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页数:328  
Tag标签:无  

前言

由于落后国家的革命通常是以统一夺权在先,再继之以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在后,故这些国家的革命党,每每通过革命的方式获得了政权之后,紧接着的对外政策也会表现出很强的革命性。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但是,落后国家革命党的革命性及其理念未必相同,影响到它们在对外政策问题上继续“革命”的程度和方式,也往往会有很大区别。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近百年曾经经历过两度革命成功。一次是在1928年,那是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宣告大功告成。一次就是1949年共产党革命的胜利。两次革命成功后,新生政权在对外政策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程度,就相差甚远。国民党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后,其南京政府虽然也大力推动“革命外交”,力图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但却是在承认过去的北京政府既有外交关系和承认各种外交条约协定继续有效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利用各种曲折委婉的外交手段,来迫使列强各国放弃在华特权,从而逐渐达成国家独立和民族平等的革命性目标。

内容概要

本书选取沈阳美领馆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立、中苏结盟与中苏两党的民族主义碰撞、中国出兵朝鲜的因与果、两次台海危机的由来及其幕后、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对美缓和等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外交事件,比较系统地依照历史演进的过程,逐一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像杨奎松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眼光独到,但平实冷静。作者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变动的情况及其导致这一系到变动的内外因素的分析,相比既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明显地有了较多新的思考,很值得关心国史的读者一读。

作者简介

杨奎松,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长期研究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目前研究重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主要著作有:《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美苏冷战与中国革命  引言  1.一个并非题外的话题:“俄国”  2.意识形态:不可调和的分歧  3.斯大林:一种观念,两种角色  4.中共: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5.冷战:在亚洲已经开始  6.结语第二章 美领馆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立  引言  1.美领馆事件的发生  2.中共“挤走”方针的形成  3.要不要与美国建交?  4.外交接触的尝试  5.毛泽东宣布“一边倒”  6.结语第三章 中苏结盟与中苏两党的民族主义碰撞  引言  1.毛泽东访苏的愿望与担心  2.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3.谈判桌上的“平等”之争  4.民族主义的双重效应  5.结语第四章 中国出兵朝鲜的因与果  引言  1.冷战的阴影  2.莫斯科的目标  3.错误的结果  4.毛泽东决断决行  5.优势缘何丧失?  6.朝鲜停战不可免  7.结语第五章 新中国对援越抗法战争的策略演变  引言  1.解放印度支那?  2.走向日内瓦  3.促成印支停战  4.中越分歧的初现  5.结语第六章 两次台海危机的由来及其幕后  引言  1.在和平共处方针提出的背后  2.以打促谈的外交尝试  3.赶超英美的背后  4.炮击金门决策的摇摆  5.斗争策略的再度调整  6.和平外交方针的作用逐步削弱  7.结语第七章 196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转向的历史考察  引言  1.和平共处,还是冷战共处?  2.全面对抗,还是力求转圜?  3.美国刺激中国,还是中国刺激美国?  4.既要世界革命,也要统一战线?  5.战备防美,还是战备防苏?  6.积极避战,还是全力促战?  7.全面激进.还是狂热失控?  8.“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  9.结语第八章 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对美缓和  引言  1.中苏边界纠纷的由来  2.珍宝岛事件的经过  3.北京决策的内幕  4.莫斯科的反应  5.对战争的极度担忧  6.中苏总理的机场折冲  7.对美外交的意外启动  8.结语第九章 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  引言  1.在革命与缓和之间摇摆  2.“打仗是打仗,外交是外交”  3.“联美制苏”的奇想与挫折  4.“三个世界”观点的提出  5.结语参考文献及资料要目图片来源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美苏冷战与中国革命1.一个并非题外的话题:“俄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建交以来,许多关注中美关系历史的人都喜欢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即美国在中国的机会是怎样失去的?那意思是说,本来战时来到中国的相当一批美国年轻外交官早就认识到国共两党力量此消彼长的大趋势,提出了发展同中共关系的积极设想,仅仅是因为美国政府随后采取了扶蒋抑共的错误政策,导致美国与中共关系逐渐恶化,从而使美国在长达20多的时间里.失去了与新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机会。真的存在另外一种政策选择吗?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年轻外交官当年对中共的好感是建立在怎样的一种基础之上,也许会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谈论这个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那几位年轻的职业外交官,主要指当时在中国的约翰·S·谢伟思(Service,Jpjm S.)、约翰.P.戴维斯fDavies.John P.)和约翰·C.文森特(Vincent,John Carter)等人。文森特大概是最早尖锐批评国民党,主张给八路军以必要援助,并相信中共战后必然要在中国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的外国友人。以后,谢伟思和戴维斯就此做了更多的调查,提交了更多的报告。其核心内容不外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无论在抗战中,还是在战后太平洋的战略格局中,都与美国利益攸关;第二,国民党腐败无能又一味反苏反共,而中共日益强大深得民心,与其一味支持蒋介石,迫使中共战后投入苏联怀抱,使中国华北和东北落人苏联之手,不如通过援共抑蒋争取中共倒向美国,从而抵制苏联向远东扩张;第三,中共并非正统意义上的共产党,他们的政策实际上更接近于美国人的观念,与苏联的模式相差甚远。在这里,不难看出这些美国年轻外交官们对中共的重视,是建立在怎样一种考虑之上的,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美国的利益,不使苏联战后染指中国。而谢伟思、戴维斯等人正是在对苏联的问题上早就产生了强烈的担心。还在1942年、1943年,当这些美国外交官还不那么信任中共时,他们就已经在高度关注战后在远东可能出现的美苏利益冲突了。谢伟思当时的警告是:延安的共产党政府可能不会实行美国意义上的民主。而且即使美国为避免共产党的敌意不再给国民党以物资和外交的援助,这个共产党政府还是可能会更倾向于与俄国而不是与英美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戴维斯与谢伟思一样,他怀疑中共的领导人骨子里仍旧是亲苏的,甚至还可能在接受莫斯科的指示。问题是.蒋介石并没有力量消灭中共却一味地指望用武力解决问题,这样难免会把美国卷入到与苏联的冲突当中去。换言之,这些美国外交官这时重视中共、力图接近中共的一个主要目的,正如他们反复强调的,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想要由此“获知俄国在亚洲的目标何在”,并采取一切努力避免战后中国投入苏联的怀抱。而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严重问题恰恰在于,腐败专制的国民党难以指望,它不仅“不可能成为对抗俄国的力量”,而且其对中共的态度以及背离民众的种种做法,“不知不觉助成了俄国在东亚的优势”,最终不单是中共可能依据天时地利夺取华北和满洲造成苏联的卫星国,就连朝鲜、台湾都可能被驱人苏联的怀抱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看到延安的新民主主义体制的成功尝试,发现中共与苏联几乎没有多少联系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把抵制苏联向远东扩张的希望,寄托到加强美国与中共关系的前景上来。他们正是为此而大声呼吁:“把共产党人拉到我们一边,而不是把他们投入俄国人的怀抱。”以分化中共与苏联的关系作为美国对中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即中共不能是正统意义上的共产党。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当时抱有相当多的幻想。最早也是最具权威性的评价大概要算是美国总统罗斯福(Roosevelt,Franklin)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委托特使居里(Currie,Lauchlin)和联邦准备银行调查统计部主任戴普莱(Despres)向蒋介石转达的那个口信了。罗斯福明确讲:“予自万里之外观察中国之共产党员。似与我等所称之社会党员,无甚差别。彼等对于农民、妇女以及日本之态度,足值吾人之赞许。故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相类者多,相异者少。”戴普莱对此更进一步解释称:“罗斯福之意见以为中国之有共产党,并不能认为中国有共产主义之实行,只能视作民主政治之实习。”罗斯福的这一看法,显然也是那个时候众多外国人的普遍认识。据外交官们报告:“访问过共产党地区的外国观察家们(包括美国人在内)一致认为,共产党政权的当前政策与正统共产主义相去甚远。它为政异常清廉;已经举行了普遍选举;个人的经济自由相对而言未受限制,这一政权看来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与其说它是共产主义的政权不如说它是农业民主的政权更为准确。”在随着美军观察组进入延安实地观察,看到种种带有民主改良色彩的新鲜事物,如统一战线、土地改革、民主选举等深得民心的政策实践,听到毛泽东的种种许诺和保证之后,原本就对中共有些好感的美国年轻外交官们,开始把这些明显代表着中国大众和未来,又格外注重中国实际的生气勃勃的共产党人.同美国人的民主理想联系起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谢伟思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地报告说:中国共产党宣称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但他们深知中国不能从目前的农业社会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社会主义才能到来。因此,他们“希望不通过暴力革命,而是通过长期的、有秩序的民主过程和受控制的经济发展来达到目的”。作为真诚的民主制度的拥护者,他们相信:“在民主制度下,经济可能有秩序地增长,通过私有企业阶段最终进到社会主义,而无需经过剧烈的社会动乱和革命。”他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不会违反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共产党应该尽可能受到我们的同情和友好对待”。如果说谢伟思对中共未来究竟是更重视理论,还是更重视实际这一点还有些不十分自信的话,那么戴维斯的看法更加直率。他说:中共只是号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罢了,他们其实与英国工党领袖麦克唐纳(MacDonald,Ramsay)一样,不过是些主张渐进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的圣徒和先知们住在黄土坡上挖出的窑洞里,过着俭朴的生活,幻想着奇怪的阶级妥协和政党联合之神降临,面带羞涩地拜倒在外国投资的金犊之下,并且渴望自己能按世界标准受到尊重。”他们现在追求的只是土地改革和政治民主。正因为如此,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受到人民广泛支持的政党组织,也是腐败堕落的国民党所无法战胜的。中共命中注定将会控制中国,承认中共并与他们合作,他们就会保持其民主的一面而与美国友善。坚持援蒋,美国就会成为他们的敌人,并迫使中共变成俄国的附庸。何去何从,关系重大。十分明显,谢伟思、戴维斯等人寄希望于加强与中共的联系来拒止苏联的想法,是建立在对中共性质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上述判断上的。然而,这一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却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断言谢伟思、戴维斯的主张为美国战时对华政策指明了正确方向,实际上等于承认中共真的倾向于渐进改良、自由经济和民主制度,认识到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过火的做法”;等于说如果美国当年选择了谢伟思、戴维斯等人的政策,即使中共掌握了政权,新中国也不会倒向苏联,而且还会采取能够让美国人认可的自由经济和民主政治。实事求是地说,谢伟思、戴维斯的这一看法,多少有点儿一厢情愿。而据此来指望分化中共与苏联的关系,把中共引上美国式的民主道路,保证美国在中国的利益,无疑也是靠不住的。既不了解共产党的历史,也不清楚共产党的理论,多半是造成谢伟思、戴维斯等人一厢情愿的关键所在。任何熟悉共产党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虽然通常以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相号召,但他们在不同的革命阶段,革命的手法和目标却是不尽相同的。共产党的理论也很清楚地规定了不同革命阶段的不同革命任务。在民主革命阶段,被谢伟思、戴维斯等人所看重的统一战线、土地改革以及对民主政治的诉求,本来就是其论题中的应有之义。仅仅因为注意到中共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条件下采取了温和的社会政策,就断定“中国共产党人向后倒退了”,强调他们是由于认识到“以往的过火做法',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妥协与和谐,因而决心“迁就人类意志薄弱的一面”,真诚地走向循序渐进的改良主义和独立于俄国的民族主义,这只能说明谢伟思、戴维斯这些年轻外交官,甚至也包括罗斯福等少数美国上层领导人在内,这个时候对共产党实在所知甚少。当然,必须看到,对中共在政治上的同情,的确是因为许多美国人这个时候看到了一个与苏联截然不同的中共:一个独裁,一个民主;一个崇尚暴力,一个主张改良;一个坚持国家垄断一切的社会主义,一个强调要发展以自由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显然,后者更接近于美国人的民主理念。但这同时也说明,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其实仍旧是严守着一条意识形态的分界线的。他们从美国式的民主政治观念出发,对苏联以暴力革命和阶级专政为特点的苏维埃制度抱有强烈的戒心。谢伟思、戴维斯对战后苏联东扩的高度警觉与担忧,就突出地反映出他们在观念上是排斥苏联,并把它视为潜在敌人的。换言之,一旦共同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将不复存在,美苏之间,甚至美国与中共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都会逐渐凸显出来。抵制苏联,并殃及各国共产党人,是战后美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几乎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从这一点出发来认识问题,设想战后美国会实行联合中共拒止苏联的政策,或是设想中共会采取迎合美国疏远苏联的态度,都是不现实的。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解密历史档案,还原真实场景,钩沉重大事件,反思利害得失。主要事件有沈阳美国领事馆事件与新中国的“一边倒”,中苏结盟背后的民族主义碰撞,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因与果,从援越抗法到促越和谈的政策转变,毛泽东与两次台海危机,1960年代中国外交激进化的经过,中苏边界冲突与改变对美政策的困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4条)

 
 

  •   本书选取沈阳美领馆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立、中苏结盟与中苏两党的民族主义碰撞、中国出兵朝鲜的因与果、两次台海危机的由来及其幕后、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对美缓和等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外交事件,比较系统地依照历史演进的过程,逐一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像杨奎松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眼光独到,但平实冷静。作者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变动的情况及其导致这一系到变动的内外因素的分析,相比既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明显地有了较多新的思考,很值得关心国史的读者一读。
  •   杨奎松的书一直很喜欢,这两本建国史研究虽然是作者已发表文章的重新结集,但是依然很有可读性,旁征博引,又不缺作者的分析,与一些历史学者过于依赖资料的引用而忽视自己对资料的提炼和分析有明显区别
  •   相比既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明显地有了较多新的思考
  •   已经看了一大半了,觉得很不错。书里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台海战争、珍宝岛争端等等都做了非常深入细致的剖析,有充足的论据、翔实的材料和新颖的观点,让人受益匪浅。从这些分析更可以看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阶段,都与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的平衡密切相关。我的感受就是,国际政治、国际历史、国际交往就是大国政治、大国历史和大国外交,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   《中间地带》是杨奎松先生的力作之一。今天收到的,还有《建国史研究1》。刚才发出的收货反馈点击错了。应该是这个包裹。那个包裹还没有收到。老眼昏花,出错了。请见谅!
  •   这一部是从外交来谈新中国建国后的路程,我觉得作者很踏实的在记录,难得的书。
  •   详解建国后历史的,真的应该好好读一读杨奎松先生的这部著作。
  •   没有神化毛泽东,而是通过历史档案还原了一个个历史决策过程的真相。也凸显了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实力较弱的中国外交转圜空间的有限。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在国力较弱的前提下,当年中国也许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   过去读了部分杨奎松先生的书,写建国后历史的,无论是严谨性、深刻度,都值得一提。
  •   杨奎松教授的书,相当负责,相当认真,让你对那段历史有新的认识。
  •   中国外交的真实历史,是原来被掩盖住了的东西,现在拿出出来让我们明白,但有些方面不太尽人意,但书是极好的书了
  •   很好的书,新中国外交史,出版社印刷质量还有待提高,有一股不太好闻的油墨味。不过主要是书的内容好。
  •   杨奎松的著作,出一本我就买一本。
  •   我是认人买书的,杨奎松老师就是我认的人之一。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客观,尊重历史事实。不过,不愿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杨老师也未必做到了这点。同样的事实,人们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古往今来,史学家中被公认为思想家的也就是太史公而已。
  •   因为是专业的缘故,别人推荐后就买来一读,很不错,可以看出杨奎松先生的确在里面用力很深,再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赞一个!
  •   杨奎松的书质量一向有保证,这套书尤其如此,值得一看,获益匪浅。
  •   国史研究的外交佳作,经典作品
  •   想了解中国建国的一些问题就看这本书吧,真实,
  •   杨奎松的书,质量肯定没得说,好
  •   好书,杨奎松老师的书,必读
  •   杨奎松的书基本上都不错的!
  •   杨奎松的书总是要支持的
  •   杨奎松老师名气太大了,需要读读
  •   一流杨奎松
  •   只要是杨奎松的书,就可以买!!!
  •   印刷和纸张质量都不错,装订也很好,内容也不错,对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读一下。书中引用的部分书籍是由香港出版社出版的,除了被引用的部分,大陆公民无法阅读全文。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无论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为历史书籍,作者都应保持客观公允的立场。
  •   杨教授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现代史史学家。这些书资料详实,分析入理,欲了解现代史者不可不读。
  •   非常好的书,这一册主要讲外交问题。
  •   写的比较简单一些吧,但大体上十分客观,主要的感觉还是当时的中共还是受到苏联的影响比较大,说是威胁也可以,有这么一个邻居是非常可怕的,话说回来,几百年前的俄罗斯也不怎么样呀,为什么现在是人见人怕的这么一个东西呢。
  •   对建国史实比较详细
  •   了解真正的当代中国历史
  •   原来当初中国美国和苏联是如此地纠结~~~~~~·
  •   研究深刻是一本好书
  •   研究很有深度
  •   大概看了一下,还算行吧,对自己开展研究应该有用!
  •   新视角,新观点,新启发!
  •   与历史教科书相比更具有可看性和可靠性
  •   杨先生的文章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   许多观点都很新颖,作者有独到的见解
  •   这本书是我的工作用书,不过,作为史书,值得一看。可以开拓眼界。
  •   杨教授的书,一定要看
  •   史料充分,观点独到,不愧为大家啊
  •   不一样的笔触,不一样的视角,带给你全新的感官和思考!
  •   当做文本来读
  •   真实的历史,需好好反思
  •   历史总要归真,不管保密的多么严格,人民有权知道历史
  •   绝对是好书,相当于论文集,因此指望系统论述的就算了,论证了几个重要问题
  •   非常喜欢 -- 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相信老杨的书
  •   细致、详实的学院派学者
  •   该书对重构我们的历史观,意义很直接
  •   当当的打折力度太小,送货太慢
  •   老实说 有点晦涩 不是很让人喜欢看
  •   书收到了 ,不错。
  •   理论深刻,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好书,好文,好人。
  •   非常好,工作用
  •   朋友推荐的,是本好书!
  •   了解很多史实
  •   这类书较好的一本,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   运用了很多解密档案,视角独特。
  •   不敢乱评,就为积分。
  •   主线清晰,叙述严谨,尽可能客观公正。
  •   我挺喜欢的,受益匪浅
  •   看到了许多一般报纸上看不到的东西
  •   此乃好书也!
  •   杨老师的一直很好
  •   当作资料买的,还没来得及看
  •   《建国1》主要是从内政方面,分析了建国的严峻形势、中共对策、发展脉络。《建国2》则重点从外交方面,分析了建国的国际环境、重大决策、制衡较量。应该说,这两本书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格局,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客观的历史面貌,不无裨益。
    《建国2》把抗美援朝、抗法援越、中苏对抗、台海危机等重大历史事件,归结于中共,尤其是毛泽东本人所秉持的“阶级斗争”的观念反映,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也许有失偏颇。一个新中国,一个从枪杆子里产生的新中国,一个由千万人民群众为之奋斗而生的新中国,一个承载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伟大理想的新中国,一个与周遭国家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有着显著差异的新中国,一个从屈辱和糟践中站立起来的新中国,它的内政外交,不会只取决于一个领导人的观念,即便是,那也是从维护国家最大利益和实践自身理想出发的,代表的是一批人、一代人、一个民族的心态。作者在叙述这些问题时,未免不够客观和历史。
    其实,就是现在的中国想发展,都会受到各方制肘。更何况一个新中国,要想按照自己意志发展壮大起来,难度可想而知。谁家都会有本难念的经,关键的是我们从哪里出发,想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是每个国家念好经的核心。
  •   第二册实际上主要是关于新中国外交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反映了作者敏感的历史感觉,读来之后,还是有一些新发现
  •   此书很好,就是有篇杨奎松文章:干部任用政策与 当代史研究重复。有点不爽!!跟当当无关
  •   书是杨的一些文章集,但研究应该是较为细致和注重实证的。
    杨的作品本人自2000年购买江西人民版初版《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后,一直购买,确实是有水平的。
  •   杨奎松先生的作品,不可不读!
  •   49年以后的很多历史很少能公开出版,大多数人的历史教育只能来自中学教科书,少一些伪史,多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   收货后,抽空开了第一章。了解了二战末期及战后美苏为代表的2方对欧亚势力的划分及对国共2党逐鹿东北的影响。“雅尔塔会议”、“百分比”协议充分揭露了现实国际丛林法则:不管什么主义,实质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   读之文章拍案惊奇,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要想写出一篇有思想有见地的历史文章,只有下这种扎实的搜集比较真实的感性材料,拥有深刻理性的理论水平,一定得表达能力才能写出。
  •   深入历史细节,值得一看,推荐
  •   比较专业,但揭示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细节。有利于人们看到被神化的时代的真实情景。
  •   让我了解了很多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历史!
  •   相对而言,具有参考的价值
  •   书不错,可广州库房的货怎么要这么长的时间呢?
  •   真实的让人感觉沉重
  •   东西很好 很值
  •   还没顾上仔细看
  •   都是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此书为杨奎松教授近年关于中共建国前后史的研究论文集合。有些篇章在网上发表过,作者重新做了修订。1949年大陆剧变,为一般人熟知的是军事部分,其它方面则少见学术性讨论。其实,新政权的政治、经济、司法、行政、文化、宣传等方面都有许多可细心发覆之处,它们的演化形成,奠定了日后“新中国”的基本结构。杨教授的论述,未必毫无瑕疵,但依我看,所论均有所据。 确实如读友所说,这本书最好的部分就是土改那本分。其实富农和“三反”这两章也很耐人寻味。作者说的东西都是点到为止,没做什么评价,这也很令人理解。不然我们看不到这本书的出版了!书中的言外之意,只求我们读者自己寻味了。   政治人物,从来不要想象成多么慈眉善目的仁者。为了自己的政治目标,为了争权夺利,不杀人是达成不了野心的。任何人你不能苛责他怎么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有时因为他的想当然,多少人无辜被害。毛显示了以前我不曾认识的一面,让我触目惊心。毛喜欢搞运动,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总会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动群众。群众没有发动起来,毛会认为运动没有开展起来,特别是下层群众必须行动起来才算运动成功。这点固然有其优点,但他从不考虑当时下层群众的素质和思想水平。2、下指标,摊牌惩处人数或比例。毛从不管下面实际具体什么情况,只是根据所得的片面材料(有时候就是主观臆测),摊牌杀人指标,不到标准就批评干部“右倾”。土改划地主富农成份如此,“三反”打老虎也是如此。多少下层干部为了凑人或取悦上级而烂杀无辜。3、宁左不右,矫枉必过正。不担心过错杀人,就怕群众不起来运动。每场运动,没有一次不是扩大化的。如果冤死人是窦娥,恐怕处处六月白雪,冤魂嚎哭… 中共革命的道义性所在就是土地革命,如果建国前的土地问题并不如中共所阐述的那么严重,地主剥削压迫并不如中共所宣传的那么残暴,暴力革命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很多东西就要被重估了。关于土改部分的篇章里,杨运用各种资料和分析得出结论,建国前的土地问题并不如中共所阐述的那么严重,10%的地主占有的土地在五六成左右,并未高达八九成,土地集中并未那么严重,绝大多数地主都是小地主,本身都是靠勤劳生存,并不存在多少剥削的情况。土地革命是中共政治性渗透运动组织的结果,在运动中随着暴力宣传的自动结果,暴力现象和极端主义被逐渐扩大,甚至因阶级问题冲击到中共干部本身       当然,杨的言论是一家之言,在此文章的基础下,可以深入的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可以更多的参见其所引用的书籍和文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比如高王凌关于清朝民国土地集中问题的书籍,关于土改运动贫民团问题,对干部的冲击问题在近代史学术杂志如洗脸等文章中都有深刻的阐述,在学术圈内从学理上讨论并无禁忌,只不过大众不容易阅读到这些文章而已 在大量原始档案保密并披露不完全的情况下,任何历史结论的下达都为时过早。仅有的史料看,还是可以的,毕竟在体制内的作家。
    2太少了,重点还是1,没怎么看2,还在睡觉呢。
  •   国与国之间建交不是像党与党或共产国际式要意识形态相同才可!!!

    中国建国初期与美苏地位实力都不是大小问题,是百年织弱所无法比的巨大差距.据我体法,其实墨克牙塞将军根本就对中国不肖一雇,不予重视中国出兵.它嚎叫:如果中国出兵朝鲜,就让朝鲜成屠宰场.只是它败了诿过予人,掩盖它自己的狂妄自大和愚昧无知.就是同一意识形态的蒋"该死"都不能像英法...等马(牛)仔级,只能是猪狗级.屎大淋也是在中国出兵朝鲜,并在一, 二次战役后才对毛泽东和他的共和国有所改观.美国鬼认为韩战是墨克牙塞将军(找不到它有什么任何一星半点了不起的战功)蠢和大意不服,又在越南充分体现它的海空优势与中共再战.中国用傀儡+不公开承认暗暗出兵(使武元甲成名,北越立国的奠边府战役一开始它和大部份越共将领都不敢打,是毛说服胡伯才打.但到后来要中国兵装越军最后才打下......)

    美国鬼要到在越南打不下去,要找台阶才与中国交往. 还一度进入蜜月期. 但中美建交绝不是意识形态相同或接近. 是毛泽东和在韩战越战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使中国人洗脱"东亚病夫",从始站起来(特别是海外华人充分体现)。

    在那时中苏的交往(准确地讲是老毛与屎大淋交锋、斗智),中苏作者有美化或掩饰屎大淋霸道与毛的矛盾. 没沈志华说的透彻。可能沈是个体户不怕掉饭碗的原因。
  •   买的是一套的,可能自己不是很喜欢着套数,觉得一般,也可以接受。
  •   大陆学者无人出其右者
  •   截取建国前后大事记,做以比较详细的介绍。结合国内外局势和前后的脉络,是好书!
  •   给妈妈买的,她说很好的书!
  •   标记这篇评论以便让其他用户知道您在卓越亚马逊购买了此商品 了解更多
  •   看过后,感觉作者对毛的做法有些不认同
  •   体制内少见的说了写实话的书
  •   杨老师的书,内容没得说,向来质量很高的,可这本的书的定价有点高了,320多页的书定价38元,折后还27元 ,西安事变新探 460多页定价才30元,况且而还有折扣,当然冲着杨老师的大名这本书也必须买,不过心里有点疙疙瘩瘩。。。
  •   很不错,挺喜欢的,下次还会再来
  •   书是两本一套。这是第二本。这样的书可以作为资料留存,应该是销量不会很大。看起来作者的观点鲜明。
  •   语言通俗流畅。很好。
  •   具体为杨奎松先生发表的论文合编,老实说如果财力有限的话建议可以不买,直接在CNKI上搜索下载会更好,不如杨奎松先生其他的系统论著好
  •   一本好书,所有观点无论是否正确,都有历史资料为依据,杨奎松的作品,就是这点硬。
  •   杨奎松的书读了总有收获。
  •   角度新颖,观点鲜明,史实详尽。
  •   一本值得一读的现代化史研究著作,特向大家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