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主义

出版时间:2008-07-0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艾伦•伍德  译者:尚庆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社会主义》中,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艾伦·伍德对马克思主义当中较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做了批判性考察。她不满于后马克思主义把政治实践从阶级和阶级斗争中分离出去的做法,详细阐发了她本人对阶级、意识形态与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创造性理解,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艾伦·伍德是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英语国家中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新社会主义》中,她对马克思主义当中较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做了批判性考察。她不满于后马克思主义把政治实践从阶级和阶级斗争中分离出去的做法,详细阐发了她本人对阶级、意识形态与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创造性理解,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加拿大)艾伦·伍德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再版导言第一章 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二章 通向NTs之路:阶级斗争及工人阶级的移置第三章 先驱者:尼柯斯·普兰查斯.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政治的自主化第五章 历史与政治的随机性第六章 政治与阶级第七章 非相关性原则:一个历史个案第八章 柏拉图式的马克思主义第九章 社会主义和民主第十章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与“普遍人类之善”第十二章 结论

章节摘录

第二章 通向NTS之路:阶级斗争及工人阶级的移置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这应在两种不可分的意义上加以理解:正是阶级斗争被马克思解释为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阶级的消亡:阶级斗争的最终产物是革命进程的最终目标。对马克思主义而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在于,惟独这样的一个阶级,其阶级利益要求,其自身条件使其成为可能:阶级本身的灭亡。这种历史观与革命目标的不可分割性,最能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关于社会改造的构思区别开来,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切太明显了,以致看上去似乎是无关紧要的;然而,我们可以认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正是以离这些原则逐渐远去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的前景越来越为权力斗争所支配。在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设想那里,获取政治权力本是消灭阶级的一个方面或工具,而如今,阶级斗争渐渐倾向于表现为一种获得政治权力的手段,而且有时候甚至还不是主要的、根本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发生了变化,这并不局限于那种以夺取权力为主要目的的运动中,还在于它是通过“民主的”或选举的手段而获得权力。在革命运动中也已经出现重要分歧,已经把起义(暴力)行动作为夺取权力斗争的一种可能的甚至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20世纪俄国和中国的革命运动,受历史环境制约,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把权力斗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在中国)去把“人民”或“群众”放在“阶级”之前,将其作为斗争的主要因素。在这些个案中,这些变化取决于夺取权力并把握住不可拒绝的机会的直接要求,而且,完成这一切并不需要一个巨大的、充分成长起来了的工人阶级。然而“人民战争”的原则以及权力竞争的重要性,以不同状况根植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且其结局也不一致。这里,权力斗争越来越意味着选举竞争;尽管工人阶级是庞大的甚至是压倒多数的,但“人民”和“群众”已经不再主要意味着一个被剥削阶级: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合。选举的力量已经成为联合的主要标准,而对于“人民”联合的构成分子来说,它们是否要以阶级的消亡,甚至更具体一点,是否以资本主义剥削的消亡为目标,以及他们是否拥有达到这些目标的具战略性的社会力量,则是没有关系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潜在的意旨已经是在远离革命而去,从而把阶级斗争连同工人阶级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中置换出去。这些历史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复杂影响。或许可能的是,作为一条导线,这一理论将贯穿于历史变化的复杂性、政治斗争的妥协性之中,作为一种手段,用阶级斗争这一永恒的明灯照亮这些进程,并指明其最终目的,分析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人阶级内部新的框架的发展变化,在明确革命目标的同时,又为新的斗争形式奠定基础。与之相反,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自身与实践联系起来以后,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不管是以革命行动的形式,还是以选举联合的形式进行的政治权力竞争的直接需要。

编辑推荐

《新社会主义》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社会主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