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戏剧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福建人民  作者:陈世雄//曾永义|主编:陈支平//徐泓  页数:392  
Tag标签:无  

前言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闽南文化丛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之所以组织撰写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三点学术思考。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今,区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学术热点,从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的研究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二、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既向往追寻中华的核心主流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顽固地保持边陲文化的变异体态;既依归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文化体制并积极为之作出贡献,又不时地超越传统与现实的规范与约束;既有步人之后的自卑心理,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意识;既力图在边陲区域传承和固守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念,却又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了诸如乡族组织、帮派仁义式的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可以把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人文因素,有机地磨合和交错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闽南区域文化及其社会经济的持续生命力,从而使得闽南社会及其文化影响区域能够在坚守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有所发扬,有所开拓。我们通过对于闽南二元结构文化结合体的研究,应该有助于对于中华文化演化史的宏观审视。三、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从地理概念上说,所谓闽南区域,指的是现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厦门、漳州所属的各个县市。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南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以上的区域。由于面临大海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特征,使得闽南文化在长期的传承演变历程中,不断地向东南的海洋地带传播。不用说祖国大陆的浙江温州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沿海,以及祖国的宝岛台湾,深深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带有变异型的闽南方言社会与乡族社会,即使是在东南亚地区以及海外的许多地区,闽南文化的影响所及,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因此,闽南文化既是地域性的,同时又是带有一定的世界性的。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之下,研究闽南文化尤其显得深具意。

内容概要

  《闽南戏剧》的任务,就是锁定闽南戏剧文化圈,研究它的历史变化,研究其中的各个剧种是怎样继承了传统,又怎样进行创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些剧种发生了怎样的变异。

作者简介

陈世雄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俄语专业。1982年获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并分配到厦门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戏剧理论、俄罗斯与欧美戏剧、闽台地方戏剧。1985年10月至1986年9月在列宁格勒大学进修。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3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1998-1999年到莫斯科文化大学做访问学者。1990-1999年任中文系副主任。现为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肪缂倚崂硎隆⑾妹攀邢肪缂倚岣敝飨?br>1983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第一部专著《西方现代剧作戏剧性研究》。书中首先回顾了19世纪欧洲"新戏剧"的革新与探索,然后着重论述了契诃夫的心理剧、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现代西方戏剧流派的戏剧性问题。这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最早出版的外国戏剧研究专著之一,曾经产生较大影响。曾永义,1941年生,台湾省台南县人。1971年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班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戏曲与文学推广协会理事长、历史文学学会理事长。先后荣获金笔奖、杰出著作奖等多种奖项。

书籍目录

绪论:关于闽南戏剧文化圈的思考一、闽南戏剧文化圈及其变异二、闽南戏剧文化圈的独特性三、从闽南戏剧文化圈看影响剧种变异的诸因素四、戏曲的正音与政治的正统五、话剧与歌剧在闽南的本土化第一章 闽南戏曲与信仰习俗第一节 信仰习俗与闽南民间戏曲的演出场合一、民间信仰二、岁时节庆三、人生礼俗第二节 闽南民间戏曲的社会功能一、闽台社会重要的娱乐方式二、延续民间文化传统三、闽台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四、缓解社会日常矛盾的特殊功用第三节 祈福与祭煞:闽南的仪式戏剧一、禳灾祈福的傀儡戏二、闽南的扮仙戏第二章 剧种传播中发生的地域性变异第一节 泉腔戏曲在漳州一、老白字戏的出土二、明清以来梨园戏在漳州的传播三、泉腔戏曲在漳州的留存现状第二节 歌仔戏的地区变异——以咸水腔歌仔戏为例一、咸水腔歌仔戏的定义和特征二、咸水腔歌仔戏的来源三、文化混血与歌仔戏的地区变异四、歌仔戏的飞地和生存之道第三章 外来戏曲剧种在闽南的变异第一节 外来戏曲与闽南正音一、正音的缘起二、正音的记载和内涵三、闽南正音的存在方式四、闽南正音的社会功能与权力隐喻第二节 融合与变迁——闽南四平戏的发展路径一、闽南四平戏的自我改造二、消解与融入的四平腔第四章 话剧和歌剧的地方变异第一节 早期话剧的权宜之计第二节 抗战期间大众化的尝试一、抗战与剧运二、提高与普及三、方言与大众化四、抗战时期闽南方言话剧的作用第三节 台湾光复初期的方言话剧一、光复初期复杂的语文问题二、关于方言话剧的论争第四节 地方化与现代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探索一、泉州歌剧团方言歌剧的坚守与创新二、台湾小剧场运动与方言运用问题第五节 台南人剧团的“跨界/本土”一、在方言话剧基础上展开跨文化戏剧实践二、西方经典剧作的本土转化三、存在问题和吕柏伸的反思第五章 闽南戏曲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与变异第一节 歌仔戏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与变异一、广播歌仔戏二、电影歌仔戏三、电视歌仔戏第二节 台湾布袋戏的现代转型一、布袋戏与现代传播媒介的接触史二、虎尾黄家与布袋戏的媒体变异第六章 官方政策对闽南戏剧的影响第一节 历代执政者对民间戏曲的四种策略第二节 日本殖民当局的政策与台湾闽南戏剧的命运一、日本殖民者的“皇民化”政策和“皇民剧”二、日本殖民当局的文艺政策对台湾戏剧的影响三、民间戏曲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台湾歌仔戏西进和南下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地方戏改良与“反共抗俄剧”一、抗战期间闽南的地方戏改良二、民间自发的歌仔戏改良——改良调与改良戏三、政府主持的歌仔戏改良第四节 台湾当局戏剧政策及其影响一、反共抗俄剧二、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地方戏曲改良第七章 闽南地区戏曲改革第一节 闽南地区戏曲改革的缘起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第三节 改人、改戏、改制一、改戏二、改制三、改人四、小结第四节 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前后的闽南木偶戏第八章 高甲戏丑角艺术的发展和剧种个性的演变第一节 新剧目的创作与高甲戏丑角艺术的成熟第二节 汇演、展演对高甲戏丑角艺术的促进作用一、高甲丑戏的获奖与晋京演出二、丑角的汇演比赛第三节 权威话语对剧种发展趋势的影响第九章 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保护本土戏剧文化第一节 在发展、创新中坚守剧种个性一、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二、歌仔戏《邵江海》三、木偶剧《钦差大臣》四、关于保护剧种特色的思考第二节 民间戏班的复兴与挑战结束语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闽南戏曲与信仰习俗在闽南戏剧文化圈,戏曲活动与民间信仰习俗的关系特别密切,追根溯源,这与闽南民系的历史和生存状态有着紧密的关联。闽南民系的形成历经了多次中原汉人的南迁,以及与当地闽越族的融合。历史上,福建的重峦叠嶂屡屡阻断中原战乱的侵扰,古老的风俗得到比较完整的保留。一代代闽南人小心翼翼地延续着传统,保留古礼。至今,平平仄仄的闽南话俨然犹存唐宋古韵;燕尾红砖的闽南大厝上赫然写着“颍川衍派”、“延陵传芳”这类堂号,竞先标榜中原故地的姓氏郡望;俗好巫鬼的闽越遗风也让中原本来就敬重鬼神的信仰习俗益发繁杂多元。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将闽南与整个世界相连,“市井十洲人”,异域文化扑面而来。自明清以来,大批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播迁海外。鸦片战争、五口通商,这里是近代中国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最早碰撞和交汇的区域之一。于是,留存传统与吸纳包容,便矛盾复杂地并存于闽南社会。闽南在地理上位于大陆的边缘地带,又处在与异域文化交流的前沿,这样一个区域,族群文化心理更加渴求一种精神内核的稳定性,以确立自身在民族历史和文化空间中的坐标,从而开拓茫然的未来,走向陌生的异邦。文化根性的确立离不开乡土、血缘、宗族等传统观念,而这些抽象观念要化为广大俗民的集体无意识,显然有必要依附于各种各样繁复的民俗仪式与风俗化的庆典活动。而这些庞杂的风俗庆典,又使得民系文化呈现斑斓多姿的丰富侧面,保持旺盛的活力。

后记

本书由厦门大学陈世雄教授与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联合主编,在确定选题后,由陈世雄具体负责全书构思、章节安排,并撰写绪论、第二章第二节、第七章第四节、第九章和结束语,由他的博士生吴慧颖撰写第一至第八章的其他部分,陈世雄加以修改并最后统稿。吴慧颖承担了本书的大部分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在资料方面有许多新的发现,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这是要特别强调的。曾永义教授与陈世雄教授、吴慧颖博士有多年交往、合作的历史,曾永义作为厦门大学的客座教授,曾多次在厦门大学观摩指导,作《从戏曲论治学》、《论折子戏》等学术讲演,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并获得高度评价。曾教授的座右铭是“人间愉快”,我们希望这种愉快的合作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

编辑推荐

《闽南戏剧》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闽南戏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介绍详细,质量也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