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骆以军  页数:319  字数:19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虽为长篇小说,但全书是由一个个章节组成,每一篇亦可独立成章,尤其首篇《运尸人》,写“我”用轮椅推着死去的母亲,乘坐地铁,去医院捐赠器官。这个短篇曾获得2001年台湾“年度小说奖”。

作者简介

  骆以军,小说家。祖籍安徽,一九六七年生于台北。作品以小说为主,有《红字团》《我们自夜间的酒馆离开》《妻梦狗》《第三个舞者》《月球姓氏》《遣悲怀》《远方》《西夏旅馆》,另有随笔集《我们》《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我爱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梦游街》,童话集《和小星说童话》,诗集《弃的故事》。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2010年红楼梦奖首奖。

书籍目录

运尸人 a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第五书
产房里的父亲 a
第一个梦
第二个梦
第三个梦
产房里的父亲 b
第六书
发光的房间
第七书
折纸人
第八书
大麻
第九书
运尸人 b
后记

章节摘录

 一开始他确也想过求助这城市的某些救助系统。他拨了一一九。与那些戴着荧光夜壶帽、穿着熊皮般防火风衣的魁梧大汉印象不同,是个甜美的女孩嗓音。他告诉那女孩,现在他这里有一具刚断气的尸体,他想要捐出死者的眼角膜和肾脏。(或者还有其他可捐的器官?)  女孩耐性地向他解释,尸体的运送(或遗体捐赠)好像不属于一一九灾难救助的范围,似乎应该直接找遗体所捐赠之医院请派救护车。  噢,好,那我知道了。谢谢。他说。  女孩说您打算捐给那间医院,也许我们可以帮你联络……  不,不用了,这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你哟。他讷讷地挂了电话。  他将他母亲抱上轮椅。那具身体出乎想像的小且轻。他母亲像  临终前整个放弃生存意志的那一段时光,安静而听话地任他摆弄。  真是没有一个,生与死之间的清楚界线哪。他寂寞地想着。  他替尸体戴上毛线帽,围上围巾,并且套上她那件鼠灰色的开襟毛衣。  他记得最后一次,他推着他母亲从医院坐捷运回家。他母亲从合上的电动车门的玻璃窗上看见了自己的身影,似乎大受刺激:  “怎么我变得那么瘦?”  反复喃喃自语。简直像骷髅一样。  现在他推着他母亲的尸体出门。他母亲如同生前一般瞪着灰色的眼睛,像受了什么惊吓。  他后来回忆:那恰好是那个晚上最后一班捷运了。他推着他母亲走进冷清、空旷,因为插票入口大厅几乎空无一人而显得四周金属墙有一种科幻电影的感伤氛围的捷运站。  那晚的温度,恰好是你坐在捷运车厢内对着窗玻璃哈气,会有一阵白雾将你自己的影像盖去的冷天。他总是不可避免地想着尸体融化发臭流出血水这类事情——虽然他推的并不是一块化冰中的冷冻猪肉。他并没有循正常电扶梯下降到站台。他是搭一种专供乘坐轮椅行动不便者搭乘的电梯。他母亲被推进电梯时突然把嘴张开——他还真被吓了一跳——也许是轮椅过电梯门的凹框时颠震所致。他想她待会儿不会在车厢里用一条毛巾(原先放在轮椅背后的折袋)盖住他母亲上仰而口微张的脸。  电梯门打开时他听到一阵尖锐响亮的哨子声,那是捷运车要关上门开走啰的最后警告。他发狂地推着轮椅冲进那下一瞬即合上的电动车门。他看到他母亲盖着毛巾的头颅前后摇晃了一下,然后列车开动。  他这才想起这是最后一班车了哩。  好在有赶上。他有点孤寂地意识到,虽然是他和他母亲一块完成从电梯口穿过站台冲上像从来没停止只是在一种移动瞬间穿越一跃而上的捷运车厢,此刻喘着气(带着轻微的侥幸和安心)的只有他一个人。  如果没赶上这班车呢?  那大不了就是不捐了吧。眼下这具身体上可堪摘下剪下再利用的眼角膜或肾脏或其他什么的,就像那些放过了赏味期限的保鲜膜包的切块水果,摸摸鼻子便丢进垃圾桶了。他就得再推着他母亲的尸体,走出那个捷运站,回到他母亲的公寓里。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可要好好地补睡一个长觉(他多久没合眼了)。先把尸体这一类事情搁在一边,好好睡一觉再说。  不过现在他总算是赶上了这最后一班车。  车体摇晃着,他觉得这摇晃仿佛将车厢上单调冷寂的日光灯光照,像筛篓子摇晃谷穗乱洒。像他在第四台看过的那些好莱坞影片,潜行在阴暗下水道的男主角们和在上方搜捕他们的特种部队对峙着。一边在光的世界,一边在依稀只见管线轮廓、胶靴踩踏积水,还有老鼠沿耳际窜爬过的阴暗世界。双方僵持猜测,最后忍不住开火。那种停火后光柱从冲锋枪上下交驳乱扫的砖墙间的弹孔中筛漏而下。  又或者像所有的那些恐怖分子在人口密集的某处(芝加哥市市中心;一架七四七的客机;美国海军的深海核子动力潜艇;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装设了一颗毁灭性的定时炸弹(从俄罗斯乌克兰边境劫走的核弹头、国防部秘密研发的违反国际化武限制条例的超级神经性毒气,或是扩散出去的伊波拉病毒……)。这些烂情节永远只让他铭刻难忘着某种自然视觉下无法看见的光的造型:即透过男主角的分光镜,可以无比华丽又恐怖地看见,环绕在那颗静蛰于黑暗中待拆除的炸弹四周,是像蛛网环织的红外线触动引爆光束……  他觉得他和他母亲,还有这车上这些无明陌生且一脸冷漠的末班乘客,仿佛就被那种摇晃中散落下来的紊乱光束给裹覆在一块。  ——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之中已经有一人停了鼻息了吧。  他这样敌意地瞪视着一些摊着愚蠢惫懒面容的家伙,没有发现空空落落的车厢上,只有他一人站着。  (他母亲在那条毛巾下张大了嘴)  突然之间,他在那些家伙中,发现了一张脸。像显微镜的调焦,由朦胧、重叠、双影,最后无比清晰。  是傅达仁。  “咦?是傅达仁吔。”他几乎要轻呼出声,原来傅达仁也会跑来坐捷运。他发现他竟下意识推了他母亲的肩头两下。“妈,醒醒,你看,傅达仁跟我们坐同一班车吔。”像是她真的会一脸困惑睁开眼为了贪看热闹。像他小时候,她带他坐公交车,会大惊小怪地将他摇醒,“你看窗外,那里有车撞死人了。”  那个傅达仁穿着一件白色西装裤和白色休闲鞋,拿着一支拐杖拄在两腿间。眯着眼笑着。仿佛蜡像馆里的陈列,知道自己命定会受人侧目。其实他坐在这样光照的人群中,活脱是个老人了。  一脸的老人斑。  灵光一闪地,脑海里突然浮出一个画面:那是在极黑暗无光的深海底下,一个庞然巨物艰难沉重在转身的画面。因为近乎无光照情形下的摄影,且水作为充满空间的介质,使得那个庞大物事翻身以臀部背对镜头时,有一种天摇地动巨大压力造成的耳鸣印象。  怎么回事?是一只鲸吗?  他突然想起来:那是印象中他母亲最后一次神智清明地坐在电视前。他记得他母亲拿着一条脏手帕在擦眼泪。他想起来了:那时电视画面播放的是一艘潜水艇。  无垠深海中一艘孤零零的核子潜艇。  在那一瞬间,许多疑问同时浮起:那些他不在身边的时光,他母亲都在看什么样的节目哟?他母亲是为了什么在哭?还有,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节目?为什么播放着深海底下的一艘巨大的潜艇?(是 Discovery?还是那些潜艇喋血类型的好莱坞烂片?)  他难过地想:他母亲这一生,可以说是全白费了。  他记得他母亲告诉过他:她小学毕业那年,曾因为获得全校第一名,而和全台北市所有小学第一名的小朋友,被市长招待搭飞机绕行台北上空一圈。  他实在无法想像那样的画面:他无法想像他母亲这样一个邋遢肮脏的老太太竟曾经是个第一名毕业的小学女生?那是什么样的一个年代?为什么区区几个第一名毕业的小孩,便可以蒙市长陪伴一道搭机升空?而且是这样奇怪的飞行方式,并非拿到“台北—泰国”来回机票或“台北—澎湖”至少“台北—高雄”等等三日游或怎样配套方案的招待,而是由台北松山机场起飞,飞机在台北盆地的上空滑翔一圈(飞机上所有的第一名小朋友都像土包子那样鼓掌欢呼,对着下面变得小小的淡水河或台北桥或观音山指认着),最后仍是在台北松山机场降落。  似乎那样大费周章升空的目的,就是单纯为了“坐飞机”?  也许他确曾看过一张照片:他的母亲穿着土黄卡其制服,颈上系着一条草绿色童军领巾,留着西瓜皮短发,和另外二十个一式穿着的小学生一起蹲在一架美军老母机的机舱门前,一旁还有一个穿西装戴黑框眼镜的中年人(那是当时的市长吗?),还有一个戴防风眼镜飞行帽穿皮夹克的年轻飞行员。所有的小朋友都咧开黑的牙齿冲着镜头笑着,只有他母亲像一只瘦弱的小鸡,惊恐地睁大了眼……  当然他母亲并没有这样一张照片。  那些闭目养神散坐在车厢两侧急速冷却树脂座椅的陌生人(那个傅达仁不知在哪一站悄悄地下车了),在这样梦幻般的摇晃与窗外鬼哭神号般的裂风尖啸声里,突然一个个变成像那些庙宇两侧,陪祀陈列底座注记了捐赠人姓名的泥塑罗汉力士。窗外无比的黑暗。这些不知情的送行人在这封闭如腔肠的车厢内,在交错反差的晦黯光照下,脸上像敷了金箔,闭目的神情像那些烈焰焚烧的经卷绘画上的菩萨的脸,那是一瞬间悲悯,一瞬间淫欲贪欢,一瞬间嗔怒可怖,下一瞬又平和枯寂……  但是他母亲却不成材地在那轮椅和旧毛毯间萎顿塌缩。他甚至觉得她正在融化中。简直像是千里迢迢送一块冰块而不是一具遗体。他简直不敢想像待会到了医院,一揭开那毛毯,她母亲的身体还会完好无缺地在那吗?  医师,这是我妈的尸体,她吩嘱我要把它捐出来。  好,把那毯子掀开来吧。  是。  啊,怎么是一副化冰的猪下水嘛(剩下肝和一团白肠子)。  其他的呢?  来不及都化掉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台湾近十年来最优秀的小说作家,骆以军代表着一个新的写作世代,被更年轻一代的作家看作榜样和养料来源。  ——《深圳晚报》  《遣悲怀》是我心目中新世纪台湾小说第一部佳构。  ——王德威  骆以军的眼睛就像核爆,所有东西被他目光一扫就全部变成废墟。  ——朱天文

编辑推荐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2.全书是由一个个章节组成,每一篇亦可独立成章,首篇《运尸人》,写“我”用轮椅推着死去的母亲,乘坐地铁,去医院捐赠器官。这个短篇曾获得2001年台湾“年度小说奖”。3.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遣悲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4条)

 
 

  •   作者说,"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骆以军是难得的具有女性作家的细腻文风的男性意识流作者,表面上这篇“遣悲怀”是启用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名字来纪念文友,实质上,我以为,他是在悼念随生命而来的时间,和随时间而来的相爱与伤害。
  •   小说,实际上是这个样子的。
    《遣悲怀》,诠释了小说的写作意义。可以作为一个经典的文本来阐释了。
  •   遣悲怀鼎鼎大名绝对是本值得一买的好书。因为还没开看,只能对外观纸张做点评论了。至少在我买这版,都很棒。
  •   作者以去世好友邱妙津出发,向她发出9封收不到的信,讨论生死,希望拨停时间指针,延迟死亡的到来。
  •   我想与你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这是我的悲怀。
  •   总觉得现当代作家中港台作家多优作,许是由于文化未断层。骆以军的这部作品写得很有趣。字里行间透着他的骆式幽默。特别喜欢他关于他妻的描写。
  •   最爱骆以军!
  •   骆以军的文字世界有种纠结的痛~~
  •   骆以军出品 应是精品
  •   他的书建议不要先从那本有点另类著名的西夏旅馆读起走,那本太故事性了~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文风~建议一读~
  •   深刻的人生,精细的思考,比《西夏旅馆》更容易懂一些,推荐读
  •   台湾作家的作品给人有点震撼,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等,都很不错,骆的作品还是第一次看,给人感觉就不一般,喜欢的人,可以一看
  •   这是我读到中国作家里近年来最好的小说。
  •   虽然有些晦涩 有些地方并不是能完全懂 但书中描写细腻 写出作者对人生对时间的独特看法 值得一看
  •   已经看完 是自传?还是什么?台湾味道怪怪
  •   至真至伟的情感 人类啊 可怜可悲可叹 可以爱
  •   书到了一段时间了,还没有去翻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耽误。
    我想留一个适合的时间,氛围去看他,也想连续性的看完。所以,一直拖到今天还没有看。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期待,看到了书心里就很满足了,即使还未翻开。
  •   感觉有点意识流 不过很多细节描写得很好 很动人 尤其是对某些东西的比喻
  •   在很多排行榜中都看到了这本书,买回来细细评味,收益匪浅
  •   描写的场景很美
  •   这本书挺好的 替别人买的 别人比较满意
  •   书的外观很好,大体翻了翻内容也不错,值得一看。
  •   和蒙马特遗书配合着看不错
  •   许我半时姑凉
  •   書質地不錯的,駱以軍一貫細膩而飄忽的感覺,沉重又貼切。
  •   在阿信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喜欢
  •   但无损伤 刚收到很想看
  •   推介给大家,读后绝不后悔。
  •   像我这样菜鸟级的,完全看不懂有木有。。。。。。。。。
  •   是那种可以读进去的书,喜欢~
  •   不错的书 就是包装部怎么样
  •   看书的感觉很棒 很喜欢这种风格 虽然长长长的句子看着有点傻眼~
    句子都好长 但是总比那些两三个字句号的短句来得好。
  •   给朋友买的,据说很好看。。
  •   有点拗口,很耐读
  •   看不懂诶~~
  •   悲伤的书,有点晦涩
  •   亲爱的朋友,你读完了吗
  •   内容没看但是听说不错,而且书的质量也不错~
  •   应该不错吧^
  •   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
    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虽为长篇小说,但全书是由一个个章节组成,每一篇亦可独立成章,很值得看
  •   《遣悲怀》是由骆以军与已故小说家邱妙津的亡灵对话衍生,且叙事归属于内地睽违已久的私小说传统,难免使我们读之恍兮惚兮,为那些碎裂的言语和故事所困惑。《遣悲怀》没有如《西夏旅馆》般的历史与家国托喻,它肆无忌惮地将“私”叙事发展到极致,模糊了现实与文学写作的界限,焕发出迷乱甚或“妖异”的色彩。骆以军以“运尸人”起始,以“运尸人”结束,且其间“产房里的父亲”焦虑着婴儿的诞生,以如此的架构在死与生的迷局中兜兜转转,在蛛网样的分岔小径上寻觅着出口。
  •   作者的书有很多根线的发散。
    对正篇‘第?书’感觉最好,即作者纪念他的朋友邱妙津的那根主线最有感觉。
    对于作者的《遣悲怀》,因为事先去参加过作者的讲座,所以很是期待的。
    作者是一个很会想很会写,并且博览群书的人。当然语言也十分幽默,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但就我个人来说,作品本身共鸣感不大。
  •   第一次读骆以军的作品,新生代之一,精彩得让人喘不过气。
  •   很不错,好像话唠骆以军坐在你面前抓着你的手滔滔不绝,而我挣脱不了,一边讨厌他的絮叨,一边又为这个男人的诚恳和有趣深深吸引!
  •   文笔没有西夏旅馆好
  •   文字流畅,严整,得体,情节跌宕,深奥也晦涩。这是在悼念“随生命而来的时间,和随时间而来的相爱与伤害”。
  •   当时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只是看了介绍,个人觉得应该还不错,但是是长篇,还是要有个时间慢慢看,估计有点儿沉重。
  •   很独特的一本小说!
  •   介绍里说,这本书是有关生命的,作者用一种有点怪诞的手法描些这些故事,有些惊讶,有些感悟,有些厌恶......
  •   台湾作者.看过他原来的作品.这本还行.
  •   台湾的文艺作品实力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
  •   到現在還沒看完的說 五月天阿信推薦的書 還不錯的樣子= =
  •   第一个故事堪称惊艳,其后便不之所云,要读完,得静心。
  •   老师推荐的,确实第一篇很不错
  •   对生命的解读有千万种,这种我不反感,但也不欣赏
  •   说实话,除了“神奇”二字,还真有点不知道如何评价了~
  •   说的没错,看着书名就下手了。拿到实物还是会感觉有点哀伤。当然,也可能我想多了。
  •   女儿喜欢,说很大气
  •   湾湾文人的文艺作品
  •   看了几页,觉得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
  •   当当网太不爱惜书了,每次书都是右上角被压皱,再也不想在当当买了。
  •   还没看完,需要静心去读。
  •   原本心情不好或悲观的朋友就不要读这本书啦
  •   非一般通俗读物,读书其实是种心境,静心细味,会有与众不同的体会
  •   不喜欢这种意识流。
  •   冲着介绍来买的,希望不要失望
  •   不知该称作小说还是随笔,更像是生活片段的截取,因友人的自亡,因友人女同性恋的身份,那些生活片段的截取就像一帧帧定格的画面,当中必然充盈了死亡的气息,还有在那个片段怪诞的心理。你我都有过这样绝望的一刻,一定的。那时候你有没有对死亡有过一种崇敬的向往~~?这本书很适合随意翻到一页慢慢读,再由思绪胡乱想,像跌入一个黑暗的漩涡......
  •   不懂什么事遗书体。真心觉得看不懂,一本书看到尾都不懂写的什么东西。可能自己水平不够吧。不是喜欢的类型。
  •   书里错字较多
  •   还行吧。可买可不买的一本书
  •   内容还没看。书况不错,先给三星。
  •   这本是他最好的。其它可以忽略。
  •   所见皆为废墟之感,读之过半再看朱天文的评论,与初看另有一番感觉。
  •   总的来说骆以军的文字就是词藻堆砌,中心不定,思想飘逸,放一堆名词什么的展示自己博学,实在觉得不该是这个年纪的人写的文字
  •   無論如何努力,駱以軍的小說,我始終喜歡不上。相比于董啟章,駱對文字全無愛意,他所鍾愛的只是他自我膨脹起來的世界,當然,我並不畏懼駱以軍的那把刀或眼睛。
  •   评价不是给书而是给当当的服务,这本书连塑封都没,书的边角弄的很皱,象旧书了。
  •   说什么跟死神的战斗?天,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是变着法子助死神N把的阴郁之举!感觉本来已经把心打开晒太阳了,却会因为看了这些文字而深感秋天的阳光都变得毒辣了——不得不躲回阴暗的角落重新拥抱阴、湿、冷~~~~~~最后真宁愿追求永久的‘解脱’!
  •   遣悲怀,难遣悲怀
  •   反复间断的看
  •   遣悲怀 骆以军
  •   遣悲怀遣悲怀
  •   买骆先生的第二本书。还不错。
  •   买的遣悲怀
  •   写呢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