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殷广卫  页数:382  

内容概要

殷广卫编著的《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首先借助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假定构建起产业集聚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提炼出一个高度概括、同时包含时间和空间维度、能够对各种非农产业的集聚现象进行一般性解释的产业集聚机制理论,其次,利用该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成因,最后,本书还提出了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的特点在于以整体思维方法系统考虑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力和政策内涵,对产业集聚、城市化过程、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化提供了立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通俗解释。

作者简介

殷广卫,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200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编写《空间经济学原理》、《空间经济学教程》等书,2008年以来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研究的意义
(一)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也意味着历史机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对相关概念的评述和界定
(一)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地理经济学
(二)关于空间经济学
(三)关于产业集聚
三、研究的思路、目标、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四、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二、古典区位理论的相关研究
(一)杜能的研究
(二)劳恩哈特的研究
(三)韦伯的研究
(四)克里斯泰勒的研究
(五)寥什的研究
三、古典区位理论之后的相关研究
(一)熊彼特的研究
(二)胡佛的研究
(三)艾萨德的研究
(四)阿朗索、巴顿、亨德森、藤田昌久等的研究
(五)哈里斯、缪尔达尔、佩鲁、赫希曼等的研究
(六)巴格纳斯科、波特等的研究
(七)杨小凯等的研究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思想
(一)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创立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五、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揭示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一)CP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二)其他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揭示的制造业集聚机制总体评价
第三章 影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基本因素
一、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分类
(二)规模经济总体上促进产业集聚
二、消费偏好
(一)人类的无限需要和多样化偏好促进产业集聚
(二)CEs效用函数中多样化消费提高效用水平的一个数学证明
三、空间成本
(一)运输成本
(二)贸易成本
(三)拥挤成本
(四)空间成本抑制产业集聚
四、心理预期
(一)心理预期的含义
(二)心理预期对产业集聚的不确定性影响
第四章 经济关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基于CP模型条件的区域经济运行过程和主要特征分析
(二)贸易成本和非同质性假定适用农产品时的CP模型分析
(三)基于FE模型的分析
(四)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的扩展分析
二、资本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FC模型的基本假定
(二)FC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和经济运行特征
(三)基于FC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三、区位因素、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区位因素与市场规模、生活成本、生产成本
(二)区位因素与要素流动
四、投入产出联系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垂直联系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
(二)垂直联系模型蕴含的工业在区际间的此消彼长和市场挤占效应
(三)基于垂直联系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五、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CC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
(二)CC模型反映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运行特征
(三)资本可跨区自由流动的CC模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重含义
(四)基于CC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六、区际贸易、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区际贸易与市场挤占效应
(二)空间显巨离、贸易自由度与市场挤占效应
(三)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七、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和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城市集聚经济微观基础的两个方面:共享效应和匹配效应
(二)共享效应和匹配效应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
(三)引入市场挤占效应后的产业集聚机制
第五章 知识关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知识溢出、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知识溢出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及其反映的经济运行特征
(二)基于知识溢出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二、知识创造的独立、非独立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不涉及空间区位和制造业的KC模型
(二)基于KC模型引入区位因素的扩展讨论
三、经济增长及其来源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学习效应、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
(二)劳动分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
四、信息时代条件下的空间接近、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
(一)电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的关系
(二)电讯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三)空间接近、非经济因素与产业集聚
第六章 产业集聚机制总结
一、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力量来源或影响因素
(一)促进产业分散的力量来源或影响因素的补充讨论
(二)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力量来源或影响因素总结
二、值得强调的产业集聚机制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产业集聚机制性质的两个方面
(二)促进产业集聚发生的关键条件
(三)产业集聚机制适用的时间跨度
(四)产业集聚机制适用的空间尺度、层面或范围
(五)区际贸易和市场挤占效应的作用
(六)人口流动的非凡意义
(七)其他方面
三、产业集聚机制总结
(一)产业集聚机制的归纳及图示
(二)产业集聚机制的时空二维性或一般性作用规律
第七章 产业集聚机制与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一、1993—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
(一)区域的多种划分说明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比较方法及数据说明
(三)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异比较:“东部隆起”
(四)三大地带的经济差异比较:“东部隆起”过程中的“中部塌陷”
(五)四大区域的经济差异比较:“东部隆起”和大范围的“中部塌陷”
二、区域经济差异成因的统计性、描述性分析
(一)区域经济差异成因的内在机制推测
(二)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三)啡农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
(四)区位优势、政策因素、产业集聚与“东部隆起”
(五)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与“东部隆起”、“中部塌陷”
三、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及说明
(二)数据说明!
(三)结果报告
四、实证研究的总结性陈述
第八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政策启示
一、理论研究的相关观点或结论
(一)关于影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基本因素
(二)关于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三)关于投入产出联系、资本积累、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四)关于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五)关于知识溢出、知识创造与产业集聚机制
(六)关于经济增长及其来源与产业集聚机制
(七)关于信息时代条件下的空间接近、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
(八)关于产业集聚机制的系统总结
二、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
(一)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格局及其表面原因
(二)关于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基本格局的内在机制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区际贸易、深化区际分工、加强区际交流
(二)消除城市(镇)化障碍,在各种区域层面上促进产业集聚
(三)鼓励人口迁移和流动
(四)降低空间成本
(五)引导心理预期
(六)促进“中部崛起”
四、本书研究的不足、改进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首先基于详尽、扎实的文献综述对影响整个非农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为理解集聚力与分散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向铺垫了一个基本框架,这个框架甚至为既有文献尚未涉及的一些因素也安排了合乎逻辑的坐标;随后,作者殷广卫对从新经济地理学多个模型中概括出来的具有共同本质的制造业集聚机制及其对整个非农产业的适用性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空间尺度等方面加以综合,提炼出一个“能够对各种非农产业的集聚现象进行一般性解释的产业集聚机制”,这个“一般性的机制”是否具有普遍的、一般性的解释力还请广大读者来评判;接着,作者试图运用这个“一般性的机制”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某些宏观现象提供解释,或者是用后者检验、印证前者;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本书中的这些解释是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政策建议是否切实可行,仍然留待读者评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系统的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观点
  •   对产业集聚机制较系统,易读。
  •   还不错,高经济学的值得一读。
  •   质量很好,值得一读的书
  •   内容和详实,值得一读
  •   我的必修课之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