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与椭圆观角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后强,邓子强 著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决定出版这本书。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它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既涉及国体问题又涉及政体问题,既与思想方式有关也与工作方法有关。尽管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了朴素实践,但协商民主作为规范性概念的正式提出,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中国关于协商民主的实践也很早,并且上升到了国家制度层面,理论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在研讨和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三个词:“跨越”、“创新”、“和谐”。  跨越——这是一个正在跨越的时代。协商从人际交往方式发展到协商民主形式,“成为大多数民主理论的核心”,可谓是21世纪之初的重大跨越。  在本书的上篇和中篇中,以协商民主的源起为基点,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含义、特点、基础、实践和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性阐述,并指出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特殊性所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不是“舶来品”,而是原生态“中国造”!它是适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契合中国文化传统基础,并伴随中国协商政治实践和理论发展的产物。跨越首先是一种继承。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从古希腊文明复兴而来,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延续5000年中华悠久“和合”文化渊源而水到渠成。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一种复兴基础之上的跨越。其次,跨越表现为一种突破。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突破各自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思想方式等方面的障碍,在特定时空交汇聚合,谁先谁后、谁主谁次、谁优谁劣,套用一句名言——“适合就是硬道理”,国人无须妄自菲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制度、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国家形态制度,加之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制度、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制度、信访制度等等,构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骨架。再次,这种跨越还是一种升华。协商民主也是有限的、具体的、历史的。从探索路径上看,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对预定条件下的理论进行结合时代特点的修补与完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的试验或实验,是对假定理论的一种升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提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再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一种升华。厘清这些问题,把握这些跨越,对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在《协商民主与椭圆观角》的上篇和中篇中,以协商民主的源起为基点,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含义、特点、基础、实践和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性阐述,并指出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特殊性所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不是“舶来品”,而是原生态“中国造”!它是适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契合中国文化传统基础,并伴随中国协商政治实践和理论发展的产物。跨越首先是一种继承。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从古希腊文明复兴而来,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延续5000年中华悠久“和合”文化渊源而水到渠成。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一种复兴基础之上的跨越。其次,跨越表现为一种突破。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突破各自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思想方式等方面的障碍,在特定时空交汇聚合,谁先谁后、谁主谁次、谁优谁劣,套用一句名言——“适合就是硬道理”,国人无须妄自菲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制度、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国家形态制度,加之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制度、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制度、信访制度等等,构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骨架。再次,这种跨越还是一种升华。协商民主也是有限的、具体的、历史的。从探索路径上看,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对预定条件下的理论进行结合时代特点的修补与完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的试验或实验,是对假定理论的一种升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提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再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一种升华。厘清这些问题,把握这些跨越,对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后强,1962年8月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中共十五大代表,博士。1992年破格晋升为四川大学教授,同年获“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甲类),1993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4年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颁发的“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环境类);在国内外发表论著500余篇(部)。  曾任四川省仁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眉山地区行署专员助理,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省政协七、八、九届委员,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顾问团第二、三、四届顾问,四川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十、十一届副主席、全国青联七、八、九届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2004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邓子强,1972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中共党员。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做过中学教师、县级机关干部,现任中共广元市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主任,兼任广元市政策研究会会长。  从事政治学、区域经济学、政策学的研究工作,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60余篇,其中,《论协商民主的孕育与发展》《民主协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民主方式的椭圆特征》《川粤港澳合作的“金钥匙模式”》等在《学习与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作为重点文章发表,并被新华网、新闻网等网站转载;10余篇文章获四川省党委政策研究优秀调研成果一、二、三等奖,30余篇文章获广元市优秀精神产品奖。先后获得苍溪县“优秀青年”、广元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上篇 西方学界的协商民主第一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概念特征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概念内涵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发展阶段第二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内涵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要素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定位第三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领域第一节 国家制度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第二节 基层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第三节 特设论坛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第四节 公共领域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第四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基本评价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价值:实践意义和自然魅力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局限:理论诘难与现实挑战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前景:是挽歌还是序曲?中篇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第五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文化渊源第一节 文化传统:和合文化第二节 政治传统:民本主第三节 革命传统:群众路线第六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孕育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政党联合是协商民主形式的发端第二节 形成阶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协商民主制度确立的标志第三节 完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协商民主进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时期第七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第四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协商民主的论述第八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建构基础第九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第一节 党内协商民主的实践第二节 党际协商民主的实践第三节 人民协商民主的实践第四节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下篇 椭圆视域的协商民主第十章 椭圆理论的概念第一节 圆的象征意义第二节 椭圆理论的含义第三节 椭圆理论的魅力第十一章 民主的椭圆特征第十二章 椭圆民主的内涵第十三章 协商民主的前景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决策形式,协商民主要求容纳每个受决策影响的公民;实现参与的实质性政治平等以及决策方法和确定议程上的平等;自由、公开地交流信息,以及赋予理解问题和其他观点的充分理由。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协商过程才能形成具有民主合法性的决策。  3.政府或体制程序形式的协商民主  这个观点似乎又回到了协商民主理论的讨论起点。有西方学者认为,协商民主就是指民主政府为政治生活中的理性讨论提供基本空间的行为。毕塞特认为美国奠基者的制宪意图是为了“建立协商民主制度”(to establish a delibera-tive democracy),即美国政府体制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建立的,既尊重多数又保护少数的政府。在此基础之上,梅维·库克则突出了政治生活中的理性讨论过程,即“如果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表述的话,协商民主指的是为政治生活中的理性讨论提供基本空间的民主政府”。  罗尔斯认为,协商民主是“秩序良好的宪政民主的代名词”。“协商民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理性观念,尽管并不是所有这些观念都相同。二是宪政民主制度架构,这种架构对协商性立法实体设置进行了具体规定。三是公民们自身一直具有的知识和愿望,即普遍能够使自己在政治行为中遵循公共理性,并以此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这些要素直接涉及选举中的公共财政,关涉到为根本公共政策问题的有序而严肃讨论提供公共机会。”

编辑推荐

  有人预言,一个新的伟大的民主体制时代已经来临……协商民主的理念及其实践像民主本身一样古老。它与选举民主的关系是“一车双轮”更像DNA的双螺旋结构。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一种复兴基础之上的创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协商民主与椭圆观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