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深蓝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宋宜昌,远航 著  页数:341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欣赏4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观舰式的图片,阅读相关的资料。当看到导弹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快艇等照片时,作为这些舰艇建造亲历者、指挥者的我,感到十分亲切和激动。此次海上阅兵式不仅是庆祝海军建军60周年的重大活动,也是将中国海军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显示我军威和国威的一个平台。恰在此时,《国际船艇》杂志副主编李浩同志将山东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驶向深蓝》书稿送我审阅。我翻看几页后,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爱不释手。这本书犹如在我面前慢慢展开的一幅历史长卷,展现了中国海军装备和中国船舶工业波澜壮阔的60年发展历程。作为新中国造船业的亲历者、参与者,以及后来的决策者,我深有感触:中国海军从无到有、海军装备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船舶工业经过60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在世界航海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洋的国家。    漫漫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遥远的欧亚大陆,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更是显现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辉煌。    但近代中国也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记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造船业几近荒废,“有海无防“始终困扰着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    毛泽东“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迈,激励第一艘核潜艇惊世出海;邓小平“海军不是护城河”的断言,推动人民海军由黄水驶向深蓝。    改革开放,中国舰船工业率先打入国际市场,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把一艘艘“中国造”巨轮推向世界。    今天,“大连型”“江南型”“沪东型”“外高桥型”……一个个带有鲜明中国地域特色的船型,乘风破浪,飘洋过海,几代造船人的夙愿终于实现。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作者简介

宋宜昌 1948年出生,山东莒县人,中国著名科普作家、军事专家,当代军事文学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
20世纪80年代,宋宜昌以多部海战史及二战军史小说闻名全国。主要作品有《燃烧的岛群》、《北极光下的幽灵》、《北方的孤独女王》、《沙漠之狐隆美尔》等。此外,还有两部科幻小说《V的贬值》、《祸匣打开之后》。
近年来,宋宜昌又以军事时政、军事历史评论及相关著作影响甚广。撰写了多部极具思想价值的军事著作,包括《武士道精神的发源》、《决战海洋——帝国是怎样炼成的》、《辉煌帝国的军事视角——解读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等。
他还是一位视野广阔、知识丰富的科学和历史观察家。著有军事科普读物《火与剑的海洋》、《大洋角逐》等。

书籍目录

序 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王荣生 楔子:岁月的波涛 一、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章 “陈船利炮”: 新中国有了 第一支海军   第二章 急造军船,能不忆江南  第三章 友谊地久天长(上):156项目和“六四”协定   第四章 友谊地久天长(下):苏联专家的逸事   第五章 四两拨千斤,小艇立大功   第六章 深海的静默杀手   第七章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第八章 南中国海上的守望者(上):“海上猎豹” 第九章 南中国海上的守望者(下):“江南”横空出世  二、动荡中坚持,曲折中前进   第十章 中国人的远洋梦:从“跃进” 到“东风”  第十一章 坚忍不拔的718工程  第十二章 “旅大”级蓝海巡弋  第十三章 高瞻远瞩的“四三”方案   第十四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三、石破天惊,驶向深蓝   第十五章 邓小平“推船出海”   第十六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十七章 一招妙棋,盘活全局   第十八章 30万吨船坞里的大船梦   第十九章 既要争气,也要挣钱  第二十章 “中国自豪”:江南型、大连型泛波海上   第二十一章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第二十二章 摘取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第二十三章 中、日、韩,三足鼎立  第二十四章 金融海啸下的一缕曙光  第二十五章 扬帆远航,冲刺2015 结语:航母梦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肖劲光告诉毛泽东:“江南厂,还有其他一些造船厂,都可以造。去年青岛造船厂已经摸索着造了几艘小艇,那今年就让江南厂再试制几艘大点的。”“很好,很好。先造小船,来得快,花钱不多,还可以积累经验,把我们的造船工业搞上去。”毛泽东兴奋地说。一个小时后,毛泽东主席满意地离开了海军司令部。自己造舰,新中国船舶工业在艰难形势下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所有的海军舰艇中,吨位在100吨以下的护卫艇是技术上最简单的,中国决定先自行设计这一种。江南造船厂作为国内技术力量最强的单位,当仁不让地接受了研制适应近海作战的50吨级炮艇的任务。可能有人会说,造一艘50吨的炮艇有什么难的?江南造船厂以前不是建造过2400多吨的“平海”号轻巡洋舰吗?的确,1949年以前,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最好的军舰就是“平海”号轻巡洋舰,它也代表了当时中国舰船工业的最高水平。可是“平海”号是按日本提供的设计图纸,由日本提供全部设备和零配件,并聘请日本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指导江南造船厂组装的。组装和自行设计建造完全是两码事,区别就如同一个是从宜家家居买回桌椅散件按图纸拼装起来,一个是自己到山上砍根木头回来琢磨着怎么做桌椅。即使这样,组装这艘“平海”号也足足花了5年的时间(“平海”号1937年4月交付使用,而与其同型号的“宁海”舰在日本兵库县播磨造船所仅一年半就建成了)。这种低得可怜的产量(个位数)和技术含量(严重依赖国外图纸、国外零配件),正是一个国家船舶工业体系一穷二白的具体体现,这种产品在市场上既无竞争力,也无影响力,对增强国力只有象征意义。除手头缺少图纸资料和各种设备、配件外,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发动机。研制大功率的船用发动机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事。西方封锁得厉害,先进的主机买不进来,只好用被工人藏起来的一批美国GM6-71型民用柴油发动机,虽然其航速仅为13节,很不理想,也只能凑合了。早期我国制造的护卫艇航速很低,实际上只能算巡逻炮艇,就是受制于发动机落后。这种速度能有多快呢?如果你有机会去威海刘公岛参观北洋水师旧址,往返乘坐的观赏船就是这个速度,开起来四平八稳,不慌不忙。

后记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当山东人民出版社约我们以纪实文学的形式记录60年最值得忆述的行业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想到了新中国的舰船工业。其原因,不独独因为父辈们的至交使我们对这一领域有着太多不能忘却的感动,也不仅仅因为我们的博客中已有了3万多字的相关回忆文章。追溯新中国舰船工业波澜壮阔的艰辛历程,展示几代造船工人奋发图强的历史画卷,才是我们创作这部书的初衷,也是多少年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舰船工业最初在我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业,一个连船上用的锚链都依赖进口的国家,只能算是一个修修补补的行业。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今天,中国造船业以雷霆万钧之势,崛起于中国的海岸和江河。2008年产量达2800万载重吨,无论接单量还是持单量,都已超过日本,雄踞世界造船业的第二位,直逼世界第一的韩国。面对这种充满希望和美好的前景,我们不应该忘记当年六机部、中船总公司以及大连、江南等造船厂建立的功勋,不应该忘记为新中国舰船工业鞠躬尽瘁、默默奉献的所有造船人。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都记得,那时造一艘万吨轮全国惊天动地,现在,出口一艘十几万吨的船已成寻常事。中国每年出口几百艘各型号的船,在世界五大洋随处可见航行着的“中国造”巨轮。一个军工产业部门,打破重重限制,走向世界市场,走向全球海洋,其领导人需要何等的胆略、灵活性、想象力、风险控制和政策把握力!六机部前部长柴树藩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位0。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应该有点儿感恩的精神。

编辑推荐

《驶向深蓝:中国舰船工业腾飞纪实》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舰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几十万造船工人奋发图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百种重点图书”选题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驶向深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记得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中国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就有一个想了解中国舰船工业的愿望。当我发现宋宜昌先生的这部书就毫不犹豫地买了来。宋先生曾在1987年出版过一部书《燃烧的岛群》。我所有的关于二战中太平洋海战地理人文和舰船知识皆来源于这部书。宋先生对战争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思考。读完“驶向深蓝”这部书能让你充满感慨和激情。舰船工业绝对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准,一个没有现代化舰船工业的国家决不能称为现代化国家。纵观世界历史没有哪个国家能用60年的时间,在外部环境如此不力的条件下完成这样的成就,做为中国人有资格骄傲。同时也不莫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如书中讲到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就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祖国强大吧。一部值得读的书
  •   对于喜欢舰船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宋宜昌的文笔也不错,读过其两本小说:燃烧的岛群、北极光下的幽灵。小说知识性比较强
  •   让我了解了156项目,64项目的背景,我们近代工业系统的发展来由,中国造船业的发展。特定的年代为何快艇为何多,大舰却没几艘。也了解也目前我们的造船水平,我们的海军能走到哪一步,能走多远。感谢前人的努力创造,让我们今天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好书,值得一读,不过最近也只有抽空在公车上读一读罢了。
  •   与作者一起,共同回味了中国舰船人的心路历程,共同见证了中国舰船工业从无到有,再从有到精的过程。好书,值得一读;其中舰船人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祝我们的舰船工业欣欣向荣,祝我们的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
  •   不用多说,喜欢军事与舰船的朋友读这本书准没错!
  •   全景展现新中国舰船工业的成长,有宏观有细节。
  •   很好!要好好阅读一下宋宜昌老师的作品。
  •   对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做了有条理的介绍
  •   文章不算很深,浅显通俗。但文笔流畅、可读性很强。

    尤其是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结合事件娓娓道来,去繁就简,引人入胜。

    一本书就可将新中国军舰制造、民船发展的历史大概了解一遍,很是值得!

    但价格稍贵。另送货时间长,说是3~7天,实际达到十天。
  •   09的书,如今再看许多梦想似乎实现了,比如航母和大运,我们的深蓝目标似乎更近了了……我们应该铭记2012,铭记历史!
  •   此书极好,希望大家看看。很自豪,为新中国的强大鼓而呼!就当当送货太慢了这次,不知道什么问题居然送了4天,我可在北京还在四环边上。快递公司过年该给主管人员拜年了吧!
  •   与航空工业的迟缓延宕相比,船舶工业才是真正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标兵!

    对中国人而言能够在世界唱响并得到普遍认可的法宝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凡履行这八个字的,获得长生天,凡是有一丝一点动摇地,必在短期内被抛弃和淘汰。

    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
  •   不错,文章内容翔实,真实记叙了我国船舶工业的艰辛发展历程
  •   好书一本。买的一批书中,这本书是一下子把人给吸引住了,包括家人。
  •   昨天拿到的书,一口气读完.看了以后真是非常感动,写的太好了,资料详实.如果现在有刚建国那时候的精神面貌和冲天干劲,我们早就傲视全球了.......
  •   全文读起来比较流畅 内容丰富 宋先生的书真的都是特备好
  •   宋老师的书逻辑性强!故事性强!
  •   能感觉到作者用了很多心血,是了解什么是工业化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好书。印刷质量很好。
  •   感受中国造船
  •   期代内容!!
  •   在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艰苦历程
  •   感谢亚马逊!感谢宋宜昌老师!更感谢中国几代造船人!
  •   书中31页说“老工人郝立清献出一大箱子焊条,沈昌信献出6000把六千把车刀”真是以厂为家呀!!!
  •   新中国舰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几十万造船工人奋发图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书是好书,虽然离开了船舶工业,但是还是很关心。努力造好船是应该的,但是操纵船的人更重要,反对唯装备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