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彼得·哈吉纳尔  页数:277  字数:242000  译者:朱杰进  
Tag标签:无  

前言

王国维尝从中外关系视野下总结中国学术的三个时代,认为晚周诸子学说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中古时期的佛学传入,为我国思想之受动时代,因宋儒调和,又兼带能动之性质;而今西洋思想东渐,又有佛学所没有之强大物质力量相配合,中国思想之受动影响,不亚于中古时期,此受动如何转化为能动,任务艰巨也。此三个时代类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同样贴切,与梁任公所谓“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说,有异曲同工之处。近代西人挟思想与物力,几横空出世于中国,中国传统天下观念迅疾天崩地裂,陵谷变易,殆失自尊,不要说能动中达济天下,在受动中独顾其身,怕都没有回旋的空间。大国非仅强大物力之谓,有组织世界之灿烂学术和思想也!今日中国与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互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改革开放之雄风,我国国力蒸蒸曰上,势不可挡。然真正在相互交织的世界中,做到寓受动于能动,需有物力之配合,更得以思想和制度来组织世界,以本领之。要求得“本领”,非一门学科所能为,需要各个知识门类百花齐放,相互借力、接力、刺激。

内容概要

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机制,其作用不断增强,议题不断扩展,成员范围不断扩大,所涉及的国家和跨政府网络也越来越广。领导人峰会处于核心位置,同时协调人会议、部长级会议、任务组会议和专家组会议也在不断形成和增多。哈吉纳尔教授密切关注了这些机制架构的发展,并细致分析了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产生的文献以及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等。    本书比较全面地探讨了:    ●七国集团与八国集团的起源、特征、成员、演进、角色、议程,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市民社会、商业机构的关系;    ●有关七国集团、八国集团的主要争论;    ●各种改革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的建议;    ●对八国集团体系和二十国集团的文献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加拿大)彼得·哈吉纳尔(Peter I.Hajnal) 译者:朱杰进 丛书主编:张曙光 苏长和彼得·哈吉纳尔,自1988年起担任多伦多大学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市民社会与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文献等。近期相关著作有《市民社会与八国集团的问责制》、《可持续性、市民社会与国际治理》等。朱杰进,安徽池州人,2007年外交学院博士毕业,随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二十国集团机制、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与国际组织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外交评论》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译者序中文版前言英文版前言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七国集团峰会的起源第三章  峰会的历史演进第四章  峰会成员:正式成员、潜在成员与受邀成员第五章  七国集团与八国集团峰会议题设置第六章  七国集团与八国集团体系第七章  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第八章  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与商业机构的关系第九章  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第十章  峰会成效的评估第十一章  二十国集团及其文献第十二章  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的改革第十三章  峰会的文献第十四章  部长级会议、任务组、工作组与专家组会议的文献第十五章  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四集团的其他文献第十六章  结论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本书第二章到第六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本书的核心。第二章追溯导致领导入峰会最终召开的事件、环境与各国政策立场,以及峰会是如何演变成年度峰会的,探讨当时主要经济事态的发展是如何催生对峰会需求的,并讨论五国财长会议的历史,这是峰会机制形成的雏形。本章认为,五个主要民主国家(法国、西德、英国、美国、日本,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认识到,在经济冲击和其他国际危机面前,各国都面临共同的脆弱性,因而有必要采用一种协调的方式来共同解决这些难题,而传统的国际制度又不能提供有效协调的平台。因此,他们发起了定期的财政部长会议,这些会议为后来的领导人峰会奠定了基础,最终导致整个部长级和其他层次会议体系的形成。第三章回顾峰会32年的历史,讨论七/八国集团的协商、导向、决策、全球治理、国内政治管理等作用,并介绍参加过七/八国集团的现任和前任领导人及其他官员观察峰会的视角和个人感受。本章还探讨为什么峰会会从一开始的一次性会议发展成为极具灵活性和非正式性的年度会议,变成一个工业化民主国家“观点相似”(1ikc-mind。d)领导人用来自由地、秘密地交流观点的有效平台。实际上,这样的一个坦率、秘密的交流平台在一个拥有庞大官僚机构、政治经济更加多元化的正式国际组织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第四章首先探讨八国集团的成员国从1975年的六国到后来的七国再到工998年之后的八国,然后分析俄罗斯极具争议的八国集团成员资格问题,接下来分析其他可能加入国家加入的优势与不足。

后记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对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十国集团峰会作为金融危机的一大“遗产”,将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能主导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有学者提出,1978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融入国际社会,接受国际规则,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一次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机遇,那就是全球治理,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参与管理全球化,设置全球议程、制定全球规则。在这当中,二十国集团可以算是重要而有效平台之一,因而如果中国能够把握好这个大的机遇,那将有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细致全面地分析了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哈吉纳尔教授的著作是为数不多的八国集团研究作品之一,资料丰富、分析深刻、评价客观是本书的特点,这样的前瞻性研究定会激发人们对全球治理机制的兴趣。  ——蒂莫西·辛克莱,英国华威大学副教授本书探讨了七国集团、八国集团的丰富历史,论证了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当前的特征,阐述了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将来如何改革的各种方案。哈吉纳尔教授提供了全球治理文献的一条重要线索,他是一位优秀的文献学家,使得本书对全球治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助益匪浅。  ——约瑟夫·丹尼尔斯,美国马凯特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演进、角色与文献》: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