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哲学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齐美尔著,许泽民译  页数:532  译者:许泽民  
Tag标签:无  

前言

  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有两个界限。进入边界地带,思维的流向就越过"精密",转而呈现哲学形态。认知的一般前提,就像各个特定领域里的公理一样,把其描述和证明从其所在的领域转移到一门更具基础性的学科中进行。这样一门学科具有无限的疆界,其宗旨在于不设前提条件的思考。如此宗旨实在为各科学学科所无法接受,因为没有证据,也就是说没有实质性和方法论性质的前提,这些学科就寸步难行。当哲学描述与审查这些前提的时候,它自身也无法把它们完全扬弃。到了这一步,哲学也就抵达了认知的一时终点。只不过每到这样的时刻,我们心中就总是涌现出神圣的使命感,使我们义无反顾地诉求于不可证明的东西。当然,鉴于哲学一直都在向前发展,而其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正是可证明的东西,所以,认知的终点却也绝不是明确地固定不变的。如果哲学研究领域的起始标志因此可以说在于精密研究领域的下限,那么,这一标志也在于其上限,即在于实证性知识的总是零碎的内容,透过概念的锁定而添加到一幅世界画图里并与生活的整体联系起来的地方。如果说诸科学学科的历史确实揭示,哲学的认知方式是原始的方式,哲学仅仅是用一般概念对现象做大致的考量,那么,这一临时性做法在我们面对某些迄今既无法确切地解答、又无法置之不理的问题之时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属于精神生活当中的价值判断和最普遍的关系方面的问题,情形更是如此。的确,甚至臻于完善的经验也许都难以取代哲学,以作为对实在的阐释、描绘以及有个性、有选择的凸显,正如对现象的机械复制的完善并未使造型艺术成为多余一样。

内容概要

  在《货币哲学》中,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试图通过货币这单独一个例证而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把生活最表层的现象与生活内部最底层的深邃之流和历史潮流联系起来,“在历史唯物主义底下构建…个基础,以便维持经济生活构成思想文化的起因这一解释的价值”,并张扬他所坚持的相对主义世界观。

作者简介

  齐美尔,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其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被公认仅次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再版前言分析篇第一章 价值与货币一实在与价值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范畴,我们的表象就是以此为内容而形成世界的图像;客观价值的心理事实;实践中的客体性作为全部主观价值的规范化或保证;经济价值作为主观价值的客体化,其原因在于直接享受的主体与享受客体之间拉开的距离;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类似性;经济作为一种(通过辛劳、放弃、牺牲)建立距离、同时又征服这一距离的活动二交换作为扬弃物的纯主观价值意义的起因;在交换中,事物通过对方来表达自己的价值;一个物品与另一个物品相交换而使物品的价值客观化;交换作为生活形态和作为经济价值的前提,作为首要经济事实;效用理论与稀缺性理论解析;价值与价格;社会制定的价格作为客观调节价格的预备阶段三相对主义世界观的经济价值体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相对主义世界观的例证;无穷无尽的证据构建和辗转复折的相互求证;真实之客观性与价值之客观性作为各种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货币作为交换关系的自主表达,这一关系使需求客体转化成为经济客体并建立起事物的可替代性;从其价值稳定性、发展和客观性方面看货币的本性;货币作为一般存在形式的物化,事物据此而从其相互关系中获得各自的意义第二章 货币的实体价值一为了履行衡量价值的功能,货币的内在价值看似不可或缺;衡量的问题种种;有效货币量;货币的内在价值构想的发展把单个商品与单一货币量之间的直接相等换算成为单个商品跟当前有效商品总量之比与单一货币量跟当前有效货币总量之比相等而批驳货币内在价值论;这两个分数之分母的潜意识性;货币的功能价值独立于其全部实体价值的逻辑可能性;货币最初具有充分价值的必要性;货币超越这一阶段的纯符号性等价构想的发展二放弃货币实体的非货币性用途;反对符号货币的第一个理由:使货币的内在价值成为多余的货币一商品关系无法准确地确定,货币的内在价值可以作为这一欠缺的补充;反对符号货币的第二个理由:符号货币的供应具有无限增加的可能性,货币相对论者将无视货币供应量的绝对高限而引发种种错误;货币的拥有货币从实体意义向相对主义意义的不可能充分实现的发展作为一般行为的例证,以及现实与纯概念的相互掣肘……第三章 货币在目的链中综合篇第四章 个体自由第五章 个人价值的货币等价物第六章 生活风格主要译名对照

章节摘录

  我已经提到过这种情形如何减少了人类竞争的悲剧发生。这其实是文化进程所导致的文明化结果,即越来越多的生活内容,以各种超个体的形态实现了客观化:书籍、艺术、诸如祖国这样的观念形态、一般文化、以思维形象和审美形象表现的生活形态、千千万万种有趣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任何人不受任何其他人剥夺的情况下得到享用。转化成为这种客观形态的价值越多,每一个灵魂在这些形态里面所拥有的空间就越大,就如在上帝的殿堂里一样。如果不是有了不受任何“走开,把位子让给我”(ote-toi que je m’y mette)侵扰的生活内容的这种日益增强的客观化过程相伴随,现代竞争的狂乱和怨恨,就大有可能绝对不堪忍受。以下事实也许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在纯事实一心理上把人与低等动物区分开来的东西——客观思考的能力、排除自我的种种冲动和状态而力求纯客观性的能力——在历史进程之中取得了或许最崇高的以及最能造就崇高事物的结果,建立了一个不必通过纷争和互相排挤就能够获得各种价值的世界;这些价值的取得和享用,不但不妨碍他人取得和享用它们,反而令大道拓宽千万倍,让他人同样能够取得这些价值。这个问题在客观世界之中犹如以实体的形式被成功地解决了,也在交换之中以功能的形式接近于得到解决。在不问自取或者送赠的行为之中,纯主观的冲动恣意膨胀。与此适成对照,正如我们早前曾经看到过的,交换预设的是客观考量、思索,以礼相待,对直接的主观欲望的节制。这些行为初时可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对方的实力相当使然。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决定性的、特别通达人性的一面,是这种实力相当的情形并不引发互相盗劫和争斗,而是引向权衡和交换。在交换中,单方面的个人占有行为和占有欲望,上升成为了一种客观的、既起源于交换主体的互动又超越了这一互动的共同行动。交换在我们看来完全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行为,是把公平性与所有权变更相结合的第一手段,而且,从其简单性看来,也是实在奇妙之极的手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货币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在出售时没有详细的参数,但是收到后的确是我要的那本,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当的书总有点破损,这本是这样,以前的也是这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