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编  页数:214  
Tag标签:无  

前言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境内有苗、布依、侗、水、仡佬、瑶等十七个世居民族。其中苗、布依、侗、水、瑶等民族都有以银为饰的习俗,程度上有不同,以苗族为最。由于苗族在历史上频繁迁徙,不断分散,栖居地又受到山地环境的限制,致使内部支系林立,因而也形成了苗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据《中国苗族服饰图志》记,仅贵州境内不同的苗族服饰即有一百二十五种。其他如侗、布依、水等民族,内部也都存在分支。作为服饰的组成部分,银饰亦因支系不同而造型各异,加上苗族饰银之风甚盛,贵州一省的民族银饰可谓品种繁多,难以悉数。民族银饰的相关记载首次出现于明郭子章《黔记》。而且自此以后,见载渐多。如“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连环”。“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服中孔,以首纳而服之”。妇女“服短衫,系双带结于背,胸前刺绣一方,银钱饰之”。“未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日马郎,婚则脱之。妇人杂海铃、栾珠,结璎珞为饰。处子行歌于野以诱马郎”。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出现于明代后的贵州民族银饰,很快分离出头饰和身饰两大类别,而且,当时出现了以“银环饰耳”来作为“未娶者”的标识。也正是随着这种区分婚否的标识作用的产生,标志着民族银饰已经具备了最初的习俗功能。在清代史籍中,有关民族银饰的记载明显多于前朝。首先,是银饰种类增多。清龚柴《苗民考》载:“富者用网巾束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左耳贯银环如碗大,项围银圈,手带银钏。”

内容概要

本书涵盖面广,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更多地具备原生态的、纯民间的艺术特征,更多地记录传统的、古老的工艺手法,更多地具有资料何时何地。  ……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想想它们都是出自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劳动者之手,都是出自那些从来没上过学堂,受过正规教育的民间艺人之手,却又是那样的精美,那样经得起任何审美法则和尺度的挑剔,我们都会心存感动。

书籍目录

序前言图版银饰之清水江流域篇银饰之都柳江流域篇银饰之其他篇

章节摘录

插图:愈是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由于文化表现形式相对受到限制,其服饰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对应性就愈强,表象文化的特征就愈明显,所要传递的文化信息就愈多。其中包含了人类精神文化的许多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大部分领域。图腾崇拜是人类童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形成,便会长久埋藏在人类的深层意识中,通过物化的方式释放出来。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写到:“在许多氏族中和摩其人中一样流行着一种传说,根据这种传说,他们的第一个祖先是转化成男人和女人的动物或无生物,他们就成为氏族的象征(图腾)。”创生人类,是图腾的功绩和特征之一。依据这样的理解,我们不难从苗族银饰保留的文化内涵中找出图腾的遗迹。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物图腾分为各种级别,即氏族的、胞族的、婚级的、两性的、个人的。从现象上看,分支众多的苗族,图腾也绝不止一种。蝴蝶是苗族关于人类创生传说中的主角之一。远古时候,蝴蝶在枫树芯里产下了十二枚卵,分别孵化出狮、牛、蜈蚣等等动物以及人类的祖先姜央,从那以后才有了苗族。在清水江流域,当地苗族称蝴蝶为“妹榜留”,苗语中“妹”为妈妈,“榜留”为蝴蝶,合为“蝴蝶妈妈”之意。因此,在各地的苗族银饰中,出现了大量蝴蝶造型,如银蝶簪、银蝶吊、银蝶衣片等。在苗族服饰中,还有一种长着人脸的蝴蝶形象,即是用更为写实的手法表达人们对蝴蝶妈妈的恭敬和崇拜。丹寨八寨苗族妇女用青布蒙髻,青布之外的后髻处只插一枚蝶簪,黑白对比强烈,充分表达出她们对蝴蝶妈妈的虔诚。

编辑推荐

《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银饰》是由张世申和李黔滨共同所编,贵州出版集团和贵州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在当当买了2本《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系列的书,都很满意。书包装精美,令人惊喜地是有一个很漂亮的外壳,上面还用大大地镂空印着《银饰》两个字。书印刷精美,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精选的银饰图片,并按地区分类。翻看这本书是一种美的享受。用于收藏挺不错,就是贵了点。
  •   贵州美术全集,简直喜欢,喜欢少数民族的东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