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新优势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陆立军,周国红 著  页数:260  

前言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区域文化入手,对一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展开全面、系统、扎实、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借此梳理和弘扬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和丰富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活动,规划和指导未来的文化发展蓝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力量;另一方面,这也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内容概要

  培育“浙江制造”新优势必须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以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等为战略重点,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浙江制造”新优势》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的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课题的研究成果,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陆立军,男,1944年11月生。196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本科,1981年在河南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即到浙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自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并曾任该学院院长。兼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产力学会会长。2005年当选为浙江省特级专家。作为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市场义乌》、《义乌商圈》、《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等20余部。作为第一完成者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其他奖多项。  周国红,男,1967年生,博士,副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经济地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现就职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主要从事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代序)前言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第一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宏观背导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制造业的国际分工第三节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历程与趋势第二章 浙江制造业的成长历程与基本经验第一节 浙江制造业的成长历程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成长的基本经验第三章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第一节 浙江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性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第三节 提升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第四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平台: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一节 整合与创新: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第二节 建设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从三个层面进行整合与创新第三节 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模式、路径与措施第五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重心:产业集群整合与提升第一节 产业集群:浙江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成功之举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的区位集聚及绩效第三节 浙江制造业“块状经济”的整合与提升第六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途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一节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意义第二节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举措与经验第三节 浙江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措施保障第七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制高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节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战略意义第二节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浙江产业结构的提升第四节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途径第八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主线:结构调整与优化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态势第二节 制造业不同行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第三节 浙江制造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第九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关键: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制造业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与模式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战略意义第三节 现阶段浙江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浙江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第十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一节 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第二节 坚持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整合提升第三节 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制造业对外拓展的规模与水平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水平的加快提升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结果。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执政理念的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以及使用和处理产品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废弃物,是造成环境与发展冲突的主要源头。因此,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解决好资源和环保的问题成为浙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制造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借助各种先进技术,使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直到报废、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目前,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浙江省制造业的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主,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

编辑推荐

  制造业既是浙江经济原有的突出优势。更是浙江经济实现转型、提升的关键。培育“浙江制造”新优势是浙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内在要求,也是工业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保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浙江制造新优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