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

出版时间:2007年4月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张英进  页数:320  字数:286000  译者:秦立彦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本书目标有三:其一,研究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与电影如何想象城市、对城市进行“构形”。其二,分析为什么大多数文本中都体现出对城市爱恨交织的态度。其三,理解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如何研究城市/乡村对立的本质。本书选择三个典型的构形:空间中的城市(乡村/城市),时间中的城市(传统/现代),城市与性別的关系(致力于智力探索与自我培养的“男性 ”城市;致力于愉悦与新鲜感的“女性”城市)。本书分析了很多曾被忽视或被认为不重要的文学与电影文本,使其与从新角度阐释的经典作品一起,指出现代中国城市想象的重要结构。

作者简介

张英进,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密支根大学博士后。现为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福布莱特基金会中国研究员。英文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勾形》(1996)、《中国电影百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前言:探索城市的邀请第一部分  考察现代中国城市的视角 第一章  导言:现代中国文化史中的城市 第二章  城市构形:小镇、古都、现代都市第二部分  空间的构形 第三章  勾画古都北京 第四章  中国传统在北京的象征性胜利第三部分  时间的构形 第五章  阅读无法阅读的上海大都市 第六章  上海的时间与欲望之流第四部分  性别的构形 第七章  想像上海的摩登女人 第八章  看待现代城市的女性视角结语: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视角中文参考书目西文参考书目中西参考电影

章节摘录

  士绅心态:老舍的《二马》和《牛天赐传》  闲暇与士绅心态,在《二马》(1929)中老一代士绅的代表马则仁身上有更好的体现。他是一位绅士,教养良好(甚至在英国受过一些教育),一辈子过着闲暇生活(大多数时候是靠在伦敦经商的哥哥供养)。他曾说过,“最增光耀祖的事,就是作官。”因此,他列举了他的生活目标:“作高官,享厚禄,妻妾一群,儿女又肥又胖。”  带着官、钱、妾这三重目标,马则仁严格遵守士绅的生活方式。即使跟儿子来到伦敦,接手了兄弟死后留下的业务,他这种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在伦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马则仁似乎属于“有金山银海的人们,敢把时间随便消磨在跳舞,看戏,吃饭,请客,说废话,传布谣言,打猎,游泳,生病上”。除了跳舞、打猎、游泳这些对一个中国老绅士太“现代”、太“西方”的活动以外,像老张与赵子日一样,马则仁参加了这里提到的其他休闲方式。老舍完美地勾勒出了绅士的心态:马先生是“伦敦的第一个闲人:下雨不出门,刮风不出门,下雾也不出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英进的这本专著内容丰富,且很有启发意义。此书对地方差别的讨论,作出了及时的贡献。  ——理查德·金(RichardKing,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著作,对文学与文化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立意高远,又富于很强的可读性,是一本令人兴奋的著作。  ——康·路易(KamLoule,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本书覆盖作品的时间跨度是晚清(19世纪末)到民国后期(20世纪40年代),“结语”部分简单概括社会主义时期到新时期(截至80年代未)的文学形态的发展。文本对象主要是小说,兼及电影、话剧和诗歌,但重点项目是从城市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作家(如鲁迅和茅盾),并挖掘在以往的主流文学史中因意识形态或精英立场而被长期忽略或埋没的作家(如师陀、张恨水、叶灵凤、徐訏,以及新感觉派、张爱玲和五四时期的女作家)。理论以社会学中的城市心态与都市体验为框架,力图描述小镇、古城、现代大都市等文学模式和典型人物的构形,通过派、海派的文化差别的表述,探索现代文学创作中城乡、中西文化的冲突、妥协与交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写的不错,对照现代文学史来看尤其出彩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方式
  •   空间地理学之隗嚣。即便当当给我寄了一本旧书,也很有价值。
  •   特别好的一本书,一定要看!!!
  •   特别是对穆时英小说的评价部分另外,从文章来看,他竟似乎看过《野草闲花》这部胶片在国内早就遗失了对电影
  •   此子视野宽,角度新,持论又公允,总能发人所未发,值
  •   这本书整体还不错,谈的挺深刻的。
  •   张英进本科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到海外进修后明显的特点是研究思路比较开阔、自由,不再若大陆多数学者那么僵化。看得出他是个勤奋的聪明人,从比较文学到电影研究,跨界自如,西方的理论优势和中国身份,在他的学术视野里获得了很好的结合。不过这本书在论述深度上还有所欠缺。比较起来,不少命题如京派海派的研究,还是吴福辉等老学者做得更加扎实细密。
  •   如上。心得还在边读边体会中
  •   书名比较吸引人,但是内容过于死板。
  •   可以看看,但是不必盲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