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纪霖主编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何在?中国的“超越精神”意味着什么?在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中国的现代演变看作一个“世俗化”过程?或者,我们需要追问:中国是否处于一个完全异质于西方的独特文化传统之中,因而以“世俗”与“超越”之类的概念来提出问题具有某种误导性?本身就陷入某种西方话语?但反过来也可以追问,在经历了各种外来文化与制度力量的冲击,中国文化在现代的历史重构是否依然可能完全在“中国自身的脉络”中予以解释?那么,西方的现代性问题,包括世俗与超越的问题,是否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与现代中国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翻开本书,你就将找到问题的答案。

书籍目录

◎主题笔谈: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  主持:刘擎 刘擎  引言 许纪霖  世俗化与超越世界的解体 童世骏  宗教与后世俗社会 夏洞奇  西方是如何“着魔”的——从“古代晚期”说起 周濂  尺度、分寸与超越 王利  中立性政治与超越价值 柯小刚  从文质史观来看世俗社会与超越精神问题 陈赞  历史文化意识与世俗的超越◎西学前沿:迈克尔·沃尔泽专辑  主持:刘擎 任辉  献迈克尔·沃尔泽:左派、知识分子和政治哲学家 迈克尔·沃尔泽  政权改换与正义战争 迈克尔·沃尔泽  论国家的道德地位:对四位批评者的回应 杰拉德·道培尔特  缺少根基的国家主义 查尔斯·贝茨  不干涉与共同体完整 大卫·鲁邦  民族国家的浪漫虚构 迈克尔·沃尔泽  多元主义与社会民主◎中国思想研究  主持:许纪霖 余英时  中国思想史研究经验谈 王汎森  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与“政治” 瞿骏  革命历史记忆的塑造与传承——以烈士为中心的考察(1912—1928)◎西方思想研究  主持:周濂 陈伟  阿伦特与犹太人问题 陈宜中  国家应维护社会权吗?——评当代反社会权论者的几项看法 欧阳肃通  尼布尔的政治神学与美国新保守主义 周保巍  必需·情欲·自由——英国现代早期的“勤勉”话语◎文化研究  主持:罗  岗 墨里齐奥·拉扎拉脱  从生命权力到生命政治 瓦尔特·本雅明  声名鹊起的局外人——论克拉考尔的《白领工薪阶层》 斯拉沃热·齐泽克  文化多元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章节摘录

很自然,在帝国权威崩溃之后,教会权威就有了一定的扩张空间。像这样的一些条件中国是从来没有的。另外也要考虑到,西方的古典伦理内在地具有一种很强的弹性,这种弹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被基督教继承和发扬。种种的外部资源同时具备,这样的际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后可以做一点反思和引申,讨论三个命题。第一,西方历史的命题。照我说来其实很简单。我们要讨论为什么西方会着魔,为什么西方曾经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是那么的不世俗,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古代晚期的地中海世界,出现了一种对着魔的特殊需要,与这种社会需要相应,就出现了一种深深的基督教化和伊斯兰教化。其实到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一定的社会需求。中世纪的时候,教会曾经介入很多社会管理层面,但这些权力并不是教会去竞争得来的,而是因为那时礼崩乐坏,世俗权威或者说罗马的政治权威不再能够承担了。但人的生命不能等待。在这个时候谁能承担责任,谁的权力就会扩大。再追问下去,又是到什么时候教会不再行使这些职能呢?后来国家已经能够自立了,这些职能已经不适合由教会承担了,所以很快就出现一个世俗化的过程。比如说,现在教会为什么可以不太管教育?教会管教育是因为没人管教育,教会不管教育是因为有人可以办得更好。其实道理很简单,都是社会需要决定的。一旦在现代社会中对“魔”的需要减退了,那么很自然地,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也就一个个除魔了。首先是经济领域。因为经济生活有它自身的游戏规则,不能完全以基督教的仁爱伦理来作为期待,于是基督教伦理就退到后台发挥作用。再比如说,学术也是这样的。现代学术越来越复杂了,肯定不是教会能够——规范得了的,所以教会也就很自然地逐渐调整自己的立场,承认基督徒有越来越大的从事学术研究的自由。所以西方的世俗化是一步一步渐进的,而不是说先是教会强行地要去抢夺什么,然而是国家又要强行地从教会那儿夺回来。其实都是一个相当自然的过程,是渐进的、改良的。第二,一个非历史的命题。西方所谓的“着魔”是在一些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实现的,这些特殊历史条件是中国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的,或者说没有同时具备过的。所以说中国也确实没有出现过真正西方意义上的、基督教语境中的着魔的状态,中国其实根本就没有。

编辑推荐

《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是许纪霖编写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知识分子论丛第8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