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云南实现小康目标研究

出版时间:2004-07-01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图书发行部  作者:刘建文  页数:338  

内容概要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性标志是《建议》所概括的一个“大台阶”、三个“重大变化”。《建议》指出,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性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世纪开始的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十五”计划,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云南实现小康目标研究》这个云南省“九五”期间社科规划重大课题,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书籍目录

上篇 小康理论探讨第一章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与云南小康进程一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二 小康概念与小康标准三 小康进程分析第二章 云南实现小康的方法论探讨一 研究云南实现小康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二 云南实现小康的方法体系探讨第三章 云南实现小康的条件分析一地理和自然环境二 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三 社会变迁和民族面貌四 教育和人口素质五 云南各地区各民族小康态度分析第四章 云南小康的经济目标一经济增长目标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三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四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五 乡镇企业发展目标六 小城镇建设目标七扶贫开发目标第五章 云南小康的社会目标一科技发展目标二教育发展目标三环境保护目标四 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五人口发展目标六社会保障目标七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目标八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目标第六章 云南小康目标的国内和国际比较一 云南小康目标的国内比较二 云南小康目标的国际比较第七章 云南实现小康目标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二 全省贫困面大,人口多,民族分布广三 产业结构失调,关联度小,协调性较差四 人口文化素质差,文化结构不尽合理,思想观念变革落后五 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六 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第八章 云南实现小康的观念创新一 云南实现小康的可行性分析二云南小康建设过程中应确立的认识三 云南小康建设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四 加强领导,狠抓关键,促进云南小康建设五 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云南农村小康建设进程……下篇 小康实证研究

章节摘录

  (二)五南主要贫困区的自然状况  1.滇东北生态恶化型贫困区。滇东北生态恶化型贫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的乌蒙山区,含昭通地区和会泽的一部分山区。该区域的特点是:第一,生态恶化,灾害频繁。是我国西南地区开发较早的腹地之一,处于滇、黔岩溶地貌区之内,森林覆盖率仅6.9 %,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型灾害年年发生。由于植被覆盖面积很少,森林砍伐过量,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据初步统计,20%的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同时,农村燃料十分紧张。第二,人口膨胀,粮食不足。区内人口基数本来就大,以后又几度失控放松,导致人口过度膨胀。从而造成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的经营。加之土地瘦薄,生态恶化,所以,广种薄收,粮食严重不足。第三,经济落后、贫困面大。由于本区地处滇、黔、)flZ省结合部的偏僻山区,距地区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45%左右的乡未通公路,商品生产、流通交换比较困难,经济收人很低。第四,资源较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该区矿产丰富,林木、水果品种多、分布广,经济作物多,草山、草场广阔,水力资源丰富,但是因生态恶化、人多地少,基础设施差,开发投资不足,所以经营空间不大。  2.滇东南石山地貌贫困地区。滇东南石山地貌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含文山州和红河州部分地区,其地表广泛分布石灰岩,为云南省岩溶地貌最发育的地区之一。该地区虽然属于热带、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但由于受海拔高差与地形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半干热的河谷地区、湿热的河谷地区和湿凉山区。造成该区域宜耕地少,干旱缺水,:keg贫瘠;同时,该区域社会发育程度低,劳动者素质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工业基础薄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3.滇西北高寒山区和高山峡谷贫困区。滇西北高寒山区和高山峡谷贫困地区,总体属于横断山峡谷地貌,含迪庆州、怒江州、大理州云龙县及剑川县、丽江地区宁蒗县等。该区有省内最高的高原高寒山区和国内最大的高山峡谷区,交通极不便利,县乡经济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区内地势起伏剧烈,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甸一剑川一下关地震带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较多,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性和风险性。区内少数民族多,各少数民族间形成各自独立,互相隔离的居住环境,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况。总之,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和高山峡谷的特殊地形地貌,严重影响区内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4.滇西南开发滞后贫困地区。滇西南开发滞后贫困地区主要指西南边疆,包括保山地区龙陵县,临沧地区镇康县、双江县、沧源县,思茅地区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墨江县、镇源县,红河州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等。本区一是属于云南省相对地广人稀地区;二是北回归线横穿该区的双江、墨江县境,基本上属于南亚热带资源相对集中地区;三是龙陵、镇康、沧源、西盟、澜沧五县同缅甸接壤,江城同老挝、越南两国毗连,绿春与越南相邻,基本上属于边疆一线地区;四是处于横断山脉南沿余脉,地表被河流侵蚀、切割成山谷相间、比较破碎的状况,境内少坝子,98%以上是山区,构成以中山、低山、窄山为主体的山体地貌;五是该区内民族众多,聚居着24个民族;六是该区贫困县、贫困乡、贫困人口多。总体上看,滇西南贫困地区是一个典型的集“少、边、山、穷”特点为一体、资源相对富饶而又开发滞后的地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云南实现小康目标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