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悠悠

出版时间:2004-01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巫新华  页数:192  字数: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经营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事业富有浓厚的"怀柔远国"的政治理想色彩,但其本身也反映出强大的国力水平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国际贸易的动因。历史上所谓"大汉、盛唐"气象也就是指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丝路贸易的繁荣而带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飞跃发展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精神风貌。伴随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的是欧亚大陆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宏伟过程。在这种壮观而动荡的背景下,中西交通、丝路贸易固然会在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或某一突变事件中遭受挫折,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自身迫切的交流和发展需要,以及欧亚贸易格局和巨大商贸利润的驱动,东西方各地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尝试新的贸易方式的热情和努力从未减少和中断,以至于不少富于冒险精神和渴望财富的民族甘愿弃别故乡,跋涉沙漠戈壁、高山草原、雪山绝域,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商业民族。翻开本书您将看到悠远的丝路古道、沙埋的绿洲文明、失落的古城、最早的丝路路线、往来于丝路古道的行旅、物种的流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

作者简介

巫新华,男,1963年生于新疆巩乃斯草原,熟悉当地民族语言。1997年夏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新疆考古工作。主要著作有《吐鲁番唐代交通路线的考古学研究》、《走进中国西部的探险家——斯坦因》等。

书籍目录

丝绸之路的由来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丝绸之路的缘起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  多种多样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干道路线  物华天宝——丝绸之路东段路线    陇右古道    河西通道  驼铃悠悠——丝绸之路中段路线    地理上的西域    西域三十六国    文献中的西域古道    汉唐西域丝绸之路    西域南道    西域中道    西域北道  西天物境——丝绸之路西段路线    丝绸之路西段南道    丝绸之路西段中道    丝绸之路西段北道悠远的古道  天青石贸易之道  雅利安人迁徙之路  斯基泰人的黄金皮毛之路驼背上的古代行旅  沿丝绸之路西行的求法名僧  沿丝绸之路东来的弘法高僧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  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随成吉思汗西行的耶律楚材和长春真人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  外来物品的输入    植物特种的输入    动物物种的输入    商品的输入  中国物品的西传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西传    西方文化东来

章节摘录

书摘    小方盘城用黄土夯筑而成,南北长26. 4米,东西宽24米,总面积达630平方米。城墙残高9. 7米,顶宽3. 7米,基宽4-4. 9米。于城北、城西两侧开门。经过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挺拔。    从小方盘城到马圈湾约11公里,这11公里的路程完全沿长城行进。这一段雄伟壮观的长城是我国日前保存最完好的汉长城。长城基宽1米,残高2 6米左右,顶宽!米多,由泥土、砾夹芦苇夯筑而成。这里长城的烽燧建筑大都保存完好。据统计,小方盘城东西两面,现存的烽燧就有30多座。小方盘城附近的当谷燧,马圈湾附近的临要隧,除烽燧保存完好外,在其下及附近还有积薪。这里的汉长城、烽燧遗址,是研究占代长城及相关问题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也是敦煌旅游必到之处。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因所出木制腰牌上有“玉门千秋燧”字样,故名“千秋燧”。遗址西距后坑2. 7公里,北距疏勒河8公里,东側为盐池湾,西侧为马圈湾。这两个湖滩之间天然形成一道西北走向的戈壁走廊,长城自东向西将走廊拦腰截断,千秋燧遗址就位于戈壁走廊西侧边缘、长城内侧3米处的高地上。发掘前,烽燧及其东侧附属建筑倒塌后被沙砾掩埋,呈圆形沙丘状,未遭人为破坏。发掘时共开採方19个,发掘面积达1900平方米。    从发掘现场看,烽燧为长方形,面积7. 6 x 8. 35米,残高l.87米夯筑,三层夯土夹一层芦草.烽燧东侧是一堡垒建筑,外设坞墙,夯筑,北墙长6.2米,东墙长11.1米,南墙长8.7米,残高0. 84米。堡门开在西侧,宽0. 76米,为双重门。堡垒内部建筑形式为一过道,三个套间,还有灶、炕、灯台、壁龛等,可能是守燧官员的住所。堡垒南墙东侧有厕所,东南角4米开外有一处水井,堡垒南面22.3米处有一间牲畜圈,面积为17x 3 2米。坞墙外的附属建筑大多十分狭小,可能是士卒的住所。从遗址的使用情况,以及出土的简牍内容来看,千秋燧的屯戍活动,以西汉宣帝时期最为兴盛,人员众多,往来频繁,建筑规模较大。其后遗址规模日渐缩小,至王莽时,仅有烽燧南侧的一间小屋及周围的一些附属建筑。大约在王莽地皇二年(21年)以后,千秋燧被全部放弃。    西汉末年,于莽篡夺西汉政权以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民族歧视政策,引起西域各园的不满和反叛,丝绸之路一时断绝。地皇二年以后,玉门关关闭,边塞的防御设施也大多废弃。东汉政权建立之初,无暇顾及两域经略和抗击匈奴之事,西北防御以玉门关为界。东汉初年玉门关附近边塞防御设施的规模已经大为缩减,西汉玉门关以西的边塞全部放弃。    汉明帝即位之后,东汉政治形势趋于稳定,遂“遵武帝故事,击匈奴,通西域”。永平十五年(72年)冬、永平十六年(73年)春,东汉在西域向匈奴发动大规模进攻。永平十七年(74年),又派窦固、耿秉等率领l.4万军队,出击车师,降服车师前、后部。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派班超出使鄯善、于阗、疏勒等西域国家,驱逐匈奴监护使,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等管理机构。玉门关重新开放,丝绸之路又为之畅通。一年后,匈奴北单于发起大规模反击,东汉军队作战失利,被迫再次退回玉门关。    出使西域的班超,在西域各国的诚挚挽留下,率领随同出使的36名壮士联合西域各国,顽强抗击匈奴,后在东汉政府派徐干率军支援下,把匈奴势力又一次驱逐出西域,西域各国全部附汉。永元三年(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西域长史,井恢复戊己校尉等官吏设置,丝绸之路又一次畅通无阻,玉门关又打开大门接送东来西往的各色人员。永元十四年(102年),汉和帝顾念班超“愿生人玉门关”的退休请求,调班超回洛阳,任命他为射声校尉。这时的班超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并于次年在洛阳去世。    班超离开西域后的第5年,即永初元年(107年),因西域多事,东汉一些保守、懦弱的大臣认为:“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建议放弃西域。昏庸的安帝竟然听信了这些言论,下令撤消西域都护。北匈奴则乘机控制西域,并不断侵扰河西,玉门关再次关闭,丝绸之路又一次断绝。    安帝元初六年(119年),敦煌太守曹宗为抵御匈奴的侵袭,奏请派长史敦煌人索班率千人屯守伊吾。东汉部队在西域地区的再次出现,立即受到西域许多国家的欢迎。车师前于和鄯善王很快听命于索班,丝绸之路又有再通的希望。不过,匈奴为阻绝中原和西域的联系,派大军攻击车师前王,袭杀索班,鄯善王处境危急,求救于敦煌太守曹宗。曹宗建议东汉政府派5000人出击匈奴,为索班报仇,恢复中原与西域的关系。但是,东汉王朝一部分大臣极力反对,主张“闭玉门关,绝西域”。当时执政的邓太后听说军司马班超的儿子班勇大有其父遗风,让他就此发表意见。班勇上疏士张仍然以西汉时的玉门关为关口,恢复敦煌郡营兵.300人,“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阗心胆,北捍匈奴,东近敦煌”。    遗憾的是东汉王朝并没有全部采纳班勇的意见,仅在敦煌设置西域副校尉,以经营丝绸之路。后来,匈奴与车师不断东侵,河西大受其害,东西方交通也处于半通半绝状态。    到安帝延光三年(123年),敦煌太守张挡上书,备陈利害,恳请东汉王朝通西域,开丝路。安帝再三权衡利弊,终于起用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掌握新道(即唐代大海道),背靠敦煌,开始经营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班勇在西域仅用了三年时间,先后击走匈奴伊蠡王,击败匈奴呼衍王,沬杀东且弥王,平定车师前、后部,及山北六国,控制了西域全境。还开通北新道,为以后经伊吾沿天山北麓西行的又一条丝绸之路干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玉门关随着西域的“三通三绝”,也被迫三次开闭,可以说亲历了维护丝绸之路通畅的艰难。    东汉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玉门关少见厂史籍记载。由于三国争雄,而玉门关地处偏远,可能已经不再设防屯守。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都是通过玉门关、阳关进行的,此时的玉门关仍然是东西方交通中最为重要的关口之  。    隋唐时期,应该从六朝时起算,随着从酒泉至安西到哈密大道的开通,中原经玉门关前往西域的道路逐渐废弃,玉门关也就从敦煌向东迁移,重新设置在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此后的玉门关所起的作用与汉玉门关相比并无二致,在大唐王朝空前强大国力的映照下声名甚至超过两汉时期,这就是唐玉门关。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王仁湘    无论阅历丰富还是闻见浅显,在你我他心中总会有净土一方,那里存放着自己用理解拼对出的一部珍贵的古国历史,或隐或现,或晦或彰。    虽然它也许只是一些残缺篇章,或是断断续续,或是不拘短长,有精彩有平淡,有许多的片断模糊蒙胧,也有许多的片断让人铭心难忘。    那些片断是那样的悠远晦暗,那样的不可捉摸,又是那样的不可言喻。    那些存留在我们脑中千差万别的影像,却原来只是我们的主观重构与想象,是我们从故纸堆里提炼出来的故事,或是由口口相传中获得的感悟。    它们虽是曲折流荡,却又影踪难寻,它们虽是波澜壮阔,却又声色俱无。    久远的历史已然逝去,它成了只能追述的数不清的往事。但是历史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它被后来的时光深深地埋藏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年万载,由新而旧,由旧而古,在人类的记忆中渐渐忘却,变得不再那么清晰。    当历史的尘埃被层层拂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幕幕生动的活剧,有影有形,有声有色,这是色彩斑斓的真实的历史。    历史原来可以复活,历史原本是五彩斑斓。历史是看得见的真实存在,它是可以用十指触摸的陈迹。这不是历史学家发黄的书本中的平面历史,而是考古学家们从大地下发掘出来的立体场景。    在作为考古学家的丛书作者们奉献的这些册子里,我们发现历史的本相原来是这般的丰富多彩,是这般的亲切自然。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次古代文明之旅,你很快便会有许多发现,古老的历史原来可以观摹可以摩挲,千万年的往事原来可以直接面对面。考古学家寻找回来逝去的辉煌,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慧眼穿透千万年的迷雾,来感受历史长河泛溢的斑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驼铃悠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丝绸之路
  •   内容非常好中华文明缩影,硬纸,彩图,17.2换购。
  •   好书,实惠
  •   很好的一套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   其他还好 作为知识性读物 但又不缺乏学术性
  •   书本身值得一读,就是书的封面已经磨花了,只有七成新
  •   这本书是一套儿童性的读物,不像当当网说得那么传神.内容都比较粗略.我正在给我六年级的儿子看,他在读小学.
  •   不料是图文版的如果再详细介绍 就更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