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山东人民  作者:姚淦铭  

前言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杰作之一。它既居于儒家《十三经》之中,又位列《四书》之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杆高耸的载体、一种玲珑剔透的智慧结晶。    《论语》在历史上曾经是千家方户诵读的一部书,属于必读的启蒙教材,又为科举考试必备之书。《论语》之经典影响至大、名言警句流传至广、理念潜入人心至深,真是难以言表尽之。    历史上人们对孔子与《论语》的评说,既是每抒己见,可谓琳琅满目;又是各有所识,多见反差悬殊。此仅稍加列举。    古代如司马迁《孔子世家》里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此足见这位史学家敬仰推崇之隆。    唐代韩愈曾在《论语笔解》赞扬《论语》的内涵丰富深刻,难以穷尽,有云:“习之深乎哉,吾今乃知仲尼之言瞻之在前,忽然在后,不可□(概)窥其极。”《(述而第七》,《四库全书》本)又如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此成为经典名言流传古今。    当代如毛泽东曾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他又说:“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一个在三年内增产百分之六十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按语)这些话是值得我们体会的。    鲁迅曾说:“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如他在《南腔北调集》的《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里写道:“‘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如此等等,这是他眼里的孔子,也可引发今人的再思考。    西方学者评论孔子与(《论语》,有褒者,也或有贬者。其实,即使是贬抑、批评、批判,也完全是正常的事,且还有助于从他们反对的角度去研究《论语》。当然关键还得自己读了孔子与《论语》后能作出判断,究竟是耶非耶。比如黑格尔曾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这里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其实笔者看来,此说并非正确,因为那里不仅深蕴普世的道德教育之智慧,也有睿智的哲学思辨之宝藏。    孔子曾设想过“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这是他设计过的人生归途,乘坐竹筏、木筏之类,漂浮于海外。虽然孔子生前没有实行,但是孔子与《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早已漂洋过海,流布全球,且声誉益隆,影响日大。孔子及《论语》与大千世界相遇之后,其花絮纷扬,争奇斗艳,芬芳馨香,蔚为古今之大观。    确实,《论语》经典虽然极简短仅约12700字,但或可以说比比皆宝,处处是金。你一旦深入《论语》的智库,那么也许不用淘金,便可获得智慧之真金;也许不用觅宝,便可采撷到人生之珍宝。《论语》教你如何为人、处世、从政、管理、学习、言说、交友、交往、财富、教育、伦理等等智慧。    毋庸置疑,如有识之士指出,当今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如生态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价值危机、经济危机等,正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又一次受到严峻的挑战。然而人们回首经典,便会发现古代的儒学依旧可以为当今社会提供济世的良策、良谋、良药。我想,现代人如果带着种种困惑、诸多的“问题意识”,真心实意地去叩问《论语》,那么真的可以从《论语》里读出许多鲜活的现代智慧来。    《论语》在历史的悠长岁月里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从时间上看则绵延了数千年,从研读者来说则不知其数,从著述来计则浩瀚难尽,从地域来论则全球拥有孔子与《论语》的爱好者无数。    “论语学”,其名称始创者为国学大师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十三章里首次提出了“论语学”的名称:“论语学在汉有齐、鲁、古三家,自张禹合齐于鲁,郑康成复合齐、鲁于古,师法不可复辨。”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周予同著《群经概论》又专门论述了“论语学”的沿革,“论语学”的名称也渐用渐著。    说到“论语学”,至此又记起孔子之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是指先要求自己明道、修身、立德,然后再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人”则与之相反,不顾自身的修炼,而先汲汲于向外追求名誉、地位、功利。《觉觉录》有云:“万里澄澈,则一心愈精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愈流。”读《论语》就是可以让人们由澄澈而愈精愈谨,且愈通愈流,就像儒家所指出的那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    宋代米芾曾有赞:“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是唯一的,中国文化里如果缺了孔子之魂,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了!    我也联想到《论语》是否也可以依据此模式推演为:“《论语》、《论语》,大哉《论语》!《论语》以前,既无《论语》。《论语》以后,更无《论语》。《论语》、《论语》,大哉《论语》!”《论语》不也是唯一的吗?中国典籍里如果缺了《论语》之经典,谁知道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作者    2011年2月

内容概要

  本书是当代国学研究名家姚淦铭教授讲读《论语》智慧的新著:《论语》虽然极其简短,仅约12700字,但是可以说处处有金,比比皆宝。读此经典也许不用淘金,便可以获得哲思之真金;不用采玉,便可以撷取睿智之宝玉。这些金玉良言可以治身、治家、治事、治国、治天下,因为《论语》教诲你为人、处世、从政、管理、学习、言说、交友、交往、财富、教育、伦理等智慧。
  当今社会出现了众多的问题,譬如生态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价值危机、经济危机等,然而回眸这部经典,也许可以为今人提供济世的良知、良能、良策、良谋、良药。我想,现代人如果带着种种困惑、诸多的“问题意识”,真心实意地叩问《论语》,那么真的可以从《论语》里读出许多鲜活的现代智慧来。

作者简介

姚淦铭,教育部直属“211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姚淦铭数十年以来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其于古代文化、哲学、经学、文献学、语言学、文字学、书学、饮食文化等领域,均有论著出版。个人独立著作有15部:《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老子与百姓生活》、《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老子百姓读本》、《老子讲义》(韩文版)、《孔子的智慧生活》、《王国维文献学研究》、《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汉字文化思维》、《礼记译注》(台湾)、《趣谈中国摩崖石刻》、《先秦饮食文化研究》(上)(下)、《孝经智慧》、《大学智慧》。另与他人合作论著十多部。姚淦铭个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论著多次获各级奖励。    姚淦铭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先后作了《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与百姓生活》等系列讲演。姚淦铭又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作系列讲座《孔子》,并获“最具亲和力”奖。

书籍目录

前言
篇一 《论语》的精蕴与价值
孔子与《论语》:平凡·伟大·神圣
精蕴:发现在表层后面的内存与深层
价值与启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价值再思: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历史风云:孔子·儒学·论语
《论语》智慧:融取·创新·批判
《论语》的主要内容与读法之举隅
篇二 《论语》的生命学问与智慧
孔子:人生的艺术与智慧
生命学问:三戒·三非命·戒惜
涵养:气质·气度·气局·气象
人生之智:精进不懈与仕止久速
生命流年:层次·境界·智慧
一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孔子:命·天命·命运
反思:李康《运命论》
篇三 《论语》的处世智慧
处世警惕“六言六蔽”
孔子的“持盈”智慧
世事之智:知人·鉴人·品人
孔子品鉴评论人物之睿智
《论语》的人际交往智慧
处世成功的一条高效通道
曾国藩与《论语》的处世智慧
篇四 《论语》言行枢机之智慧
枢机:谨言慎行·三缄其口
孔子阐述的言论智慧
交往:法语与巽言·三愆与二失
言行:时势·世事·五谏
孔子:雅言·辞达·修辞
面面观:言说·性情·机趣·多彩
九事:不可忽视的办事之智
篇五 《论语》政治、管理、法制智慧
为政与管理:“五美四恶”之智
孔子的惠民理念与智慧
辩证智慧:宽猛相济与政通人和
政治与管理的十则要诀
《论语》之智:听讼·法制·法治
孔子兵学理念与智慧
为政:民心·民主·变革·小康·大同
企业管理:《论语》加算盘·士魂商才
篇六 《论语》经济与财富智慧
义利:经济与财富之关注点
智与辨:“义”与“利”之关系
财富品质:人心·操守·修炼
孔子智慧:庶富·均富·富教
财政智慧:节用·节财·积累
民富国富:反聚敛·薄赋敛
魁奈:欧洲的孔子·重农学派领袖
篇七 《论语》伦理道德与现代智慧
仁:儒家·精髓·人格·创新
仁:妙义纷披与精神境界
再透视:仁之精蕴与文化脉络
《论语》礼之智慧的现代汲取
达德之说:爱知·爱智·讲勇
信、忠、孝、悌、恕之智
《论语》伦理·道德·传统·拓展
篇八 《论语》教育智慧
孔子卓越的办学理念
课程智慧:六艺·四教·功效
孔子施教的六大经典智慧
孔子师生关系之建构
孔子审美与美育之智慧
孔子的“耻育”智慧
孔子的“丑育”智慧
诗教:剖析孔子的教育智慧
篇九 《论语》孔门弟子风采与智慧
颜回·颜乐·孔颜乐处
子路:人才难得·难能可贵
子贡卓越的人生智慧
闵子骞的孝行与才智
冉耕、冉雍、冉有之“三哲”
宰予、子游、子夏之“三哲”
有若与子张智慧之评说
宓子贱与巫马施的启示
父子同门:曾点与曾子的智慧
孔子择婿:公冶长与南宫适
《论语》弟子各具智慧色彩
《论语》孔子弟子之谜
篇十 《论语》宗教·历史·哲学·思辨
孔子之智:鬼神·祭祀·宗教
儒教:非宗教·宗教境界
孔子:历史文化哲学之智慧
《论语》的意象思维智慧
鉴赏意象思维的千古妙文
正名智慧:逻辑思维·价值哲学
类的智慧:孔子·比较·分类·类比
思维之智:叩其两端之法
孔子的“无”与“毋”之智
辩证法:中庸·时中·流动哲学
篇十一 《论语》历史之谜
《论语》之谜:书名·作者·年代
再说《论语》之谜:篇·章·编次
汉代孔安国《古文论语训解》之谜
三国之“最”:何晏《论语集解》
南北朝之“最”:《论语集解义疏》
邢之“最”:宋代的《论语注疏》
朱熹之“最”与《论语集注》
清代之“最”:刘宝楠与《论语正义》
康有为与《论语注》
近代《论语集释》之“最”
文物考古与《论语》之谜
篇十二 《论语》智囊:名言·成语·典故
采撷之一:学而篇·为政篇
采撷之二:八佾篇·里仁篇
采撷之三:公冶长篇·雍也篇
采撷之四:述而篇·泰伯篇
采撷之五:子罕篇·乡党篇
采撷之六:先进篇·颜渊篇
采撷之七:子路篇·宪问篇
采撷之八:卫灵公篇·季氏篇
采撷之九:阳货篇·微子篇
采撷之十:子张篇·尧曰篇

章节摘录

孔子:人生的艺术与智慧    哲学家张岱年曾说:“人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外物的逆阻、世事的曲折,常使人痛苦。如不能善用其情,则痛苦滋甚了;如能统御自己的情,对于逆险,能夷然处之,而痛苦便可以消减。所以人生需要有一种生活之艺术。而所谓生活之艺术,主要是统御情绪的艺术。”(《中国哲学大纲》)我再接着说下去,孔子经历了太多的逆阻、曲折、磨难、困苦,终于走向圣人的境地,其中生活的艺术与智慧值得关注。这方面内容很多,笔者《孔子的智慧生活》已有详论,可参见,此再择要新论之。    一、孔子的快乐法则    孔子的快乐法则,是他心灵驾驭的一种智慧。孔子告示人们怎样在艰难的生存中调节自己的心志情性,怎样就从身边、从就近的事与物里寻找快乐,获得生命的乐趣。    1.学习之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人们每每于学习,则厌学、倦学、恨学、弃学,这是因为不真知学之滋味。若能进入深里,得其知识,晓其义理,获其智慧,养其情性,便能好学且乐学,能精进且不能自已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便是由好之而进入乐之,从而乐此不疲了。    2.交友之乐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交友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互相慰问、交流、切磋、帮助,这是一种快乐。孔子不仅善交朋友,且广交朋友,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3.歌舞之乐    音乐与舞蹈,孔子不仅喜爱,且精于研究,敏于鉴赏,长于教育。他会作词作曲,是卓越的词曲作家;会多样演奏,是多才华的演奏家;酷爱歌唱,以歌声表志趣;音乐的教育,他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音乐能使人快乐,音乐也与孔子这位真正的大音乐家结伴相随一生。孔子有名言:“成于乐。”(《论语·泰伯》)    4.育人之乐    孔子弟子三千,在培育人才之中,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欢乐。弟子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志趣、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碰撞、不同的教学相长,就像三千朵不同色香形的花朵盛开在孔门这座大花园里。孔子门墙桃李芬芳,争奇斗艳,春色满园,怎会不令人快乐、令人愉悦、令人陶醉!此亦如《孟子·尽心上》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第三种乐趣)也。”    5.山水之乐    孔子喜欢登山临水,且每每于此时此境此情,志舒意畅心欢。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水可以让人“乐”,这山也可以让人“乐”,可以乐以忘忧,乐而生智。因此当弟子曾皙说出其志:“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此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同)点(指曾皙)也!”其奥秘之一便是孔子既眷恋人世,亦依恋大自然。投入、欣赏并享受大自然,是孔子人生之调节、超脱、快乐,乃至于获取智慧与灵感的一个主要源头。今天关在水泥与玻璃窗里的圈内人士,如果常常亲近大自然,乐水乐山,一定能获得生活的真正快乐!    6.饮食之乐    孔子是个美食家,此中所获乐趣良多。《论语·乡党》载,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一种美食家的风采了。《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固然可以看到孔子对《韶》乐所达到的痴迷境况,同时也可以反观孔子于饮食审美“味”之深邃。《中庸》里孔子就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此句真堪玩味,且味之无穷。  《吕氏春秋·慎人篇》:“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这也就是孔子“得道之乐”了。当然,孔子还有诸多方面的“乐”,比如钓鱼之乐、射箭之乐、驾驭之乐,以及服饰之乐等等,可参见笔者《孔子的智慧生活》一书所述,此不再赘说。    二、人生智深:孔子之自评    1.一生事:学、诲、行,不厌不倦    《论语·述而》载,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为:说到圣与仁,那么我怎么敢当?只不过是努力有为而不厌烦,勤勉教诲他人而不厌倦,就是如此罢了。——其实这就是孔子人生成功的原因之一。又如他的弟子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这不仅是孔子的弟子与他的差距,也是许许多多人与孔子的差距。    当然孔子还能“不厌不倦”,一生如此躬行。《论语·述而》载,子曰:“文,莫(大约、大概)吾犹人也。躬行(身体力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对自己有深刻的分析,认为:从文化知识上看,比如礼、乐、《诗》、《书》等,那么大约我与他人差不多,至于在实践上做一个君子,自己还没有成功。其实这里透露的信息是,正因为自己能不懈地“躬行”,而且永不自满地“躬行”,才会成就自己的成功。    2.心不老:不知老之将至    楚国的叶公曾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这可能是子路出于谨慎,不便轻易对答。孔子知道以后就对子路说:“女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这意思是:你子路为什么不说,孔子的为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衰老将要来到,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知晓,这是孔子流浪途中在经历了从陈国绝粮的艰难困境中挣扎出来,流亡楚国时候说的,那更显出孔子人格的熠熠光辉了。孔子虽处处碰壁,自己都说“累累如丧家之犬”,但是他挫而不堕,且愈挫愈坚,折而犹乐,且乐以忘忧,发愤忘食,精进不已,好学如此,令人肃然起敬。P21-23

后记

《论语智慧》这本书写完,已是2011年的早春了,梅花已经绽露枝头,窗外那棵四百年的银杏树,尽管在寒冬片叶落净,然而悄默无语的、突兀的、倔强的、峥嵘的躯干里,正巍然俨然地孕育着、蕴涵着、催生着又一个春天的枝繁叶茂。孔子最擅长意象思维,如果见到这样的景象,不知又会平添出几多的机趣;妙语、哲思来。    我与《论语》也许颇有因缘可录。为本科生、研究生讲《论语》已经有数十遍;在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作过30集关于孔子的讲座。此撰作,则为笔者有关孔子与“论语》的第三本书了,另两本是《孔子的智慧生活》、《读孔子》。这三本书的内容并不重复,作者力图使其互贯、互补、互映、互彰。撰写此书时,笔者依然满怀的是仰止钦敬之心,亦然感到的是不能竭尽的触悟,仍然有憾的是研之不够、究之未微、撰之难明。这就是千年《论语》之所以为经典的无穷魅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的接触。——我想,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物,其中一个原因,难道不就是他“同古典世界的重新的接触”?难道不就是他自道的“信古”、“好古”、“敏以求之”的一个结果?这也许会给人们一种如何获取智慧之源的智慧!    宋代张载曰:“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语录钞》)什么是气质?这就是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此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这些又是通过人的容貌、风度、举止、言谈、办事、交往流露表现出来的。读《论语》,与孔子对话,与圣哲共语,于无声中自有箴言、名旬、美文、至理渗透灵魂,而会悄悄地变化气质!确实人的形质往往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变白化,而是随心灵之变化而变化的,心能因明道而变,能缘晓理而化,则由心之变化而气质也随之变而化了。然而,这又必须善于“养”。人生之养还需有“教”,故谓“教养”;且养之必需“学”,故谓“学养”;且养之必能“涵”,故谓“涵养”;且养之必能“修”,故谓“修养”;且养之必有“素”,故称为“素养”。    当然,学习经典不仅会熏陶出气质来,还会给予人们更多的、更加深邃的处世处事的智慧。孟子赞扬:“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赵岐注:“孔子时(合于时宜)行则行,时止则止。”读《论语》不也是这样?人们可以因时而用,与时俱行,从古昔晓悟今朝,在今日探究未来,由此而卓立世间,如此而优游人生!    我要再次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的领导与编辑为本书付出的辛劳。笔者在撰作时,参考了一些研究者的成果,基本上已一一标明,在此一并致谢!    姚淦铭    2011年2月初春    江南千年银瑞樱斋

编辑推荐

《论语》短短的两万字还不到,但是阐发、演绎、翻译其书的却是不知其数。《论语》通俗得可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但是艰深得可以让无数学者为之竞相折腰。《论语》说道理如对坐絮谈,明白即晓,但其奥义足以治大业,甚至半部即可治天下。    孔门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之说。有安贫好学的颜渊,有生性好斗、好勇力的子路,有聪敏精明的子贡,还有被孔子称为“纯孝”的闵子骞……    现在就我们一起打开姚淦铭的这本《论语智慧》,一起走近他们,一一领略其风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语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书是不错,就是有些话没有注解,引经据典时提到的话也没有注解。适合一定基础的人看。今天又上网专门买了一本论语通译。
  •   书还行,内容易懂。印刷还可以
  •   喜欢姚老师在百家讲坛的演讲,听后受益匪浅!
  •   写得稍微工整了些
  •   质量没以前的书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