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阎连科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阎连科怀着一颗救赎与敬仰的热忱之心,书写了几位普通但又伟大的父辈。在那些苦难岁月里,作者用文字记录了父亲、大伯、四叔的各自命运。他们的故事是中国农民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的故事将震痛每一个中国人的乡土神经!
《我与父辈》是阎连科的代表作品,作者用真挚的文字向自己,也向每一位读者发问:对于我们的父辈,我们究竟知晓多少?我们又到底为他们做过什么?读懂父辈、感恩父辈、想想我与父辈的那些往事……

作者简介

  阎连科,一个最低调的备受争议的当代作家。
著有《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我与父辈》等作品。
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20余次。

书籍目录

新版序:逝水流长
写在前面
第一章 我的那年代
 小学
 《红楼梦》
 枪毙
 写作
 寂冷的光亮
 高考
第二章 想念父亲
 土地的身影
 盖房
 打
 失孝
 病
 战争
 命运
 罪孽
 清欠
 结去
第三章 大伯一家
 人物
 织洋袜
 偏爱
 爆发
 盖房
 相媳
 尊严
 赌博
 走向短路
 电视
 铁成
 连云
 歇息
 后事
 面向死亡
 去处
第四章 我的四叔
 日子与生活
 一件布衫
 静夜
 一桩事情
 一头沉
 收麦后
 在车站
 回乡
 返
 墙里墙外
代后记:心与土地

章节摘录

  相媳  现在,大我五六岁的发成哥,已经做了爷爷了。可他的子女们,那些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辈人,将无法明白他的父辈们,是如何地为了生存而奋斗,为了婚姻而丢掉了做人的尊严和舒展。  相对象是在过了春节后。  大伯家的房子将盖未盖时,我母亲通过亲戚的亲戚,联系了十几里外名为卸甲沟村的一位名叫莲娃的姑娘--她现在是我嫂,日子过得有山有水,见日见月。可在当年那一刻,为了让她嫁到我们阎姓家,母亲、父亲和大伯,不知道商量过多少次、“设计”过多少次。相对象的那一天,我大娘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扫了一个遍,唯独没有扫擦的,只有屋里的空气和那院里的树。除此外,还特意让对方必须见到的人--如大伯、大娘和我发成哥,都换上新衣服。让我的那些弟弟妹妹们,尤其是没有干.净衣服又不甚讲究的弟弟和妹妹,都躲到了别的地方去。  又到我家,把一床新的大红被子拿出来,规规正正地叠在我大伯家的床头上。  我二姐,把家里的暖壶(开水瓶)烧好开水提到大伯家,放到大伯家正屋桌子上,还又洗出几个干净而没有破口的碗,摆在水瓶边,以备女方来时倒水当做杯子用。  借来一个新的吃饭用的红漆小桌放在屋中央,在那桌上摆了花生和核桃。  当然,最主角的是我发成哥,他穿了蓝制服,理了小平头,等着人家来相、来看他。也就在近着午时候,女方由一中年妇女陪着入村了,羞羞答答,身材高挑,确实是个有模有样的人,也有些莲花的素洁和水灵。到着村头时,我们都躲在远处偷看她,有胆大的孩子,这时候会装作路人朝着姑娘迎面走,到她面前后,还有意咳一下,有意让她惊一下。她们就那样在众目睽睽之中入了村,进了大伯家。在到了那一堆准备盖房的石堆面前时,我看见她们朝着那一堆石头望了一会儿,似乎是确认一下那究竟是一堆石头还不是三间瓦屋样。  不知道我这个莲娃嫂和我发成哥初见面时到底说了啥。到底她在我大伯家有何样的感受和思想。总之说,在她吃过午饭离开后,传回来的信息好像是,她不同意这门婚事儿。不是不同意我发成哥,而是不同意我大伯家的这个家。嫌这家里穷。嫌这家里人口多。嫌那瓦房不是瓦房,而是一堆红石头。

编辑推荐

  所有的父辈都是我们用时光杀死的  所以,我们便有了永恒悲伤的宿命  必要的丧失,必然的疼痛,必须的阅读  阎连科说:“在我所有的作品中,这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所有的奖项和盛誉都显得太轻了。  一曲长歌当哭,道尽世情冷暖  一部跪着写成的书  一部让中国人掩卷落泪的经典之作  原罪,原乡,圆爱,自赎的精神之旅  感动你我,完整升级,值得珍藏  父亲留恋这个世界,地里的田埂还需要他去慢慢地打上一段;邻里的争吵,还需要他去说和与调解;子女们成家后的生活烦恼,也还需要他坐下去劝导与排解;就是孙子、孙女、侄孙、侄孙女们,也还需要他拉着他们在门口玩耍着长大。  大伯的一生,多半生命其实是被他对生活与命运的承诺所煎熬和折磨。可也正因为为了承诺而活着,才显出了他一个农民对卑微的生命认识的高贵和脱俗,显出了大伯在那块土地上,生命的痕迹在命运的路途上,要比别人留下的深刻并光辉。  四叔之所以决定这样做,正是他经历中的烦恼告诉他,人生要么彻底做农民,要么彻底设法做一个城里人,而倘若你半是农民、半是城里人时,你就既没有在农民眼中城里人的快乐与幸福,也没有城里人眼中农民的散淡和自由?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做可有可无的水。  现在,他们年迈了,不能下田耕作了,不能到车间工作了。陪伴他们的,只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是疾病和死亡。  我们应该把我们欲望中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与父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7条)

 
 

  •   阎连科的作品,很文学,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上次读到的《北京,最后的纪念》虽然不失厚重与深刻,却终免不了有些纠结,大量的植物知识有些脱离了阅读的快感,于是有些篇幅难免走马观花。然这本《我与父辈》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文字的质朴与真挚,字字句句足以引人动容,这是孩子对父亲的忏悔,这是后辈对故人的缅怀,这些感受,仿佛是自我们自己的胸中涌出,于是以一颗虔敬的心来阅读。
    作家回顾了自己成为作家之途的点点滴滴,正是那些微小而不易觉察的时刻,造成了今日的他。领桌一个城里的女孩子带来的冲击,偷偷阅读《红楼梦》带来的快乐,知青下乡与农民命运的不平,及至读了张抗抗的小说,懂得了命运的转弯,对于苦难的过去,作者的思索已不再是愤怒或者哭泣,而只是一种岁月流淌后的平静,历史改变了人生,命运造就了今天,可是那一路的苦难,尽管依然疼痛,却又未尝不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而这一路上,有父辈们的目光,是他们卑微而有尊严的一生,让作家的内心并没有因贫穷而变得困顿,反而生出无限光彩。
    父亲是典型的最平凡的农民。他的一生就是在给孩子们盖房子成家的过程中老去的。在后山开荒的一片地,却因上面的一句口号全部归公,他默默地承受了。每日从地里挖石头挑回家,除了弯下去的背影,父亲几乎没有别的语言。而当父亲终于累得病倒后,作者剖析了自己在父亲最后时刻丑陋的灵魂,如同用一把尖刀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肮脏,仿佛是自己曾亲手杀死了父亲一般的痛楚。所以会有如今锥心的怀念,在文字中,我们几欲落泪。
    大伯应该是一个比较能干的农民,在农闲时会走街串巷地织洋袜子贴补家用。可是这样一个男人,却被赌博掠去了太多的自尊。可是他始终是不倒的山,为儿女们留下结婚用的房子,不肯欠别人的债,趟过冰冷的河水去对面取石头。这样的一生,是值得敬佩的一生,在农民的世界里,我们懂得了人可以平凡,却不可以没有尊严。
    四叔在孩提时代的作家眼里,是幸福的,是光荣的,殊不知与四叔一同劳动后,才知道这世界上没有好吃的饭,四叔的悲凉,是时代的悲凉。以为进城做工就是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城里没有他的位置,待老了,再回到家乡,又不适应村子里的生活。像一根浮木,失了自己的根,又找不到新的家园。
    作家倾诉的父辈的一生,而这一个个极具代表性的农民身上,我们又读到历史的影子。生命之高贵与时代之卑微对比如此鲜明,我们读到的,只有锥心的疼痛。
  •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离2012年的母亲节不远,而当时,我正在读《有一天,妈妈老了》,读它,泪几乎没有断过,想到自己的母亲,心中只有疼痛和后悔。而对于早母亲一年走了的父亲,其实我的心里更是要亲近些,十三年来,每每记起父亲生病时的样子,仍是痛哭而不能自已;梦里仍是常常见到病重的父亲,而我就那样担心着他的离去……

    阎连科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好在我一直喜欢他的每一部作品和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每一个中短篇,在在阅读《我与父辈》之前,刚刚读过他的《北京最后的纪念》,而这两部作品或许算得上是阎连科最不被争议的作品了,尤其是前者,得到了几乎所有读者和作家同仁们的理解与支持。我想,最终获得所有人认同的作品必然是一部最最诚恳的作品,剔除了所有曾经引以为傲的技巧与手法,而是随心而走,以笔写心,反而可以与所有人产生共鸣,对父辈的爱和歉疚或许是我们所有人都有并一直会延续下去的感情。

    哥哥在回到家乡为父母立碑的时候,坚持要去曾经的老宅子去看看,然后说退了休是要回到那个贫瘠的村子,晒晒太阳、聊聊天,死后和父母埋在一起的。我总无法理解,觉得他故作姿态,从来没有在那儿生活过,回去又能做些什么,然而看哥哥的样子,几乎有郑重其事的意味儿。或许,男孩子总有落叶归根的强烈愿望,守着自己的父母,哪怕只是一个小小隆起的土堆,仍然会有一种心安的感觉吧?就像河南嵩县一直为阎连科留着那么一小抔土地,等待着他日后与父辈和兄弟团聚。

    《我与父辈》不仅仅是写父亲,甚至不止是父辈。在这里,阎连科为自己身为农民的亲人振臂高呼——这个词或者是完全不确切的,整本书里面没有振臂高呼的激动与高昂,而是一种平铺直叙后面对于农民境遇的怜悯与不平,农民的各种苦难在整本书中无处不得见:父亲、大伯、四叔,性格不尽相同,却都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妻儿无怨无悔倾其所有,或许这也是每一个家庭中男人的角色,然而,因为他们脚踏土地,所以所有的努力更见艰难和动人。

    我没有流像阅读《当有一天妈妈老了》时那么多的眼泪,可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感觉心仿似被人紧紧揪着,捏紧,疼甚至于必须大口呼吸。就像父亲给予的爱总是和母亲给予的方式有所区别,这两本书虽然同样打动人心,但给人的感受确不完全相同,这一本来得更为深刻。

    想要理解我们的父辈,从读《我与父辈》开始吧……
  •   听长辈讲过六七十年代:依靠土地,在土地中寻求给养。当天地灾祸在某个年度齐集而来时,槐花、榆钱、野菜,甚而树皮,成为生存下去的能量来源。一年一度的春节,晚餐是杂面的饺子以及饺子皮中包裹着的肥肉——肥肉便宜并且带有油腥之气,因此成为困苦人家年货的首选。一个家族的人在面对春耕秋作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以坚韧与忍耐,换就生命的延续。

    中国古老哲学中,对于生死其实早就有豁达的观点。尤其道家,死亡就是复归于天地之道,是生命必须流转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归宿。秦失吊老耽三嚎而出,庄子鼓盆而歌,皆未曾在死亡事件上倾注太多精力。一切均简单无比,一切均沐浴在堪破自在道法自然的气息中。

    但当那份坚韧与忍耐,在沉闷压抑的空间合上双眼时,所谓道家,所谓释家,所谓一切将注意力放在生死之上、以弥补填充生人空虚心灵的哲学,都会随着回忆消散无踪。生人已没有时间涉入这形而上的所在,他满心满眼唯落足于现实,只有现实的淒清与冷寂才会给他乍然失去所爱的心灵填充真实感。在这无边无际的真实中,他悲泣,顿足,让天地间无穷悔恨一丝丝浸入到血液中、骨子中。无数月色风声之下,他伴着生平,伴着眼泪,伴着一张一张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面孔踱步,渐渐的,在那面孔之中他发现并直面了自己的善恶。

    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知识分子必定的无可逃脱的宿命。

    岁月是巷角街尾无言的树木,不过弹指间,便从春分矗立到了夏至。被沉淀多年的心酸与喜悦,在叶的萌生与凋谢中缓缓抬起头颅,不知不觉,缓缓唱起我与父辈之间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歌。歌声宣泄的太过畅快淋漓,以至于忘记作曲作词当有的套路。只是一任它在心灵打个颤,又传送到喉咙,干干脆脆,成就了自我的世情冷暖的绝响。旁听者是谁,都无关紧要。是臧是否,与自己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那一曲中传唱出的最朴质最元始的大爱,就已足够昭示自己已完成一项推托太久的任务。虽然这种完成,夹杂更多的是遗憾与空虚。

    《我与父辈》展开于平淡,归结于平淡。写中州河南,贫困村庄。写父辈们如何用坚实的脚步,去踏平前进道路上的荆棘。书籍的人物组成部分,相对于一部小说实在乏善可陈,不过是伯伯叔叔父亲以及家族当中的诸位兄弟姐妹。但因为真实,因此比小说更加沉着厚重。文字风格并无过人之处,直白的记述占据篇幅绝大部分内容,其余是阎式一贯的联想比拟。连一些对于生死与城乡夹缝以及因阶层或地域而不同的生活问题,都不再给出结论,只是一些片断式的思考,一些显见的只因身在此山中而带来的无比困惑。但因为连接文字的不是技巧,而是深远的灵魂,因此反而显现出另一种不可取代的风格。

    它的读者,若非曾经历过丧亲之痛,那么对书中字里行间的痛苦也许只是一带而过。而经历过丧亲之痛者,却能在不同的背景中看到相同的情感。充满着懊恼与悔恨,任时光重来,任长辈再次以年轻矫健的身躯站立在人间,任自己怀揣着几十年的记忆回复到儿童时的生活,去孝老敬老,都无法抹灭的恨。

    也所以《我与父辈》中有了《清欠》这一章节,有了阎连科对于伯父从外地归来带回糖果的描述,有了四叔在面对一名十几岁的孩子时,慷慨送出的确良上衣的情节。父辈的爱往往不以语言为表达工具,而是切实的行动。这行动,多年以后,再以文字作为组织工具,在想要清欠却又终生不能的怅然中,在书稿上洇出泪的痕。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越是淡薄,亲情越是浓烈;越是它乡为客,乡愁越是疯长。恍恍然然,书到了尾声。那土地及土地上为着下一代奋斗拼搏的已逝之人,身子也越发温暖。仿佛他们不曾死去一般,仿佛他们在透过生者的眼,继续传承着大爱的使命。

    有情如此,复求道何。
  •   《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

    《我与父辈》是阎连科的老师站在墓碑上发问,缄默地站立多年,吐露一瞥模糊的影子,悲愧于旧时旧事的自己不知事,也许人不到一定岁数,就不懂得自我批判和自嘲。作者阎连科父辈们的过往离我们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近到让人窒息,泪只在心中,却久落不下。种种窝心的真实,让我只觉心下戚然,因为父辈们的故事同样还都留在记忆中。

    因为年轻,所以意无反顾的作者与父亲曾经保持心寒的沉默不语,可是命运又是给予了父亲一生怎样的坎坷与不幸,当他目睹到了过早撒手而去的父亲那具躯壳被磨砺成那般庸堕,病痛的模样,突然感到无名的悲戚,并且充满了不忍。陈年的那份荒唐而自私的心情,竟然浅薄如斯。因了这明白的迟,此生便无法原谅自己。

    直到那时,作者才明白,子女身上的血脉延续与羁绊,是在挣扎在这尘世中为父为母的人们的唯一期冀,所以父亲不顾病痛的艰难的拼命努力,他认为自己尚能勉强工作,不能拖累这个家,只求让自己的孩子们过得好一点的。大伯操心子女的婚事,而在冰冷的河水趟过趟去那份迫人的凄惶感……这种心情,这种意义,或许只有你以后也做了父亲之后才能明白。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大伯生活的那种苦,是渗入骨髓的疼痛。因为好赌,因为子女众多,生活比一般人过得还要窘迫,吃紧。而是苦难也是他留给孩子们的唯一精神财富。心地善良的他对子女那份深深的爱,甘愿地面对更多的承担与苦痛,不肯低下自己的头,依旧挣扎的挽救,孩子们一个个的长大成人,而且他们都是内心至为善良的人。这善良,凸显着无比真挚的美丽。我想起了我的80岁的外公,他是一个善良得不能善良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占别人一点便宜,同样他的三个子女也是一如既往的善良。为这份无比敬畏的家教,而无比动容。面对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有时候你能不能接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忍受。

    四叔站在那里,显得苍老疲惫。时光褪去了他的健壮与红润,那份城市特有的不一样光鲜,曾经是作者最向往走的一条路,可是当他真正的走近那个梦想,却也发现四叔的生活同样存在一种无奈,四叔其实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边缘,他不属于城市,也不适应农村。其实这份苍凉感,让我特动容。小学五年我在外地读书,当地的人并未把我当做本地人,而当六年级转学回来,却发现同乡的人认为我是城市人,这种找不到去处的归属感,让我身受苦恼,慢慢地成为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者看世界。四叔是作者的梦,而作者早年读书时的“一分之差”的遗憾,同样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梦。圆梦不成的作者,却意外发现要想走想走的路,不得不先走必须走的路。而这些人,这些事,是作为他的参照,激发他的热情,拥抱生活。而当我们忘却了一个一个人生坐标的参照,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我们会把握住人生独一无二的自己。

    父亲,大伯,四叔,这三个亲人,终究还是得以团聚。也许生者对死者有任何的追悔和表达,其实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勿庸讳言,较之时下恣肆泛滥的快餐文字,本书无疑是五十年沉淀而不得的浓醇佳酿。阎连科回望生养于斯的故乡黄土,回望同一时空下交错连接的先辈之情,在母语文化年深日久的浸染下,不惜生命、脑汁、心血,倾情酿造了对这一语系的反哺与彰显。其用心之苦,用情之深,用力之巨,其对汉字的笃信、虔诚和敬畏,令我们一睹了什么是高度负责和面对历史的写作。父辈的勤勉、隐忍、克己和无私,注解了以农耕文明发轫的华夏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兴盛基因和图腾密码。书中对人生的分合聚散,对生命的流转递进,有着近于宗教般的解读和诠释。——辽宁读者张国增时光虚度,转眼已过天命之年;华年不在,弹指已是三代同堂。在看到阎连科的这部《我与父辈》之后,才发现自己竟从未静心思考过已过的光阴——曾经怀揣梦想而勤奋少年,如今已是鬓角染霜。可能和作者是同乡人,亦是同龄人的缘故,书中的很多环境、场景,甚至经历的年代和发生的种种,仿佛就是自己的经历,尤其是文中无处不在的、浓的化不开的乡音、乡情更让我感同身受。也许,现在是该想想自己这五十几年的时候了…… ——河南读者杨戊辰阎连科长篇散文《我与父辈》(《钟山》2009年第2期),是《钟山》推出的“个人史”系列的最新文本。在因天灾人祸造成的那些苦难年代,在贫穷的乡村,我与父亲、大伯、四叔等父辈的故事,默默上演。大历史退到幕后似有似无,个人、家庭的心理遭际、情感煎熬、灵肉沧桑成为主体。自然灾害造成田野荒芜,可以计算减产、歉收数额;天灾人祸造成的心田荒芜呢?疼痛、苦涩、哀绝、恐惧、幻灭、绝望、悔恨、颓废……这些负面的情感成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日常情感,是潜在的巨大的历史“软成本”,却往往被人忽略了——每次历史事件过后,人们习惯于统计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体量巨大的民间疾苦失去了具体性,最终只能湮没无闻。大历史叙述对个人情感的忽视必然使人道主义成为单性人道主义,有断子绝孙的危险《钟山》的“个人史”叙事就是要找到并保持这些具体性,实行对历史的情感成本多点的不间断的有效存盘。伤疤好了痛不能忘;前痛不忘,后事之师。——《钟山》贾梦玮
  •   《我与父辈》,是一颗“泄密的心”,它让我们听到了阎连科灵魂的跳动,阎连科的文学密室,也在这种跳动声中豁然洞开
  •   大学四年,我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学校的图书馆很大,楼层很多,科目明细,但我只固定在二楼的文学书馆。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基本上把馆里的大部分书籍都看过了,每次馆里的工作人员让我进去寻找书籍时,我往往比她更容易找到。毕业八年,我依然保持阅读的习惯。可是,令人感觉羞愧的是,无论是过去沉溺于图书馆或是现在仍然热衷于小说的我,竟然未知晓当代作家阎连科先生,对他一片空白。某一天,恩师从学校给我邮寄了《我与父辈》一书。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曲长歌当哭,道尽世情冷暖”,当时不大相信此书有这么大的影响。直到读完此书,我被他浩荡的语言和对土地的深情所震撼。书中所写都是关于中国农村的贫苦和辛劳,关于中国农民的生死与命运,艰辛与幸福。在哪个年代的人拜读此书,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与父辈》书中,有很多场景都让我依稀忆起自己的童年,关于劳动和汗水的记忆,关于物质极度贫乏之下对糖果和肉的渴望,仍旧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西桂南偏远山区闭塞、贫穷、落后,即便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现在,在哪里依然有很多孩子一个月吃不上一顿肉,小学还没有毕业就得跟父母出远门打工。记事以来,贫穷和饥饿贯穿着我整个童年。家里九口人,只有三口人有劳动力,剩下的六口人中,有卧病在床的爷爷,有正处于长身体期间的叔叔、妹妹,还有正在学走路的弟弟。婆婆每天早上六点钟便做好一大锅粥,母亲则为孩子们穿衣洗漱,直到听到从村头传来阵阵锣鼓声,他们便急急忙忙出门,那时是七点,冬日里的天边才刚刚泛白。新的一天开始。由于饥饿难忍,有一次六岁的我和五岁的妹妹把放在柴房里的木薯杆刚刚发出的嫩芽摘来吃,放进嘴里嚼,甜而脆,每想到,吃完后回到家,我和妹妹同时感到头晕并呕吐,随后沉沉睡去,无论家人怎么呼都不醒。可把家里人吓坏了,父亲背着我,母亲背着妹妹,往五里外的卫生所赶去。从那以后,母亲在二里路外的石山下,开荒一块旱地,种些瓜、豆。以供家里食用。由于地质不好,都是石头,种些的豆子长势不好,有上顿没有下顿。我和妹妹面黄肌瘦,个子不高,六岁看起来还是四岁,很多人以为我们姐妹俩是永远长不大了。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她又能怎么样?由于饥饿,村里很多逃荒的人都往城里去了,也有到镇上逃荒的。每天晚上炊烟四起之时,便有衣衫褴褛的老者手拿一口破碗,身后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敲响各家的大门,讨点饭菜糊口。每次我家大门敲响后,母亲不去开门,而是直接从家里的饭锅盛点米饭或是稀饭,拌些咸菜,送给外门的老者。这似乎是一种无言的约定。直到我离开家里到县城念中学,这样的场景依然时有发生。
  •   一部跪着写成的书一部让中国人掩卷落泪的经典之作原罪,原乡,圆爱,自赎的精神之旅最虔诚的灵魂叩问,震痛每一个中国人的乡土神经感动你我,完整升级,值得珍藏
  •   《我与父辈》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当然,除了对那段沉重历史的回忆之外,阎连科用更多的笔墨讲述了父辈对子女浓浓的亲情,讲述了自己在温暖的亲情之下获得的滋养,以及对这种亲情的真诚感恩。经历过的人读这长文会有一种共鸣;而没经历过的人,却有一种警醒与启迪。
  •   很认真很仔细的又读了一遍,我的父亲和阎连科是一个时代的人,他的父辈和我爷爷是一个时代的人,我也是农村出身,我老家也是河南,作者所写的故事就好像发生我的身边一样,所以印象极为深刻!父亲那一代,(我父亲弟兄五个,还有一个姐姐)生活是极为艰苦的,我们家的房子(父亲结婚的房子)最早还是茅草屋,和小叔家,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个小院子里!没有办法,那个时代本身就物质匮乏,整个国家社会也是比较落后的!后来父亲要自己独立出来,那就自己做砖坯子(没有烧制但是已经做好的土模块),在我们自家山上砍柴火烧土窑 那时还是88年左右,但是我印象也是极为深刻,做好的砖坯子夏天怕雨淋,一淋就是一堆泥,冬天怕霜冻,一冻砖坯开裂温度一上来又是一堆土!那时候还没有机动三轮车 都是架子车,柴火也是一车一车的拉到窑上,夏天烧窑窑洞里的温度自不待言,总之我们那四间瓦房砍了多少车柴火,烧了多少窑砖,亲戚帮了多少忙,留下多少汗水。。。真的 说多了都是眼泪!那四间瓦房的工钱是500元 我记得很清楚!但是房子盖好以后的喜悦 我相信我父亲更能体会到! 后来家里陆续买了金星牌的黑白电视机800元,机动三轮车5000.豪爵110摩托车4200 呵呵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是对于那个年代,我这个80后也许有着更多的体会!也许吃苦也是一种财富吧!惟愿父辈们身体健康,多享些福!惟愿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惟愿我们不忘过去,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   那些关于过去的回忆
    评《我与父辈》

    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珍存的回忆了,那些回忆不是喜忧参半的现在,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未来,而是在岁月的蹉跎中,在经历生活的刻蚀下,留下的自己独有的经历和关于人生特有的感悟。那些美好的东西很难用言语表达,因为语言根本无法承担那么厚重的美好,但是当有人用言语能触动我们感情的,我们也会倍加珍惜那些言语。我们每个人长大成人建立家庭以后,都会多多少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想想我们的父母家长前辈给予我们的所有,在这本《我与父辈》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回忆了他的父亲、大伯和四叔三位父辈们,回忆了围绕着他们那个家庭曾经发生的种种人生悲喜剧,言语上显得非常直白质朴,但感情有事炽烈的,在我们的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不管是生活的那些磨难和艰辛,还是曾经取得些许的喜悦和成就,都深深印刻在他的心里,在书中又得到了自然的流露和表白。

    城乡差距是中国社会的一块伤疤,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更是让广大的乡村百姓们活在社会发展的末班车上。在父母的教诲下,更是看到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反差下,因为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很多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跳出农门”,去过“城里人”的生活。因为有这个简单而又美好的理想,农村的孩子们为能做一名“城里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正是因为城乡差距,像作者这样能成功如愿的人,他们又不得不面临着重新一种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生活,会不适应,会有身份转换的窘迫,于是他们想念农村,想念他们的过去,这种想念在每次他们城市生活的磨难和不快中尤为强烈,这种想念我们叫它“乡思”。

    自然之神知道我们长大以后会多爱孩子,少爱父母,于是教导我们不要宠爱孩子,要孝敬父母。按作者的话说,他对于父亲的愧疚,对于大伯和四叔的怀念,在他们离世之后,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了。如果说城市是朋友的城市(旅游的人经常这么说),那么家是亲人的家。我小时候得到过很多父辈们的关爱,也羡慕他们高大的身躯和伟岸的担当,而当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再次回家看到父辈们逐渐老去的老态时,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感慨。农民生活的艰难、亲情的珍贵以及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在这本《我与父辈》中屡屡得到触发,突然有一种“变老了”的感觉。
    2012-4-28
  •   阎连科的这本书不是很厚,也不是很大,但内容和精神内涵却一点也不少,字里行间全是锥心泣血的文字,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   这本书,脱去了一切外在的虚伪、掩饰,从灵魂最深处剖析了父辈三人的一生,是今年读书最大的收获
  •   第一次看阎连科先生的书,这本书写的很震撼,我们行走的太匆忙了,
    也该学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和路边的风景了,这本书和彭学明先生
    的《娘》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准备购买阎连科先生的文集。
  •   中国式的父辈们,似乎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模式,感恩父辈们为我们的付出......
  •   亲情是人生中最真实、最重要的感情。阎连科用他的笔,阐释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感动和愧疚。书,是真性情的书;人,是真性情的人。留给读者的则是无尽的思考和启发,面对父母,面对亲人,我们该如何去做。特别感动阎连科对自己卑微内心的描述,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卑微?只是我们没有阎连科的勇气,而是用虚伪和矫饰去遮掩自己的卑微,甚至卑鄙。
  •   内容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第一次看阎连科的作品,很喜欢,很朴实也很震撼!给人力量的书。
  •   父辈的一生,从晚辈的角度来看
  •   这本书一直很喜欢 从我的角度 去阐述父辈 让我们也有目标地去了解生活不易
  •   第一次读阎连科的书,还不太能适应他的语言风格,但是质量还可以。
  •   很喜欢阎连科的作品,很真实!
  •   阎连科的书,值得看,好看
  •   看看阎连科作品
  •   阎连科的书,我所看见过的,为什么字体总是那么小。好像怕见人似的。
  •   同学评价很好,说阎连科是个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老头
  •   阎连科的又一力作,感人肺腑
  •   一本让我感动的书,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是那种对父母的感情是一样的。在书中作者对自己写的比较狠,我能感受到他的痛苦,读过后确实情感上的一次震撼。
  •   文字质朴,感情深重,令人回味的两代男人间的扶持依靠。特别是描写父亲的“结去”与描写四叔的“在车站”,读后令人动容。
  •   自已读完还要好好封存,等儿子长大后让他读。作者的语言深切,丰满。种种长句并不会让读者感到冗长反尔会觉得缺字不可。内容震撼,可以了解那个特殊年代人们之前的情感。对已知当年社会彻底逆转。并且以古喻今!
  •   可以看看,那是一个并不遥远的年代,只是亲历者留下的体验文字太少了。推荐。
  •   一次性购进一批书,还没顾上看就被小妹拿去看了。其实是我推荐她看这本书的,只是因为作者的名字我买了这本小书。从小妹吃饭时也在不停地讲着书里的故事,我觉得买对了。内容也是通过阎的亲人的故事表达着对于一个家庭,一个时代的思考,对于亲人的敬慕与思念。
  •   挺让人感动的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
  •   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书写,感人至深。
  •   同上,文字简单,感情真挚
  •   文字优美,情感充沛。
  •   文字真实,感情细腻
  •   刚刚收到,可惜有一本有点折,可能是放箱子里时没注意,好心痛
  •   文字细腻感人,适合慢读慢体会
  •   很喜欢这本书,儿子看了都说很感人,都流泪了值得一看。
  •   挺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   下一个诺奖作家
  •   真实的写出作者当年的生活与情感
  •   他是一位好作家, 本书很好
  •   震人心魄
  •   说出了我们的心里的声音,一本爱与泪交融的书。
  •   那个年代,如烟往事,时轻时重的向你袭来。
  •   是好书值得读
  •   那天陪老妈逛书店,老妈站着看了很久,说不错,于是果断拿下。
    书收到,啥都很好,对于老妈来说,就是字有点小,不过不影响看。
  •   很感动的一本书,很细腻体贴的感情,关于父亲。
  •   很感动,被里面的父亲,二姐的奉献感动。
  •   虽然还没看完 但已经很让我为之动容
  •   看了一半了,很喜欢呐。虽然多事平淡小事,可作者的追问与自我剖析,却总能使人产生共鸣。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时候,唯有我们敢于面对,敢于拿出来愧疚之时,才是真正地成长。至少我知道了不要一错再错,不要为了面子,便固执的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或是无错的。做人便要敢于面对,面对一切,也面对自己!
  •   值得一看,那个年代,那时农村,可以产生共鸣。
  •   最正直的感情流露,最深沉的父爱表达。好书!
  •   初二语文老师推荐阅读材料/
  •   强烈推荐,,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必读。
  •   还没看,都市丽人推荐的。。
  •   老师强烈推荐哦,很好看
  •   这才是生活!必须推荐!
  •   此书可以推荐阅读
  •   相信内容更让人感动和震撼
  •   很多次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流泪的说
  •   作为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只能说这书真的很好!
  •   认识父亲
  •   全是真的人与事, 直面中国农村、农村亲人
  •   刚读了他的序,真的很感人。我差点哭了!人的学会感谢父母。
  •   为人民服务;四书,国内没有发行。作者可以免费赠书啊
  •   好看。。。真实感人不做作
  •   有感觉书不错
  •   非常好看,很不错的书。
  •   书是不错,但感觉有点贵,薄薄的!
  •   书很好。就是快递慢了点。不错!
  •   已经看了一半了,写得不错,喜欢
  •   略为翻了一下,被吸引了,打算细细读一下。
  •   印刷不错,正在读!
  •   看了一点 说很好看就被借走了
  •   是正版,正在阅读中。
  •   送货快速,内容引人,字体大点会更好。
  •   还没全部看完,但是前面的几十页很不错。
  •   还没看,应该不错的,评价蛮高的
  •   这个商品不错,好!
  •   我爹想买这本书很久了,我帮他在当当上找到,一宿看完了,很感人
  •   买给老爸的~~
  •   回忆儿时的自我及家族的历史,很像很真,加油改变现状
  •   一直都想买的一本书,会好好的品读
  •   想给孩子看的,
  •   好书真不错
  •   人性,环境,时代,潸然泪下
  •   不错,闲暇看看可以
  •   亲情
  •   可以感触到儿时的一些记忆,有些沉痛.
  •   不少人物的缩影
  •   应该不会失望。
  •   内容翔实 装祯大气 很有韵味的书
  •   不错!质量与送货速度多可以
  •   窝藏书系·阎连科作品:我与父辈
  •   父辈与我
  •      从之前lm寄过来的《我读》里,了解的这本书,当时即很想把读,想从别人的口中的农村里的父辈来慨怀一下自己的父辈。今年九月图书馆征集采购员有幸让店员帮我找到好多想看的书,包含这一本,这几天去图书馆终于欣喜地看到一些上架了。
       从图书馆搬回来的七本书中,这本最薄又有故事性又有共鸣,很快地阅读完了。文字很简明朴实,没有太多修辞,仅有的一两段对人生的感叹反而不入味,有雕琢堆砌之感,很快地跳过。作者对父辈的描写如实地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一辈的农民的性格面貌,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精神灌输,共同的生存需求让大家生活方式及精神活动大同小异。对于我的父辈们的经历并没有那么熟悉,只是偶尔听奶奶在世时提起过一些,从那些片段中,联想得到父亲叔伯们经历的那个困难年代,父亲的兄弟中,也许大伯更趋同于作者的父辈们,那种辛勤卖力小小年纪帮助父母挑起家庭,奔波一生为儿女们长大成家。我们这一辈的堂兄弟姐妹中对大伯有着最统一的敬重之情。
       父亲早逝,从小到大,父亲终年在外,我们也不晓得他到底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只知道每次他回来都会带回些好玩新奇好吃的东西,如同作者的四叔,也许父亲在其他堂兄姐妹中也是个新奇羡慕的父亲。但从小与父亲的交流相处实在有限,即便在家中,父亲也总是沉默寡言,严肃不易亲近的摸样,很少同我们姐弟沟通玩耍,我总是很怕父亲,毫无亲昵之感,偶尔暴戾起来又让我极其恐惧。父亲生病时,有那么一瞬间闪过一丝念头,如果父亲真的医不好,那就没人管我了。当这个邪恶的念头闪过,我被自己吓到。居然和作者描述的那般,这个邪恶的念头居然得到了应验,父亲在我初二那年病情突发过世。因为那一瞬间的邪念,罪恶感便随着那个瞬间的回忆与惊骇潜藏在内心深处,成了我心底最深的隐密。自私的子女啊,就因这一袭的血脉,父母便要付出他们的一生,而儿女对父母一世的债永远还不完。
      
  •      说到历史,中国的农民只对两件事儿记得清楚。一是死人,二是饿肚子。
         文革时,某地搞“忆苦思甜”,鞭挞旧社会,讴歌新社会。
         农民老大爷,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起那1960年啊,多半年吃不上一星儿的粮,从一个村儿走到另一个村儿,村村都有人饿死……”
         台下群情悲愤,台上却越听越不是味儿。有人跳出来纠正:“他大叔,你说那不是60年,那是40年的事儿!”
         不说还好。一说,老大爷较起了真儿:“他侄儿,40年,你还没出生呢!那会儿也死人儿,那是小鬼子闹的。但我们村儿,还是有粮食吃!”
        
         这是个笑话,坊间流传已久。既然是笑话,就不可能被写入历史。不是老百姓的笑话儿层次低,而是写历史的人层次太“高”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什么?不说,大家都知道;1978年一声“春雷”,雷出了什么?也不说,因为今天还在吵。一本一本厚厚的书,各种主义、思潮、世界观……各种大历史、大人物、大格局、大趋势……就是没人写饿肚子的历史。我们自己身体的记忆永远都不可靠,只有那些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学者、作家替我们回忆和总结的才可靠!从许多年前到今天,多少代人的逻辑可能一直如此,当情绪需要一个出口的时候,不接受事实,但是不拒绝任何意义拔高、情感引导和心理暗示。
         因此,四人帮一举“粉碎”!之后,全中国人民都扬眉吐气、喜气洋洋!城里人扬眉吐气,农民们喜气洋洋,知识分子因为扬眉吐气,尤其喜气洋洋。一切历史和记忆都被重新书写。“上山下乡”的孩子们回到城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了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学者、作家。从俄罗斯流亡者的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不仅仅是扬眉吐气、喜气洋洋,无论曾经是“造反派”还是“保皇党”,是被批判的朋友,还是被团结的敌人,他们一致认为自己是在替这个国家甚至民族“受难”。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那块土地上的野蛮、愚昧、绝望、忧伤、恐惧、政治窒息、性压抑,以及被荒废的青春……然后,如释重负般恢复城里人的优越感。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或者功成名就,把握着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资源;或者,至少像一个中产阶级那样享受自己优渥的生活。他们也会讲饿肚子,但那是为了教育下一代:“你老爸当年受得苦,你想都不敢想!”但是,对于当年曾经无比接近,一起受苦,今天依旧还在受着苦的人们,那些在城市的边缘和最底层挣扎与生存的人们,他们可以轻描淡写、熟视无睹。当初,他们中不少人,也曾高唱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是今天肯定坚信:“存在就是合理的”。
         不知,这是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
        
         非常有趣!因为按年龄推算,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辈。他们当然不是作家阎连科的父辈。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一书中,他们是以另外一种面目出现。
         作家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瑶沟,今天已经很著名;但是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年代,他与他的父辈当年的身份是——不折不扣的“农民”。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当年也有一种称谓,如前所述,他们叫“知青”!
         时隔已久,不必再遵循当年“高举一派、打倒一派”的斗争逻辑。所以,对于知青们的历史陈述,任何批评都没必要再“深入彻底”。事实上,阎连科写作此书的初衷,也未必只是为了颠覆已被大众(城里人?)所接受的历史认知,而或许,只是想给那块土地上奔波劳碌、生老病死的人们争取一些尊重。
         “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烟、生老与病死。”
         “他是农民,劳作是他的本分,唯有日夜的劳作,才使他感到他是活着的和活着的一些生存与意义,是天正地正的一种应该。”
         “毫无疑问,我的大伯是个农民。可他在我心里,却绝然地是个人物。从生命与生存而言,这个人物堪说伟大,或者杰出。”(摘自《我与父辈》)
         他的父辈是这样活着的,可能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活着的,就像阎连科的另一部小说《日光流年》中一样,一直在土地上往复轮回。
         而我们的父辈是闯入者。他们从洛阳或郑州这些城市,突然降临于乡村。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他们一样是时代的微尘,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至少,在那个“顿顿粗粮”的年代,他们有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权力,从曾经是孩子的阎连科嘴里抢走一顿白面捞面或者白面烙馍。
         这是一个与饥饿有关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饥饿,阎连科的记忆不会那么深刻。从一毛钱买来的芝麻烧饼,到用咸菜下咽的杠子馍;从知青们安然享受的细粮白面,到“一头沉”的四叔就着剩菜喝下的那口酒……城市与农村的反差,无不在衣食住行、身份待遇、法律公正面前留下其巨大的身影。
         当城里的孩子们,拍拍屁股上的土,回到城里的时候,就像吃完“派饭”一样,心安理得、了无牵挂的离开。而阎连科和他的父辈们还要继续守着家园,承受生活的苦难。这种与生俱来的,对于身份差异的敏感,并非大人们有意识的灌输,而是来自生活、来自饥饿。不无讽刺的是,饥饿的副产品,居然是催生了一位作家;而更加悖论的是,他写作,是为了能够逃离土地,但如果不成为一名作家,又有谁会给他这个机会来替农民说说话呢?
         还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一个有城市身份的人物,却能够以农民的方式说话,这纯属意外,甚至低于买中彩票的几率。在这个所谓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时代,社会资源更加集中,机会均等早就让位于起点的不平等。在从农村赶往城市的道路上,一百个人里,我们能否算得清楚?有多少个高加林(路遥《人生》),多少个孙少平(路遥《平凡的世界》),多少个五福(贾平凹《高兴》),多少个韩三明(贾樟柯《三峡好人》),多少个小武(贾樟柯《小武》)……
         若非阴差阳错,路遥可能还在一所民办中学教书(恕我对逝者不敬);阎连科或许还在山上采石头;戛纳影帝贾樟柯导演也许会在山西的黑窑矿里挖煤呢!这么大一国家,还有谁替农民说话?又有谁,会用身体来记录历史?或者,至少,记录身体的历史?
         金钱泛滥的年代,不应该再扒掉理想主义者们的最后一层底裤;但是,不尊重身体的记忆,是否就是不尊重生命,不尊重灵魂,甚至不尊重我们的父辈,以及实际供养着我们的土地?
         因为自己吃饱了肚子,许多时候,我们就会忽略他人的饥饿?当两种不同世界的人被机械的放置在同一个空间里,无论多久,都无法理解,甚至进入彼此的生活?在一切都不平等的情况下,任何同情心都是廉价的,人们需要的也许是真正的“爱”,但“爱”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城里人所谓的“爱”,要么是已经被现代商业形塑为一种泛滥而抽象的“爱心”,要么就是正在被工具理性改造成具体的——与身份、地位、财富、欲望密切相关的功利投资和斤斤计较。作为土地的逃离者,昔为农民,今为城市人的阎连科,则以一种缅怀的温情,追忆了父母一代对于儿女、兄弟和邻人们的“爱”。毫无疑问,这种“爱”也是与“饥饿”共生的,是在贫穷和苦难面前才能够偶尔流露但是生生不息的人性光亮,但作家自身的“爱”里,却更多的是夹杂着一种忏悔——在逃离土地的热切渴望下,那些琐碎日常的“爱”曾经被忽视或轻慢,而现在,已经无法还原也无法回报了。
        
         没有了《受活》的幻想奇绝,更不像《日光流年》那样富有生命的张力,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当中,能够读到的只是一个农村少年质朴又细腻的心灵自述(用拗口的河南普通话写成),而他的父辈是他身后的一堵围墙,或者说是他生活的背景,构成了简单却温暖的人物关系。
         我们依旧很难定义这究竟是一部自传?散文?还是小说?事实上,除了《风雅颂》等少数作品,阎连科的大部分作品时空背景都是接近甚至相同的,他经常会在一个舞台上,尝试一部戏剧的不同表达方式,故事的人物和主题都会构成互文与照应关系。在我看来,这本写实性更强的书里,最精彩的段落却依旧是那段超现实的描写:两个粉红色的台湾气球,忽然出现在山沟里,少年追赶着气球走了很远,居然在一个石缝里发现了一张照片,上面写着“台湾不计划生育”。
         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生活所赐予的思维习惯。恰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里,赵涛在三峡的上空看到了飞碟,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杨百利热衷于“喷空”,总是把不可能的事情描述为可能。在我的个人经验里,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对于现实的背叛和出逃,有时是因为现实过于沉重。
         如果你到过河南,你了解这个曾经灾难深重的省份,你才会明白那些饥饿的身体,为什么会爆发出瞬间的出离与幽默,而这一切都不是理性的思维能够轻易解释的!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喜剧感,这是在贫穷与无奈的人生面前,一群社会最底层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尊严与快乐。
         苦难的本质是什么?所有人的答案或许都是悲伤和痛苦,但只有河南人,尤其是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会将一切愤怒和热爱化成话语中的荒诞和酒席上的狂欢!他们用无畏的洒脱与天生的幽默,颠覆了不公正的命运和压抑的生活!
         理解这一点,也许我们才真正懂得阎连科!
         谨以此文,献给被理性所遮蔽的现实与被历史所忘记的饥饿。
  •      阎连科,一个备受关注的作家.它来自豫地的农村.来自那个为了生存而奔波的年代.这本书书写了父辈对作者的疼爱与与作者对父辈的愧疚.作者对父辈自认为没有尽到孝道,没有做到子女的任务.为了自身的生存奔波,而忘记了年迈的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跪在父亲的坟前忏悔.一曲长歌当哭,道尽世情冷暖.
       作者出生在上个世纪充满饥饿与贫穷的年代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母亲把他带到了这个世界.也注定了他为生存挣扎的宿命.一本红楼梦让他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文字使他拜托了穷困潦倒的生活。他的文字来源于土地,来源于父辈给予他如细雨般滋润他心灵的爱。父爱如山,很多人都称赞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而忽略了沉默的父爱。父亲的脊梁扛起了全家的生活。不太言语的父亲的内心同样有着与母亲一样的慈爱。但养不教父之过严厉的教养是作为父亲的使命。他的孤独从不向儿女说起。父亲永远都立在那里,为孩子挡风避雨。有一首歌里说你们是甜蜜的负担。那甜蜜来自对孩子的爱。虽苦却不觉苦了。
       作者眼里的父亲的一生都为柴米油盐而努力而辛苦.他热爱这个世界,他热爱土地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他朴实真诚.不遗余力地愿意去帮助邻里乡亲,疼爱子女用他的脊梁扛起了一家人的生命。为了孩子们吃饱穿暖为了孩子们能够延续他们的生命。能够有争风避雨的地方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惜父亲被无情的岁月折腾得再也没有力气支撑下去了。白发苍苍的父亲病了,他离我们远去了,带着太多太多的不舍和留恋。作者为了逃出穷困的生活毅然决定去从军。他没有估计到父亲儿行千里父担忧,也没有估计到再他参战时父亲希望他安然的愿望。甚至在父亲病重时也没能陪陪父亲说说贴己的话。父亲病危时才匆匆赶往他的葬礼。面对已经冰凉的父亲哭泣。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时的作者痛心,悔恨。
      大伯的一生被生活给予他的命运和承诺所折磨着煎熬着。大伯是信守诺言的。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有着属于农民的对于卑微生命的认识。他高贵脱俗的气质让他在他生活着的土地上命运的路途上生命的痕迹要比别人深刻且光辉灿烂。大伯是幸运的,正因为他如此的顽强如此的不跟承诺做妥协,他的爱滋润了孩子们。起码他们的心灵不会因为贫穷而枯萎凋谢。他的孩子们很孝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有了自己生存下去的饭碗,没有辜负老人的期待。晚年的大伯过的很安详很舒心。他爱上了赌博。全是寂寞惹的祸。作为晚辈的后悔没有多陪陪他。等他去了后悔却来不及了。
      四叔在我的眼里视乎是幸福的没有烦恼的。起码不会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累。其实却不然。正因为四叔半工半农的身份使得他失去了归属感。这是他一生的苦恼。四叔没有城里人所谓的快乐与幸福也没有农民的散淡和自由。两头的忙绿使他无暇顾及自己。但是闲下来时却倍感凄凉。对孩子们的爱也因长期在外而忽略了。使他终身遗憾。只有用金钱去赎回。尽量让孩子们过得安稳过得舒心。尽管他财力并不充足。宁愿自己少吃一口饭少穿一件衣为的是弥补父爱的缺席。晚年的四叔住在了乡村里。尽管他有机会到城里定居。可是面对来来往往的车辆,喧闹的诚实他默然了。尽管他在城里生活的比较久,但他对城市是陌生的。他的心还是向往村庄。村庄的那份自由和闲情。看似平淡的生活在四叔确实无与伦比的安详。 阎连科说在他所有创作里这本书是他最钟情的一本。像一颗钻石与书的厚重相比奖项和荣誉都太轻了。的确,这是他生长的土地,是父辈给他留下的宝贵礼物。是任何事物都不能相提并论的..此生何以幸运能有这样的父亲教养.最后用一句歌词作为结尾.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感谢一路上有你 ,愿来生来世再作你的孩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