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维也纳

出版时间:2007.05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卡尔 休斯克  页数:414  译者:李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卡尔·休斯克运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讨论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验,研究他们的作品(诗、小说、建筑、画作、音乐)中所透露的感伤与期望。休斯克发现,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同质性,他们都在「反叛父亲」。反映在政治上,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秩序;在文化上,则是反对资产阶级庸俗的文化。他们从政治界退缩,转而投入于艺术面来寄托自己的灵魂。     由于本书中的研究并非是要构建一幅历史全景图,所有各章均可以单独阅读。每一章都从一个独立的尝试点切入讨论范围,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性质,文章的篇幅和重点均有所不同。可是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却作为基本主旨而贯穿始终。

作者简介

卡尔·休斯克(Carl E.Schorske)生于纽约市,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现为代顿-托克顿历史学教授,并一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休斯克曾在卫斯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担任教职。他还是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会的成员,著有《德国社会民主党:1905—1917)(German Social Democracy,1910-917)、《德国问题》(The Problem of Germany)、《以历史来思考》(Think—ing with History:Explorations in the Passage to Modernism)、《转变中的美国学术文化》似(American Academic Culture inTransformation:Fifty Years,Four Disciplines)等书。

书籍目录

致谢导言第一章 政治与心理:施尼茨勒和霍夫曼斯塔尔第二章 环城大道与其批评者,以及城市现代主义的诞生第三章 新基调中的政治:奥地利三重奏第四章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政治与弑父第五章 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绘画与自由主义自我的危机第六章 花园的转型第七章 花园里的爆炸:柯柯什卡与勋伯格附录一 重要名词术语对照表附录二 插图目录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该书不仅对早期现代主义在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探索,更体现出最具才干与雄心的巨匠研究思想史这门学科所用的方法,同时面对现代主义有关历史早已过时的轻蔑所指,对史学自身做出了有力维护。  ——David A. Hollinger,《史书俱乐部评论》  七个单独的专题,均可分别阅读……然而各专题构思之巧妙、结合之完备,如若依次读来,又会折服于本书的浑然一体以及有力论证。  ——Gordon A.Craig,《新共和》  一部有关现代思想史上重要一章的深刻著述。  ——H.R.Trevor-Roper,《纽约时报书评》头版  对社会历史学和政治历史学专家,以及关注艺术的人们,此书具有无可衡量的价值。  ——John Willett,《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在归纳汇总与学术研究上均属原创的著作,实在引人入胜。  ——《新闻周刊》

编辑推荐

  该书不仅对早期现代主义在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探索,更体现出最具才干与雄心的巨匠研究思想史这门学科所用的方法,同时面对现代主义有关历史早已过时的轻蔑所指,对史学自身做出了有力维护。——David A. Hollinger,《史书俱乐部评论》  七个单独的专题,均可分别阅读……然而各专题构思之巧妙、结合之完备,如若依次读来,又会折服于本书的浑然一体以及有力论证。——Gordon A.Craig,《新共和》  一部有关现代思想史上重要一章的深刻著述。——H.R.Trevor-Roper,《纽约时报书评》头版  对社会历史学和政治历史学专家,以及关注艺术的人们,此书具有无可衡量的价值。——John Willett,《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在归纳汇总与学术研究上均属原创的著作,实在引人入胜。——《新闻周刊》   本书作者运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析论19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验,研究他们创作的诗歌、小说、建筑、画作、音乐中所透露的感伤与期望。作者发现,19世纪末的维也纳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同构型,反映在政治上,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秩序;在文化上,则是反对资产阶级庸俗的文化。作者试图把握这些转变过程中所透露出的 “历史趋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纪末的维也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9条)

 
 

  •   这本书我个人认为买的是非常不后悔的一本书,其实我现在读起来还是有点难懂,可能也是因为没有认真地钻下去,不过研究城市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听说陈平原原来专门组织他的学生研读这本书,我只能说非常值得拥有阿。
  •   感觉比一般的其他研究类书籍好看
  •   写论文买的~本身就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很棒的一本书,同时推荐《巴黎城记》。印刷方面略有不足,远不如后者。
  •   还没开始看,不过应该很棒
  •   书印得很不错
  •   是老师推荐的必读数目,内容没仔细看呢,不过感觉应该还可以
  •   建议等好点的译本出来再买
  •   只是略微有些缺憾的是 这些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却并没有过多的谈到。不过是本好书,对我的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   说真的我是什么也看不懂。这个书门槛高了点。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没办法读懂~·
  •   很赞的一本可以作为文化研究、历史社会学甚至文学社会学思考的书籍,包括翻译。像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一样,它的内里流露的是一种深沉的气质而不是死去的教条。那些藏在艺术品中的文化,似乎比起藏着的其它涵咏,更有凄楚的洞见。
  •     卡尔•休斯克基于历史学家的敏感性,观察到“现代”概念宣扬的自我重构所具有的俄狄浦斯式的根源,其所宣告的“历史之死”正是这一情结的突出表现。基于对“现代”这个天生革命性概念的探究,休斯克选择了“非历史文化”爆炸式出现的时空——世纪末的维也纳——为探究对象,期望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探索古代(ancient)向现代(modern)转型的肇始。
      
      正如作者所说,从尼采之后,碎裂成为了文化的主题。在无限创新的离心变化中,构架“文化”框架逐渐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文化的每个构成分支都从自身出发构建了自主的分析性范畴,面对这样的困境,休斯克提出史学家必须放弃对通用标准的渴望,而向各个专门学科学习,成为一个出色的“织工”:以历时为经线,以共时为纬线,以各个学科的分析范畴为纱线,织出经久耐用的布来。因此,他尝试通过以共有的社会体验和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为基础,将文化活动的不同分支:文学、城市规划、造型艺术等,凝聚在一起。而这共有的社会基础正是世纪末的维也纳的社会变迁。下面通过对每一章的简短梳理,来领会那一特殊时空的光怪陆离的真实世界。
      
      背景——自由主义文化的政治危机
      
      从抵制巴洛克专制的光辉胜利,到被现代群众运动、基督徒、反犹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击垮的短暂历史中,奥地利的自由主义文化一直充满危机,资产阶级期望通过强调审美的文化之路与贵族阶级进行社会同化。然而,“维也纳资产阶级在吸收审美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贵族阶级在没落时没有撒手的集体等级意识和功能意识。”“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专注于自己的精神生活。”(P7)因此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在90年代趋于集中,资产阶级在同化贵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这带来了自恋和对生活情感的夸大。自由主义者原本的理性被大大削弱,却未消失,所以导致了其自身的的矛盾感:“对艺术和感官生活肯定中间,却夹杂着负疚感”(P8)
      在这一社会背景中,阿瑟•施尼茨勒和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面对着现代政治考验中的古典自由主义观念的瓦解的现实。他们都认定,在旧文化的残骸中,心理意义上的人已经出现。不同的是,施尼茨勒从传统的道德科学角度切入,虽具有社会学洞见,却染上了悲观主义情绪。而霍夫曼斯塔尔通过探寻从艺术神殿通往围墙之外的出口,找到艺术作为唤醒本能的途径,并将其运用到政治艺术上:即通过参与整体仪式,来疏导非理性的情感力量。
      
      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构筑环境的现代思想
      
      以环城大道为主的维也纳大改造,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在19世纪后半叶前期是上层阶级追逐的对象,但在后期成为了批判的焦点。正如文中所说,“支配环城大道的,不是实用,而是文化上的自我投射”(P25)十多年来的环城大道的建筑功能的转变正是政治在文化上的投射——从军方象征的军火库和兵营,到新专制主义价值观的感恩教堂,再到回应新统治阶级意愿的公共建筑。不同于巴洛克式的新颖的空间概念:其建筑组织连贯的布局原则突出了多面形的街道,形成了内城和郊区之间的社会隔离带。同时建筑风格的多元思想也体现了维也纳资产阶级观念的多元和斗争。哥特式风格的市政厅、巴洛克风格的皇家剧场、文艺复兴风格的大学、古典希腊风格的国会大厦,这些宏伟建筑展现了当时主流自由主义文化的最高价值,这些文化建筑成为了“第二社会”阶层通往贵族的精神阶梯。
      另一方面,宏伟的公共建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源于对环城大道上公寓住宅的土地出售的鼓励。环城大道上的公寓市场、建筑、区位分布、类型和风格都反映了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趋势。“个人所有的租赁式府邸在声望和盈利上的巧妙统一,反映出自由主义时代的主要社会趋势之一: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和谐。”(P53)公寓式住宅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贵族化”对于维也纳的各路精英有着巨大的磁力,因此最有名望的建筑师都投身于对租赁式住宅楼的设计:从费斯特尔的英式半独立式住宅到汉森的共管公寓(condominium)。
      这些住宅不仅仅是其彰显贵族身份的象征,也是最保险、最有利可图的投资之一。“无论是财富新贵还是世袭贵族都是19世纪60年代环城大道住宅的重要投资者。”(P54)他们在环城大道上拥有大量的住宅,但真正居住的却集中在明显“卓尔不群”的地带:黑山广场和纺织居住区周边。从小范围的空间分布上,纺织居住区和黑山广场周边具有非常明显的阶级印记,而宏观上的“环城大道区域却融合了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这两个可变阶层”(P60)
      世纪末,对于环城大道的批判虽然是集中在美学上的批评,但是却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态度,即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中,文化追求和社会满足之间的关系。其中“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的拟古主义和瓦格纳的功能未来主义,都引发了城市建设上的新的审美观的产生。”西特受到父亲、老师和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的影响,对以往艺术和传统工艺价值具有无限的热忱。他“忠于手工艺阶层、为其充当教育者、研究者和宣传者,复兴和宣扬其过去的艺术成就,以使其继续存在合法化;他还致力于让相关艺术跟建筑和城市工程建立起联系。”(P71)他作为一个齐格弗里德式的人物,“通过重新设计我们的环境,来重建我们的生活。”(P72)而在他的环境观(《城市建设》、1899年)中,广场成为关键的元素。他用广场对抗街道,试图将城市从孤寂感和对无限空虚的恐慌感中拯救出来。他的公共城市理论后来为刘易斯•芒福德和简•雅各布斯所推崇,但在战前的奥地利还未出现普及其思想的土壤。
      与西特不同,奥托•瓦格纳设想城市的无限扩张,认为需求和实用性是现代生活的中心。作为现代主义者,他从自身阶级(第二社会)的形象出发来构想城市和建筑。他通过参与城建活动,将技术提升到文化的地位,“把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同艺术需求协调一致起来。”(P82)接着通过参与“分离派”的活动,界定现代人类在建筑中所应表现的人性:“一个主动、高效、理性、时髦的资产阶级——是个时间不多、金钱不少、对具有纪念意义之物情有独钟的城市人。”(P85)唯一缺少的是“方位感”,因此瓦格纳通过强调街道、线条来克服城市人“痛苦的无常感”。最后他通过模块化和理性主义强调了他的城市观:“即设计出来的环境,应该让处于其中的建筑,兼具功能和审美上的潜力。”(P95)
      
      幻想政治——现代群众政治的产物
      
      奥地利早期的自由主义者,以领导下层进步势力对抗上层落后势力为责任,期望释放群众的政治力量来对抗上层的贵族阶级,却由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性本身而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最后在群众政治中,失去了政权。
      作者在书中对于政治的讨论,集中在对这一背景下的三位“政治艺术家”的政治转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实的挖掘。如作者所说,他们“为我们勾勒出一种超越纯政治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模式,构成了开创20世纪、更广义的文化革命。”(P124)
      乔治•冯•舍内雷尔以技术型贵族身份起家,本要成为土地绅士的他,领导者那些对工业资产阶级统治下怨恨不已的农民阶层,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了吸纳来自维也纳激进的手工业者,舍内雷尔成为了奥地利历史上最强硬、最彻底的反犹主义者。他进攻性的性格,不仅破坏了自由主义的政治政策,也将自己推向了毁灭,同时也引导者它的崇拜者——希特勒将世界推向了悲剧。
      卡尔•鲁格与舍内雷尔同样出身于自由主义,同样利用反犹主义来动员全民中的不稳定因素:手工业者和学生,同样利用国会权利以外的政治力量:流氓政治和暴民政治来达到目的,但不同的是鲁格利用的是基督教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通过自身的胜利宣告了奥地利古典自由主义统治时代的结束。鲁格由“鲁格博士”起家,通过民主煽动家的才干,跟随者“小人物”的激进立场,“从反腐败到反资本主义,从反资本主义到反犹主义者”。(P141)促使他成功的是不同于舍内雷尔的强硬派,鲁格将反犹主义相对化,仅仅用来攻击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从而联合了足够多的力量:贵族与民主分子、手工业者、与牧师等。
      与舍内雷尔和鲁格相比,狄奥多尔•赫茨尔从作家、记者到政治家的路程走的更为曲折,也更为心理化。赫茨尔从对犹太人的反感,梦想成为贵族的资产阶级,到主张社会同化,再到犹太复国的思想变化经历充斥着其个人的挫折和审美失望。在法国的反犹主义和鲁格的胜利的冲击下,赫茨尔走上了领导新的民族迁徙之路。
      
      思想王国——弗洛伊德与弑父情结
      
      “梦是愿望的满足”是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的基本分析原则,也是作者对弗洛伊德的梦的文本与一生的三重危机之间关系的分析原则。职业、政治、个人作为精神考古的三个层面,也成为了作者分析弗洛伊德一生的三个阶段主要途径。其中弗洛伊德在职业上的渴望和自我疑虑是第一个阶段,他通过“叔父之梦”当上部长的政治愿望来解释自己想要成为教授的渴望。而“植物学专论之梦”中父亲的强硬形象将分析带入了第二阶段,在政治上的挫伤和来自父亲的压制在这里成功会师。最后,“革命之梦”将弗洛伊德长期压抑的政治愿望和对父亲的反抗结合表现出来,在无助的父亲取代了图恩伯爵站在月台上时,“弑父取代了弑君,精神分析克服了历史。由于一种反政治的心理学,政治变得中性化起来。”(P203)
      作者用《梦的解析》扉页上的文字“假如我无法让权贵低头,那我就搅动起冥河之水。”来解释弗洛伊德的本能与社会——心理体验的意义。“精神分析的发现是卓越、孤独、痛苦的,它让弗洛伊德得以克服罗马神经症、跪拜密涅瓦神庙的废墟,并调整自己的学术地位,因此可说是一次反政治的巨大胜利。通过把自己过去和当前的政治问题,简化为有关父子原始冲突的附带现象,弗洛伊德为他的自由派同道们提供了一种有关人类和社会的非历史理论,让他们能够承受一个脱离轨道、无法驾驭的政治世界。”(P210)
      
      花园的爆炸——艺术与自由主义自我的危机
      
      从阿达尔伯特•施迪夫特《夏日般的初秋》中唯美主义的理性的乌托邦式的玫瑰屋,到费迪南德•冯•萨尔笔下的挥舞着“红色翅膀”的艺术,再到利奥波德•冯•安德里安的《知识花园》中所构建的激发情感的自我迷恋者的标志,“花园形象”成为了自由主义文化不断变化的象征。在这里,文化与社会结构、乌托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文化和艺术从充满理性的,有秩序的理想乌托邦,到唯美主义沦为工具的社会阶梯,再到纳西西斯式的自我毁灭,“花园”不断转型。虽有霍夫曼斯塔尔期望将“艺术回归伦理,让审美文化回归社会”的戏剧实践探索,但自由主义自我的危机还是引发了“花园的爆炸”。
      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哲学》、《医学》、《法学》三幅天顶画对传统自由主义审美的挑战到柯柯什卡《梦想中的男孩》、《谋杀者、女人的希望》带来的破坏性的直接的启示;从奥托•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修尔特》对传统基调的反叛到阿诺德•勋伯格的《空中花园诗篇》对内心世界和对片段世界所进行的探索,19世纪末最早一批的现代主义者为适应新局面所做的努力被这些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者所代替,“他们同最后的清教主义者联合起来,……反对将艺术用作文化粉饰手段、掩饰现实本质的做法。”(P398)在他们的作品中,代表传统直销的花园瓦解了。
      
      结语
      
      休斯克的这本宏著内容详实而不乏味,面相广阔而非纷杂。历史人物的详细论述并未使整部作品脱离从“理性之人”到“心理之人”转变的逻辑主线,反而丰富和巩固了这个转型的所面对的共同的社会体验。
      正如作者所计划的,他所采取的各个自主性的分析方法使得每一章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而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又能体会到各个分支转变背后的相同的社会政治驱动力。政治的力量成为了每一章都不可回避的话题,虽然有时它在幕后,有时跳到幕前。但这统一的社会体验背景,成为这些人物努力反抗却无法挣脱的宿命。正如文中所述,这一俄狄浦斯式的悲剧,在世纪末的维也纳反复上演。无论是城市建设的风格观念演变、还是美术界的反抗和失落、再或是作为整体语境的心理之人的诞生,都是在对“父辈”的反抗中出现的。
      虽是对悲剧的解读,《世纪末的维也纳》却点亮了希望的星火。正如作者所说,对这个时代的研究往往是由于对另一个时代的关注。在世纪末的剧烈变革中,几代维也纳人不断思索着自身的社会的关系,这最初的现代性和心理性的探索带给世界在二战后不同的文化面貌。而同样在世纪初的中国,几代的文人雅士也不断的探索着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留给了当代中国不断回味的思想财富。这两个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世界,是否具有着相通性的“自我重构”的观念变革呢?也许这就是留给新的研究者的思考的问题吧。
      
  •     这是个看不清方向的时代,时代的混乱局面让所有人感到惶惑不安,是进步还是倒退,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个陷入危机中的时代,对于那些习惯于既有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人来说,社会与文化的剧烈变化不啻是一场强烈的危机。曾一度稳固的社会秩序和思维模式的瓦解,引起了广泛的社会的不协调感、破碎感和无序感。由此引发的反应常常表现为绝望的、悲观的、惊慌而且夸张的话语,并拼命找寻解决眼前危机的办法。这就是卡尔•休斯克教授在他的《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书中描述到的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的时代精神状况。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汇概括那个世纪末的城市维也纳,我会选择碎裂(fragmentation),一个颇具后现代意蕴的词汇。“碎裂似乎无处不在,”卡尔•休斯克多年后深入研究这个时期的维也纳的思想史发展状况时说,“每个领域都宣称自己独立于整体之外,而这些独立出来的部分反过来又分裂成新的、更小的部分。文化现象正视凭着一些概念才固定在思想上的,而这些概念都被卷入到无情的离心变化中。不光是文化的缔造者,即使是文化的分析者和批评者们,也不幸沦为这种碎裂的牺牲品。”面对已经陷入到碎裂和剧变中的维也纳,我们的史学家应当怎么办?答案显然已经摆在面前,当然不是任他随风飘摇随风倒,也不是用黑格尔的“时代精神”的帐幕统而化之,而应该是老老实实的尊重当时的多元化的文化现实,书写出来一部“碎裂的文化史”,这就是卡尔•休斯克教授的《世纪末的维也纳》。
      这部书细想来拿到手已经三四个月了,厚厚的让人人望而生畏,原本感觉到预期的阅读可能是一种细细的、折磨人的残忍。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卡尔教授的显然不是一个学究型的学者,一部主题涉及到思想史和文化史交叉的大部头著作中,文笔细而锋,文字详实可证,稍微文学性的笔法,不但读起来颇具趣味,而且显露出高雅的人文素养。全书共分为七章,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分别是:文学、建筑、政治、心理、绘画和音乐。但是由于本书的研究并非是要构建一副历史全景图,所以各个章节又能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独立阅读。这本来是此书的一大特色所在,但是有评论者却认为这种独特性的书写是一种缺憾。在我看来,如果这样也能算是缺憾的话,只能证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整体主义者,而且对当前我们多元化的文化现实视而不见。
      卡尔教授显然颇为认同布克哈特的观点:所谓历史,就是一个时代从另一个时代中发现的、值得关注的东西。那么,我们能从那个世纪末的维也纳城市中发现什么呢?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挫败;文化领域中的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冲突;建筑领域中是立足公众还是功能之上的争论;弗洛伊德“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的提出在心理学上的突破;绘画领域中分离派的成立,并毫无惧色的喊出了他们彪悍的宣言:将艺术献给它所在的时代,将自由献给它所在的艺术。其实这一切都是在“现代”口号指引之下的自然迸发。这是一座弗洛伊德式的城市,尽管这个城市让弗洛伊德终生郁郁,但是在这个城市中,新的文化创造者们就是不断的通过一种集体的、俄狄浦斯式的反抗来界定自己,这其实已经是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最大的肯定了。“与其说年轻人反抗的是他们的父辈,倒不如说反抗的是他们继承来的父权文化的权威,他们在漫长的阵线上攻打的,是他们从小成长于内的古典自由主义权势,”卡尔教授如是说。
      1905年,维也纳的文学巨匠之一霍夫曼斯塔尔写下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想:“我们这个时代的性质,就是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唯一靠得住的就是‘游移感’,而且可以确知的是,其他时代所坚守的,实际上也是这种游移感。”我之所以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霍夫曼斯塔尔的话中很恰当了表露出了现代和传统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所谓“游移感”不仅仅是打倒传统后的拔剑四顾的茫然心态,更是一种子系文化一旦挣脱父系文化的纽带之后的一种无所适从。借用霍夫曼斯塔尔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的话说就是:“一切都成为了碎片,碎片又继续破碎,成为更多的碎片。不再有什么东西,能够允许自己被概念所接受。”又是碎片,看来“碎裂”这个意象已经深深的镌刻在了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的整整一代人身上。
      其实用“碎裂”概括世纪末的维也纳的艺术各个领域发展的特点注定是不完整的。虽然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们对自己的时代失去了方向感,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对此无动于衷。在维也纳这个城市,因政治上的不断挫败,自由主义的失势,致使掌握这个城市的文化命脉的中产阶级短暂性的失落,短期性的集体创伤。但一旦他们意识到无法在政治上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马上转身投入到自己熟稔的领域:文化领域,并在此建构自己隐喻的乌托邦世界。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对当前的政治形势视而不见,而是用一种文化的方式谈论着政治上的压抑,用审美的形式进行着对政治意识的反抗,用无声的画面诉说着自己对政治的不满。以画家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为例。1897年,克利姆特带领着他组成的“青年反抗军”组建了维也纳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分离派,他们的纲领之一就是声称与过去的一切一刀两断。但是到了短短几年后的1908年,克利姆特已经在与社会的交锋中饱受创伤,从历史、时间及斗争的国度中,无可挽回地转到了审美与社会隐退的国度。那才是他最熟悉的艺术乌托邦世界,只有那个国度中,他才是真正君临天下的君王。
      霍夫曼斯塔尔的话的确道出了世纪末的维也纳的主题:“与现行的社会秩序较量很难,而提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社会秩序更难。”在一个颓废、混乱、压抑、百废待兴的年代里,用艺术和审美构建一个乌托邦世界,注定是一个碎裂的世界,像一个碎裂的镜片,折射出的却是光怪陆离的真实世界。
      思郁
      2007-10-10书
      
  •     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书中,卡尔·休斯克教授表面上针对的是特定时空的具体个案,然实质上,作者格外强调的是历史的延续性和史学研究的整体性。历史在任何时候都是当下的参照体系,时代是在摆脱历史桎梏的努力中实现蜕变的。19、20世纪的维也纳处于新旧激荡的时代,在社会与文化嬗变的混乱格局中,“现代”悄然孕生,逐渐成长为左右整个20世纪西方世界的精神资源。本书的切入点放置在政治与文化互动的层面,以此为主旨营造起一个统一连贯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不同的个案得以彼此勾连互相印证。其可行性的基础在于,当时的维也纳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领域内做出了革新,整体文化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文化精英们在各自领域中开掘的同时,具备着一些虽难以描述却意义重大的共同社会经验。于是,本书便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中铺呈开来。
      
      作者对历史延续性和研究整体性的关注还不止于“具体问题”的本身,同时也表现在作者对史学科学和研究方法的态度上。当发现史学无力整合社会与知识混乱而碎化的事实时,作者试图向其他学科寻求帮助,竟然发现其他人文学科处于同样的尴尬与无奈的境地当中。造成这种局面最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学科分化之后,各学科都在纷纷界定自身的知识功能和研究领域,进而导致基础的缺乏,所谓基础是以历史为根本进行自我反省与批判。学科在自我成长中,割断了自身与历史的联系,使得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越来越狭窄。对于文化的多样性,统一的前提或者连贯的准则丧失了。那么究竟是否尚存可能对历史或文化进行概括性的整体描述?此时,跨域研究是必需的,作者在跨学科的过程中,谨慎地对待不同学科生发出来的自主性分析方法。
      
      就方法而言,本书作者的主张与科学史(参丹麦赫尔奇·克拉夫著 任定成译《科学史学导论》(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所关注的研究路径不谋而合,后者将科学史分为水平科学史和垂直科学史两支。水平科学史理解为对给定的狭窄主题的整个时期的发展研究,如某个科学专业、某个问题领域或某个智识主题。通常给定了时间界限,就可能分辨出主题的起源和灭亡。垂直科学史则是从一种本质上更具学科际性的视角开始,所关注的科学只被看作是某一时期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元素。这种元素不能和该时期的其他元素分离开来,它和这些元素一起形成了“时代精神”的特征,而这种时代精神恰恰就构成了这种类型的科学史的真实领域。当置身于外对特定历史时空下的社会进行观察时,我们发现每一个时间点整个社会的所有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假设我们将历史时刻定格,那么历史的发展将成为无数“空间地图”的层叠,只有将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对应起来我们的研究才具有意义。我们试图做的实际上是“水平史”与“垂直史”的重合部分的研究。如何减小侧重时间的“水平史”和侧重空间的“垂直史”各自的局限性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此时,历史主题不变论点(the thesis of invariant historical themes)或简称为不变性论点(the invariance thesis)便成为包含水平和垂直两种特性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组织方式。这一论点认为,可以把历史看成在十分重要的文化分支中的不同时期出现的数目相对较少的恒定主题或思想单元上的变化。思想史不变性论点的一位重要代言人Arthur Lovejoy指出,可以把思想单元比作元素的原子:正如可以把成百上千的化合物理解成几种原子的结合体一样,可以把思想史上复杂而极端不同的形式设想为几个思想单元的结合体。由于它试图整合构成文化的不同元素,并且同时从时间上弄清这些元素,因此这个论点变成防止水平史学与垂直史学冲突的一种尝试。结合不变性论点的方法原理和中古社会分工的特定发展阶段,我们便可以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所有组织做出一个大概的划分,进而分析它们各自的演进特点和彼此之间的互相作用,剖析最终导致的结果。从这一角度而言,《世纪末的维也纳》为我们践行类似的方法进而从事整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绝好的范例。
      
      从史学反省与批判的角度而言,卡尔·休斯克虽然采用了叙事性的语言,但作者只是将历史当作研究的对象,在历史本身与历史书写之中,作者一直比较谨慎地限定自身的位置,他始终保持观察者的分析态度。于是,本书不再是文献材料的历史,或者说根据文献材料作历时性叙事史学,而是将文献视作与科学、艺术品同样的外在于我们的研究对象,需要将其与特定的社会相联系,运用合理的逻辑和有效的方法进行精细的论证严格的推衍,进而解决发自我们本身对于历史的追问。
      
      大体而言,《世纪末的维也纳》追求的都是如何认识一个特定时空下的整体社会结构,演进过程中诸多社会因素如何同时发生变化并互相之间影响着,作者通过个人的呈现,实际上描绘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图景。在这个过程中,史学家充当了“关于过去”的观察者,而非“处于过去”的观察者。
      
      《世纪末的维也纳》,[美]卡尔·休克斯著、李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
      
      于《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8月。
      
      
  •     其实还没有怎么看,德文的东西总是让人头大,何况还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版本。大量稀奇古怪的直接从英语德语化的词,还有很多法语词。异常艰涩。
      
      不过就是感兴趣。弗洛伊德(Freud)是维也纳人,哈耶克Hayek也是,还有Gombrich也是,最近我在看的书的作者都是,虽然是不同时期。所以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看这本有些沉闷费解的书。
      
      我去过维也纳。一个给我留下不好也不坏印象的城市。一个曾经被世人遗忘的西方最边缘的城市。旧时中欧庞大帝国的都城,哈布斯堡家族千年来的residence。文化的、古老的、精雕细琢的、不算大的城市,是一个精致古旧版的柏林。
      
      我还喜欢看奥地利电视台ORF的节目,时常播怀旧黑白老片,各种文艺类节目。朴素的、不媚俗的、有时甚至是与世隔绝的、孤芳自赏的。我喜欢的风格。
      
      去年去的时候,在维也纳的大街上可以随处看到很多Freud的纪念物,原来去年是他的150诞辰纪念。他的重大意义无须多提。
      
      Hayek是著名的经济学者,Gombrich是著名艺术史专家。都是到了英国才开始享誉世界,分别是所谓Austrian School和Vienna School of Art History的代表人物。
      
      突然想到我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人——Popper,学术理论家、哲学家,又一个在英国享誉世界的人。(中国人的圈子即使扩大到世界也还仅仅指英语世界,所以我们知道的精英也仅仅局限在英语圈中。其实,维也纳的精英们又何止这三、四个呢?)
      
      这三个都生在维也纳的Fin de siècle,而Freud死在Fin de siècle。
      
      虽然书中没有提到上面的三个人。只是我感怀于那个时代的那座城市和那个时代的那些精英。
  •     如果說某些譯者看得出是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在無力地掙扎,那麽這本書的譯者可就是公然篡改原文的意思了。當然,他的假設是讀者手頭沒有原文。
      
      初次捧讀此書,感覺譯文意思還算曉暢通達。不料在腳註裏,我們的譯者開始暴露出其不足。Velasquez(委拉斯開玆)這個名字,在譯本第289頁上,被譯作維拉格!第356頁上,Wien: Ein Fuehrer這本書被譯作《維也納:一個領袖》,書名顯然應該是《一本維也納指南》。
      書中的德語引文總是缺胳膊斷腿,Mensch這個詞,在第248頁腳註中
      變成了Mesch。此書講述的是德語世界的維也納,Georg這樣的人名,譯者總是以“喬治”處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這些都是容易瞅見的問題,然而把譯本和原文的開頭對照一下,就會發現此書中存在的誤譯是多麽的可怕!
      
      The Waltz, long the symbol of gay Vienna, became in the composer's hands a frantic danse macabre.
      
      譯本:華爾茲本是奧地利歌舞升平的象徵,可在這位作家手裏,卻變成了瘋癲的“死亡之舞。”
      
      好傢伙,維也納被置換成了奧地利,long這個詞顯然就被他用“本”給敷衍掉了,拉威爾從作曲家搖身一變成了“作家”。
      
      接下來,拉威爾寫道: I feel this work a kind of apotheosis of the Vienna Waltz, linked in my mind with the impression of a fantastic whirl of destiny.
      
      譯本:我感覺這部作品是對維也納華爾茲的稱頌,讓我的大腦呈現出命運旋舞的景象。
      
      詞語的意思(apotheosis)和句法被粗暴地推到一邊,“聯係、連接”的意思根本沒有翻譯出來。a fantastic whirl of destiny,完完全全被這個譯者給糟蹋了。
      
      繼續往下看:His grotesque memorial serves as a symbolic introduction to a problem of history...
      
      譯本作:他的這一風格奇異的回憶作品,象徵性地把我們引領到一個歷史問題前……
      
      grotesque翻譯成“風格奇異”,已經不像話,後面這句簡直就屬於天方夜譚了。拉威爾的作品起到了介紹的作用,和“引領到……的面前”這個意思似乎還有很大的距離。象徵性的介紹,與“象徵性地把我們引領到……”的意思也是霄壤之別。
      
      下一段開始:……he does not initially present that world as unified.
      
      譯本作:但他並未完整地把這個世界呈現出來。
      
      明明是他(拉威爾)起初並沒有把那個世界呈現為統一整體,譯者的偷梁換柱讓我瞠目結舌。“起初”這個詞,索性就消失了。
      
      再往後有一句:Each element is drawn, its own momentum magnetized, into the wider whole.
      
      譯本作:每個元素、甚至每個元素的動力,都被吸收融入到更大的整體中來。
      
      “甚至”我不知道從何而來。its own momentum magnetized這一部分,我們的譯者分明是在糊弄讀者。
      
      書的第一頁上就出現了這麽多錯誤,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心繼續閲讀譯本。而譯者,據扉頁上的介紹,是研究英美文學和西方文藝批評的博士!
      
      嗚呼哀哉……
      
  •   对文本的解读,是给予文本的第N次生命。
    作为书评的这篇文章,成为了一个新的值得阅读的文本。
  •   谈得很深刻。
  •   这篇书评完全就是在玩弄没有读过本书的读者,对Lovejoy的引介更是极为牵强
  •   谈得很好,我觉得抓住了卡尔.休斯克写作的精髓
  •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不过说实话,这个版本虽然语言比较优美,但准确性明显不及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尽管后者也受到一些批评。
  •   ORF2我的爱
  •   感谢le frisson指明劣译
  •   谢谢le frisson ,让大家节省了时间
  •   wa~
  •   繁体字...的确花眼...-_-''
  •   看了本书的其它书评,读品的几篇书评对译文质量没有一点怀疑,而读书人最需要楼主这样实事求是的书评。感谢楼主!
  •   在第一页上,作者的【致谢】里有句话说:
    “对众多学者,笔者不甚感激……”
    客气啥呢:)
  •   这位博士学术态度实在不行
  •   完全赞同楼主
    译者简直不说人话呀
  •   楼主强人啊~
  •   十分感謝
  •   这本书的编辑也太疏忽了 楼主真仔细啊
  •   我僅僅是因爲寫評論的需要才買來此書,不料隨便翻看就看到這麽些問題。我也僅僅只是對照了原著(譯文用的那一版底本)的前幾頁。真正認真起來的人,恐怕是要重新翻譯一遍。
  •   汗,居然这样……
  •   这个出版社的书一直都这样 翻译的人一般是研究生级别 不信你看看其他的 什么汉译精品的书 都翻译的不好
  •   研究生里也不是没有高手.有的教授也不见得翻译的好.翻译和学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译者和责任编辑是否认真.
    这些问题其实编辑读稿认真点,是可以避免的.
  •   開始覺得自己也有能力當翻譯
  •   国内翻译稿费这么低,谁肯用功翻呢?
  •   因为稿费低,完全可以不译。拿出不合格的译文,和造假药假酒是一样的危害。
  •   楼上那个赞研究生的 你木见过研究生是吧 知道他们都怎么翻译吗 你以为认真就管用吗 有的英语可能就认识ABC就去翻译了 认真的话得重新学英语 怎么办 当然 也可能你就是研究生 呵呵 你自己还不清楚研究生的现状吗
  •   发表在今天的《南方都市报》B25版。
  •   我想读原文
  •   楼上那个第七封印,请讲点逻辑。我是编辑。看来你见过天下所有研究生?敢这么说话。
  •   你是编辑阿 是这本书的编辑吗
  •   我也希望你不是这本书的编辑……
  •   德语原文出错问题,还有译名不统一,完全是编辑不负责任造成的。
  •   感謝,對LZ深表感謝,為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基本上這本書可以被pass掉了。
  •   楼上错矣,此书绝对是一本好书,万不可因噎废食
  •   我也刚读此书,感觉书中的德语译名确实有问题,但英汉翻译并没有像楼主说得那么严重,楼主所举的很多例子似乎都是要求严格按照字面翻译,公道点说,这个译本的转述跟原文出入并不算大。我手头恰好也有英文原著,感觉原作者的语言隐喻性很强,如非要严守原文措辞的话,恐怕翻出来的就是很蹩脚的汉语了,照此看来,这个版本的译文表达尚还可以。
  •   挺热闹啊,我手头还有台湾麦田版的译本,说实话,感觉大陆的这个译本在准确性上比台湾版的还要好一些呢,把两者跟英文原著一对照就能发现了。
  •   轉述和翻譯是兩個不同的範疇。
    整個第一章我都密密麻麻地標註了譯者的理解錯誤,依然覺得問題非常嚴重。我不相信譯者是在執行原作者文字的“隱喻性”,他很多地方根本沒有理解,真的。
    我還是重復那一個簡單的例子:
    he does not initially present that world as unified.
      
      譯本作:但他並未完整地把這個世界呈現出來。
    完整地呈現世界,和把世界呈現成爲統一的整體,真可不是“尚還可以的”。前者是說呈現的“完整性”,原文則很明顯地提到世界的“統一性”。
    翻譯都應當是精密的語文學者(philologist),不應當把“尚可”作爲標準。我也不相信,譯者如果嚴守原文措辭,翻譯出來的會是蹩腳英文……
  •   本人对欧洲文化史颇有兴趣,《世纪末的维也纳》的内容并不容易读通读透,就其文字而言,更是很难翻译的一本书,因此le frisson如此字字细抠的严谨态度实在令人生佩。客观地说,国内很多图书的译文质量尚不及本书,但因为《世纪末的维也纳》的广泛知名度,大家会对它格外关注而已。或许那位须臾兄说得对:“如果能读懂原文就不要找翻译的书,翻得再好也有遗失或者无法表达的东西”。
  •   我读过《世纪末的维也纳》原著,此书确实不好译,再考虑到国内的现状,起初的期待值就不敢太高,应该承认,等大陆的汉译本出来一看,译文质量比之前预想的要好一些。夜雨和楼主的说法都有道理,但译书就像其他技术工作一样,围观者往往可以品头论足头头是道,假使自己做起来却发现别别扭扭不好发挥。就说翻译大家如萧乾文洁若者,《尤利西斯》也不可能找不出毛病。当然,如有硬伤则必须挑出,以免影响读者。另外指出楼主一个小错误:“我也不相信,譯者如果嚴守原文措辭,翻譯出來的會是蹩腳英文”。先不说观点正确与否,最后应该是“蹩脚中文”,呵呵。
  •   该书译者几年前译过《圣经的叙事艺术》,我写毕业论文时曾经对照中英文通读全书,发现准确性还是相当高的,怎么翻别的书就有问题,不会吧?我没读过《世纪末的维也纳》,难道真像楼上几位说的这本书很难翻译?
  •   我出于好奇也看过一点他翻译的《圣经的叙事艺术》,准确度是比《世纪末的维也纳》高的。
    一并感谢冬天的雪指出笔误。
    此书之难译盖因作者喜好搬弄文辞,有时候句子结构很繁复。
  •   不要客气。从所举之例能看出楼主之精细。其实从宏观上看,这个译本还算忠实地传达了原著精神,甚至有些段落文笔不错。就拿第二章来说,如果是丝毫不懂建筑的人,恐怕早就译得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到时候楼主挑毛病可就累了。呵呵。
  •   我不是翻译家,外语也不是很懂,但是想就自己的理解说两句关于翻译的好坏的问题。
    完全能做到信达雅的译者现在几乎绝迹了,因为翻译不再是一项事业,不再跟神圣的文学等同。翻译成了一项工作,成了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在学术系统里而且得不到承认,所以稍微在学术上混了点名声和地位的人,都不愿意干这个活儿。就学术翻译来说,能基本做到流畅准确,我觉得就是好翻译。我所说的流畅准确倒不一定非得每个人名地名著作名都符合通行的标准,而是意思要准确。在意思以及基本术语准确的基础上,就算是把《梦的解析》译成了《梦的分析》,就算是把《君主论》译成了《王子》,就算是把《米德尔马契》译成了《中间行进》,就算是把提香译成提提安……我觉得都不是特别大不了的事情。说到底,如果有个稍微好一点的编辑,这些问题都不会留到出书后跟读者见面。我承认,我碰到过英文很好而翻译学术著作一塌糊涂的人,我也碰到过学术做得很好,翻译起来也一塌糊涂的人。不能说研究生就不能翻译,只要认认真真,多查查资料,好多研究生比教授翻得更好。
    所以,有时候看到论坛上评论哪本书翻得如何如何差,然后看他们找出来的错误就是人名书名之类的东西,仿佛这些都是祸国殃民的天大错误,我就百思不得其解.确实要做到意思百分之分的准确,一点错误都没有,那我们很多外版书都出不了了.号召大家全民学英语法语德语,中国不要有出版社了,大家直接从外国进口书看得了.
  •   “在意思以及基本术语准确的基础上”,这个译本里frisson兄指出的不当之处连这点都不符合啊
  •   对小列的发言我只有如下回应:
    如果译者认为人名书名的错误不是祸国殃民的天大错误,请他/她务必不要碰这件事情。因为在人名书名上出错的人,往往不具备责任心,也没有职业精神,还常常对原文理解有深刻的错误。
    认为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就可以敷衍塞责,是可怕的。
  •   我想说的是,在现在出版市场化的背景下,出版社对译者的时间要求有时候不容你细细地把一本稿子尽善尽美化。十一磨一剑在现在的翻译工作中早就变得很奢侈。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不可避免地要对译稿负一部分责任。追求知识的目的不是做个知道分子,但是编辑最应该做的就是知道分子。楼主如果愿意的话,我倒是想请楼主帮忙按信达的标准做点图书的翻译,只是楼主千万不要说“给我三年的时间。帮你弄个完美译本”。
  •   出版在全世界都是市场化的,但为什么我国的市场里劣质翻译就得以横行?值得玩味。
    十年磨一剑的功夫用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上,岂不是杀鸡用牛刀?我举出的问题,是理解文本的初级问题,是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大都是称职的大学英文系本科生就应该看得懂的东西。还谈不上疑义相与析等技术活,距离什么尽善尽美还遥远的很。
    劣质产品横行,辩护士要说市场没有给合格生产足够的时间……
    至于“你给我做来试试看”的挑战,我更觉着可笑了。不瞒您说,我还真在做这样的事情,虽然翻译这几年还不过是我的业余活动。谁都不敢说做出完美的东西,不过我做的东西,不会让人挑出上面那样离奇的错处,这不是十年磨一剑,这叫做质量控制,起码的职业水准。
    末了,我还要说,我还真不需要三年呢……
  •   俺碰到过一个水准相当高的翻译,帮俺翻了一本书。质量是有口皆碑。只是交稿确实用了三年。早就大大超过了国外出版社要求的十八个月出书期限。对出版社来说,只剩下了一年多的销售期。出版社也是欲哭无泪。至于楼主加了引号的“你给我做来试试看”的说俺挑战的判断,我想大家都看得到,俺说的是“请楼主帮忙按信达的标准做点图书的翻译”。这显然是一个邀请。说实话图书翻译质量不高是全中国的出版社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俺确实想结识一些有志对提高中国当代翻译水准做点努力的朋友。没想到楼主这么理解,呵呵。
  •   “研究生里也不是没有高手.有的教授也不见得翻译的好.翻译和学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译者和责任编辑是否认真.
    这些问题其实编辑读稿认真点,是可以避免的.”
    cellocello这句话再中肯正确不过了。第七封印还要说:“楼上那个赞研究生的 你木见过研究生是吧 知道他们都怎么翻译吗 你以为认真就管用吗 有的英语可能就认识ABC就去翻译了 认真的话得重新学英语 怎么办 当然 也可能你就是研究生 呵呵 你自己还不清楚研究生的现状吗”。这有点搞笑哎。俺在第七封印的口气里听出了一点暴力论断的意味。哈哈
  •   小列,对于有些常识性的问题,有人如果听不懂,或者胡搅蛮缠,就不必浪费时间争论了。第七封印的逻辑显然跟你我不一样。多说也未必有用。
  •   以目前的客观现实来说,我认为LZ对这个译本的评价有些过苛了。
    当然,如果有能力有条件读原文的话,自然不必读译本。否则的话,这个译本还是算可以读的。
    LZ说:
    翻譯都應當是精密的語文學者(philologist),不應當把“尚可”作爲標準。
    这不免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了。
  •   2007-09-19 12:13:28: 藤原琉璃君  楼上错矣,此书绝对是一本好书,万不可因噎废食
  •   感觉上书是好书,有些地方作者评论的很好,头脑非常清楚。但大部分读下来,又发现很多意思不明晰。看了此贴,知道未必是作者的问题,很可能是译者的问题。谢谢楼主!
  •   2007-11-21 13:22:45: 沙门  以目前的客观现实来说,我认为LZ对这个译本的评价有些过苛了。
      当然,如果有能力有条件读原文的话,自然不必读译本。否则的话,这个译本还是算可以读的。
      
      LZ说:
      翻譯都應當是精密的語文學者(philologist),不應當把“尚可”作爲標準。
      
      这不免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了。
    中國十幾億人,多少學外語的,多少作翻譯的,我僅僅要求他們是精密的語文學者,就被當作晉惠帝一般弱智且脫離實際的人物。您真的就對中國翻譯工作者的智識水平要求這麽低嗎?
    況且我真還不認爲這本書達到了“尚可”的標準,否則也不會浪費這麽多口舌了。
  •   据一个在家接活(翻译公司文件,比如公司章程或者会计报表什么的)的朋友说,他们一般都会先用翻译软件将文本自动翻译出来,然后进行润色,接着就可以交稿了.于是我想,那这些用来增加身价筹码的活儿是不是也是如法炮制来的呢?!
  •   我意见是,硬伤式的错译是很难让人原谅的。
  •   要求不能这么高,别把作者的观点翻的南辕北辙就好。
    现在国内的翻译,普遍就这质量,译者能对得起良心进行翻译,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   不是国内翻译人员的智商差,水平低,再高的水平也需要用心也需要时间。
    翻译所得到的低回报+译者不讲学术良心=差翻译
  •   通篇看下来,感觉作者实在是言重了。
    就作者指出的几个“错误”而言,作者自己没有提供更好的解释而只是一味说人家“胡来”,似乎有些“胡来”。
    最后,我并不是书托,也不想为国内泛滥的糟糕译本作辩护,只是想说,相比之下这个本子看来不错。
    我打算去买一本看看。
  •   @丁萌
    没有看过原文也没有看过译本。但是就“he does not initially present that world as unified.”这句话来看,译者的翻译确实很过分。如此简单的句子都会译错,不得不让人怀疑更难些的句子作者是不是在乱凑。
  •   還有個台版的,兩者比較如何?
  •   据说是台版比这个还不如?
  •   我也同意丁萌的观点,考虑到原著的难度,这个版本确实还是不错的,我认为楼主提出的观点和例子不无道理,但说人家“胡来”似乎确实过苛和言重了。
  •   楼主是个很认真的人,但在大环境下要求有点过了。此书对个人帮助很大,受益不少。而且人名地名有原文,错误也可以挽回。实在是比这糟糕的译本多如牛老,所以感谢译者,并不是一个胡来的人。
  •   為何我的回覆,還要待審核?
  •   事实性的硬伤应该批评。但是一些表达的措辞问题并不大,我通读下来还是很畅快的。
    grotesque翻譯成“風格奇異”,我没觉得有错。。。
  •   楼主与其在这大骂别人翻译不好,不如自己多花点功夫做些经典文献的译作发表出版。
    楼主既然这么仔细的看了译文,并做了校对,不如在此提供更准确的整篇译文供大家学习和比较。
    对楼主本人无恶意!
  •   太搞笑了,你以为我有病啊,“不如在此提供更准确的整篇译文供大家学习和比较。”
    国家豢养这么多教授,干嘛去了。译者李锋同学自己又干啥去了?
  •   说了对LZ无恶意,LZ还是相当激动~~ 我也不认识译者,犯不着和LZ过不去。
        
    既然国内翻译界水平这么良莠不齐,与其骂这些人不如自己去做点更有建设性的事情。
              
    真正能从书中获益(不是指那种记得几个人名地名获得“谈资”的益)的读者是不在乎这书是英文还是中文,读英文也知道自己要看什么,读中文译本大概也能猜出译文的对错,因为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是没法读这本书的。如果有知识背景同时想进一步对某些部分深入研究的话,这本也不够,还得去找更多的资料。如果没有背景,一般也不会去这本书,读了也是白读。
            
    英文文献中似乎有不少对译文歪曲原作观点不满而自己翻译的例子,甚至对原有译本完全不满自己重新再译再出版的例子。但这似乎都是在表达自己观点需要引用原作者观点的时候才会重新翻译,似乎很少有只针对翻译错误的时候。
        
    译文正确是很重要,但如果有好的不断出新版本不断更新译文的体制,这事真有那么那么重要吗?还有国家圈养这么多没用的教授,和你作学术真的有这么大关系吗?
  •   刚买的书,马克
  •   我只能说这位叫做dynamic的豆友和这书的译者一样,犬儒、缺乏标准和基本的学术操守。
  •   楼主你先写一篇批判檄文发表在类似《科学》那样的杂志上向中国翻译界挑战一下再说。喜欢扣帽子的筒子就别谈什么学术操守了。
  •   哈哈哈,类似<科学>的杂志^!^
    这就是我说你没标准的原因,标准非得来自“公论”,皇帝没穿衣服还需要《科学》来证实一下。好了,我连扣帽子都懒得扣了。
  •   您不知道饶毅、施一公在《科学》上发文的事情?或者说您比饶毅、施一公还厉害?
    这么个皇帝没穿衣服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可饶毅、施一公就是要在《科学》上发文章喊一嗓子,看来这两人比您真是差的太远。
  •   呵呵,您别自以为得之矣。说皇帝没穿新衣的小孩子不必要饶、施那样的学界祭酒,我也忒好奇,文学艺术这类东西,有“诺奖”之类的破玩艺已经够乱的了,还要《科学》这样的一切之制,有什么意思?
    在任一个正常国家,一个劣译是连出版社的编辑这关都过不去的,有匿名审稿会直接枪毙,只有这个国家会有像您这样的人才百般为他辩护说情:
    //真正能从书中获益(不是指那种记得几个人名地名获得“谈资”的益)的读者是不在乎这书是英文还是中文,读英文也知道自己要看什么,读中文译本大概也能猜出译文的对错,因为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是没法读这本书的。如果有知识背景同时想进一步对某些部分深入研究的话,这本也不够,还得去找更多的资料。如果没有背景,一般也不会去这本书,读了也是白读。
    //
    引文已然叹为观止,我已经不想浪费口舌或者时间来说什么了。
  •   删帖。。。
    楼主的思维都这水平了,我还跟楼主较个什么劲啊~~~
    楼主您就慢慢沉醉在您那高水平的外语中吧。。。闪人咯
  •   您當然敢說了,無知者無畏麽^!^
    在下恰好對藝術、建築和城規非常在意——和獅子大開口類的人最大的不同,是對我不知道的東西壓根不會提及,遑論開口置評。
    我不明白您這樣一個“能看出來Schorske認識的錯誤”的高人,干嘛說挑出“字面錯誤”的舉動是吹毛求疵?!
    書評可以說好話,也可以說壞話。對說壞話的人來一句:“你幹嗎不翻譯一些東西試試看?”或者“你懂這書說什麽?”,或者,你“你幹嗎不到學刊上去發表一篇檄文,刺激一下全中國翻譯界?”的質疑,實在可笑到家了。
    好了,奉陪到此,我已經覺得浪費了好多時間,您也好自爲之了,期待拜讀您的譯筆。
  •   還有閹割自己的帖子,栽贓我的-_-,真是嘆爲觀止的垃圾貨色。
  •   您慢慢玩去吧~~
  •   楼主读书读到这个份上,还真是极品!
  •   偶然看到这里,心感遗憾。这种争论意义不大,我相信大部分翻译,只要真诚,还是想要把事情做好的,因条件所限未能做好,与出于主观轻慢犯错还有点区别,在中国现在浮躁的环境下,要培养出顶级优秀的学术翻译并不容易。批评理所应当,宽容也理所应当,只要都是出于好意就可以了。如果可能的话,看能否争取今后能整合资源,利用网络优势把社科学术领域的人名地名之类的专有名字梳理出来,做一个公共平台让大家补充互鉴,给翻译们提供服务,就好了……
  •   楼上朋友:本书翻译的“提香”并没错,至于维拉格,好像台湾版的书也有这么叫的。小弟看过英文原著,语言真的太晦涩了,所以觉得本书除了一些译名,翻得真还算不错了。
  •   lz典型的文科生思维,偏执狭隘喜欢揪住小辫子不放扣帽子上纲上线,就这还有一堆人来捧臭脚,难道是文科生来扎堆了?
  •   这贴竟然又被人翻出来了。
    最早读的是借来的台湾版,因为最近需要查找一部分内容,又买了大陆版。总体感觉大陆版的翻译尚可,并没有楼主说得如此不堪。虽然部分字词确有疏漏,但尚属能够容忍的范围。其实译者要百分百对应每一个单词,同时又要达到“信达雅”,实属不易。不是常说,信者不可爱,而可爱者不信么。
    不知楼主自己有否做过译者,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学术翻译原来就是又不赚钱(稿费低得可怜),又不能用来评职称之类的。译者接下这样的任务,通常也是因为自己专业兴趣或者受人所托。否则,谁还冒着随时会被批判的风险而去做明知会被找到纰漏的学术翻译呢?每次译后记里,总会写道“因学识有限,错舛之处难免”,可谓实事求是。通常来说,作为译者也很欢迎读者能够就翻译中的错误,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将来修订或者重印时能够及时更正。即使是译者本人,在隔一段时间后重读译文,也常常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因此,一篇译稿的诞生,常常会几易其稿。但是,我总觉得,读者的批评与指正自然是好,但不必过度苛责。
    虽然本人不是此书译者,与译者也毫不相识。但因为自己曾做过翻译,知道译事艰难,为了译文能够符合汉语的习惯,有时并没有完全对应原文的每一个字词。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如果有个别字词方面的减少,还望读者诸君海涵。
    常常看到译本的下面,大批读者批评翻译怎么怎么不好,而有些例子,其实可以说是“抠字眼”,如果真要达到某些批判中所提到的要求,或许如上面的一个回复所言,这本书估计极其难产。
    在如今的时代下,愿意从事学术翻译的学者原本就少,而每一个译文上来都是贬多褒少。我觉得,还是应该鼓励和支持学者,尤其是年轻的学者们从事译介工作。毕竟,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并不具备阅读原文的能力,或者无法买到原文。对翻译错误的校正是完全合理并且应当的,对于年轻译者的成长也是好事,只是,还望诸位评论能够以指正和鼓励为主,而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口吻打击译者的积极性。毕竟,翻译需要的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优秀的译者,在年轻时代,也难免会有翻译的错漏。
    现在的一些译者,会在译者后记里放上自己的邮箱,以便读者发现错误能够及时联系。只可惜问了一些从事翻译的人,却很少有表示收到过邮件的,倒是报纸上直接登上了批评文章。
    正如楼上所说,说来容易做来难。楼主如果能够奉献出自己的翻译作品,说不定,也有人来给您帖个勘误并加上几句打击性的评语。所以,在译界里,虽然同行翻译同一本书,也常常会有所比较,但一般来说,同行却甚少批评同行,原因是大家都深知翻译之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译文也同样如此。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