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出版时间:2011-12-2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思进,金蓓蕾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回归常识文/陈思进First ThingsFirst(首先),在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喜不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财经新闻,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更要关注国际的。因为这些年来地球越来越小,全球经济已一体化,真可谓我们生活在一个村——地球村里,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你如何理财,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直接关系到你钱包的大小。 然而,每天,甚至每时每刻,财经新闻铺天盖地,我们该关注哪一些呢?记得刚到美国时,留意到那时国内播报的新闻一般都是特大喜讯、好消息什么的,而在美国打开电视,播报的新闻,所谓Breaking News(突发新闻),不是杀人就是放火,不是抢银行就是盗汽车,而财经新闻则不是失业率又高了,就是股市又跌了等。于是在大众传播学的课堂上,我忍不住请教了教授。他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社会稳定是常态,这样的新闻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杀人、放火这类非常态事件,才会被当做新闻报道出来。新闻就是要报忧不报喜,因为喜本该是常态,不足挂齿。”所以美国有一句俗语: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其实看财经新闻也一样,大家要特别留意坏消息,“好消息”根本不用去听,因为“好”是常态,是应该的,比如生产力提高啦,GDP和人均收入都提高啦,在一个和平的社会中,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做到这些是应该的。同时,任何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即使在“好消息”中,我们也必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其“坏”的一面。以此来推论,我们对于“坏消息”就更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了,所谓Wishing for the best, preparing for the worst(作最好的许愿,作最坏的准备)。中产阶级离穷人只有三个月多年来,美国人好日子过惯了,太乐观了,他们向来Wishing for the be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best。他们不懂何谓“积谷防饥”,更不明白什么叫“未雨绸缪”,平时的积蓄最多只够花三个月,即“中产阶级离穷人只有三个月”。因为银行的房贷只要违约三个月,就将被投放到市场中去“法拍”。于是这次金融危机一来,有几百万“乐观的”美国人失去了家园,给我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课。  那么,我们如何来读懂财经新闻呢?如前所述,美国的新闻,特别是所谓的Breaking News,不是杀人就是放火。刚进华尔街时,我的顶头上司被法院随机挑中,当选为一起杀人案的陪审团候选人。在美国,每一个公民都有做陪审员的义务,一旦被选上就必须去,十天半月不能上班,公司不能扣薪资。没想到隔了一天,老板就回来上班了,说是没有被选上。因为那个犯罪嫌疑人是西班牙血统的南美人,而我的顶头上司也是西班牙裔,需要避嫌。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屁股决定大脑,立场决定观点”。我的顶头上司落选了,闲聊时问起陪审团的筛选过程才知道,挑选陪审团人选,一般来说有两类人是选不上的:一类是高学历的所谓“精英人才”,包括博士、专家和教授;另一类尤其重要,不能和嫌犯扯上任何关系。举例来说,假如犯罪嫌疑人是古巴人,那么古巴人(甚至古巴裔)就选不上了,唯恐陪审团成员嘴下留情;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伊拉克人,那么伊朗人也选不上,生怕你会借机公报私仇。第二类人选不上可以理解,但为何高学历的精英也不能当选陪审员呢?这就是英国制定的Common law(普通法)的基本原则,陪审员只要有Common sense(常识)即可。这是多么合情合理的原则啊!因为专家、学者和教授的大脑太复杂了,研究的问题太纵深了,往往反倒失去了常识。举例来说,按中国的法律,蓄意杀人该偿命,这是文盲都知道的常识。那么现在要问:故意杀人犯药家鑫该不该判死刑?只要被问及的不是药家鑫的亲朋好友或利益攸关者,本来应该都会回答“该杀”,绝对不会说什么因为激情犯罪可以获轻刑;更绝对不会为药家鑫去求情。有必要去分析药家鑫为何会成为魔鬼、为何超越了伦理底线吗?这里必须指出,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至于这么复杂吗?杀人偿命,就这么简单。金钱管理上,专业人士未必高于门外汉其实读懂财经新闻和甄选陪审团的道理是一样的:第一,用常识去判断;第二,对新闻中发表观点的人作一些背景调查,看看此人与新闻事件是否有“Conflict of interest(利益冲突)”,以此来加以判断,该正听,还是反听,抑或根本就不能听。这里可以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在任何领域专业人员高于门外汉,但在金钱管理上往往并非如此。”现在主流对于财经金融的分析似乎已失去了常识,而我在所有文章里都有一个“核心”,就是脱繁就简、返璞归真,回归常识。如果非要提高到经济理论上来说,也应该回归到传统经济学。这些年来,好些金融专业人员失去了常识,已经被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弄得晕头转向了。金融危机一次接一次(美国这200年来,大小金融危机达135次),伤及的绝大多数是普通百姓。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很重要那么普通百姓要怎样投资,才能确保自己的财富不受侵蚀?要讲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只要明白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阅读财经新闻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容易去跟风操作了。举例来说: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有人传说,某某人前几年买了一套房子,这些年涨了好几倍;某某人炒股半年买了套豪宅;某某人前些年购入的黄金,这两年又涨了两倍。羡慕吗,那就赶紧跟着上吗?且慢!当你明白但凡低买高卖均属于投机的话,你就不会跌入“羊群效应”中。因为投机市场是十个人进去,一个人赚,二人打平,七个人亏(二八定律在金钱上成为一二七定律)。正因为前面的炒家有人大赚,假如轻易地盲从,人云亦云,就将陷入骗局,导致投资失败,成为最后的傻瓜!那么投资和投机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投资的收益是来自投资产品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换句话来说,投机是一种零和游戏(不计算交易成本和税收,亏损的钱和赚取的钱之和为零)。 假设你买入一个金融产品后,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抑或是房子,只要是希望回报来自买卖时的不同价位(做多时的先低买,后高卖;做空时的先高卖,后低买),就属于投机;而如果你是指望这个产品能不停地产生收入(如上市企业生产出来的财富),比如股票的利息分红(欧美股市中绝大多数股票都有分红)、债券的定期Coupon(票息),或者房租收入等,这就是投资,不属于零和游戏的范畴。但是在中国,股市中的股票基本上都不分红,那么在中国进入股市基本上都属于投机操作,一种零和游戏而已,不过是这个炒股者的回报来自另一个炒股者的亏损,也就是低买高卖,属于最典型的市场投机。再比如人们喜爱的黄金,由于黄金在工业上已有替代品,所以黄金本身不再能产生财富,所以买卖黄金也纯属投机;另外,所有金融衍生证券也都不会产生财富,是典型的零和游戏,因此投入金融衍生产品,自然也是投机行为。弄懂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读者就可以自己分析了。如国内最热衷的购房行为,如果是希望得到稳定的租金收入,就属于投资。假如购房仅仅是期望低买高卖,那就是投机了。特别要注意的是,投资和投机(英文是Investment和Speculation)在金融领域并无褒贬之分,只是回报的来源不同而已。投机不会创造财富,只是财富的再分配,并不会增大市场的蛋糕;只有投资才会创造社会财富。我为何要在文章里反复规劝普通百姓尽量多投资、少投机呢?因为投机是零和游戏,有人赢了,就一定有人输。就如同进赌场,一人赚,二人打平,七人亏,输的多半儿是散户。为什么呢?由于市场信息的极其不对称,普通百姓往往是最后得知好消息(或者是坏消息)的群体。当你听到有人发财的新闻时,就更不能轻易进场了。因为你多半就会成为那七人中的一个,你所亏损的钱,正好进入了前面那个人的腰包!当然投资也有可能亏损,但是相对于投机来说可控度比较大。比如在欧美就有一种抗通胀的债券,其回报率一定能超过通胀率,买入这种债券带来的Coupon回报是可以预期的,并能抵御通货膨胀。自从有了微博之后,经常看到对于一个市场(如房市、股市、金市)的唱多派和唱空派,大家隔空互掐,好不热闹。其实,任何一项交易都是由多派和空派合作完成的。买方是多派,卖家就是空派,两方缺一不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吵吵闹闹如同欢喜冤家。所以,唱多派和唱空派大可不必伤了感情,应该相互感谢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投资者和投机者同时并存,否则这个游戏就玩不起来了。假如一个市场中全是唱多派(只有买家没有卖家),或者又都是唱空派(只有卖家没有买家),那还能成市吗?多派因为空派的存在买到了他所想要的价格。与此同时,空派因为多派的存在,才能使得做空成为可能。而至于多派和空派谁能看准市场,那就更没有必要相争了。千金难买早知道,市场若有效,那每一派的胜算都只有50%。因为在一个市场中,当多派多于空派时,市场向上,当空派多于多派时,市场则向下,如此不断循环,就好似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而金融大鳄之所以成为大鳄,就在于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传媒控制舆论,自己要做多时就唱空市场,反之,自己要做空时就唱多市场,以此来忽悠信息不对称的广大散户。这就是为何散户会傻乎乎地被多派(或空派)任意宰割。我一般不对投机市场作预测,因为黄金和其他许多大宗商品一样,早就成了华尔街忽悠大众的利器了。对于华尔街来说,最好就是涨涨跌跌、跌跌涨涨,他们唱空做多、唱多做空,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犹如桌上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多,他们会说:不是还有半杯水吗?而悲观的人看空,他们会感叹:哎呀,就只剩半杯水了。当唱多派和唱空派达到平衡时,价格一般是合理的。合理的价位反映出来的就是真正的供求关系。一旦失去了平衡,供求关系被扭曲,价格也会随之被扭曲。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我要再次强调,多做投资,少做投机(包括早就不属于投资产品的黄金),除非你有过人的第六感,否则只能“小赌怡情,玩玩即可”,千万别沉陷泥潭,难以自拔。对自己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现在大家要问了,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投资呢?这里先说个小故事。我有个朋友10年前存了5万元,他没有以5万元作为购房的首付款,也没有用来买股票,而是看到一则新闻说,未来对同声传译的需求将大增。他用供求关系一分析,相信同声传译未来能够赚大钱。于是,我那位朋友就把5万元花在了进一步学习外语和练习同声传译上。起先周围的朋友都笑他傻,最近他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现在中国同声传译的价码高达每小时250美元!这是一笔何等划算的投资啊!而且大脑里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一旦明白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知道该将金钱投向哪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好的投资莫过于投向自己的大脑,它能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回报。这也是我为何反复劝说人们要少投机、多投资的缘由。因为投资不仅可以给自己,同时也能给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反之,财富随时随地都有被剥夺的可能。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说:“如果美国人民允许私人银行控制货币的发行,那么银行和那些将要依靠银行成长起来的公司会首先用通货膨胀,然后用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所有的财产,直到他们的孩子梦醒时发现,他们在父辈们征服过的大陆上已无家可归。”比如“美联储”这个代表着私营信贷的垄断银行,就具备了制造繁荣与萧条的能力: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可以随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也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导致通货紧缩)。它也可以随时更改银行准备金的标准或者贴现率。它还能决定整个国家的银行利率。由此,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美联储的利润也创下从未有过的57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事实上,通胀和通缩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必须连续使用才能达到掠夺的最大效果。仅靠通货膨胀,富人自身的财产也同步在缩水,而且比穷人缩水还要多,只能达到掠夺财富的半步,所以通胀之后必然通缩,才能完成掠夺财富的目的。以日本为例,首先制造通货膨胀,使百姓以为钱将不值钱,于是纷纷买入资产(如房地产、黄金或股票)以求保值;而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使房价大跌、股市崩盘,20年财富积累一晃尽失,至今都无法“解套”。谈到日本房价,目前国内百姓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高房价根子在于货币宽松,也就是货币超发,那只要货币超发不停,房价就不会回落”。这话说对了一半儿。货币宽松的确是高房价的最大原因之一,但却不能永远支撑房价,因为这不符合最基本的常识,只不过是个“美好的误会”!只要再看一下日本就知道了,这几十年来,日本货币一直超发,货币一直宽松,房价也曾一路飙升,但撑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价突然开始下跌,货币再宽松也失效,无济于事了,最后全日本平均房价跌了80%,东京更是跌去90%!其实,信贷宽松、货币超发对于房价,就像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样,的确能提高成绩,甚至打破世界纪录,但持续服用就会失效,甚至造成猝死!靠货币超发、信贷宽松支撑的房价,最终会和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一样,只是时间问题。不单日本,只要稍稍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世界各地的房价几乎到处都上演过这个故事,如30年前的南美曾跌去70%;25年前的中国香港曾跌过70%,20多年前的中国台湾曾跌去60%;3年前的迪拜跌去超过50%;这几年的爱尔兰以及整个南欧都在下跌着。而美国可谓是信贷宽松货币超发的祖师爷了吧,可这次美国房价从2006年7月开始一路下滑,迄今为止依然“跌跌不休”,好些地方已跌去超过70%,全美房价共计“蒸发”了65万亿美元。可见房价这东西,涨得越猛,跌得越凶,真好似Easy come, 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而涨的时间越持久,那跌的时间也就越漫长。显然,要是货币超发就能永远支撑房价,那曾经出现过的泡沫就不会破了。经济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你可以人为地扭曲,但最后终将受到规律的报复,扭曲越大,报复越激烈,正所谓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中国也不可能避免,只是在中国可能人为控制得更厉害,那扭曲得更大,拖的时间更长,但是,届时可能报复得更激烈!除非中国真是童话的世界,可事实上已经证明了不是,就像没有一棵永远上长的树,没有一把永远不灭的火,没有一亩能产10万斤粮食的地,没有一场永远不散的盛宴一样,房价也不可能永远朝上涨,你不信吗?反正我信……看到这儿,普通百姓应该明白怎样守护自己的财富了吧?历史事实证明,勤劳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唯一手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按照GDP总量比较,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鸦片战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被英国取代。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模式一直是对的,只是被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了财富之后才变得贫穷了。总而言之,如何看懂财经新闻?首先要特别关注“坏消息”;其次,看清楚是什么样的“专家”在说话,有的要听,有的不能听,有的只能反听;第三,看财经新闻时要能分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尽量多投资,少投机,多学投资,避免投机;最后,回归常识,第一感觉不靠谱基本上就不靠谱,听上去太好的一定是假的。电影《功夫熊猫》中有句话道出了事实的真谛:The secret ingredient is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ingredient! We don't need a secret ingredient.We don't need to be someone“special”(汤中秘密作料就是没有作料。)可以从这句话衍生出来的,也就是我要送给大家的一句话:金融没有秘诀,发财更没有秘诀,投资自己,将自己变为最值钱的“东西”,财富自然会源源不断而来。

内容概要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
  ★房价降到什么价位才算合理?
  ★如何分辨投资与投机?
  ★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
  ★人民币升值,从中大获丰收的是谁?
  ★为什么资产缩水的总是你?
  ★黄金能保值吗?
  ★巴菲特真有那么“神”吗?
  ★未来30年,我们拿什么来养活自己?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让你不只看热闹,更看出财经新闻的门道!掌握本书里的四原则,不再被忽悠,让你自己做自己的理财专家,让你彻底了解财经新闻,轻松看懂国内外经济形势。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经济时事和指标,告诉你该如何听专家的话,从此不再害怕金融术语。
  本书还尝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当前广大读者感兴趣的财经、理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以专家的视角和通俗化的写作手法为广大读者解读财经新闻中的最核心的信息,以更加理性的思考对于读者的投资作出指导,为读者的投资理财的决策过程中添加一双慧眼。

作者简介

  陈思进,戏称自己是“华尔街卧底”,曾任瑞信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银证券公司副总裁等职务;目前任某国际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风险管理资深顾问。央视大型记录片《华尔街》、《货币》学术顾问,《读者》签约作家,《海外文摘》2007年最佳作者,长期应《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证券市场周刊》、《中国经营报》、《周末画报》、《钱经》、《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等一线报刊之约,撰写专栏、时评和随笔等。
  金蓓蕾,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财经记者。

书籍目录

序 回归常识
第一章财经新闻如何看?
什么都涨工资不涨
——通胀来了怎么办?
投资的困惑
——黄金保值靠谱吗?
和人民币“私奔”
——人民币升值,谁受伤谁得益?
美元VS人民币,谁是最后的赢家?
到中国香港打酱油,到美国买茅台
第二章专家之言如何听?
资本圈的“岳不群”
——神话背后的巴菲特
高盛们的面具
——谁还在迷信投行?
同是金牌分析师,结论为何大不同?
投资是场信息战
——小心被国际炒家忽悠
忠言逆耳
——向所有“乌鸦嘴”致敬
第三章谁在炒房?
迪拜梦碎,爱尔兰陨落
——都是房子惹的祸(1)
没有房子就结不了婚
——都是房子惹的祸(2)
泡沫啥时破?
——北京、上海房价会跌多少?
房产税
——调整楼市的利器之一
高房价之惑
——房子的定价权在谁的手中?
不买房也乐活
——你不知道的租房经济学
曼哈顿不遥远
——纽约房地产的投资商机
第四章谁在股市赚到了钱?
为什么输钱的总是你,数钱的总是别人?
你会上当吗?
——古今中外的“庞氏骗局”
富人玩金融衍生品,穷人才炒股
你在“投资”还是在“投机”?
华尔街阳谋
——财经杠杆是当代炼金术
做空是豪赌,散户要远离
期权与期货:是烟火,还是杀伤性武器?
期指高风险,一朝失误满盘皆输
掉期交易:买家没有卖家精
外汇市场:没有最险只有更险
风控模型:真的能够控制风险吗?
第五章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
“垮掉的一群”
——美国模式正在消灭中产阶级
美元为什么这么牛?
——霸权货币的前世今生
慷慨背后的秘密
——欧美富人为何爱捐钱?
看清经济增长的“幌子”
——你被GDP忽悠了吗?
低油价时代的终结
——你作好改变生活方式的准备了吗?
明天的钱能圆今天的梦吗?
——借贷消费是个美丽的传说
下一次危机何时来?
——货币战争暗藏祸端
欲望无休止
——谁让我们远离了幸福?
希望在哪里?
——中国古代智慧的“远亲”北欧模式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财经新闻如何看?在本章中,我们会讨论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投资黄金、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富人与慈善等话题。老百姓菜篮子里样样东西都涨价,这在工资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无疑是坏消息。也许你做得到不买新衣服,但饭总是要吃的。不炒股的人也许觉得股市涨跌和他没关系,但恐怕没人会说物价上涨了和他没关系。大家对此类新闻就要多留心、多思索: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该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不缩水?黄金价格的大跌让许多黄金炒客夜不能寐。今天买入的黄金明天还值这个价吗,我到底是该买还是该卖?要回答这些问题,先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如果你是在合理价位之上买入的,那你就进入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赢得这场游戏唯一的途径就是找到下一个接棒的投机客。现在要换到一美元需要用到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了,这是好消息吗,这是说咱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越来越值钱了吗?如果钞票真的越来越值钱了,为啥日子却越来越难过?要解开这个困惑,就要搞清楚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购买力的提高是两回事。只要你不出国不用美元消费,你手中的一元人民币永远就是一元人民币,而且由于通货膨胀,这一元人民币能买到的东西还不如从前呢。既然中国老百姓没从人民币升值中捞到什么好处,那从中大获丰收的是谁?为什么美国物价不疯狂,美元的购买力很强盛?欧美的大老板、有钱人怎么都争着比赛捐钱?他们真是耶稣再世吗?很多弄不明白的问题,不妨套用常识分析一下,就会豁然开朗啦。第一章 财经新闻如何看?什么都涨工资不涨——通胀来了怎么办?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以下这些伤感的自嘲体名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花你钱”、“盐王爷”……食品涨价的接力赛令不少人成了海量囤积货物的“海豚族”,连深圳主妇也无奈地跑到中国香港去打酱油了。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超过了4%。媒体一边曝光厂家纷纷减量换包装隐性涨价,一边给消费者如何购物最省钱支招儿。如今这年头,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老百姓伤不起啊!货币供大于求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持续显著上升的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总水平超过了经济增长。市场价格的总水平上升了,每个货币单位能够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却减少了,这反映了货币购买力受到侵蚀。通货膨胀凶猛袭来,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将我们打得溃不成军。怎么办?恶性通胀将摧垮经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某个特定时期,轻微的通胀可能是正面的,但在任何时候,高通胀绝对都是负面的,而恶性通胀更将摧垮经济!所谓低通胀可能是正面影响,主要是它能够缓解经济衰退,通过减少实际债务水平而达到减免债务的目的。比如,美国这次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稀释他们的巨大债务,就是最好的实例。通胀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段时间内货币的实际价值降低了。由于对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人们会减少稳定的投资和储蓄。当高通胀发生时,因担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消费者开始囤积商品。这种状况的持续将导致商品短缺,价格就真的快速上涨,由此引发恶性循环,直至走向恶性通胀。恶性通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危害远比通缩更可怕,1923年德国发生的恶性通胀就是一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必须巨额举债来应对战争的支出,因此而引发了通胀,但比同时期的美国通胀率要低。战争过后,德国通胀有所控制,不过没多久通胀又开始抬头。到了1923年,历史上最疯狂的通胀在德国肆虐,价格通常在几小时内便可翻一番。为尽快摆脱金钱以获得商品的野性采购迅速在德国蔓延,同年底竟然发展到购买一条面包要花费200亿马克的境地。一个夸张但真实发生的场景是:家庭主妇拿纸币(马克)来烧火。因为用纸币当柴火比直接用纸币去购买柴火更便宜!不管是低通胀也好,高通胀也罢,最后吃亏的总是老百姓。在通胀情况下,老百姓为了守住辛勤劳作换来的钱,毅然决然地将钱进行资产类投机,如股市、楼市,还有很多人把钱投入了金市,可是这样就能守住财富吗?事实上,目前这三个“市”几乎都有泡沫,而且已经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这时候入市等于是自杀,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能在泡沫破灭前一刻及时退出,只要一个金融浪头袭来,资产立刻被吞没。

编辑推荐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通胀之后必然通缩?房价降到什么价位才算合理?如何分辨投资与投机?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人民币升值,从中大获丰收的是谁?为什么资产缩水的总是你?黄金能保值吗?巴菲特真有那么“神”吗?未来30年,我们拿什么养活自己?《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让你不只看热闹,更看出财经新闻中的门道。掌握《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四原则,不再被忽悠,做自己的理财专家。任何财经新闻都可以用以下四原则看懂:特别关注“坏消息”,每条坏消息都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比如,老百姓菜篮子里样样东西都涨价,这在工资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无疑是坏消息。不炒股的人也许觉得股市涨跌和他没关系,但恐怕没人会说物价上涨了和他没关系。大家对此类新闻就要多留心: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该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如何不被“专家”忽悠:比如,在贵金属市场,资本大鳄索罗斯一面唱空一面做多;高盛则和摩根士丹利唱对台,一个看空一个看多。我们该怎么判断,买还是卖?解决之道:看到财经消息后,要搞清楚是谁发布的这个消息,想一想他为何要发布这个消息。对于“专家”发表的讲话,要确认一下该专家的身份,他代表哪个公司,为哪个机构服务。如果是股评家,最好了解一下他是否拥有所评论的那只股票,他是否是利益相关者。这样你就知道哪些要听,哪些不能听,哪些只能反着听。分清投资与投机:比如,黄金价格的大跌让许多黄金炒客夜不能寐。今天买入的黄金明天还值这个价吗?我到底是该买还是该卖?要回答这些问题,先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如果你是在合理价位之上买入的,那你就进入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赢得这场游戏唯一的途径就是找到下一个接棒的投机客。核心原则:回归常识:再复杂的问题和事物都可以用你的常识去判断。第一感觉不靠谱的,基本存在猫儿腻,听上去太好的,往往不是真的。动荡的财经新闻轮番轰炸,市场暴涨暴跌,有人赚得衣钵满盈,有人输得血本无归。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取舍,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不缩水?知名金融学家,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华尔街归来,分享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如何用财经新闻赚钱。不懂财经新闻,别说你会投资理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5条)

 
 

  •   每一条财经新闻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关键的潜台词,抓住新闻的潜台词。告诉你如何从“坏消息”里提炼最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如何不再纸上谈兵,学会用消息赚钱!
  •   通过现象看本质。作者把复杂的财经现象,细细分析,慢慢褪皮,就晓得平平淡淡的大道理。寓复杂于简单之中,受益匪浅。任何财经新闻都可以用下面四个原则看懂?!第一,要特别关注“坏消息”,第二,专家的话该怎么听,第三,分清投机与投资;第四,核心原则,回归常识。确实让我们看清了很多事情。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华尔街》顾问教你挖出新闻里的真金白银)孤独是注定的,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走,只有在孤独中找寻自我,在孤独中实现自我,最亲爱的人,最亲近的人也只是陪你一段,没有人会陪你永远,最后的归宿就是一个人躺在那冰冷的棺材里,我们注定孤独,就要享受孤独,在孤独中完成自我。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华尔街》顾问教你挖出新闻里的真金白银)很好字很清晰,是正版
  •   在现今社会,无论是理财还是投资,看懂财经新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新闻的深奥难读、枯燥的财经术语常常让非专业人士望而生畏。陈思进先生针对普通人群,写了这本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的看懂财经新闻的书。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财经新闻原本是如此的贴近生活又如此的有趣。
  •   身为女人,肩负持家之重任,通胀,乃最头痛的问题。想方设法要将老公辛苦赚来的人民币保值增值,另外期待着一个宽裕幸福的晚年,尝试过诸多投资方法,时常关注财经新闻,但是也深为读不透新闻而困惑苦恼,往往要请教求助于朋友,颇多不便!而今从微博收听到陈老师的财经解析若干,心中明朗了许多,转而拜读此书,真有相见恨晚之感!谨以此文字推荐给同路人,望大家在往后的投资理财中思路清晰,十拿九稳!
  •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在人人都知道这句话,所以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理财之道。但是真正懂得理财之法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家要么就是从众,别人买什么我买什么;要么就是压宝,在高收益的诱惑下对风险不管不顾。面对复杂的金融信息,其实普通大众是非常茫然的,信还是不信呢,有人信,也有人怀疑。所以有人欢喜有人忧。
    本书不但教会你如何去筛选、读懂财经新闻,更是就现实金融形势与趋势做出深刻的分析判断,非常值得一读。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没有足够的理论功底,不要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赶紧学习吧,因为如果你逃避,虽然避免了风险,但却失去了机会!
  •   看不懂财经新闻,不要说你会理财!因为赚钱的第一课,就是学会看懂财经新闻。
  •   看懂财经新闻,学会投资理财
  •   平心说,这书写的很是平易近人,看它之前刚刚读过《货币战争升级版》。两本书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看法很接近,比如说金融衍生品是大危害,说华尔街是一群坏蛋,说债务货币迟早崩溃之类的。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黄金的看法,《货币战争》更提倡回归货币金本位,但《财经》则讲黄金不过是另一种投机品而已,不必过高估计其价值。   这本书用浅显的例子讲明白了很多专业术语,比如期权期货,掉期之类的概念。可能由于作者本身就在纽约华尔街混迹多年,才能讲得如此深入浅出坦白说,我唯一不满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真的讲出很多关于如何让你财富增加的方法,而是更多告诫读者不要参与到投机这种零和游戏中来。可能因为作者一直都坚信踏踏实实的赚钱、不过度消费就是最好的保值增值手段吧。
  •   这果然是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啊。以前总是很羡慕那些开口闭口都是财经新闻的人,看完这本书后,觉得有一点明白了。呵呵,至少对财经、金融、投资没有那么生疏了。不错,推荐一下。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真是一本好书,像我这样对财经不是很“感冒”的人,看了也有很多感触,了解了很多我们身边的民生关心的事,如何看待买房,买黄金等投机行为,
  •   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真是很长见识,写得太棒了;我懂了如何看财经新闻,投资以及股票等等很多知识。非常棒!
  •   读懂财经新闻对我们了解日常的经济动向很有作用,我们可以知道经济走势的大致方向,从而及时地判断出我们的决策!
  •   这是我看到第一本陈思进的书。这本书不是那种阴谋论的提倡者。而是透过常识,让你解读财经新闻背后的真实。不错。
  •   这本书介绍财经介绍投资,但不想其他书传授些投资理财的“秘诀”,书中提出了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观点,踏实而且理智,对浮躁盲目追求投机性投资的风气来说是一种点醒。书中分析了目前国内国际的经济状况,难能可贵的是写得通俗易读,让没有经济专业背景的读者也可以轻松理解。
  •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叫的有点过了。看懂了这本书,不代表就能看懂财经新闻。但是看懂了这本书,你一定能活的更加明白。这就是金融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活在当下,我们需要懂得这些基本常识;不能活得稀里糊涂!
  •    金蓓蕾,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财经记者。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还没有看先给个好评吧
  •   很好,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   这书是朋友推荐的、以前看财经新闻总不懂事什么意思,希望看了这本书,真能看懂财经新闻吧、其实这书是为买基金准备的、哈哈~
  •   书中介绍了日常财经新闻中常常能听到的一些术语,适合想开始学习财经或者理财的老百姓看。
  •   对于我这个刚刚接触理财的人来说,这本书让我略懂一点世界财经,刚看了一半,强烈推荐。陈老师讲的非常好,不像有些自称专家的人的言语总是在忽悠大家。
  •   作者良心大大的好,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对普通老百姓看懂财经新闻很有帮助。
  •   陈思进,戏称自己是“华尔街卧底”,曾任瑞信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银证券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   推荐!看懂财经新闻的好书
  •   以后可以看懂财经新闻了!
  •   看到了很多有启发性的观点,确实看懂了财经新闻。
  •   怎么看懂财经新闻或者财经网站?
  •   不懂财经,不懂投资,不懂当下经济情况的我,看了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为何通胀,为何房价如此高!也懂得如何看待借贷买房的问题!值得一看!
  •   当当发货还算快,2天就收到了。

    一口气读完的,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专业术语的障碍,能读得下去!作者的语言很亲民,比较为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财经专业背景的读者考虑。

    看完后比较满足,因为都看懂了!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啊。作者几年前预测房价要跌,现在看来很准,神!
  •   各位仙人,帮小弟一个忙吧,求:《华尔街》顾问教你挖出新闻里的真金白银》这本书在线阅读的地址
  •   很好的一本书,对于金融零基础或薄弱的人来说看财经新闻有帮助
  •   一直期待一本能够解读财经新闻的书籍,正好有了这本,学习ing
  •   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纷繁众多,难以辨别真假。这本书对财经新闻的浏览有独特的见解。
  •   每到新闻说出一些数据时就一头雾水,不明白为什么财经新闻中还会报道利比亚战争......看过这本书以后可以说豁然开朗,长了不少见识。
  •   从中学会了如何理解财经新闻中的字字句句。
  •   透彻的分析了财经新闻中的信息,明白了很多东西,很不错·
  •   《华尔街》顾问教你挖出新闻里的真金白银
  •   透过财经新闻提取有效信息,初学者可以借鉴的一本好书!
  •   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财经新闻很好解释
  •   明白了财经新闻的背后的'机'
  •   看了这本书,以后也会看财经新闻了
  •   这是网上看到推荐的一本书,看后觉得对财经新闻的理解深了一些。
  •   现在我们看到的《财经新闻》你更多的是关注民生?
  •   很不错的书,喜欢,让我这种抵抗财经新闻的人也开始关注这方面了。
  •   对于普通人看财经新闻有困难的人非常有帮助,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非常好看,比较值
  •   同事说不错,是很好的财经新闻入门书呢~~~很好很实惠
  •   介绍了一系列看财经新闻的方法,鞭辟入里,经典异常,包装和物流业不错哦
  •   下次看财经新闻更明白了
  •   看过此书后才发现原来财经新闻要这样看。。。。。。。。。
  •   交你怎么看财经新闻
  •   如何看财经新闻,很有帮助。
  •   以后再也不用面对财经新闻,而一脸茫然了~
  •   《财经新闻》--精彩看点 ****://163.fm/C3Gq7x5
  •   纸质和印刷还凑合吧, 主要是冲标题来的, 当然下单前肯定是简单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的, 作者, 陈思进, 央视 顾问? 不了解, 以后多多关注陈思进,呵呵, 14年2月先后囤积了不少书, 在当当花了"大"价钱低, 呵呵, 警告自己:
    月归来每天少看电视, 把时间都用在正点正书上, 看电视时间太长,不管是电视剧,娱乐,综艺,新闻,....等等都是消耗自己宝贵的时间,要走近现实生活!!! 而不是网络各种和电视... 别浪费钱 !! 俺可是个十足滴抠门 !!呵呵, 爱惜钱财上的任何花费 !!!
  •   求视频:央视财经频道去年推出了一个纪录片《华尔街》
  •   讲了很多朴素却深刻的道理,收获不小。投资的确有风险,但普通老百姓也要通过财经知识来理智投资,规避财富缩水的痛苦,尽管这很不容易。
  •   之前很多关于财经的概念不懂,看了这本书,恶补了不少知识,值得一看。
  •   文中将所有复杂的金融常识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述,让没有经济学常识的人也能懂,并指导正确的投资理财方式。
  •   要想看懂财经,这本必不可少
  •   这个商品不错稍微懂了点财经方面的
  •   很不错的书,至少没有什么财经基础的我可以看的懂,文章比较易懂,推荐。
  •   投资者面对面交流、思想碰撞,浓缩全球资本市场的智慧精华,分享看懂经济趋势的全新思维,传授理性投资的基本的操作技巧,深入浅出,通俗有趣,让经济学走下专家讲坛,走进百姓家。不仅对于投资者大有裨益,对于不大接触经济学,而又想有所了解的读者,也非常有益。
  •   大致翻了翻,相信它能给我带来新的体验。也相信作者,以他丰富的财经经验和能力,能够给予广大读者值得思考的东西。
  •   我本来对财经知识一窍不通,陆续看过郎咸平和陈思进的相关书,增长了不少知识。总的感觉通俗易懂,顶一下!
  •   对于没有任何财经知识的门外汉来说是很好的一本书,讲述了房价的合理价位和房价的涨跌与什么有关,可以更加客观的了解我们身边相关的财经知识,只是写的太初级,推荐没有财经相关知识的人作为入门书籍,从这本书开始属于你自己的财经之旅,因为这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东西。
  •   很少看国人写的书,此书深入浅出,非常精彩,想投资的人或者对财经了解不多又想深入进去的人,此书值得一看。内容相对简单,但不枯燥。
  •   要学习看懂新闻背后的道理的话,就看这本书。
  •   很久就想找个明白人,给咱指导指导如何读得懂新闻,总算找到一本了,也推荐给大家一起来读.
  •   新闻太多,如何读懂?从哪里着手?这本书读了很有帮助。
  •   作者在华尔街工作的经历后,对新闻的背后真实意图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华尔街的视角来看新闻,并从中总结了四点分析新闻的要点,实用性很强,值得一读。
  •   这本书语言非常幽默,但是道理却非常深刻,有比较通俗易懂,本来财经的东西就是很艰涩的,现在解读成了常识的东西
  •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适合想要了解国际财经时事,浅显易懂!很不错!!
  •   希望看完能够帮我真谛看懂新闻
  •   学到不少金融知识,作者对财经有一定见解,值得一读!
  •   读了几部分,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和困惑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恩恩,我要坚持读下去!!!希望做一个财经达人!!!
  •   一直对于财经很感兴趣,可是大学学的不是财经专业,这本书通俗易懂,挺不错的。
  •   如果平时经常关注郎咸平的财经评论界面的话,看这本书会引起读者共鸣的
  •   我们自己做财经专家
  •   说实话,很通俗易懂,也很清晰的告诉你什么是财经!为什么工资不涨,而生活用品却拼命涨!
  •   新闻里的真金白银,如何挖掘出来。书正品,当当可信赖
  •   通过看这本书,对财经了解一点点,特别对股市、房产有小小不一样的认识
  •   看了之后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世界财经完善了自己的眼界,
  •   我对财经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且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弄明白经济学,但是看陈老师的书我就能够对一些宏观的和规律的东西有所了解,书中的文字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   对财经知识一窍不通,希望通过这本书多了解
  •   换一个角度看财经现状,受益匪浅
  •   推荐对于想了解财经方面基础的人
  •   用比较通俗的话语讲述财经知识,虽然有的观点值得探讨,但是绝对可以作为财经类入门书
  •   非常喜欢这本书,初学财经,这本书是很好的读物。
  •   无论经济局势怎么变,唯一不变的是那些沉淀下来的历史和财经名词,看了这本书感觉很好!思路很清晰!
  •   书还没有细读。大师写的应该不错。了解下财经知识。
  •   对财经知识应该有一些了解
  •   相信很多人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反而在财经方面走了弯路,受教!
  •   对我来说对财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   以一个新闻话题为引入,像讲故事一样将话题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不长却分析的很精辟,感觉很受启发,不过很多观念在其他的财经类文章中也多少见过,毕竟也只有见多了,才更有说服力说明这就是当前经济遇到的现实和应该采取的态度吧
  •   待读,看样子很好的一本财经著作
  •   对于一个小散来说,他通俗易懂,让我从中学到许多有关金融和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叫如何我理性投资,如何规避风险。
  •   如何从众多的新闻报道中,了解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
  •   可以扩展财经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最后的几个篇幅个人感觉过于消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