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治官笔记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晶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笔记手法,生动再现了唐太宗的领导艺术及其政治手腕,还原了历史本相,书中的案例无一不是当代官员的学习范本。
李世民登基后,放过了为兄长出谋划策的党羽,收编过来,为我所用,顺利地化解了流血政变后的不稳定因素。
唐太宗也从来不在乎官场小人,在他眼里,小人也是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驾驭得法,小人也能派上大用场。他深知那些拍马屁、说闲话、爱打小报告的官员虽然讨厌,但却可以在官场里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唐太宗最厉害的治官手法,是折腾官员,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贞观盛世的一大批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尉迟恭、李靖等在唐太宗的麾下服服帖帖,任他驱使,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足见唐太宗治官之道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吴晶,大学教师,自幼熟读历史,精研唐史十余年。曾任《新历史》周刊顾问。《唐太宗治官笔记》是他研习唐史的心血力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这样管理部下
放死对头的党羽一条活路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我、建成、元吉之间的恩怨在玄武门了结,可要如何处理建成和元吉的上百位党羽?斩尽杀绝吗?有人大声高喊——刀下留人!
利益集团间需要最佳牵头人
河北和山东,自古以来便是天子的粮仓库府,帝王的肇业之基。然而这里也是我李唐天下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因此,我必须用好安抚河北山东的最佳人选——魏征。
精选自己人进领导班子
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势力取代业已老朽的政治势力的过程,整个国家的权力,在转瞬间移交到了我手中。拟出一份新的东宫官员名单成为我的当务之急。
必须组建最贴心的智囊团
打天下,离不开武将猛士,而治天下,却需要文人学士。我设文学馆于秦王府西侧,聘请四方饱学之士共十八人。文学馆解散后,他们便立刻成为我在东宫的智囊。
用《氏族志》打造新贵族身份
传承了数百年的门第观念,在所有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但到大唐初年,许多门第早已失去了冠盖云集的气势和存在的价值。要重新整合门第身份的新秩序,真正确立皇权的无上地位,就靠这本《氏族志》了。
第二章 我只用这样的人
人才就要考出来
开科取士本始于隋代,无论门第出身,皆可以入选,但招考人数指标非常少。因此,要广揽天下人才,我就必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还要把这条路拓得更宽。
抓住小机会上位
马周出身寒门,虽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他远赴长安,只做了中郎将常何的清客。贞观五年,我诏令文武百官上书进谏政事得失。武夫常何写不了,马周站了出来。
看准时机,用性命换信任
我把刚松绑的猛将尉迟恭单独请进了卧室之内。众人被卫士拦在外面干着急:卧室内只有秦王和尉迟恭啊,万一动起手,秦王性命难保……
没有立场,非死不可
单雄信骁勇过人,被誉为“飞将”,可他却几度弃主。虽然良禽择木而栖,轻于去就并不能定为大罪,但单雄信的问题在于,他实在是太缺乏职业道德了。
放对地方了就是人才
打天下靠武功,长孙无忌对此明显不擅长,到了治天下的时候,长孙无忌在治国理政上也只差强人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我赐予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和尊荣。
第三章 我搞懂了身边的几个能人
魏征不是忠臣
魏征算是忠臣吗?我从来不觉得。其实,就连他自己也不那么想。有一次,魏征在拜相之后,表情恳切地对我说:“我宁愿做陛下的一位良臣,而不愿做一位忠臣!”
和熟悉自己的人斗法
魏征深知劝谏的艺术,而且对我了解颇深。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发现,这位
“良臣”,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要把事儿做绝了
我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事,还亲自下令磨掉我为魏征撰写的碑文。这一切,全都因为魏征把事儿做得太绝了!
让手下那群人乱一点
总有一些出身寒微的人才,被排挤在既有的权力圈子之外。不拘一格地提拔他们,他们自然会与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势成水火,并抓住一切机会来证明自己。
被同僚排挤的人更好用
刘洎在官场的人缘差到别人一有机会就想整死他的地步,但我还是要保护他,因为他只有一条出路——死心塌地跟着我。
假话也有利用价值
褚遂良在我面前毫不掩饰地诬陷了刘洎,而我给出的处理意见是:赐刘洎自尽!难道聪明如我,真会相信褚遂良的一面之词?
第四章 我不在乎官场小人
不露痕迹的马屁最受用
“今天陛下忙里偷闲,假如我这做臣子的还不能顺从圣意的话,您虽贵为天子,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啊!”
宇文士及如是说。
官场里要放一根刺头
我用权万纪为治书侍御史,所凭借的也正是他那无所畏忌的名声,让他狠抓当时朝廷上的坏风气。果然,权万纪一上任,便捅了马蜂窝。
烫手山芋只能冷处理
我最讨厌的人就是裴寂。但我登基后,对裴寂,就好像当年父皇对他一样,宠幸有加。因为,裴寂这个人,不是那么好动的。
心事就要让一两个人猜透
封德彝是官场权术之集大成者,以他的揣摩才能,可以对我的每一条意旨心领神会。在朝廷处处有谏臣的环境下,听话而又能干的封德彝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臣了。
宽容坏脾气
萧瑀出身于当时一只手就数得过来的名门望族之一,脾气大、人缘差。然而这样一个老顽固却能五落五起、位极人臣,这一来得益于他的身分背景,二来则是因为我莫大的宽容。
第五章 好官都是这样“逼”出来的
贤能是被折腾出来的
房玄龄尽管一直大权在握,但他活得并不轻松。他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遭到我的责备。其实,如果没有我这样折腾他,便没有这位贞观第一贤相——房玄龄。
一打一拉更能服人
尉迟恭在酒席之上趁着酒兴居然打了同僚!第二天,我把尉迟恭叫到面前,一番严厉的斥责令他不寒而栗。敲打完了尉迟恭,自然还得拉上他一把。在这一打一拉之间,尉迟恭明白了自己的定位。
受罚之后的赏赐才有甜头
贞观四年春,李靖一举荡平东突厥,立下盖世奇功。然而回朝之后,等待他的不是封赏,而是御史大夫的弹劾和我的责罚。李靖一下子懵了,难道真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吗?
善用手中大权保护新人
马周出身寒门,在朝中没有奥援,又要承担我交给他指摘时弊的重任,无形之中肯定会得罪一批人。我必须运用我的权力给他上一道保险,这样才能让他尽心效力。
用最独特的东西收买人心
贞观十五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李世勣突患暴疾。药方有云,此疾须得人胡须做药引。而这副做药引的胡须,却在李世勣心中掀起了波澜。
聪明人,不能太一帆风顺
侯君集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然而,他内心过于浮躁、目光过于短浅,总有一天会被这份聪明害了。他的仕途虽然一帆风顺,但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第六章 我为官员定规矩
并非腐败打垮了杨广
隋炀帝即位之初的大业五年,隋朝仓廪丰实。不过在杨广看来,他的成就未可限量。有的人从不停下来想想,有的人从不想停下来,杨广同时是这两种人。
分权是为了更好地掌权
自古以来,一直有两条帝王之路供我选择。一种是“乾纲独断”,独尊帝王意志;一种是“垂拱而治”,可谁愿意把自己亲手打下来的江山,分给别人去管理?
律法才是长治之本
人是活的,官职是死的。每换一茬人,势必就要在大唐的政府机构中折腾一番。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不能靠人,只有靠制度。
卖人情就要做到滴水不漏
我家的患难之交党仁弘贪污敛财达百万之多,定为死罪。但我最终决定演一出戏,法外开恩,免其一死。不过,这样的天恩,可一而不可再。
儒法道的真实用途
帝王之术,须得杂糅儒、法、道三家之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正是历代英主御官的不传之秘。
第七章 我才是好官的官
在所有人面前显露慈悲
我赦免三百九十个死囚,是要用慈悲感化全天下之人。人心,是君主长治久安的基石。仅仅凭借刑罚威慑万民还远远不够,必须使仁义德行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去。
关键时刻就得用强权
我敬畏史官,不为别的,只为他们手中那一管毛锥。皇帝的一言一行,无论贤愚不肖,都会被他们如实记录,皇帝自己还不能翻阅。但在贞观十六年,我下决心要打破这一铁律。
不能传位给能力太强的人
李泰聪明但肤浅,而且心肠够狠。若是立了李泰,承乾和李治均不免一死。尽管李治懦弱,但立他为太子,却可以避免日后朝堂喋血、大唐倾覆的可能。
《帝范》就是我的遗嘱
辞世前,我要为儿子留下一份遗产。这份遗产,不是大唐的万里江山,而是我毕生心血的总结——《帝范》,想要寻找治国治官之道的人大可以从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

章节摘录

版权页:放死对头的党羽一条活路玄武门,玄武门!在天下人眼里,它不过是都城长安的众多城门之一。在我眼里,它就是天下!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我、建成、元吉之间的恩怨,终于以这种方式画上了句号,在元吉接连射出的三支弓矢从我耳边呼啸而过之时,我就知道,大局已定。在决定生死的一瞬间,建成懵然地看着我。也许他以为我的下一个动作将是抽箭还射元吉,而他,只是无辜的旁观者。他错了,我一箭射穿了他的咽喉。一直到死为止,建成都没想明白,我和他最大的差别,是在于我不出手便罢,一旦出手,我只有一个目标,最关键的目标,制敌死命的目标,心无旁骛,如此而已,这,是我十几年来纵横天下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不过,走到今天这一步,事情远没有结束,只是刚刚拉开序幕。这个赌上身家性命的宝座,我夺到了手里。但是,我轻声地问自己,我守得住它吗?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随我一起举事的秦府部将们正群情激奋,他们怒吼着,要求不但要诛灭东宫和齐王府之人,还要连带诛杀建成和元吉的一百多位僚属,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因为在这天以前,这帮人朝夕在我的两位兄弟面前出谋划策,商量怎样除掉我这个秦王,现在,是建成和元吉的这帮党羽为过去的举动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不过,有一个人改变了我的想法。他,就是尉迟恭。这个魁梧剽悍的莽汉在愤怒的众将中坚持自己的意见:罪孽只及于建成、元吉二人而已。如今大势已定,再株连余党,那就不是与东宫和齐王府为敌了,而是与天下为敌!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大家纷纷斥责尉迟恭是妇人之仁,甚至有人怀疑他刻意标新立异。太子和齐王已死,其党羽一蹶不振,放眼四海,还有什么人可以与秦王一争雄长呢?

编辑推荐

《唐太宗治官笔记》:听帝王的心语,懂领导的心思!当代官学基础读本,历代官员奉为圭皋的中国人自己的领导学!帝王心语:我这样管理部下、我只用这样的人、我搞懂了身边的几个能人、我不在乎官场小人、好官都是逼出来的、我为官员定规矩、我才是好官的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太宗治官笔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3条)

 
 

  •   太有意思了~颠覆性的著作,80、90、00都可以读一下。
      唐太宗最厉害的治官手法,是折腾官员,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贞观盛世的一大批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尉迟恭、李靖等在唐太宗的麾下服服帖帖,任他驱使,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足见唐太宗治官之道的博大精深。
  •   《唐太宗治官笔记》里很多新颖论断并非作者哗众之论,而是有根有据,在《唐史》中多次记载,唐太宗有一个爱好,总是喜欢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把满朝文武挨着个儿的拎出来品评一番。这就好像一个守财奴总是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把自己收藏的奇珍异宝从库房中翻出来,细细擦洗检阅、摩挲把玩,试想一位能力超群、阅人无数而又酷爱钻研人性的皇帝,治理百官的水平岂能仅仅流于俗套、被世人一眼看穿。所以,品读这位千古一帝,不能仅仅停留在世俗的说法,以及站在“重臣轻君”的角度,而应该如作者般站在帝王立场、通过现代视角、挖掘内心世界,揭示帝王的人生哲学和心术,尤其书中摹写其面临某种历史状态时的独特体验,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李世民、学习李世民有很大的帮助和深远的意义。虽然不能和《明朝那些事》比,毕竟那个算是经典了,但这本书也还是很有意思,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现在在公司的为人处世方面有一定的指导。太宗皇帝的经典思想理念,值得借鉴思考。封面也比较大气,总的来说还是不错~~
  •   唐太宗治官笔记(听帝王的心语,懂领导的心思)很好
  •   都说唐太宗是古今不二之帝王,说的虽显夸张,但也有其道理,唐太宗少年英发,随父李渊东征西讨,建立军功,包括直到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也显示出他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并且在他即位以后,他所建立的文治武功更是青史流芳,无可厚非,一批人才诸如:褚遂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等,都受到太宗信任和重用,他的气度胸襟、雄才大略、识人用人都是帝王中屈指可数不一不二的,所以要向李世民同志学习,这本书也不错,所以我给满分。
  •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贤君的代表。以往了解皇帝,除了书籍,就是电视剧。但电视剧里,除了经典的乾隆、和珅、纪昀经典的三角戏之外,其他描述权力的古装戏很难让人有印象。读了这本书,画面感很强,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主要大臣的形象跃然纸上,皇帝的喜怒哀乐也刻画得比较生动。读起来轻松是优点,但由于史书一般都比较晦涩,这本过于“容易”的书也会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厚实。
  •   历史上的皇帝,最欣赏崇爱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现了一代伟大皇帝的治国之才用人之道。对管理工作者也有借鉴意义。
  •   通过第一口吻,了解唐太宗的内心活动,学习了解领导意图。
  •   唐太宗果一代明君,气度恢弘,堪称千古帝王楷模
  •   要是这学真的是唐太宗自己写的就好了。
  •   讲述为官和治官之道,值得一看
  •   此书对治官之道诠释的很好,值得一读。
  •   从唐太宗的个人内心想法写,很新颖
  •   刚考上公务员没多久,看这本书的简介有点意思,就买了,本来以为随便翻翻就行,没想到作者写得这么精彩,光看标题就能让我若有所思,像什么“我不在乎官场小人”、“被同僚排挤的人更好用”、“官场里就要放一根刺头”、“不露痕迹的马屁最受用”等等,大牛啊!看来歪打正着,我可以提高我未来的“业务水平”鸟。
  •   很好的一本书,听帝王的心语,懂领导的心思
  •   听帝王的心语,懂领导的心思,做好自己。
  •   作者用自己的人称来写,感觉很亲切,学得官场一些东西。
  •   第一人称写的,象日记似的。这样的写法真实感极强。学些帝王心术,利于今后与人打交道。其实人在社会中,无论哪个集体里都会有一个被默认的领导者,学着怎么样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有好处的。如果不想心机太重,权当看故事吧,看盛唐时每位权重之人的命运走向也是不错的。
  •   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看起来通俗易懂,喜欢!
  •   这本书值得领导干部一读,对于提高管理干部能力会有借鉴作用。
  •   读这本书真的给我一种不忍卒读的感觉,书中作者以第一人称透彻的分析各种利害人际关系,受益匪浅!
  •   一口气读完!历史人物再现
  •   第一人称看着怪怪的 哈哈
  •   当小说看,认真当做历史你就输了
  •   翻了翻,看看,领略到另一种读史、了解心理学的风格,简单翻了翻,还没读到精髓,应该抽时间细读。
  •   很生动,四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受益匪浅
  •   非常不错!书中有大量的管理学问!令人耳目一新。
  •   好评。不错。值得购买。
  •   非常好,值得买,值得一读再读。
  •   深刻,新颖
  •   首先书的包装是不错的,最起码没坏了
  •   应该好看的书。。。。
  •   书内容挺好读的,很有意思。
  •   书质量相当好,也喜欢易中天的书,买来慢慢看。送货也挺快。不错。
  •   书拿到了,是喜欢的类型,不错
  •   书不错,通俗易懂,比看古文强多了
  •   要想做事,得研究研究1
  •   作者文笔流畅,故事写得很有可读性。读后过瘾,有所启发。
  •   很有新意,可以仔细阅读一下
  •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写的很有见解,作者是我老师,很有建树
  •   已经看完了,觉得非常有收获,很好
  •   还没有细读,希望不错
  •   非常好的东西,到处了管理的真谛。
  •   确实不错,而且活动期间买的很实惠啊。
  •   感觉不错,还没有正式看,整体感觉还行。
  •   搞活动买来囤着慢慢看的,内容暂不清楚,不过质量蛮好
  •   感觉还不错嘎
  •   写的还可以吧。
  •   \好书
  •   快递也提速了
  •   不过纸张挺好
  •   每晚看一点,希望一个月能看完
  •   内容不错 看完有心得体会,正好适合现在自己的角色
  •   包装没问题,性价比很高
  •     中国人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那就是盛世情结,而盛世的标准主要有:上有圣君,下有贤臣,内修文德,外拓疆土,四夷宾服,万国来贺。生在这样的时代,就算是一个平民百姓也活的意气风发、无比豪迈。所以中国人不约而同的将一个朝代首选——唐朝,而对于这个盛世的缔造者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奉若神明。他符合老百姓对圣君的一切期望,既能纵横疆场又能治国安邦,既有威服四海的霸气,又有怜悯宽恕的人道。在某种意义上,李世民是中国男人的偶像,他代表着常人不可企及的伟人梦,也代表着常人可以接近的英雄梦,因此塑造李世民、分析李世民乃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剖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而了解李世民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他的用人之术,他战争年代总是把天下武功最高强的英雄豪杰集中于自己军中,和平时期则把四海最优秀的学人智者收罗于秦王府内,成为帝王后更是名臣如云、尽忠职守,可以说正是由于李世民治官的高水平才有了大唐百年盛世。《唐太宗治官笔记》便是带我们“附身”于这位千古一帝,站在他的立场和高度,体验圣君是如何修炼而成的,看清君臣之间利用与被利用、制衡与反制衡的微妙关系,把王霸杂用的分寸把握到了极致,生动再现了唐太宗的领导艺术及其政治手腕,还原了历史本相,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走下神坛但更加可敬可畏的李世民。
      
      历来的开国帝王难免会做两件事,一是杀人,二是用人。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太多的杀人灭国的强人,但仅仅靠杀而没有人道和仁爱精神净化,便可能沦为野蛮的杀伐之气,那不是阳刚之美,而是恶魔的化身。通过《唐太宗治官笔记》我们看到,杀人和用人都是李世民做了并做好了的事情,杀掉了亲兄弟却重用他们的谋臣;杀掉骁勇的单雄信却重用同样骁勇的尉迟恭;而杀掉曾经重用的刘泊等用人,都是服从和服务于他心中唯一的目标,那就是成为帝王并创建一个强大的帝国。因此要杀人,但仅仅是那些必杀之人,如虽为手足却已反目的兄弟、那些有才无德有勇不忠的强将以及政治斗争中不得不杀的臣下,而李世民的杀人是理性的,杀一是为了儆百,杀人的目的是更好的用人,用人是一门学问,但更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便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李世民身上,既具有曹操的武略,又具有刘备的笼络术,但远比二人规模弘远,这些在他如何有效的任用贤臣、良臣、能臣乃至佞臣、小人等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你认为这就是李世民高明之处的时候,作者却更深刻的告诉你,这只是表面现象,韩非子就曾如此说过:“再圣明的君王,他也只是一个人,而他面对的臣下却有成百上千人之多,要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和群臣斗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呢?”所以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是把功夫下在如何建立良好的制度上面,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贤臣身上。因此成就贞观之治开创大唐盛世的,是一个圣君、一群能臣和一套好的制度以及他们之间高效的配合。
      
      《唐太宗治官笔记》里很多新颖论断并非作者哗众之论,而是有根有据,在《唐史》中多次记载,唐太宗有一个爱好,总是喜欢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把满朝文武挨着个儿的拎出来品评一番。这就好像一个守财奴总是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把自己收藏的奇珍异宝从库房中翻出来,细细擦洗检阅、摩挲把玩,试想一位能力超群、阅人无数而又酷爱钻研人性的皇帝,治理百官的水平岂能仅仅流于俗套、被世人一眼看穿。所以,品读这位千古一帝,不能仅仅停留在世俗的说法,以及站在“重臣轻君”的角度,而应该如作者般站在帝王立场、通过现代视角、挖掘内心世界,揭示帝王的人生哲学和心术,尤其书中摹写其面临某种历史状态时的独特体验,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李世民、学习李世民有很大的帮助和深远的意义。
  •   李世民是本人比较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这本书用第一人称写的,构思新颖,拿到手粗略翻了几页,还行,读完想必必有所获
  •   开始是看新旧唐书,在网上看到"笔记"时,里面有些内容我没在唐书里看到过,以为是作者辛苦考证出来的,后来看了资治通鉴才发现中有的都能在通鉴里找到.
  •   读出小人,也能读出君子!
  •   视角独特,第一次阅读这种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书,还是很有用的
  •   闲着读读挺好的,比较喜欢历史类的书
  •   用第一人称写比较通俗易懂,但是内容的深度不够,当做闲书还行
  •   要有历史知识读起来更好
  •   书到后花了2天的时间看完,第一次看关于唐朝的书,有点味道。
  •   做活动买的书,内容尚可,闲暇读读。
  •   折价后7块买的,字间距较大
  •   内容不错,值得品读
  •   这个书总体不错!呵呵!真的,你不相信自己看!
  •   书不错,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   很好的书,喜欢看,非常喜欢。。。
  •   很真实的社会现象的反应,
  •   有意思,看着不枯燥
  •   写得还不错,喜欢文字的风格
  •   还不错,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   还没来的及看 包装不错!
  •   文笔很到位,很容易让人读下去,有能印发人的一些思考,值得推荐。
  •   作者可能对秦琼有偏见,在民间大名鼎鼎的这位门神几乎没提。
  •   一般吧,没有预期的好。
  •   写的不咋滴
  •   一般而一般
  •   才买的这本书,一拿起就放不下,想一口气读完。有趣的第一人称形式,读着妙趣横生。
  •   引人入胜、爱不释手、清晰明了、受益匪浅。谢谢先生。
  •   看过最为有特点的一部历史书,以自传体书写的历史书籍语言诙谐幽默,接近现代社会,阅读起来很有意思。
  •   适合行政 公务员 等观看毕竟 社会由人组成
  •   虽然我吧,还不在管理层,看这本书纯属过过干瘾,但是知道头头们是怎么在管我们还是挺有用的,至少可以适当配合下,别跟上司杠上了还不自知。其实撇开这些功利的目的,书中的故事也还行。什么是好书?有意思的书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