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江苏人民  作者:韩森  页数:241  字数:210000  译者:鲁西奇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本书抓住中国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与契约”这一中心主题,揭示了中国中古时代官府、百姓、鬼神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三者相互协商、讨价还价并在这种角力中共存的社会过程,展现了中古时代社会变革的某些侧面:老百姓互相协商并订立契约,是为“现世契约”;老百姓与神鬼之间的协商与契约(买地券),是为“冥世契约”,即“幽契”或“阴契”。官府对待老百姓所使用之现世契约的态度与政策前后历有变化,反映了所谓朝廷“政法”与民间“私契”从对立、并存到契合的演变过程;而冥世契约则不仅反映出老百姓对死后世界的看法,折射出冥府、鬼律与阳世官府、官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

芮乐伟·汉森(Valerie Hansen)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除本书外,还著有《中世纪中国天帝观念的嬗变》、《开放的帝国》等。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致谢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契约 一 踏入契约研究之门 二 研究界定 三 契约反映了什么第一部分 现世契约 第二章 官府勉强承认私契  一 唐律  二 吐鲁番文书  三 地契  四 放高利贷者左憧熹的墓  五 商业契约  六 官府干预民间纠纷  七 结语 第三章 官府承认契约  一 文学作品中的契约  二 吐蕃统治下的敦煌  三 敦煌以外的地契  四 遇赦不除  五 放妻文书  六 习书中的契约  七 契约和地方官府  八 契税制度  九 过渡中的契约 第四章 官府征收契税时期  一 官府努力征收契税  二 知县黄与谢知府家族的斗争  三 《名公书判清明集》  四 平民百姓的法律知识  五 有争议的婚约  六 离婚纠纷  七 推翻不正当交易所使用的契约  八 徽州土地契约  九 结语 第五章 蒙古统治时期及其以后的契约  一 郑胜一之死  二 类书里的契约样式  三 元剧中的契约  四 非汉文文献中的契约第二部分 冥世契约 第六章 买地券  一 最早的买地券  二 组织性道教的兴起  三 掘地之险  四 最常见的买地券  五 《地理新书》  六 随葬品  七 盗葬  八 丧葬如仪 第七章 阴间的法司  一 早期道教的观点  二 佛教的看法  三 其他记载  四 柏人  五 道教的《鬼律》  六 俗世的看法  七 为阴司准备的文书  八 元剧中的阴司  九 再看道教《鬼律》  十 结语 第八章 阴阳两界的法司附录一 已知买地券附录二 买地券中的卖主——神衹征引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契约  说起契约,大多数现代读者会联想到那些远离日常生活、枯燥乏味而且连篇累牍的文书。幸运的是,传统中国的契约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社会阶层的人们都使用契约,他们向起草契约的书券人支付报酬,大声朗读契约。如果委托订立契约的人识文解字地会在上面签上大名;如果他不识字,则会画指为信,或钤上自己的印信标志。使用契约的人对法律术语相当熟悉,可以将现成的文本加以变通,以适应具体情况,并插入一些“点睛”之笔,使人对其关注的内容一目了然。  本书所讨论的大部分契约都简单明了,有的非常生动鲜活,内容大多与交易有关——买、卖或租赁房屋、土地、役畜、奴仆、妾,甚至是孩子。因为契约的使用非常普遍,从而使我们得以窥知.在600—1400年间中国中世纪变革期的漫长岁月里,普通百姓经历了怎样的巨大变化。本书试图追踪契约法律地位逐步改变的过程。公元600年时,官府还不承认契约,只是使用官方登记簿书记录土地所有权;而到了1400年,登记簿书已废弃不用,契约乃成为所有权的唯一凭证。  在本书考察的时段之初,中央政府对乡村与城市的控制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海外很多中国学的研究,很注重细节问题的研究,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我们的历史研究往往比较喜欢大问题大事件的研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研究反而不够深入。
    确实很值得我们的注意的。
    契约研究对于中古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看似是个小问题,其实是个大问题。
    研究大问题不能解决大问题,小问题研究透了反而更能说明许多大问题。
  •   读了这本书你可能会更加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民间生活有一些了解
  •   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生活与交往有一个好的了解,是一部了解中国古代生活的好书。
  •   整本书非常扎实,用大量的资料还原了一个古代社会的原貌,但是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背景
  •   本书对于中国法律文化和政治文化的研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社会史的研究,生发出如此富于内涵的成果,这值得我们的学者学习
  •   韩森先生的书很好,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视角独特,值得借鉴。
  •   研究文书之比看书
  •   书很好,很有启发。
  •   很值得国内学界借鉴的著作。
  •   契约是中国历史上很习见的东西,不为学者所注意,近代以来这种风气才得以转变,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资料来源。作为一个外国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为中国学者提供另外的看法,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