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雄风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季宇 著  页数:215  

前言

  席卷全国的辛亥革命,到现在整整100年了。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对辛亥革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解决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问题。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是不够的,往往讲它的消极和失败的方面比较多,讲它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推进作用比较少。这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同志于1941年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其中讲道:“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当年的青年现在如果还在世的话已经九十来岁了。林伯渠同志70年前讲这番话的时候尚且如此,今天的青年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严重不够也就不难理解了。  时代的原因也很重要: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改变。孙中山也总是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所以在民主革命阶段,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先进人士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面,以鼓舞人们继续奋斗去夺取胜利。因此,以前对辛亥革命的不足方面讲得比较多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已经过了100年,中国人民已经站立起来并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过头来看,我们自然可以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冷静、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  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但这句话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说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上提出了新的目标。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到的苦难实在太深重了。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但是到近代却大大落后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因为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丧失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上了听凭外国殖民者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此后,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的深渊。当时,压在中国人心头的有两块巨石,一块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块是清政府的反动腐朽统治。  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此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亲历这场事变的革命前辈吴玉章同志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我们当时悲痛之深,实非言语所能表述。”可见甲午战争对中国人的震动和影响之大。  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到此为止。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租胶州湾,自此各国纷纷在中国强租领土,划分势力范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世界上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国家发动战争,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此后,八国联军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长达一年之久,并实行分区管制,居民要分别悬挂占领国的国旗。这种耻辱,不能不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90年后邓小平同志还谈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OO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接下来的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一场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朝两国历来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又给了中国人很大的刺激。中华民族已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  长期以来,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许多国人盲目自大、安于现状。即便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但一般人的认识还很不足,危机意识不强。1894年甲午战争前夜,郑观应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看到“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的严重局面,觉得需要危言耸听地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张,但是在书名中一定要加上“盛世”两字,不敢说已是“衰世”,不然受到的压力就太大了。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二年,改良派的严复写了一篇《救亡决论》,最先喊出“救亡”的口号。陈天华在《警世钟》中说:“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反映出当时中国人那种焦虑和急迫的心情。  我们再来看看清政府的状况。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流亡西安的清政府发出一道上谕,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时的清政府已俨然成为一个“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还是一个极端专制的政府。在民怨沸腾、革命高潮日益逼近之际,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的第一条就是:“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它还规定国家颁布法律、召开议会、调集军队、对外宣战、签订条约等权力都集中在君主手中,特别强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可见,即使已到了穷途末路,清政府依然坚持那种极端专制的制度。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大体在白银八千万两。而甲午战争失败后向日本的赔款就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加上分期缴付所需利息,相当于三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辛丑条约》按照人均一两白银的标准,规定中国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这些钱从哪里来?一方面,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这大大加深了对列强的依赖;另一方面,只能加重税收、加紧搜刮国民。至宣统三年,国家的财政收入猛增到三亿两白银。当然,这不是生产发展而只能是加紧剥削的结果。  如何改变这样的危局?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等许多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不仅首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组建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也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在当时是最进步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尽管孙中山的思想中有着空想的成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道路,但这些目标的提出毕竟激励了不止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但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历史重担。多少年来,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制度,而君主专制制度反过来又从政治上保障维护了封建土地制度。君主仿佛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顶巅。《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就得要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而辛亥革命砍掉了皇帝这个封建社会的“头”,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从此以后,从北洋军阀到蒋介石南京政府,像走马灯那样一个接一个登场,旧社会势力却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比较稳定的政治秩序来。这样的状况和辛亥革命以前显然不同。  有人评价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国军阀割据,社会更加混乱。似乎革命徒然造成社会的混乱,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这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看法。实际上,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打倒后,旧势力只能靠赤裸裸的野蛮的军事统治,显然这是无法持久的。而且,军阀混战使旧统治势力四分五裂,也有利于以后,人民革命的开展。所以尽管军阀混战对中国人民的伤害极大,但如果从稍长时段的历史眼光来看,这种动荡和阵痛是社会转型期常需经历的过程。可以说,辛亥革命在这方面正给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打开了道路。  三、辛亥革命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  民主意识就是指国民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里,一切都是皇帝“乾纲独断”,老百姓根本谈不上有对国家建议和管理的权力。戊戌变法前的“公车上书”当时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但上书的都是有功名的举人,并且由于都察院拒绝代递,所上之书也没有能送达朝廷。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特别提出要写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虽然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但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民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团体纷纷成立,报纸杂志空前活跃,群众活动多了。可以这样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因为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创造的这种社会氛围和民众心理状态,五四运动很难发生。另一点是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将过去被看得至高无上的皇帝推翻了,连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过时的东西不能怀疑、不能推倒呢?陈独秀在《新青年》写了一篇《偶像破坏论》说:“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出众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命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比寻常人还要可怜。”五四运动时期对许多旧事物的怀疑和批判,同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解放有很大关系。  从近代历史上说,太平天国洪秀全做了天王实际上还是皇帝;戊戌变法是想靠一个好皇帝来实现;义和团运动打的还是“扶清灭洋”的旗号。从世界范围来说,世界大国实行共和政体的只有美国和法国,其他的都不是共和政体。辛亥革命在中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这件事不能小看。当然,我们还要看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有严重的弱点和不足。为什么辛亥革命这样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并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第一,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人认为推翻清政府后革命就成功了,失去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妥协心理上升为主流,导致革命半途而废。第二,它没有广泛地发动并依靠群众,特别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辛亥革命的主干力量是受过近代教育的爱国青年。他们在会党和新军中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有力的革命宣传,博得了相当广泛的同情。这是武昌起义后能够迅速得到多数省响应的重要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发动了群众,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它并没有能依靠和发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特别是在农村没有一个大变动。而没有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参加和支持,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面前就觉得自己势单力孤而易于妥协,这是它失败的重要根源。第三,同盟会是一个相当松散的组织,成员复杂,当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后,内部就四分五裂,无法形成一个把革命推向前进的坚强核心。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没有一个能提出科学的明确的革命纲领、能依靠和发动最大多数群众、由有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坚强有力的党。因此,尽管辛亥革命取得了那么太的成绩,但仍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这也促使许多投身过这场革命或受到它影响的爱国者不能不严肃地重新思考国家社会的许多根本问题,寻找新的出路。 走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和第三步。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五四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历史事件是一步一步走的。中国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为起点,接棒,然后又远远地跑到前一个人的前面去。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10年的历史,是不断探索、不断在矛盾中前进的历史。它留下的经验教训,不仅使我们了解共产党建立的必然性,而且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  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取得众所公认的突出成绩。但有一个问题仍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国版图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多样。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文化传统、风俗习尚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辛亥革命是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它的发展在各个地区并不是以同一模式再演。共同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这在研究中国各个时期历史时都需要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也是如此。如果目光只集中在少数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很容易有简单化的缺陷,不足以完整地表现出这场革命的全貌,也难以看清这场革命在整个中国造成怎样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分省研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比较。这部丛书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区。中国各地的情况复杂多样,丛书各卷分别对这些省在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哪些社会力量发动了当地的革命、清朝疆吏是如何应对的、革命引起了哪些巨大的社会变化、旧社会势力怎样反扑等等,都有相当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就便于进行比较研究:从相同的地方可以加深对这场革命共同规律的理解,从不同的地方又可以看到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这就是中国的实际国情。不作这种比较,既难更深入地把握住这场革命的发展规律,也难以看到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所以,这项工作对推进辛亥革命研究走向深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期待着的。  但是,要进行这样全国性的大协作谈何容易。我很钦佩人民出版社和各省人民出版社有这样的眼光,下决心齐心合力来从事这项巨大工程。由人民出版社和17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共同策划并组织出版的这套《辛亥革命全景录》丛书,在新闻出版总署支持下,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其中,《共和大业——聚焦1911》作为综合卷,总述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地方卷几乎每省一册(《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包括了今天的两市一省)。这样,便全方位地概述了辛亥革命在各地的发展(可惜缺少了新疆、广西、福建和东北)。  承担了这项任务的出版社都把这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社社长担任丛书的编委会委员,亲自抓,称为“社长工程”。编委会先后召开三次编辑工作会议,确定:作为历史性纪实丛书,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构;图文并茂,注意可读性;还制订了丛书的装帧设计方案和印刷技术标准等。  丛书作者都是年富力强、学有专长的本地学者。书稿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对辛亥革命中的全局性活动及跨界活动,不写或只作简单的交代。由本地学者写本地事件,有许多优点:史料搜集相对较易,除充分使用现存的文学资料外,作者还亲历有关历史遗迹,走访当事人及其后代,收集整理了不少口述史料,经认真考证后使用,使本书提供了较多新的资料。为了做到图文并茂,责任编辑协助作者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找到不少以往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图片,为丛书增色不少。  总之,这是一部集体努力的产物,必须归功于人民出版社、各省人民出版社和当地专家学者。我所做的工作很少很少,由出版社邀约而承担了主编的名义,主要是表示对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支持和能够顺利完成的兴奋。我很希望各界学者能够充分利用这部丛书的成果,并且指出它的不足之处,以便把辛亥革命研究更有力地推向前进!

内容概要

  辛亥革命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前后,安徽的志士仁人为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许多人因此而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
  《铁血雄风:辛亥革命在安徽》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段的诸多深层历史问题作了精详而深入的研究,在深入反思辛亥革命成败得失的同时,热情讴歌安徽革命党人在投身这场反封建反专制的历史洪流中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为建立共和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作者简介

  季宇,祖籍江苏泰兴,出生于安徽芜湖,自幼在合肥长大,著有小说集:《当铺》、《爱的变奏》、《王朝爱情》、《猎头》等;长篇作品:《段祺瑞传》、《权力的十字架》、《徽商》、《共和,1911》、《淮军》等;另有影视作品《新安家族》等多部。
所著作品曾获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安徽社科丈艺奖、中篇小说选刊奖等。现任安徽省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清明》杂志社主编,国家一级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乱象丛生 危机四伏
 一、变局中的安徽
 二、喧哗与骚动
 三、新的力量在成长
 
第二章 地火蔓延 暗潮涌动
 一、安徽公学和《安徽俗话报》
 二、拒俄运动与藏书楼风波
 三、革命党人在行动
 
第三章 舍生取义 壮士浴血
 一、万福华刺杀王之春
 二、吴越勇炸五大臣
 三、倪映典燕塘谱忠魂
 四、黄花岗皖籍三烈士
 
第四章 野火春风 前仆后继
 一、自立军大通举义
 二、徐锡麟悲歌皖江
 三、马炮营血染宜城
 
第五章 平地惊雷 势如破竹
 一、淮上起义发先声
 二、安庆光复动根本
 三、庐州芜湖传捷报
 四、江淮处处风雷动
 
第六章 不畏牺牲 浴血奋战
 一、临淮、蚌埠阻击战
 二、颍州争夺战
 三、津浦线大会战
 四、皖北反击战
 
第七章 权力博弈 内乱纷扰
 一、都督之争
 二、浔军之祸
 三、大通之乱
 
第八章 “二次革命” 不屈抗争
 一、柏文蔚督皖
 二、控制与反控制
 三、妥协的代价
 四、迟到的反抗
结束语

章节摘录

  一、变局中的安徽  19世纪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社会开始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的枪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起初外国势力的侵人还没有像在沿海那样直接明显,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在安徽依然是生产方式的主体,没有受到显著破坏,但随着西方势力侵略的逐步深人,安徽的社会和经济开始受到全面冲击。  首先是鸦片泛滥成灾。早在鸦片战争之前,鸦片已深入安徽内地;鸦片战争后,情况更为严重。到处是烟馆、烟民,其流毒深广,危害甚巨,不仅严重摧残了安徽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而且卷走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安徽政府的财政收人也急剧下降。  其次是巨额赔款造成的压力。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各项赔款总计两千一百万元,要求三年内偿还,而第一年偿还六百万元,朝廷责成由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负担。安徽地方财政本来拮据,府库长年积欠亏空,地方政府拿不出钱来,只好转嫁负担,对商民层层盘剥。当时,安徽省内各种苛捐杂税高达几十种,而且名目繁多,连牲畜、农具、树木、房宅、家禽以及婚丧嫁娶都要纳税。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安徽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地区。据粗略统计,1840年至1910年(即辛亥革命爆发前一年),安徽遭受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二十五个州县的年份竟达四十一个,平均不到两年出现一次。天灾似狼,而人祸如虎,则更为可怕。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各级官僚中饱私囊,贪赃枉法,大小地主欺压盘剥,土地兼并极为严重,许多农民失去土地,无以生计,只能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整个安徽经济一片萧条。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日益加剧,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次次战败,又一次次对外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如同一把把绳索套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而西方列强却利用这些条约中的关税特权,一边向中国倾销廉价的工业品,一边疯狂掠夺中国的原料和资源。安徽也不例外。以布匹为例,由于大量的洋纱、洋布的涌人,严重打击了安徽的土布业生产,棉纺手工业者纷纷陷人失业、破产的境地。与此同时,洋商们还把贪婪的目光投向安徽的原料和资源,在经商互市的幌子下,大肆掠夺。以茶业为例,鸦片战争后,安徽茶叶贸易对外出口量急剧增长,比战前高出一倍之多,从表面上看一片繁荣。实则却是以洋商低价掠夺为代价的。这些都表明资本主义对安徽的殖民侵略进一步加深。  除此之外,伴随着武装和经济侵略的进行,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席卷而来。清初,安徽就有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传教点主要集中在五河、安庆、池州和徽州等少数地区,后来逐步扩张。到光绪年间,安徽省已有大小圣堂三百多所,遍布各州县,教友三万多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教士的到来,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在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瓜分的背景下,传教士的活动更多的带有强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色彩。加上东西方文化的隔阂,以及部分传教士和教民横行乡里,为非作歹,引起安徽各阶层强烈愤慨。于是,连绵不断的排外反洋教斗争不断发生,此起彼伏,近半个世纪以来,几乎从没停止过。  尽管相对沿海省份,西方列强对安徽的侵略和渗透要缓慢一些,但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在不断积聚,日益激化。许多破产者和活不下去的农民被迫走上反抗道路。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从起义爆发到被镇压,战争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太平天国起义一方面是对暴政的反抗,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战争也带来了对生产力的极大的破坏。安徽作为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根据地和主战场,一直饱受战火蹂躏,田园荒芜,人口锐减。 太平天国和捻军相继失败后。帝国主义对安徽的渗透和控制进一步加深,而且愈演愈烈。清光绪二年(1876年),芜湖开埠。这是安徽口岸首次对外开放。查互市通商之约,始于鸦片战争,先有沿海五口开放而未及内港长江。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开放长江四口岸,即汉口、九江、镇江和南京。这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长江内港的开始。二十年后,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安徽芜湖、大通和安庆三处口岸又继汉、九、镇、宁设关之后也对外打开了门户。其中芜湖作为通商口岸,大通、安庆作为客货轮停泊处所。  虽然芜湖开埠晚于上海三十余年,但皖据长江之中,地跨江淮,物产丰饶,上至赣鄂,下至沪宁,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芜湖关一开,西方势力也由此大规模侵入,使安徽成为他们重要的掠夺目标之一。  清光绪三年(1877年),芜湖正式设立海关,开辟租界。英国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德国瑞记洋行等先后进入。这些洋行控制着安徽的进出口贸易,垄断市场,把持着安徽的经济命脉。  光绪末年,外国资本主义开始把掠夺的目标转向安徽矿产,这就进一步加速了安徽半殖民化的深度和广度。  芜湖开埠及安庆、大通开放,标志着帝国主义势力真正打开了安徽的大门。从此,安徽的灾难和危机变得更加深重。  ……

编辑推荐

  《铁血雄风:辛亥革命在安徽》由著名作家季宇执笔,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安徽辛亥革命历史的纪实作品。本书从革命发端写到二次革命失败,着力表现辛亥革命期间在安徽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在深入反思辛亥革命成败得失的同时,热情讴歌安徽革命党人在投身这场反封建反专制的历史洪流中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为建立共和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本书的特色在于将事件和人物置于晚清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之下,并以当代的眼光对历史进行透视,对促进安徽及全国辛亥革命阶段研究的理论建设,多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铁血雄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