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真相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秋石  页数:248  字数:28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长篇纪实《毛泽东与鲁迅》,作者秋石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从茫茫史海中寻觅了大量材料,传神纪实地钩沉了毛泽东与鲁迅彼此神交的心路历程和基本情况,由此印证毛泽东的“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这一历史结论。第二部分是长篇史实考证《追踪“毛罗对话”的历史真相》,作者曾四十余次赴各地自费调查考证,访问了尚未谢世的许多当事人,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档案,基本上廓清了一些传言。

作者简介

秋石,原名贺金祥,浙江绍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专毕业后当过工人、知青、新闻工作者,业余从事左翼文学研究三十年。坚持独立撰稿,旗帜鲜明,敢于向任何形式的“左”和伪造、否定、歪曲历史的“右”叫板;直面人生,针贬时弊,以史料为准绳,奉行一针见血式批评。
著有文学评论集《聚讼纷纭说萧军》、人物传记《萧红与萧军》、长篇评传《两个倔强的灵魂》;合著合注巴金与黄源通信录《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等。
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华文摘》、《新文学史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年鉴》等媒体发表了大量左翼作家、左翼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延安文艺研究及批评。代表作连续多年被收入数十家出版社的年度版本和综合版本,还在多个国家及地区获译介评述。

书籍目录

上篇 追踪“毛罗对话”的历史真相
 一、“亲聆者”还有多人在世
 二、1957年7月7日晚:历史现场相与析
 三、毛泽东和蔼可亲:黄宗英等亲历者说
 四、1957年:赵丹先生属于左派阵营
 五、关于“毛、罗对话”等情况的通报
 六、与黄宗英商榷:此遗言,非彼遗言
 附录1 参加1957年7月7日座谈的33位人士简介
 附录2 为历史瞬间留影的徐大刚先生
下篇 毛泽东与鲁迅
 一、“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二、在毛泽东和鲁迅之间架起桥梁
 三、诗心相通
 四、与鲁迅书长相随
 五、对“阿Q”的独特理解
 六、“圣人”和他的学生们
 七、爱屋及乌扬鲁迅
后记:有关历史的真实、勇气及其他

章节摘录

版权页:后来,受诗者“季市”亦即许寿裳在为《鲁迅旧诗集》所作的“跋”中,这样写道:“此诗哀民生之憔悴,状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视一切,栖身无地,苦斗益坚,于悲哀孤寂之中,寓熹微之希望焉。”忆当年,鲁迅作此诗时,鉴于其所处环境,所“临天下”,乃中华民族之命运。而事隔二十四年之后,毛泽东读鲁迅《亥年残秋偶作》,复又改之,系其紧密联系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以藉抒发自己感怀。观毛泽东之这一“改”诗,“曾警秋肃临天下,竟遣春温上舌端。”仅此一联,毛泽东即改动了鲁诗的三个字:改“惊”为“警”,易“敢”为“竟”,又置“笔”为“舌”。由于写作的针对性有异,其寓意也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正是针对前些时候赫鲁晓夫访美一事而有感而发。明摆着的当时世界是美国四出派兵,欲图称霸世界,“冷战”局面加剧,而赫鲁晓夫却偏要让人们相信“春温”来临,而非“秋肃临天下”。改“警”与“惊”,乃是警告天下,或让人们提高警惕的意思。至于毛泽东笔下的“竟”与“舌”字,则有讽刺赫氏指鹿为马、巧言令色之意。第二联“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高官”。此联只改动了一个字,改“千”为“高”一字之改,目标明确又集中,直指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第三联,是全诗改动最大的一联,此联鲁迅原句为“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而毛泽东则将其改写为“喜攀飞翼通身暖,苦坠空云半截寒”。前句系毛泽东之独创,后句则改动了三个字,“喜攀飞翼通身暖”,是写赫鲁晓夫飞到美国攀附艾森豪威尔制造天下“和平”暖局的神话的。“苦坠空云半截寒”,系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讥讽。这一句,毛泽东改动了三个字,改“梦”为“苦”,指赫鲁晓夫此行之后果,变“齿发”为“半截”,保留“寒”,则与上句“通身暖”相呼应。第四联毛诗为:“悚听自吹皆圣绩,趁看敌焰正阑干。”此联前句为毛泽东独创,后句变“星斗”为“敌焰”,则与鲁迅原诗有了很大的且是原则性的改变。“悚听自吹皆圣绩”是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在美国访问会谈期间大吹大擂的讽刺。赫鲁晓夫关于苏美经济竞赛中苏联很快能战胜美国的吹嘘,关于“我们的原子破冰船‘列宁号’,不仅要划破海洋中的冰层,并且要划破‘冷战’的冰层”的吹嘘,令毛泽东听后颇有毛骨悚然之感。他改鲁诗中的“竦”为“悚”,就是为了突出这种感受。而将“星斗”改为“敌焰”,指的正是被自我吹嘘陶醉了的赫鲁晓夫完全忽视了的美国恣意扩充军备和竭力鼓吹冷战的嚣张气焰,从而有力地驳斥了赫鲁晓夫的所谓“国际关系有些转暖了,‘冷战’的冰块在开始融化”的论调。事实上也正是如此。1959年,正是美国磨刀霍霍,在世界各地充当国际宪兵,肆意挑起侵略、干涉别国战火的年代。仅以中国周边而论,就有美国挑动印度侵犯我国领土的战争。在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中印边界战争中,赫鲁晓夫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站在挑起战火的印度一边,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中国“入侵”印度。此外,美国悍然派遣军队人驻老挝,威胁越南安全。还有,美国支持在台湾的蒋介石作所谓“反攻大陆”的“复兴”计划。美国太平洋舰队甚至一再派出侦察机在我国西沙群岛上空挑衅。“敌焰正阑干”的一系列事实,从根本上击碎了赫鲁晓夫自编自导的一枕黄粱——“春温”美梦。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不止一次亲笔书写鲁迅的诗词,用以赠送中外宾朋。也有友人向他索字题词,而对鲁迅诗词研读甚深的毛泽东,则就常常手录鲁迅的诗句以赠之。其中,书写得最多的,当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里写练书法,就经常书写鲁迅的诗句。在不少鲁迅的诗题旁,毛泽东都画了圈,以示他喜读的程度。一次,他在书写鲁迅诗句时,一边写,一边深有感触地对一旁的人说:“书写鲁迅的诗句,既可以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又可以了解鲁迅。”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会议期间,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随团应邀为全会演出。演出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登台接见演艺人员。红线女便对毛泽东请求道:“毛主席,写几个字给我,我希望。”

编辑推荐

《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上篇:追踪“毛罗对话”的历史真相,用独家调查所得的材料,认为黄宗英女士“亲聆”1957年7月7日,毛泽东与罗稷南谈及鲁迅的内容涉嫌造假。下篇:毛泽东与鲁迅,用丰富真实的史料,说明毛泽东与鲁迅之间“心是相通”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追寻历史的真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作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考证,令人尊敬。毛泽东和鲁迅的心灵是沟通的。此书内容是非常好的,就是送来时书已大破损,以后要注意服务质量。
  •   喜欢这本书,关于鲁迅和毛主席的,也认同他们两位是相通的,呼吁大家不要把两人对立起来,不要中了某些人的圈套,,
  •   让那些诋毁主席的人都发抖去吧!!强烈推荐!!
  •   秋实是个老实人。认死理!
  •   毛主席鲁迅,姑父建议读的近代二人
  •   书写的一般,前半部有些价值,后半部不知所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