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半城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晓君  页数:292  字数:22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上海有个王晓君施建伟美国旧金山有一群活跃于华文园地的华人作家,他们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他们来自社会的四面八方,自称为“草根”作家。正是他们无私地默默奉献,撑起了当地华文文学的半片天。无独有偶,在上海也有一群以“草根”自诩的文化奉献者,相对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或作协专业作家,他们来自上海的市民社会,但他们的文学成果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海派文化》的创始人王晓君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王晓君,一个与名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写作专业户,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写的《“白猫黑猫”送给邓小平》、《孙中山外孙海外寻亲记》等美文一经刊出便轰动海内外,文章被转载再转载,成为一时佳话。他写的文化名人白蕉、徐悲鸿、唐云、万籁鸣、孙道临、程十发、李可染、陆春龄、张均;大学校长马相伯、唐文治、谢希德、李国豪、颜福庆等诸位都十分出彩,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他善于与被写对象交朋友、谈心,深挖其轶事细节,并以独到洗练的笔墨在中央、地方等大型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写的人物掌故轶事散文在沪上是颇有名气的。晓君近以新著《斜阳半城——记上海文化名人》原稿见示,其中不少文章写文化老人叠出新意,如《唐云淘画记》、《杭稚英的绝笔画》、《贾植芳与海外华文文学沙龙》、《革命文化老人夏征农》等,这些文章从一个新鲜别致的侧影写起,从而突出大家们的光辉一生,文章内容扎实可信,文笔优美且真情流露,颇有文学性和史料性,相信这样的文章会流芳百世的。晓君是个勤奋的人,40年的写作生涯,从不间断,从不歇笔,他所写的150万字之多、五百来篇文章都是靠他的双脚跑出来的,他不依托电脑从互联网搜索相关参考材料,他也不会使用电脑,他主张实地面对面的采访,就是遇到需描写的名人已作古,抓不到第一手资料,他也会对其学生、家属、朋友作认真地实地采访,探访细节,他与人约好采访时间,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冰雪暴雨天气,从不失约,因为他知道他不是记者,没有记者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要取得别人的信任,自然要以诚待人,因而,日积月累,他的朋友遍天下。据我所知,他的采访常常是“倒贴”的“买卖”,有时,杭州、苏州、宜兴等地有约,他也会自掏腰包欣然前往,有的竞还要往返几次,有时遇上老人,他还得提些礼品去拜访。当今文坛风气不佳,要发表些文章也实在很难,没有记者身份,又不会发电子邮件投稿,全靠滞后的填格子式手工写作后的投稿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晓君的新作却能在主流媒体上频频见报,这也是晓君文体独特价值的有力证明,有人说他是继郑逸梅、谷苇之后的掌故补白大王,晓君是受之无愧的。我与晓君相识熟知,缘于我们对海派文化的共识。十年前,他来和我商量创建《海派文化》,他的真诚和胆识感动了我。2002年8月5日,上海第一份《海派文化》报面世,这也是晓君艰辛创业的一个拐点。初创时,经济没有外援,晓君只得自掏腰包,为扩大影响,他们以名人为题制作“笛王壶”、“巴金壶”、“马相伯壶”,还举办《海派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研讨会……他们所遭遇的种种是那些坐享文化资源的幸运儿所难以想象的,他们报纸内容起点要求很高,他们挖掘官方尚未发表过的潜在资源去拾遗补缺,从而提高报纸的质量和品位。为此,他四出奔波约稿、组稿、自己写稿,就这样一篇又一篇外界很少目睹耳闻的好稿在《海派文化》上刊出,很快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前几天在香港,我与曾敏之、寒山碧、林曼叔、张诗剑、夏马诸师友相叙时,曾多次谈及晓君的情况,在文化市场化的当代中国,居然还有晓君这样以文化事业为人生追求的作家。晓君,确是我值得向香港朋友夸耀的“中国特色”,而凡是从我那里得知晓君执著精神的朋友也都对他的那份痴迷十分钦佩,并以实际行动表示声援,因为在市场化的大潮下,对于文化事业这样的痴迷实在是无价之宝。如今,《海派文化》已近10个年头,其中晓君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我是知道的,也是理解的,尘世充满浓艳的名利之诱,而晓君却以持恒不动摇的意念与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在文坛上当今还能有几人呢?他在《海派文化》中发的许多文章也分别被他收至《花曾识面》、《幽兰空谷》、《海上摭忆话名人》、《千语一笔写人生》以及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斜阳半城——记上海文化名人》等著作之中。晓君写的人与物散文,看来简单,其实不易,从采访、捕捉材料到恰到好处地妙手形状,直至以情行文、清新可诵,假如一朝一夕之功,文岂能闻于天下。晓君写的每篇文章都有配照,或与访者合影,或设有相关图片,它既可与文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更能说明文章言必可征,并非空穴来风。他的书,倘能一卷在手,翻阅助兴,不枉是一件快事。“窗格影摇书案上”,晓君“白发满头犹著书”值得庆贺,是为序。施建伟2011年6月5日

内容概要

作者王晓君写上海文化名人掌故轶事五百来篇,涉及作家、学者、画家、音乐家、工艺美术家,包括书画、音乐、工艺美术、收藏,等门类,总数洋洋洒洒也有150万字之多,这些文章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世纪》等主流媒体上。本书《斜阳半城:记上海文化名人》从中精选出文章80篇,分成三个专辑:一为“人在书画里”,其中有“唐云淘画记”、“杭稚英的绝笔画”、“鲁迅书赠徐莳墨宝追记”、“瓷界泰斗王锡良”等文;二为“千姿百态的人生”,其中有“革命文化老人夏征农
”,有“钱谷融的书生风味”,有“罗洪百岁还读书”,还有“古琴能书人间情”、“千錾万凿始出来”等文;三为“人在旅途中”,其中有“我与海派文化”、“浦东古镇召稼楼”、“西湖夜话”、“沉香与佛教”等散文及人生随笔感悟。
《斜阳半城:记上海文化名人》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王晓君:笔名骋月,1944年生。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任教,现退休。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会员、《海派文化》报主编。擅写名家掌故,也写散文随笔。文章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羊城晚报·港澳版》、《南方周末》、《新民晚报》、《文汇报》、香港《文汇报》、《世纪》、《浦江纵横》、《上海滩》,以及海外的《星岛日报》、《欧洲时报》等几十家报刊上。著有《花曾识面》、《幽兰空谷》、《千语一笔》,计上百万字。

书籍目录

序(施建伟)
第一辑 人在书画里
吴湖帆与沈智毅的扇面情谊
鲁迅书赠徐舒墨宝追忆
唐云的绝笔壶
杭稚英的绝笔画
书坛巨笔邓散木
唐云淘画记
唐云画瓷
十大名家画瓷盘
“八元”喜画紫砂盘
王克文访美散记
施亚西的山水画
老坑端砚寄深情
患难之中见真情
沪港两老结壶缘
两只笔筒
声容归去忆往事
瓷界泰斗王锡良
壶刻大师沈觉初
粉画巨子杭鸣时
“金鱼使者”凌虚
百寿图中见真情
儒释相通的《护生画集》
沈智毅拾遗记
亦师亦友贵相知
陆志德旗袍画情结
扎根唐宋泼彩当代
阿馨虎展序
朗月清风万里心
纵横挥洒尽真情
画坛中的“百鸟杨”
戴家华使“死画”复生
南北“石癫”喜相会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下笔有墨象书思在无形
满纸春心墨未干
个园中的秀竹和假山
当以天地为师——石涛的山水画
布衣名士金冬心
留园的山水和法帖
《书我一片自由天》序
书法人生经纶志
沈智毅的《放翁诗意册》
第二辑 千姿百态的人生
国学大师唐文治
革命文化老人夏征农
孙中山外孙王弘之海外寻亲记
书生风味是淡定
罗洪百岁还读书
贾植芳与海外华文文学沙龙
情系名人手稿的萧斌如
金庸的旧照片
乐观者寿,勤奋者健——忆百岁将军童陆生
清香散作万里春
真情尽在灯影里
名媛旗袍展风采
到寇丹家喝茶去
万紫千红出笔端
我的学生是儒商
古琴能书人间情
百岁巴金纪念壶
马相伯纪念壶
陆春龄大铜章
千錾万凿始出来
味中有味
谢永新的提梁壶
草庐藏玺尽生辉
李正华的紫砂雕塑
根雕无言尚有情
第三辑 人在旅途中
我与《海派文化》
西湖夜话
浦东古镇召稼楼
召稼楼与《瘗鹤铭》
雍荷堂记
雍荷堂再记
佛门见闻
高邮行
志在闲心景最美
家乡的茅草屋
大黄
饮茶
沉香与佛教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唐云的绝笔壶国画大师唐云虽已逝世15周年,而他的文坛韵事却流布人口,载以史册。众所周知,唐云爱壶、藏壶、画壶、设计壶。他藏有的曼生壶件件是精品,把把有故事,然他不是为藏而藏,他把玩,他研究,他使用,他用精壶泡茶,他说:“用精壶泡茶是养壶的最好办法,何况好壶泡好茶,原本就是生活的一种享受。”难怪唐云作画后,便喜一壶在手,静坐小憩,悠悠品茗,情趣万种。唐云喜欢在紫砂壶上画画,画完后再请竹刻名家沈觉初铭刻。他说:“陈曼生与杨彭年、邵二泉就是这样合作的。”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馆要展览有当代画家书画的特制名壶,沈智毅请示唐云,唐云大力支持并亲自绘壶。他在汉钟壶上画了两只小鸡在争啄一粒花生并题:“饮之可以得长生。”花生有长生果之称,题字看似不经意,其实含蓄而切题。随即,沈智毅又请了谢稚柳、陈佩秋、陆俨少、关良、王个移、朱屺瞻、程十发、刘旦宅、张大壮等名画家在壶上作画,再由沈觉初铭刻。丹青紫泥,海上十家绘壶形成了紫砂壶史上复兴之第二浪,唐云、沈智毅无疑是这第二浪的始作俑者。1993年是唐云的多事之秋,他率子女、学生等把爱妻的骨灰送至浙江富阳,和泪撒在静静的富春江里。他又嘱子女说:“我百年之后,骨灰也撒在这里,和你们妈妈在一起游山玩水。”之后,唐云心脏病经常发作,但他仍然不懈地作画,奔波。7月初,他还去苏州市政府为古吴轩的有关事情奔波。回来后,他对自己的关门弟子许恺德说:“看来,去澳门和台湾开画展的事我不一定能成行了。”9月初,唐云得知自己给学生许恺德画的一把兰花壶烧成后有一小砂眼时说:“不巧,碰上石灰了,补是可以补好的,但不雅了。你再去选二把壶坯来,我重新给你画。”许恺德重新选了二把石瓢壶壶坯,于9月19日上午来到了唐云先生的画室,唐云把玩了一番,问许恺德要画什么?许恺德说:“随便你,一把画给唐永辉吧!”唐云说:“他不要的,全画给你吧。”许恺德说:“我与永辉说了,他要的。”唐云听说孙子喜欢,喜不打一处来,说:“知道了,下礼拜我给你们画。”唐云在家的最后一个礼拜里画就了这两把石瓢壶,给孙子唐永辉画的是一大一小的鱼乐图,只见大鱼自由自在,小鱼娓娓而来,渔家之乐不言而喻,大鱼、小鱼笔意简而练,法古人而出,老辣超然。唐云在壶壁上题道:“鱼得活水,人比香茶。老药为永辉作,觉初刻。”另一把画了荷花图:重墨大笔的荷叶,修长而坚韧的荷茎,淡清高雅的花瓣跃然壶上。稚拙简漫,荷趣顿生。唐云在壶壁上铭日:“荷香夏熟,荷水可烹茶。恺德贤友正之。八十四翁唐云书画,觉初刻。”9月25日下午,唐云突发心脏病,26日上午,许恺德一早赶往老师唐云的家,唐云对恺德说:“昨天下午心脏病突发,极度不适,今天下午要去华东医院住院,休息一段时间。二把茶壶已画好,你拿去叫沈觉初先生刻。”下午去医院前,唐云慢慢地从胸中取出一只装有金铃子虫子的葫芦交给许恺德,叫他放到儿子逸览的房间里并关照:“好好养着,我还要带它去台湾的。”不料,唐云这一去医院再也没有回到家里。沈觉初是沪上壶刻的龙头人物,他借鉴竹刻刀法,根据紫砂壶的特性和形制,特制了许多专用刻刀,他独创了双刀与单刀并用,赋予自刀而来的金石气息,将壶上的画与书法忠实地刻出来,不失笔意、笔触,更不失气韵精神,本是画家出身的沈觉初深深懂得,壶刻是一门艺术,它与壶以及壶上的书画缺一不可,完美组合,壶才能真正成为一件上乘的艺术品。沈觉初在刻完这二把壶之后,得知唐云在医院里逝世的噩耗,悲痛万分。便又在许恺德一把石瓢壶上补上一笔:“药城先生最后之笔,恺德宝之。沈觉初拭泪又记。时癸酉年十一月,年七十九。”如今,二把砂壶早已制好,许恺德遵师遗愿,一把留永辉,一把存自己,许恺德说:“老师画完壶到进入医院还不到半个月,他还来不及看到制好的石瓢壶就作古了,面对老师的绝笔壶,我不禁黯然泪下。”二把绝笔壶留给了唐云生前喜欢的孙子与得意门生也是缘,画家赖少其有联挽唐云日:“能有几人成知己,多少好事已办完。”十分贴切。唐云虽已驾鹤作逍遥游,可他留下诸多轶闻佳话终成千古绝唱。(2009年)

后记

人奔七十,依然能四处奔波,走街串巷,拜望被访对象,在深挖细节的过程中去报道文化名人未见报端的轶事,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对“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注释。自然,我也知道年龄不饶人,自己还能写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故趁走得动,写得成之际,只争朝夕,写多少是多少。本人不会打麻将,也不会跳舞娱乐,只能把写作当作晚年之乐来享受了。一支笔乐天下之乐,足矣。本人写上海文化名人掌故轶事五百来篇,涉及作家、学者、画家、音乐家、工艺美术家,包括书画、音乐、工艺美术、收藏,等门类,总数洋洋洒洒也有150万字之多,这些文章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世纪》等主流媒体上,因此也赢得了不少读者,如上海的徐文昶先生日:“灯下开卷翻阅,名人逸事历历在目,回味再三,夜不能寐,有感而诗:掌故补遗漏,探沉续春秋。谷苇青依然,逸梅香长留。”抬爱我为逸梅、谷苇两老之后,愧不敢当。令我高兴的是中国散文协会会长林非读后十分欣赏我流畅的文笔,他说,文章实在、精到,读后常有一气呵成之感,痛快。他将这些文章称为“人物散文”。香港的诗人蔡丽双小姐也来信贺日:“物华有意壮文程,别样深情画外声。”记得十年前著名学者、书法家洪丕谟生前对我说:“‘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随着岁月的推移,你所写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必定会凸显出来,受到社会的重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的。”如今,他的话确实也得到了印证,有些研究史料的学者、博士生在研究他们的选题时,不少还引用了其中诸多的资料,有不少相关单位也谈到这些书之内容有文献价值,也常来电咨询。文有人读,章有人赏,自然是作者最大的欣慰,这也是我多年来笔耕不辍的源泉。本书把题目定为“斜阳半城”,本也是文友们闲聊中的一句戏话:“你写作大半生,几乎把上海的文化名人写了一大半。”是啊,笔者已年届斜阳,何不将该书定名为《斜阳半城》呢?将余晖化作明天的朝霞,将纸字痕迹留作被遗忘的印记,不亦乐乎!本书分成三个专辑,一为“人在书画里”,其中有“唐云淘画记”、“杭稚英的绝笔画”、“鲁迅书赠徐莳墨宝追记”、“瓷界泰斗王锡良”等文,我知道自己不是美术评论家,不可能去评他们的画技,于是我巧取他们一生中常被人遗忘的闪光点,从而歌颂他们的画品、人品,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去感染大师们的风采,获得教益、乐趣。二为“千姿百态的人生”,其中有“革命文化老人夏征农”,有“钱谷融的书生风味”,有“罗洪百岁还读书”,还有“古琴能书人间情”、“千錾万凿始出来”等文,他们分别是老干部、学者、作家、音乐家、工艺美术家,我重点突出不同人生同样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光辉这一主题,从而告知人们“伟者平凡,凡人伟大”的一个最普通道理。三为“人在旅途中”,其中有“我与海派文化”、“浦东古镇召稼楼”、“西湖夜话”、“沉香与佛教”等散文及人生随笔感悟,在世风变迁,人心不古的浮躁社会里,我以传统的眼光去体察社会,确实有许多无奈,甚至有许多悲凉,然我仍坚定的自信:人的思想会回归的,社会道德也会有进步的,而对个人来说,人必须有生活坐标,且是务实淡定的。孔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智者怀仁乃大德也。我在采访唐云、程十发、凌虚等大画家时,常见他们画“三鱼图”,三鱼乃三余也,即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冬者岁之余,他们都是将一个月当作45天用的珍惜时间的行家。我虽已近古稀,深感时间的宝贵,然我仍“吾逸吾心以补之”。我也深知善良正直的本心出现在真情,而真情往往又在于箪食豆羹之间,我当多学多写,让有生之年活得更出彩。《斜阳半城——记上海文化名人》将付梓,这也是我感谢之时。我感谢同济大学文法学院资深教授、同济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林语堂研究专家施建伟在百忙之中为书赐序、感谢著名篆刻书画家韩天衡为封面题签,感谢雍荷堂堂主任刚及赵宏等同仁鼎力相助。王晓君记于骋月轩2011年夏日

编辑推荐

《斜阳半城:记上海文化名人》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斜阳半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