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领袖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蔡堂根 著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王羲之、谢灵运、骆宾王、孟郊、寒山、赵孟頫、黄公望、王蒙、茅盾、夏衍、郁达夫、竺可桢、童第周……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贯彻省委省政府号召推出的文化工程,推出了100位古今浙籍文化名人传记。本书为丛书之一,介绍的是道门领袖——杜光庭。

作者简介

  蔡堂根,湖南攸县人。1967年生,2001年获厦门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宗教方面的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数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宝玉大圭出缙云缙云仙风盛世道教少年志学第二章 天台修道抒壮志弃儒向道天台从师志存高远第三章 僖宗赐紫勤护驾漫游问道僖宗赐紫随驾长安第四章 隐居青城兴教忙结庐青城修观建醮整理科仪探求教理第五章 名显王蜀展奇才前蜀兴起展才助蜀殷勤慰主终老青城第六章 傲世妙笔传神仙道教传记文章傲世翰墨留香结束语杜光庭大事年表杜光庭赐紫时间考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总之,仙风道骨是缙云山水传说的基本特色,也是缙云地理人文传统的形象概况,缙云的仙风道骨给了杜光庭神仙的梦想,也给了杜光庭神仙的灵气。它既像生命体中固有的基因,影响着杜光庭情感思想的发展和成长,又像一个明亮而美丽的光源,为困惑中的杜光庭指明方向,为前行中的杜光庭提供强大的力量。  盛世道教  任何一个英雄俊杰都是其所处时代的英雄、时代的俊杰,时代可能给予他们刺激,唤醒他们沉睡的梦,催促他们行动;时代也可能为他们提供一条宽敞的通道、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自由驰骋,因此,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时代同样给予杜光庭重大的影响,如果说缙云的地理人文传统给了杜光庭神仙的灵气和梦想,那么,唐代的道教风尚就像一个盛大的剧院,为杜光庭神仙梦想和灵气的表演提供了一个宽敞的舞台,让杜光庭的神仙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1.唐前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中后期,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道教最初的组织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为张角所创,因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当时疾疫流行,张角以替人疗病的方式传教,使太平道得到迅速发展,10余年间,教徒便达到数十万,遍及黄河中下游各州。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张角率领太平道道徒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从此传授不明。五斗米道后来又称天师道或正一盟威之道,大约于东汉顺帝(126-144)时,由张陵创立于西蜀鹤鸣山。该道初创时期规定,凡加入该道团组织的信徒都必须缴纳五斗米,故名“五斗米教”。又因创教之初曾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强调召神劾鬼、符篆禁咒等道术,巫术色彩浓厚,时人或称之“米巫”。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张陵之孙张鲁还曾为《老子》作注,名《老子想尔注》,通过注解《老子》而阐述五斗米道的信仰与教义。后来,张鲁利用五斗米道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张鲁政权在其辖境内设立“义舍”,置义米、义肉以供出行的道徒取食,又实施宽刑、禁酒等利民措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故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张鲁统治的巴、汉地区却比较安定。这种局面维持了近30年,有力地促进了五斗米道的发展。曹操出兵征伐汉中时,张鲁投降曹操;张鲁及部分道徒被迫北迁,这样,五斗米道扩展到北方,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  初期的道教主要活动于民间,流传于下层群众中。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逐渐向上层社会发展,往往与统治集团相结合并为其服务;同时,世胄高门纷纷加入道教,甚至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道教世家,如当时的王羲之一家就是这样的道教世家,家族中的几代人都与道教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统治集团和士族大姓的加入,道教内部的思想体系和科仪形式等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初期道教来自民间,其思想体系和科仪形式中充满了下层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许多东西可能与上层社会的观念和利益格格不入,甚至矛盾对立。士族大姓等统治阶层加入道教后,自然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来改造五斗米道。一方面,他们废除了入道时缴纳五斗米的旧制,废除了房中术等与传统道德相冲突的修炼方法;另一方面,为了使道教适应士族贵族的需要,他们在修炼上强调存思之法,强调个人修炼,还整理了早期道教粗糙的理论体系和科仪形式,制定了许多新的经仪。通过各方面的改造,道教的教理教义、科仪规范等逐步完备,渐渐摆脱了早期道教那种比较原始的状态,原来的民间宗教逐步转化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上层道教,进一步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道教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在道教的这一改造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建了种种修炼成仙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为上层化的贵族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等统治者的支持下,依据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改造原来的五斗米道,形成了北天师道。陆修静编制了《三洞经书目录》,这是道教史上第一部道经目录,对以后整理和保存道教经典起了重要作用;另外,他又在总结天师道原有的各种斋仪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的修持仪式和儒家的封建礼法等,制定了道教斋醮仪范,以适应道教改革的需要。经过寇谦之和陆修静的修订,道教的教规教戒、斋醮仪范等逐步定型,各种规章制度更为健全,道教组织也较为严密。陶弘景在寇谦之、陆修静的基础上,继续接收儒、释两家的思想,改造充实了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开创了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大的上清派茅山宗。  隋朝皇帝杨坚、杨广都对道教非常重视,促进了道教的进一步发展。隋文帝杨坚夺取政权时曾利用道士为其大造舆论,即位后为感激道士们的舆论之功,便对他们大加赏赐,《隋书·来和传》称:“道士张宾、焦子顺、雁门人董子华,此三人,当高祖龙潜时,并私谓高祖日:‘公当为天子,善自爱。’及践阼,以宾为华州刺史,子顺为开府,子华为上仪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门领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