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欲

出版时间:2009年3月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冯珠娣  页数:292  译者:郭乙瑶等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冯珠娣从“食”和“色”两方面入手,审视了当代中国人“欲望”的变迁,挑战了“食色,性也”的论断,揭示了“快乐”的政治和历史本质。作者探讨了从对饥饿的记忆到经济发展时代的美食,从传统中药的香气到对古典文献的挖掘,从对集体身份的颂赞到对个人经历的关注诸方面,认为这些在当代中国被体现的存在都必然创造并存留于对个人和国家生活的公众反映之中。本书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生活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她的解读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关注对象—家庭,也涵盖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简介

冯珠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另一硕士学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执教18年后,于2004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人类学讲座教授。曾发表有关中医药和中国社会文化的论文数十篇。《认识实践:遭遇中医临床》乃其汉学处女作。曾主编《超越肉体:物质生活的人类学读本》。其与张其成合著的关于北京人养生实践的著作即将付梓。

书籍目录

致谢中文版序言引言 食色,性也 欲望 世俗人类学 非连续性 来自/作为阅读的民族志 干预:中医关于身体的修辞 食物和性第一部分  吃:感觉的政治  导言    雷锋:不倦的人民公仆  第一章  药膳    具体的逻辑    小城药膳    味觉的语言,味觉的体验    实践中的中医    身体:溢香的世俗载体  第二章  精神会餐    饥饿的简史    牢记苦难:《白毛女》    精神会餐:《芙蓉镇》    身体的盛宴    超越需求  第三章  “实”与“虚”    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    莫言的《忘不了吃》    系统的虚损与局部的实邪    多乎哉?    划界线第二部分  欲:体现的伦理  导言   杜晚香:优秀共产主义者的瑰丽光环   公开场合的激情  第四章  书写自我:个人的罗曼司    对爱的探讨    心灵的伴侣    保护光辉    在路上    语言危机    小结  第五章  性科学:行为的再现    性知识典籍    对性的想象    性调查    教育国民的研究    性教育    压抑的假设  第六章  色情艺术    性:宇宙(cosmic)的性,内在的本质?    马王堆:汉代的快乐    养生    无能和资本主义    再现和伦理    在卧室结论  为历史的身体欢呼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吃:感觉的政治第一章药膳本章探讨的是世俗权力和饮食与药之间的关系。人们都有吃的经验,他们不仅仅是吃,而且还享用食物,或者希望能享用食物,日复一日,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都是如此。既然这种吃的体验是(经济上的和认识论上的)权力不对称分布,我们很难想象一种没有被权力渗透的生活(即经过不断协调,这些权力不断以乏味的、但是不可以完全预测的规律出现)。吃的政治经济学强调营养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而吃的政治现象学则关注把吃作为体验的社会实践。医学人类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和现象学两个分支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一切东西,它建立在具有吃的功能的身体之上:其经验源于生活。这种生活经常因为分配不均而导致纷争,具有建构与被建构的双重属性。即便我们当中最幸运的人也无法控制吃的事件。它挑战了权力的自然化所构成的常识。本章更多地关注医药,用较长的篇幅探讨中医的逻辑与实践。处方药的使用是医学的一个方面,乍看上去好像和政治无关。在中国,中药是古老的、技术含量高的、又十分重要的药品,因为它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用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干扰疾病。中药有生理学的功效,中医们根据“经验”就知道如何配制这些草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草药的效用。当然这是一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不同的权力。从理论上说,应该对权力的种类和构成加以区分。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它们总是被混杂在一起。人们可能把长期存在的社会地位所赋予的权力(比如说,老师拥有控制学生的权力)和私人的微观控制权力相混淆。而疲劳和沮丧的情绪会削弱老师控制学生的有效性,至少会有这种削弱的感觉。有时很难把对于个人经验的控制与对他人影响力的程度区分开来。性无能就是个很贴切的例子。在当代中国,性无能受到普遍的关注(进一步的讨论请参阅第六章)。人们对性能力的普遍担心以及对性无能的自我诊断,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隐喻:比喻某阶级权力减弱(比如党的干部)或民族的弱点(中国被看作是落后的国家)。这种比较把两种不同“无能”的含义混为一谈。为什么这些现象都和丧失能力相关?部分原因在于英语的用词巧合。如果男性性活动中的不同变化不曾用与权力有关的词语来描述,也许就不再会有任何误解了。汉语中阳痿一词就与不同权力的形成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是一个基于阴阳关系的术语,在严格的医学领域之外仍具有某种普遍性意义。

后记

本书的翻译是在汪民安教授和冯珠娣教授的悉心指教和鼎力支持下完成的。此前,我对人类学,尤其是医学人类学几乎一无所知,也没什么兴趣。初次见到这本书是在2004年6月,当时刚刚参加了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感到身心俱疲,很想换换脑子,于是到大学时代的老师、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陈永国先生那里“请战”,他就给我看了这本书。我随意一翻,就翻到了它对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分析——这是我最喜爱的、曾伴随着我成长的小说之一,我马上就被它独特的分析视角所吸引,于是决定冒险一试。现在想来,此举真可谓“无知者无畏”。自己虽然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有近二十年的高校英语教学经验,此前也翻译过一些理论著作和学术文章,但等我真正开始翻译时,还是感到了任务的艰巨,因为对书的理解需要人类学的知识为基础。于是,我就向我先生杨劲松借阅了他平时阅读的一些文化人类学方面的书籍(我所攻读的西方文艺理论虽与本书有一定联系,但毕竟属于两个领域,只好满足于“打打底子”),比如夏建中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庄孔韶的《人类学通论》等,还阅读了冯珠娣和汪民安的《日常生活、身体、政治》、《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等著作、文章。从理论术语到各理论流派的演变乃至研究方法,由浅入深进行“恶补”。此举虽属“临时抱佛脚”,但对翻译工作来说却大有裨益。

媒体关注与评论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犹如电影的慢镜头一样,在这本书中被一页一页地打开了。冯珠娣教授相信日常生活的重心在于饮食男女。而在这方面,当代中国人发展出一套独一无二的自我技术,这本书正是对此的一个绝妙而生动的展示。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本书犹如一面镜子,不仅能让我们惊讶地看到自我以及自我的身体,而且还能看到这种身体所镌刻的历史。  ——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本书将我们带上了愉悦的知识之旅。冯珠娣以其深厚的中医知识功底为依托,评论小说、反思自身在中国的际遇、阐释中国古代经典及当代政治,创建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文化人类学研究模式。她帮助我们领悟物质实践以何种方式传递着历史的意义(包括当代中国的历史)。其论述智巧兼优,引人入胜。  ——王斯福,伦敦商学院讲座教授中医、食物和性与食欲、性欲和对身体的焦虑之间的密切关系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冯珠娣在此方面表现不俗。她精当地阐释了体现如何被打上了历史和政治的烙印,如何与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丽萨·拉斐尔,加州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饕餮之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8条)

 
 

  •   本书从标题上看,是通过食色考察中国人的本性。其实,这是一部通过对物质欲望和精神需求的考察记录了当今中国社会变迁的社会史大作。本书通过对各种普通流行读物的考察,透视了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从本书中,中国的学者和学生们应该看到,有意思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材料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但是如何运思,则恰恰需要学术的训练。可惜的是,这种训练水平,在中国的大学里,是很低的
  •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以独特的视角看问题。
  •   此书实际上揭露了当下,一些人关于食色的虚伪论点。社会在进步,当然传统还有保留,这无可厚非,但总有一些人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吃文化历史的古国,吃文化也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吃饱了就要满足欲了,此书的价值正在于对此现象的深入解读。
  •   从食色入手分析历史,鞭辟入里,富有新意,值得推荐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书都很不错,对于自身的反思是前进的动力
  •   忘记评论,写的很精彩!
  •   不是搞学的,比较难看是什么
  •   这个系列都值得购买
  •   板凳要坐十年冷
  •   看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很值得国内学界的借鉴。
  •   用来入门不错
  •   不错的书,只是本人水平有限,有些看不懂~!
  •   这是一本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日常生活的著作,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观点,自然也有很多标新立异之处,对于生活并习惯于其中的中国读者而言,颇具启示。当然,此书大部分立足于文本阐释,因此多了许多作者本人的主观评判,加之文本中涉及田野或“在场”的内容较少,因而更像是文化研究类的作品。
  •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让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自己,值得一读!
  •   这个思路比较有意思,还没细看。
  •   没看完,但很经典。国外的新社会史都要前进大陆好多。
  •   浏览一下,还好
  •   既不过于“学术”,又不完全“闲说”,很好。
  •   本套数大部分都不错,可以读一读。
  •   不错哦。zzzzz
  •   还不错了,这个系列的都还不错,让人开阔眼界,发散思维。
  •   站在域外的角度,通过食与色解读中国社会,视角较为独特,有些新鲜感。但这本书并不是系统的,而是一组文章的合集,或许有价值,但不是太精彩。
  •   食色这两类被老夫子归结为性也,但终究摆脱不了政治权力的作弄。
  •   举例:1. “引言”(第1页)脚注2:“我还是采用了劳的译文(Lau, 1970:160-170)”。又:235页:“D.C. 劳巧妙地翻译为....” 按:“劳”应该是指香港中文大学教授D. C. Lau(有《孟子》英译,1970, Penguin),中文名“刘殿爵”。2. 233页:“由台湾中央研究院1973年出版的《汉语大辞典》就提供了阐述下列意义的古代词源”。(以下分列“性”的7个定义:上天所赐、事物的本质、生命、生活、身体、美、古代社会把事物相互联系的五个“自然”分类秩序。) 脚注1:“此百科全书没有找到原本,因此为译者根据英文所译,不妥之处请读者见谅”。 按:此处所说的辞典,当是台湾出版的《中文大辞典》,所列7个定义原文为“人之天赋也、物之本质也、生命也、生也、体也、姿也、五行也”。 译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应该有《中文大辞典》。如果没有,国家图书馆应该有吧? 其他尚未及细看,由此两例推测,可能还有其他问题。
  •   艰难地看完了,很希望能看出点什么,结果大失所望。
  •   我一起购买的还有同系列的《毁灭的种子》,两相比较,《毁灭的种子》一书翻译的水准较高,通俗易懂,很好的表达了原作者的意图,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烂了,几乎可以这么说:没有翻译。大部分的语序没有改变,全是英语的语序,中间加了太多的破折号,我还得按照中文的表达方式理解一遍;并且书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看了三分之一,没法看下去了。
  •   切入点很不错,耳目一新
  •   是不是这种书偏理论,买的人比较少啊,书皮又脏又不好,好像被压了很久
  •   新的新文化史?
  •   非常好啊!不错参加活动!还很便宜!收藏!
  •   题目新颖 内容小巧 但很有看头
  •   翻看了下,还不错!
  •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
  •   有点勉强的观点
  •     阳痿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形成一种隐喻,过去的革命岁月以及革命中的精神变得阳痿了。
      
      《二嫫》中的情况也是如此,老公阳痿情人放荡,前者象征革命岁月,后者象征未来。
      
      中医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状态的隐喻的话,那么阳痿变成为当代中国历史地位的隐喻。
      
      
  •     这本书总体上就是一个隐喻,用中医理论隐喻当代中国社会。
      这种隐喻的做法本身并非是无根据的,在中医理论著作中医学和政治之间本身就是有关联的。
      本书的亮点是对文本的阐释,这种阐释带给我们以阅读的新视角。
      同时阅读该书更能得到一定的启迪,这些启迪对于书写当代中国的文学史以及当代中国的思想变迁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总的来说,此书不乏轻松,也不乏启示,值得一读。
  •     这套书整体都还不错,但是《饕餮之欲》却更差强人意,作为一本休闲读物勉强能过关,但是作为一本理论研究的书籍可能就不那么OK了。
      
      本书主题观点就是想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不同于寻常的数据解读,冯教授用更加贴近人的食物与性来解释个人是如何觉醒的,因为鲜活,所以这本书也更加生活。
      
      但是这本书并不一定更加深刻,结论上中国人更加走向个体自主,并且这个过程也同样伴随着建国三十年来形成的传统印记。但是这个结论并非冯教授所独享的。当然书中也提出了许多论证,但是更多的像一个长居中国的美国人的感受,而非严谨的学术论证。
      
      最后就是冯教授对中医的把握,有些遗憾的部分是虽然冯教授中医知识了解很多,但是对于文化层面上的中医却把握不够深入。也许是国家培养中医体制的问题,所以让冯教授产生了一些错觉。
      
      书中用很多中医关于虚实的观念来解读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这个本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单纯将其归功于中医理论我想就有问题了。因为这个不仅仅是一个中医的问题,而是整体文化的问题,对于中医冯教授回避了最重要的问题,即中医的追求,也就是一个中医里健康的人是什么人?其实理解这个根本不能脱离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崇尚中庸,正在此理论下最健康的人就是中和的人,一切刚刚好。而这个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共性,中国文化追求最大的极致就是没有极致,所谓“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中医里面好的状态,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治国最好的状态,二者本来就是统一的,不存在中医与政治无关,理论在古代都是统一的,黄帝内经里面也有治国的原理,因为身体、国家、宇宙都遵循同样的道。
      
      最后在书中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有一处把黄情志理解为时尚的科学用语表示有点遗憾(P132)。
  •     这本书的写作充满了很多奇思妙想,这部作品严肃地讨论了在中国,吃与“吃的”政治,人类学不是只研究一个小村庄,研究“奇风异俗”的独特文化。人类学可以做得很好看,很好玩,同时又不必成为飘洋过海而来的传教士们的传教日记。
      
      第一部分:吃,感觉的政治,显然比第二部分:欲,体现的伦理写得更有意思。第二部分写得有点冗长和罗嗦。也许这跟80年代末“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开放没有“吃”的进步这么迅猛吧。
      
      我们的社会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其实我们已经差不多快忘掉了那个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熟视无睹,更弗论对60、70年代的贫困和饥饿的了解了。“熟视无睹”,也许这正是人类学所要“变熟为生”的研究方法。
      
      对“吃”、中医、政治关系之间的“两极相连”关系的论述充满了奇思妙想。
  •     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p大6.6的田野作坊中,作者是主讲之一,我几乎忘了我已经买了这本书。我以为把这本书弄丢的时候,在一堆衣服下面翻出了这本我其实已经翻了1/5的“人类学”著作。
      我重新翻起这本书,并终于想起上次我为什么没有读完:这本书的材料过于单薄,主题过于松散,叙述过于冗繁,思考过于肤浅,涉猎过于皮毛,简言之,这不是一本出色的著作。
      食物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主题,透过食物,毫无疑问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结构中非常核心的内容。但从作者这里,我们显然没有读到这些。作者反复引用的只有四位作家陆文夫、莫言、张洁、周晓文,虽然都曾写过与食物有关的作品(当年畅销的贾平凹叶兆言苏童都没有提及),但作者既没有像文化研究者那样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没有人类学家应有的跨文化视野,仅仅把书中叙述的与食物相关的内容,当作一种新鲜事物的描述,CR之后的食物消费成为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其实作者本可以,把沦陷之后到CR结束这段时间有关食物的叙述方式加以比较,就很容易发现作为物质消费的食物,实际上作为权力象征的意义。其实有太多的素材可以借助食物的视角,诠释塑造中国社会的权利结构。那么我们能把这一切,归咎作者视野狭窄,缺乏材料搜集和掌控能力吗?
      除此之外,当代中国的性隐喻部分,更彰显了作者的阅读局限性,选取的材料颇不具代表性(王二对自己著名的“阳痿”未被提及表示鸭梨很大),甚至连那些“试图发现CR结束后,中国个体主义觉醒”的同行都比不上。
      从最后一节对“雷锋新形象”招贴画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的理解,似乎并不胜过那些爱在文物市场购买CR宣传画的外国人多少。
      同时,作者对中医的混乱表述,以及暧昧态度,同样使其无法穿透对中国社会的神秘玄想,接近真实的文化结构。
      虽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在中国,她可以作为女性,而被宽宥的“较弱”的一面(显然不是女权的声音),但这绝对不能成为这本碌碌无为著作的借口。坦率地说,这本书并不出色。
  •     
      
      养生和民俗的东西这几年被官方大力提倡。各种讲座、电视节目(比如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有个栏目叫“养生堂”),平面和网络媒体,不停传播着,讲述着——该吃什么,怎么锻炼,怎么长寿成为日常人们餐前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与此相对应的是,且一如既往的是:中国人对于灵魂的救赎,灵魂的成长与丰茂,却从不会被提及。新朋旧交,父母邻居照例询问的是:“最近身体还好吗?”BODY不是SOUL。
      
      “从某种程度上说,养生的观念对抗着全球化的医学和科学秩序。当这些传统技艺的现代实践者声称他们的实践是一种养生方式时,他们排斥了现代的、原则性的法则和秩序。他们认为,养生是全面调理,属于民族文化,对健康的理解是积极的,不仅仅局限于预防疾病,因此,养生倡导者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活动。类似的实践——比如太极、气功、汤药、扇子舞,一年四季坚持游泳、爬山甚至是房中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远离疾病,它们也试图提供快乐、舒服和稳定的体验。”(《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
      
  •     如果说出“一加一等于二”会遭殃而承认“一加一等于三”会没事,那么还有多少人敢道出真相?今天,我们说到孟子的名言“食色,性也”觉得理所应当,但在“爱人民”和“大锅饭”的时代,有几人敢说这句话?那不光是一个极度饥饿的年代,更是一段没有性别的历史,食色是被排斥在外的。新中国建立到今天也就六十年,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中国却不再是那个中国。
      
      六十年前,新中国建立,五十年前,大跃进、反右运动,四十年前,文化大革命,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二十年前,高调提倡民主化,十年前,港澳相继回归,开启“大国”序幕,一年前,成功举行奥运会……在急速的政治蜕变中,日常生活也没有掉队,在中国的城市生活中,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曾经帮助人们度过漫长饥饿夜晚的精神会餐被取而代之,感官盛宴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集体主义政治和话语逐渐褪去,张扬个人与追求自由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新时代的人们高呼——饕餮无罪,纵欲有理。
      
      那个似乎渐形渐远的时代曾千真万确存在过,在今人的眼里,它是非现实的、非自然的、受限制的、不真实的,当时的人们中了乌托邦的蛊,他们以意识形态为食、以想象超验为乐,在饥饿与禁欲中享受着虚幻的快乐,而今天的我们,自认为是走在一条通向“现实主义”生活的真实道路,我们在向某种自然而客观的人性回归,然而“现实”却没有想象中美好,另外一种不正当的喜好与不正常的追逐正在蔓延。曾经的人们在饥荒中享受着某种满足,而如今人们的饱食背后似乎也隐藏了匮乏,“他们”和“我们”的观念和实践完全不同,却分享着相同的身体和欲望,人们不能放弃追求身体上的欲望,但不同时代总是规定和制约着人们选择追求什么。于是,身体,成了政治话语的载体,成为社会价值的表象,显示了经验的痕迹,实践着观念的惯性。
      
      人们曾经毫不留情地将毛时代的话语体系击成碎片,希望通过重述形成新的社会价值,用新的方式记忆过去的时代,但我们必须承认,今天正在进行中的历史与实践正是建立在那些碎片上的,借用它们的某些力量,我们完成了新的建构,然而从来没有真理说,破旧立新,就是以真代假,以对换错,历史往往却是,以一种错误取代另一种错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美国人类学家冯姝娣(Judith Farquhar)在《饕餮之欲》(Appetities)中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城市生活结构,考察“食与色”观念与实践的变迁,重新审视日渐消失的“身体”,从而展示世俗生活如何顺应一个国家的政治。生产和消费的道德与政治性、集体主义的责任以及个人的愿望通过一个个关于“吃”与“性”的文本和经验而无限扩展。事实证明,在过去的三十年,政治影响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却丝毫没有减弱,作为我们所有活动根基的日常生活正悄悄地但却强有力地沉淀在历史和物质的进程当中,过去的经验正不知不觉地限定着现在的经验。从餐桌和卧室逐渐隐退的政治改头换面地继续制约着公共思维和个体存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去政治化”以一种新的“政治”面貌和形式存在。三十年前,在筒子楼里,个人没有隐私;三十年后,在新媒体中,个人照样难说有什么隐私,人们照样无所顾忌地评说着别人;三十年前的人,饿死,三十年后的人,撑死,历史仿佛在不断变化,但又总是那么相似。
      
      如果我们承认,“理想”和“集体”作为一种规训的话语曾横行一时并毁灭了一代人的话,那么,活在“金钱”和“个性”当道的今天,我们便丝毫没有资格理直气壮地以为自己从虚伪意识形态中解脱并获得了解放,我们只是在玩着一种差异的游戏,并没有实现真实的心理解放,我们仍旧在“楚门的世界”里。这就是人类的宿命,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搞清楚——人并非医生而是疾病,人并非清道夫而是垃圾本身。
      
      通过作者精彩的文本分析与叙事,我们看到,话语和实践如何在身体这一场所相互交织,理顺或打乱、激发、阐释以及阻隔着经验的各个层面;在今天,“这些话语和实践既是全球性的也是地方性的,既具有随意性也具有特殊性,即让人愉快又拘泥于细节,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的欲望、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透过分析莫言、张洁、陆文夫等等人们的小说和电影创作,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呈现,在中国过去的三十年,饮食耻与荣、性爱的隐和彰,是清晰可见的社会变迁,是特定时代的集体经验,然而还有许多难留踪迹的、容易逃逸了的、无法言说的感受,这种莫名的“感受”告诫说,任何时代,盲目乐观和轻易判断都是不足取的,因为,自由也好,平等也罢,命名容易,成真却难。在这个真假莫辨是非难分的时代尤其如此。
  •     《饕餮之欲》:他们终将得饱足
      触目惊心的书名,因为“饕餮”两字赫然位于七宗罪之首,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愤怒。名为饕餮之欲,实则是口腹之欲的非正常膨胀、升华,其原因多是正常合理的,甚至微不足道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长期处于相关的禁欲困境之中,于是基因突变,可爱小动物变成了怪兽凶猛。
      退一步还原到最本真朴实的“吃”上面,去掉一切与味蕾无关的思考与意义,那么我首先想到了雅舍谈吃、知堂谈吃一类的闲散文字,当代如古清生,吃遍天南海北,尽管人家曾是意淫读物《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可是我觉得刺激口水的文字比刺激肾上腺素的文字远来得有意义。
      此书名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却是文学批判为实,历史研究退居其次。“中国是一个与极度的饥饿和复杂的烹饪紧密相联的国度”,就是在这样一个路人皆知的大背景下展开论述,举例以《白毛女》、《芙蓉镇》为主,分析了饕餮的直接动力——饥饿,及饥饿所背负起的十字架。
      我无从经历过饥饿,虽然我出生的年代并非物质丰盛之宴,但作为一个城市双职工家庭而言,铁饭碗之下衣食无虞,即便简朴不过。1993年全国取消粮票,那年我9岁,记忆混混沌沌,但是我能清楚断定自己从来没有经手过一张票,在九十年代中期常听到街头巷陌有人踏着小三轮吆喝收购粮票,我尚不明白一纸票据当年能致人于死生之地的功能。最近看到贾樟柯电影《二十四城记》,那即将消失的工厂风景线霎时触动了我的内心凄恻,何其相似的私人记忆啊,昔日热火朝天的偌大工厂变成了一地废墟,断壁残垣摇身变成开发商的楼盘,于是记忆中的国有企业印象日益模糊,只有食堂大锅饭的饭菜香味和澡堂内的热水蒸汽偶会在梦中再次相遇。反观窗外,这已经是一个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外来链锁餐饮业如蔓藤遍布的时代,还有各地菜肴的一夜云集,川菜、黔菜、东北菜、粤菜、鲁菜、湘菜(我迄今未进过湘菜馆,是因为店内一无例外挂着的腊肉像)……下馆子不再成为一种奢侈,只是对久食家常菜的一种调剂。我相信多数人的饕餮之欲只是一种对待消费的戏谑之言,它的词义下面是适可而止,鲍鱼、鱼刺类偶尔开次荤也算正常,毕竟这是一个生产力高歌猛进的时代,伴随物质生产而来的是现代文明。
      所以,倘若在二十世纪中出现饥荒,便是反常了,甚至是匪夷所思。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饥饿与公共行为》中提到,普遍的饥饿在现代世界是如此的不必要和不正常,生产力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已使得为所有人保证充足的食物成为了可能,在这种背景下,长期饥饿的持续存在与致命的饥荒的周期性发生就不得不被看做道义上无法容忍和政治上不可接受的事件。所以,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闹饿殍遍野的饥荒,就是政府公共决策的失败,而反对党和新闻媒体的存在是有效防止饥灾发生的必要措施,对比中国的三年饥饿和同一时期的印度饥饿,其受灾结果不言而喻,印度只是导致普遍的营养不良,而另一边呢,读读《夹边沟纪事》,还有《墓碑》。
      阿城的小说《棋王》中对于饥馑年代人们的吃像描写,是我见过最为刻骨铭心的;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借食欲的饥渴展现了伦理的饥渴,在个体被压抑扭曲的革命年代中;当然,还有高尔泰的自传《寻找家园》,他多年后面对自己所画宣传画中的大鱼大肉而良心不安,因为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饥饿岁月。何谓饕餮之欲,其实就是对饥饿的一种反弹报复,书中从文学镜像中抽取而出的时代记忆,譬如权力强制下的忆苦思甜,还有以此为主题的工农创作峰会,可是我的杂乱阅读中处处遇到这样的情景:不谙人心险恶、天性淳朴的农民在大会上老泪纵横,可是一不小心就扯到那三年的悲惨生活,于是急得台下政工人员大呼提醒政治立场站稳。书中用《白毛女》再现了苦难的制造与反复强化,黄世仁被一脚踏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仓分粮,即跟吃有关,革命也就是食欲的转捩,就如明朝末年童谣相传“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结果这场农民战争的最眼中后果便是张献忠的屠川,随后清廷的补救措施是湖广填川,也就是人口迁徙。人口迁徙的目的依然是为了填上口腹的沟壑,《一九八四》里暗示到了强制人口大批迁徙这样的政府决策,因为奥威尔看到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带来的民不聊生,之后知青的上山下乡,红色高棉对金边城的200万人口强制迁徙到农村,其结果一无例外无法解决饕餮之欲,尽管在乌托邦设计者们看来,他们企图一劳永逸解决千古难题的蓝图是美丽无边的,而关键的一点就是物质的丰盛足以解决一切,尽管这些幸福遥远到接近来世了,最终结果是手段代替了目的。
      作者对《芙蓉镇》的分析顺带了许多的时代在场因素,改革开放、包产到户、致富光荣,无所不在的政治控制慢慢从经济中消褪。依照弗里德曼的说法,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做好事的权力也正是坏事干绝的权力,所以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政府能做的只是制定竞赛规则来保障市场的自由多样性。所以权力松手之日,说得下里巴人点,也就是无需饕餮之日。今日中国的暴发户何以穷奢极欲、对衣食住行一掷千金挥霍如常,我想多是早年的贫穷经历埋下的报复心态,尤其一度的饥饿,而真正恬淡惯了的贵族们早被先后的政治风暴纷纷清洗殆尽。你能轻轻诉说往事并不如烟吗?
      吉拉斯的《新阶级》最后一句话是:现实的力量与生命的力量比任何暴力更为强大,比任何理论更为真实。《马太福音》则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成稿于09-04-18
      
  •     为历史的身体欢呼
      □三皮
      
      
      
      人之既生,即有口腹之欲,嗷嗷待哺时节,已经明白乳汁浓稀;及长,则明了意乱情迷,所谓天性,无非如此。至于天性背后的玄机,就时移世易,各自精彩了。十余年来,过眼书目千万,其中论及美食者甚众,可读篇章亦以海量计数,遗憾的是多为抒情文章,书写某一顿、某一种、某一次宴席,哪一个、哪一项、哪一类唇齿留香的食物而已。
      
      及至冯珠娣这本《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仿佛才进入食与色背后的大千世界,才呈现出另外一番与饮食和肉体相契相合的曼妙天地。
      
      顶好玩儿的是来写当代中国食与色的这个冯珠娣其实倒是正宗美国人,芝加哥大学博士,从事田野工作,吸引她来到中国的原因却是中医,为此喜好曾前前后后在中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年之久。
      
      这一本书英文版2001年即出来,便是说书中所述多是上世纪末的事情了。今日看来其所引用未免有点隔代的尘灰,而本质上道理依旧,一些段落甚至读来恍惚即在眼前,可见社会的进步较之个人的长进委实日新月异。
      
      常理是序言阐明成书之来去,这一本则更奇特,在序前还有一“致谢”,篇中提及“在中国生活乃是她人生中的一大幸事”;转而又说成书过程之中与她那些本国同事“共度了许多美好时光”——他们教会我如何写得与众不同并且在任何一件事上都能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这确乎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读本,她可以从《白毛女》中透析出共产主义革命的本质虽非请客,却是吃饭;从《芙蓉镇》中解读出吃的本质与吃的自由;进而从《美食家》里解构出吃的空谈与吃的务实。
      
      冯珠娣的笔调是冷静的,她无意批判,亦不做过多权衡,而只是由着性子在其信手拈来的文本间自由点赏,所有的认识尽数交给读者,客观的文字中隐约浮现一个独立旁观者的望闻问切。如此来看,她是真真通透了中医精髓,虚损和实邪一例在不事张扬的譬喻之中得以显现。
      
      中医不讲解剖,在冯珠娣这里中医却成了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庖丁解牛一般切入当代中国的社会肌理,层析出食与欲的相辅相成:雷锋、杜晚香,药膳和性文化……到她这里全部有了新的生命,让你觉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况味,细一琢磨,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维度值得玩味、咀嚼。
      
      往大一点说,此书所涉及到的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貌似谈食言色,实质触及到了整个国人的生活态,是肉体与灵魂的一场马拉松,是自口而入抵达心智的一条崎岖之旅。所讲虽多为常事常理,背后隐藏的却是盛世之中的集体无意识。要证明的还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万古不易之理。
      
      过分的旁观终究会让人误会成无义,而冯珠娣亦非处处事不关己,情动时她照样会联系自身,写出她的所经所历:譬如某个炎热的夏天,某个医学院的女性朋友盛邀去其家中“帮忙消灭”新鲜荔枝(荔枝很大,汁很多,很好吃,是女主人在乡下的亲戚当作礼物送到城里来的),她们三个在桌旁坐了几个小时,一边剥,一边吃,一边聊语言、医药和日常生活……荔枝成了她们聚集在一起的唯一理由。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画面,而她随即理智地写出感慨:“我试图勾勒出公共话语和惯例习俗的轮廓,是它们在中国的改革阶段使饥饿成为一种文化问题,使吃成为一种政治实践。
      
      又譬如:某一年在山东的某一顿酒宴,一道接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热腾腾菜端了上来,在觥筹交错的豪饮之后,“人们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我对于宴会的看法有了改变。
      
      其实,先不论其最后结果的皆大欢喜,即是想想那样一个金发碧眼的北美妇人入乡随俗、同时乐在其中地宴行于我们的土地之上,那样一个场面已是很有意思的了。
      
      而冯珠娣终究是冷静的,她总可以在事物的底纹之上生发出她独特的感慨,连带的她亦张扬出她所酷爱的中医要旨,第三章《“实”与“虚”》中论及中医名言“喜伤心”,引出《素问•上古天真论》词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所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这就简直是儒道释的集合了,斯言大义矣。
      
      二千年前孟子讲食色,性也,还只是个哲学的定义,概念成一句口头语了,千百年来每逢提及也只用其界定人之天性。到冯珠娣这里终于令其生出血肉,引文(当时小说)据典(中医要义)加之联系自身在中国大地的履历,从而渲染出一段当代中国历史的有机体。是事关生存其间的每个个人的。
      
      这本书的妙义即在于她从这样一个老是容易被误读的角度来解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清二白地解释了历史之中身体的欢呼:那注定沉重的的来由、那纷繁复杂的去向。在心平气和之中让我们透彻:人之既生,口之思,情之欲背后的细枝末节,终将定格在快乐而光明的未来。
      
      
      零九年五月十二日
      
      
  •   吖,偶觉得这本书还可以吖
  •   吖~情何以堪吖
  •   还没翻过这书,看来得去翻翻看烂在什么地方~.~呵呵
  •   “下午看完了Judith Farquhar的《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啊呀,这个作者对汉文化的了解真深入,她从芝大PHD毕业后去了北卡然后又回到了芝大任教。她从82年开始在广州中医学院一边教英语一边学汉语同时作田野笔记,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中国的中医、食物和性这3者之间的关系。她是观察当代中国,所以年代是7-,80年代的,虽然也会涉及一些50年代,60年代对现在的影响,因为那个时候正是80后出生的时代,我觉得她的很多描写都很亲切吖,从导言部分开头叙述的雷锋故事,到莫言的小说等等。她用到了Bourdieu和福柯的理论来分析权力、话语和场域,也叙述了她刚进入中国时的cultural shock,很有意思吖。她说有一次她和另外一个外国学者去一家餐馆吃饭,餐馆的老板表现得很尴尬,因为他们是一家主营壮阳汤的餐馆,我很猥琐地想,他们有没有给她看牛鞭汤吖-_-。最重要的部分是她对吃/饭局与权力场的分析,外国人也能领会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的饭局精神,不容易吖。她说她90年代在山东作田野的那个县外事办主任最称职之处就是在饭局上能喝酒,懂得怎么个喝法,什么时候该醉,什么时候不会醉,怎样敬酒等等。喝酒可是一门学问吖。”
    貌似偶当时看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吖。。。。。不过偶和她在邮件中掐架过,就不打分了,哈哈哈哈~~
  •   有趣,等偶看完了给乃两个打个分
  •   上个学期写论文的时候大概翻过这本书,的确不咋地。最有印象也还是她对雷锋招贴画的解读。挺单薄的。
  •   先摸摸lsss~
    觉得珠娣这本书有两个问题,第一,阅读面太窄。共时性的视角放不开,虽然她的读者最初不是中国人,但对于潜在的,美国研究汉学、当代中国的那些人,她反复引用的那些材料肯定无法解读中国这个庞大而多样的对象。虽然不要求有夏志清/韩南这样中国文学史的功力,但仅仅这些材料,显然是不够的。
    第二,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不足。通常的方式,或许是站在CCP中国社会的视角来解读这些“食与色”,而非反过来,通过这几本书和材料就解读了中国社会。前一种做法虽然老套,但结构完整,能做到一点带面;而后一种做法,则有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的感觉。
  •   楼主有理……弱弱问一下 此辄馨和共享天下社会学考研版里的牛人辄馨乃同一人?
  •   应该是同一个id 但我真的没有去混过共享天下啊@@转贴的么。。。
  •   作者对中医的混乱表述,以及暧昧态度,同样使其无法穿透对中国社会的神秘玄想,接近真实的文化结构。
    我说你是个结构主义者吧!
  •   我还写过这么犀利的书评啊!哈哈哈!看来我越来越厚道了。
    但我应该不是一个结构主义者吧
  •   但是用“身体的历史”来书写,这个概念还是很有益处滴。。
  •   那老师有没有选取了同样主题(食物)但比较出色的人类学作品可以推荐呢?
  •   @泠洛 杰克古迪的《烹饪、菜肴与阶级》吧~
  •   好的我去瞅瞅。恩,其实想读的是有关食物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著作。我们这么爱吃,父母拿食物表达爱,家庭的团聚总也离不开团圆饭⋯⋯关于中国社会这些家庭结构、亲属关系和食物,总该有一本出色的人类学著作呀~~
  •   食色,性也。是出自孟子么?
    我记得好像是告子呃!
  •   路慢慢其修远兮,,在你 的,
    日记哪有不好的
    是辛勤的劳动,,
  •   食色,性也。——并非语出孟子。
    应该是告子才对咧。
  •   写得很不错 mark
  •   早期的文章,胡扯的,烂。
  •   哈,lz太谦虚咯
  •   很有意思,准备买来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