势和路线。再说书的纸质也很有感,厚厚的一本很有分量~
  •   这是我所看到的关于二战的叙述最为细腻的一本书。字里行间能读出作者的观点,整本书有魂!欧洲战场部分最为详实,美中不足的是中国战场部分少了些。可能是因为作者没有这么大的精力来做调查研究吧,不知者不云,或许也是一种严谨。
  •   比较真实的二战史讲述,让人们重温那段激情的岁月
  •   此前看过的二战内容的书,都不如这本写的厚重,内容非常详实,非常值得一看的巨著
  •   了解历史避免战争
  •   这本书真的好。。。不仅对战争写的很客观,而且还有很多地图受益匪浅啊
  •   这是第一次在当当网上购书,感觉很好,真的很实惠比淘宝便宜多了。
  •   写二战战史,你你能找出比这本描述更细地图更清楚的书吗?如果还有,请给我推荐。谢谢。
  •   了解二战战史很好的书~
  •   几个自以为是的人
    忽悠
    无数热血奔腾的傻瓜
    用自己的头脑
    别人的生命
    还有我们家园全部的
    资源
    去消耗 去毁坏 去牺牲
    一如既往的傻劲 万年不变

    看我多有智慧

    就是战争
  •   帮老公买的,他是经过层层筛选才选了这本战争纪实巨著。
  •   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二战时期的一些事件。值得一看。
  •   能把这本书看完 就不用看其他的二战通史书了 这应该是最专业的二战通史类书籍了 而且里边有很多战局的分析和史料的解析 而不是其他书那样 单纯的在叙事
  •   我是从钮先钟先生的书里知道这位大战略学家的鼎鼎大名的,买来一读,果然牛掰啊,确实涨知识啦!喜欢这本书,哈哈!
  •   给孩子看正好,不算很厚,内容简练不失精确.

    对于南亚战区的介绍太少了,看美国书能看到太平洋战区的,看英国书能看到欧洲战区的.南亚战区就像跑龙套一样,在此类书中都是一笔带过.
  •   很详细的二战史,最让我喜欢的是地图。带来这种全景式地图的二战史书并不多!
  •   李德哈特写得实在太好
  •   书是好书,
    但是翻译的确不尽如人意。
    翻译不是很准确,流畅度不够好,
    有些句子读起来让人觉得倒读不懂了……

    内容的确够精彩。
    有其自己的角度,
    比较客观细腻的描写了战争的另一面。
  •   书店看了几次都没买到,在当当买到了,还有折扣,儿子喜欢
  •   虽然还没开始看,但是对于二战的兴趣,以及作者的名气,已经保证了对这本书质量的肯定
  •   确实如介绍所言,看了这本书,基本上可以不用看其他二战类的书了,这本书绝对值得读几遍。
  •   儿子要看二战史,网上搜索推荐这本书的多,买来看看如何。
  •   脉络清晰,史实翔实,插图有可看性,有些分析与以往的惯性思维不同,使人深受启发。值得一读。
  •   并不因为自己是英国人就对敌人进行无情的污蔑和打击,敌军表现好的毫无顾忌地给予好评,而己方表现差的,也毫不留情地进行嘲讽和批评。好的史书就需要这样客观的笔法。
    顺带嘲讽一下那些领着皇粮的所谓代表wuchanjieji 唯物史观的史家,你们只根据你们所谓的马理来曲解史实,历史在你们手里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除了在涉及到英国时,显得有点主观以外,还是一本很好的书
  •   这本书是二战的经典 没的说
  •   质量不错,经典描写二战的史书,评论比较客观,书中地图很多。中国战场内容很少。
  •   写二战最好的书,客观公正。
  •   买来这个决定把一战史也买了
  •   挺不错的,适合我这种历史迷。你值得拥有
  •   非常好的书,无论是从印刷质量还是书内容都非常好。快递哥很细心啊,因为是周六,和快递沟通后,他直接把书送到家了。
  •   对具体的战争细节有很大篇幅的描述,不过因为没有具体的地图,看的时候有点不爽。对格局和形势的分析很到位。
  •   内容较全,叙述简介,可让你快速了解二战全貌!
  •   一段描写很详细的历史。。
  •   对二战史有兴趣的人,应该有这么一册。
  •   没说的,最好的二战史的书,想了解二战的人必看
  •   历史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的教训
  •   真实的历史,让我感受深刻
  •   非常使用的历史资料!
  •   老公说这是很客观的一本书,很棒!
  •   书中的历史用不同的眼光来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