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赵忆宁  页数:238  字数:255000  

前言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一对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媒体报道之丰,可谓俯拾皆是;中外论著之多,堪称车载斗量。本书是赵忆宁女士剖析2004-2009年中美关系的论集,与此前出版的著作和媒体报道相比,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我不敢肯定这是中国第一部由资深媒体人撰写的中美关系专著,但我笃定地认为,这本著作剖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世界影响,展现了超级大国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分析了中国实力上升、地位提高和话语权的增强,真实记录了美国政商学各界精英对中国崛起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历程,它出自一位严肃的专家型记者之手,是对中美关系转型的历史记录和深入剖析,其所涉范畴不仅专注于中美经济关系,更有着广远的战略视野,某些尖锐的观点值得我们一再审视。  中美关系进入新时期  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是以矛盾不断但斗而不破而开局的。2001年初,上台伊始的布什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不友好的措施,2001年4月的南海撞机事件更使得中美关系蒙上了阴影。然而,随后的“9·11事件”导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及对华政策出现转机。以布什总统2002年、2005年两次访华和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为契机,中美关系迅速改善,美国明确表示反对“台独”,承认“东突”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对中国的国际定位做了重大调整。2005年9月21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发表“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一名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政策讲话,这是美国面对中国和平发展做出的战略评估和战略设计。2006年8月,中美领导人创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协商解决双边经济关系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这是两国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安排。2007年9月,胡锦涛在第15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中美既是利益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的新定位,得到布什总统的赞同。进入2009年,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之初,中美合作变得密切,双边关系看似进入蜜月期,然而近来却出现了贸易冲突、奥巴马会见十四世达赖喇嘛等事件,似乎中美关系重陷跌宕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对国际关系学者的启示是,洞悉世事变迁,需要参与感。面对中国崛起这样的宏大课题,书斋中的坐而论道,产生不了决胜千里的可行性战略设计,要想运筹帷幄,必得起而践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本书对媒体的启示是,媒体要有自己的专家型队伍,要有独立的判断,要致力于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而不是拼凑其他学者观点,媒体要成为社会良心,要致力于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逻辑,而不仅仅是争做“无冕之王”。一个崭新的中国时代即将到来,唯有以良知、责任感和洞察力为标尺,才会贡献于中国、贡献于国际关系研究。    本书对国家决策系统的启示是,要建立中国式的“旋转门制度”,让更多的有学术良知和报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参与实践,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唯如此,才会有真正世界意义的“中国话语”。

作者简介

赵忆宁原名赵宜宁。《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记者。1959年生于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六十三中学、石景山中学。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党史专业,师从中国思想史学家彭明教授。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新华通讯社《瞭望新闻周刊》,在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先后任职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崛起与美国的反响   记者手记:与大国地位匹配的话语权   麦迪森验证毛泽东“超过美国”的梦想:中国GDP(PPP)2015年超过美国   华盛顿百人论道:“中国崛起”是否和平   “如果中国醒来,她将震惊世界”   布热津斯基VS.米尔斯谢默:和平与非和平   中国经济:模式与警世故事   战略学者眼中的“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结语:中美冷和平时代 第二部分  中美贸易和汇率的博弈   记者手记:避免“相互摧毁”的结果出现   美学者抨击人民币汇率报复案称其为保护主义   这是个严重错误美财政部长驳斥对中国汇率报复案   美国思想库两派意见对峙人民币汇率报复案   美考虑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者认为应迫中国让步   美国汇率调查之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政治经济学   美国汇率调查之二:美国的失落感(上)   美国汇率调查之三:美国的失落感(下)   美国汇率调查之四:美国“鹅”生病中国付费?   美国汇率调查之五:汇率动与不动的逻辑   美国汇率调查之六:中国制造对美国贸易赤字的影响   美国汇率调查之七: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成本   美国汇率调查之八:中国崛起与美国反思国际竞争力(上)   美国汇率调查之九:中国崛起与美国反思国际竞争力(下)   中美贸易大战能避免吗?   结语: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第三部分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记者手记:史无前例的双边战略经济对话   来自华盛顿的声音:美中关系走到关键时刻   专访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第二次SED的目标、框架与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加剧两年后再访华盛顿   “华盛顿圈”高度关注第二次SED   政治学对经济学的胜利:解密美国国会、思想库、院外集团的人民币之争   中美两国应共担责任和共享利益:第三次SED前专访SED美国特使   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足够安全吗?——十问戴维·麦考密克   结语:两年间上演的中美力量攻守逆转的精彩大片 附录1  与麦迪森对话:中国2015年GDP(PPP)超过美国 附录2  我采访了保尔森 后记  新闻的生命力与记者的转型 

章节摘录

  没有人,甚至中国人也不知道将来的中国将会变成怎样。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没有任何拥有强大国力的经验,而中国经济的发展正使中国获得越来越强大的国家实力。历史告诫我们,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会影响区域稳定乃至世界平衡。中国政府也了解到这种担心,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然而,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人对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霸权国家的观点非常反感,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中国的强大只是为了抵御外强的压迫,就像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样,而并不是为了欺压他国。与美国不同,中国要同其他大国共同分享这一区域,这包括美国和日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中国强权。中国的未来最终取决于中国内部的发展,包括中国的经济政策的成败、中国领导执政的质量、中央政府能否控制住地方政府、中国采取措施维护和实现稳定。此外,外部环境也将影响到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中美关系政策制定得好会为东亚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首先,北京非常成功地化解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威胁的担心;其次,亚洲国家担心美国会采取单边行动,这是亚洲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的看法;三是一些“泛亚”组织把美国看成是“外人”,在亚洲缺乏对于美国在区域安全上扮演什么角色的共识。由于反恐在美国安全上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亚洲国家虽有共识,但并没有像美国那样重视,对美国单边军事行动的顾虑,也影响了他们对美国在区域安全中的作用的认识。例如,韩国认为美国对朝鲜的单边行动的威胁比朝鲜的威胁更大。  中美关系一直在合作和对抗之间摇摆,一方面美国要让中国在东亚和平稳定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要做好一旦中国成为一个具有威胁的力量的准备。为了处理好中美长期关系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处理好两个问题: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解决好台湾问题会起到重新稳定中美关系的作用。另外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地区问题的军事化。一方面中国大陆的演习和军队的部署,另一方面是美国对台湾的军售和军事合作。这一问题不再是出于政策的考虑,更多的是政治考虑。因此中美双方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稳定目前的局势,并扭转两岸军事竞赛的恶性循环。中国第四代领导人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不大可能主动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除非他们认为只有武力才能制止“台湾独立”。中国领导人的目标是,限制“台独”,同时实现和平发展本国经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受益于同美国的良好关系,只要美国的政策有助于控制局面。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北京要避免过激的军事行动,一方面美国不要让对方怀疑我们的动机,包括在军售问题上,还有就是台湾,不能出错。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从近期来看,中美在朝鲜半岛无核问题上的利益是非常一致的,但从长远上看,中美利益分歧很大。比如,有些美国的战略家希望美国能够使用韩国的军事基地展开在该区域的军事行动,中国显然对这种想法强烈反对;同时,中美都希望看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近期的共同利益能否成为缓和我们未来关于该地区不同看法的基础,并最终实现一致。无论如何,这对于我们的政策是一个挑战。

编辑推荐

  中美之间如何进入成熟双边关系的时代?这是本书作者着力解答的战略议题。我们从21世纪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得到什么教训和启示?这正是本书作者关注的核心。中国如何完善对美战略?这也是作者力图引起广泛讨论的重要议题。所谋者宏,自然所论者远。本书作者以资深记者的方便身份,亲身经历了诸多政策变动过程;本书以毛泽东超越美国的“中国梦想”开局,以中国崛起为主线,由中国崛起对美国的震动、中美贸易和汇率博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三个部分组成,深入分析了中美互动历程的演进性;对重大议题的把握及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观点;作者不仅展现出资深媒体人深厚的文字素养,诸多引述也是精心选择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较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