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卷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文木  页数:全2册  字数:10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书每读每新,每写每新。当这部三卷本的《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卷快结稿时,自己才意识到这已经完成的前两卷即上、中两卷是为下卷的写作先做的一番世界政治的“资治通鉴”的工作。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未来的中国确实需要这样一部总结曾在全球政治中起过主导作用的国家经营和治理世界①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未来安全战略的著作。中国60多年的发展已使其政治和经济在相当规模上卷入了世界,这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经营和治理世界的问题。②这是一个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转变,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①。经营和治理世界,尤其是经营和治理已为工业革命改变并为市场联为一体的世界,是需要区别于中国昔日曾居于主导地位的农业全球化②时代的经验,而在这方面恰恰又是中国人比较欠缺而西方人又比较擅长的。中国在中世纪曾是世界性的大国,但那时中国人治理世界的经验只是区域性的。真正将民族的生活带人全球性联系的还是发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将欧洲人送上世界政治舞台,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由此开辟了人类历史上以资本为中心的工业全球化时代。英国工业革命将相互封闭的区域民族经济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与此相应,英国人也就当仁不让地扮演起世界政治主导者的角色,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相应的世界经营和治理模式,即世界殖民模式。这种模式一登上世界舞台就被异化为直接军事占领、掠夺并对殖民地人民进行奴役的帝国主义模式。它以黑格尔称之为“恶动力”⑧即残酷和赤裸裸掠夺的方式推进了人类的进步。

内容概要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将分三卷本完成,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地缘政治三大支点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特征及其差异;以及基于这种差异的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彼此作用可达到的极限和底线。在前两项研究基础上,描述出中国未来崛起的可为空间和不可为空间。本卷将研究: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特征;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特征及此间的大国博弈规律;提出国家崛起的非线性规律,认为世界性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

作者简介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2010年版)。

书籍目录

自序:中国需要经营和治理世界的经验
第一章 俄罗斯国家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及国家张力的底线和极限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地缘政治特征及其利益诉求
第二节 俄罗斯原本是一个很小并遭受东方草原民族深重压迫的民族
第三节 以蒙古人为师,走罗马式扩张道路
第四节 面向海洋的俄罗斯国家外交战略:底线和极限——沙俄时期
一、三百年征战,俄国人来到了海边
(一)俄国人初试锋芒,打开进入里海和白令海的关键通道
(二)面向海洋:“彼得大帝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
二、近东、中东、远东:俄罗斯入海战略及其力量极限
(一)触礁克里米亚:俄国南进地中海力量极限显现巴尔干
(二)折冲中亚,印度洋仍是俄罗斯忽近忽远的梦
(三)马克思揭示出英国经营中亚策略“秘方”
(四)中国是平衡大国竞争的有效的战略力量
(五)中东南进无望,俄国人调头长驱直入远东
(六) 东北亚是英国霸权力所不及的地区
(七) 英国退出东北亚,日本迅速填补战略真空
(八) 日本崛起,俄国从阿穆尔河加速向辽东半岛推移
(九) 西伯利亚铁路:搅动未来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大杠杆
三、尼古拉二世:“俄国确实需要一个终年免于冰冻的港口。这个港口必须在大陆上(朝鲜东南部),
而且一定要由一条陆地把和我们现在的领土切实连接在一起。”
四、为了抗日,中国首次与俄国结盟并将俄力量引入辽东半岛
五、背信弃义,俄中战略同盟破裂
六、得寸进尺,俄日较量在朝鲜半岛已近摊牌
七、以长江划界:俄国与英国联手图谋北南肢解中国
八、独占东三省,俄国国力支撑不起的战略目标
(一)尼古拉二世告诉母亲:“喜讯刚刚传来,我们的军队占领了沈阳”
(二)强占东三省,俄国外交四面楚歌
(三)泡沫经济已支撑不起俄国远东战略
九、老臣谋国:20世纪俄国远东外交路线大反思
(一)远东外交政策大辩论
(二)大反思:俄罗斯战略边界究竟在哪里
十、“陛下,不坚决打击是不能挥着拳头的”
(一)促成沙皇痛下占领“满洲”决心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二)空谈误国
十一、1905:国难从突破国家张力极限开始——俄国远东失败的总结
(一)别佐布拉佐夫其人及其评价
(二)“新方针”:维特搬起的远东巨石砸在尼古拉二世的脚上
(三)1905:国难从突破国家张力极限开始
(四)从阿拉斯加退却到辽东惨败,俄罗斯战略底线大幅收缩
十二、帝国的解体
(一)首鼠两端,俄国从远东返回巴尔干
(二)向巴尔干作最后的冲刺
(三)帝国的解体,从波罗的海东岸开始
十三、结论与启示
第五节 面向海洋的俄罗斯国家外交战略:底线和极限——苏联时期
一、 毁灭与新生
二、协约国武装干涉:俄罗斯捍卫国家安全底线能力的终极考验
(一)列宁:“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
(二)国家安全底线大幅后退:贝加尔湖以东建立“远东共和国”
三、退一步,进两步:苏联国力在“自力生产”的基础上迅速崛起
(一)自卫战争中结成国家联邦:苏联建立。俄罗斯帝国的基础版图初步恢复
(二)退一步,进两步:苏联国力在“自力生产”的基础上迅速崛起
四、苏联迅猛崛起的经验总结(1917-1938)
(一)人民支持是苏维埃政权迅速得到巩固的根本原因
(二)国家张力极限取决于人民支持的极限
(三)道路问题,至关重要
五、把握和利用战略机遇:俄罗斯民族在西方的打压中再次崛起
(一)压力与机遇:苏联建国初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英法的挤压中,苏联沉着应对,寻找和利用战略机遇
(三)德、日、意向英、法、美发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四)1939年苏联外交评价
六、苏联联手美国挤压英法,一跃成为世界新霸主。苏联帝国建立
(一)德国利诱苏联加入三国的轴心企图失败,即施行“巴巴洛萨计划”
(二)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作为一名战略家已经徒具虚名了。”
(三)苏联从战时中立走向与美英结盟
(四)为战后称霸世界,苏美在反法西斯同盟国内部结成反英暗盟
(五)德黑兰:欧洲被苏美一分为二,旧欧洲“泰坦尼克”由此开始沉没
(六)“百分比协议”:德黑兰会议后,丘吉尔为控制地中海作“绝望的尝试”
(七)雅尔塔会上罗斯福和斯大林联袂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霸主
七、朝鲜战争:苏联帝国的基础在边缘地带开始松动
(一)斯大林:“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让它现在就打,而不要过几年以后。”
(二)1951年6月金日成抵达北京,与中共中央商定后“正式决定采取在准备长期坚
持战争的同时争取和谈结束战争的新的战略方针”,斯大林说:“现在停战是件好事。”
(三)莫洛托夫:“我们已无需这场战争,是朝鲜人强加给我们的。”
(四)基辛格:“韩战的最大输家是苏联。”
(五)1953:苏联帝国的基础在边缘地带出现持续松动
八、失去哲学的代价——斯大林之后的苏联及其解体
(一)斯大林之后,苏联国家战略能力进入无哲学状态
(二)“欲学鲲鹏无大翼”:赫鲁晓夫的无哲学外交使苏联颜面扫尽
(三)勃列日涅夫步尼古拉二世激进后尘,全面突破苏联国力极限:在与美国全球角逐的同时,
又对中国实施满负荷高压,苏联由此败局注定
(四)天鹅的绝唱:戈尔巴乔夫重蹈赫鲁晓夫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错误,
危机从边缘迅速冲向中心,苏联帝国大厦轰然倒塌
第六节 俄罗斯国家兴衰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及其分布规律
二、俄罗斯的扩张极限伸展规律
三、俄罗斯国家的绝对目标及其悖论
四、俄罗斯兴衰的地缘政治路线图
五、 俄罗斯国家的兴衰规律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章 印度地缘安全环境与国家发展潜力
第一节 印度洋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尼赫鲁: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二、尼赫鲁对印度前途“两极”判断的地缘政治视角
三、“麦金德悖论”及其对印度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印度国家发展及其潜力评估
一、从中心到外围:印度国家发展近代中断及其原因
二、印度独立:先天不足的政治革命
三、土地改革:国家发展奠基中的“豆腐渣”工程
四、印度工业与民族市场日益脱节及其后果
五、原小则鲜:竭泽而渔的国家财政
六、外资外贸:印度国家利润外向逆循环的重要通道
七、印度IT:依附于国际资本中心的外围产业
八、分析方法、理论归纳与评估结论
第三章 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
第一节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美国金融动荡和世界新格局
第二节 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
第三节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拓展及其世界意义
一、世界基本矛盾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逻辑前提
二、从生存到发展:中国国家安全观新拓展
三、中国国家安全观与世界治理模式的转变
余论一 当代中国军人战略视野断想
余论二 大历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精髓
余论三 重大历史机遇正摆在中国面前——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章节摘录

插图:(一)触礁克里米亚:俄国南进地中海力量极限显现巴尔干19世纪的俄国是在宫廷阴谋和血雨腥风中开始的。1801年,亚历山大一世(1777~1825)弑父即位。即位之初他首先面临一触即发的法国拿破仑与英国的战争。他利用英国与拿破仑法国的矛盾,先是保持中立,后以“中立”身份在欧洲大获红利,在更大的规模上扩大了俄国在东欧和中亚的战略空问。1807~1810年,亚历山大一世已在波罗的海沿岸及黑海北岸建立了一批军屯的省份,要求这些省份全民皆兵,45岁以下的男子穿军装,7岁以上的儿童要接受军事训练,为其向波罗的海和黑海推进做好兵源准备。②1807年6月,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初,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和《法俄同盟条约》规定:在英国拒绝俄国提出的媾和条件时,俄国将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参加对英国的大陆封锁;在土耳其拒绝调停或俄土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法国和俄国将对土耳其采取一致行动。1808年2月,俄国发动对瑞典的战争,迫使瑞典与芬兰分离,俄国由此占领芬兰。在1721年俄国通过《尼斯塔得和约》获得芬兰湾及其南岸后,现在又通过占领芬兰湾的北岸完全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拿破仑兵败俄国后,俄国立即将波兰,华沙大公国大部分版图划人俄国。亚历山大一世在西面与欧洲周旋的同时,也利用欧洲的危机于1801年至1813年间对南面的伊朗和土耳其开战,先后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人俄国,并迫使土耳其割让比萨拉比亚,其势力抵至巴尔干半岛。

编辑推荐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套装上下册)》是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张文木教授的书本人通读,这是中卷,下卷尚未出版,相对上卷精彩十分而言,中卷展示的主要是俄国战略发展历史,史料较多,略显枯燥,但与同类的书相比,已经非常优秀了。本人对下卷强烈期待中。
  •   这一部可以称得上是俄国国家战略演进史了,期待下卷。
  •   帮朋友买的,他很喜欢。张文木教授其实是很好的人,非常平易近人,讲座前等电梯看到我被绊到,很关心询问,到讲座结束又在电梯遇到,还记得问我崴到的脚疼不疼,很让人感动。就冲他扎实做学问的劲儿也值得好好看这书啊!
  •   张文木的书我是非常喜欢的,深刻且及时,时下大家关心的问题在他的书上都能找到答案
  •   很喜欢张文木的文风,理性,实在,给人以启发
  •   还没看 但是内容听说不错
  •   很精彩的书!!
  •   有意思!!!!!!!!!!!!!!!!!!
  •   速度挺快,但只是中卷的上下册,还以为有上卷呢。
  •   看了几页,写得不错
  •   买回来才发现,原来是中卷的上下册。为什么网页上不说清楚!
  •   书的内容不错,但装订太差!看到一半就已经散成一页一页的了!
  •   书的质量不错,字体也很清晰,内容不错……但是这只是中卷,并不是全套书
  •   张文木教授是真正的战略家,读他的书非常受益。期待下卷早日出版。
  •   很好的书,确实是好书
  •   虽然是业余爱好,但还是学习到很多
  •   内容比较有深度,真的喜欢政治军事的朋友可以看看
  •   张文木的书还是很不错的,立论充分扎实,观点鲜明,言语犀利。本人感觉比较好战,缺少人文关怀。
  •   宏大,厚重,质量也还可以,值得购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