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菜"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秦莹  页数:32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对人类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它有英美等国的广义概念和德奥等国的狭义概念之分;民族学(Ethnology)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文化。大致而言,德奥等国的民族学即相当于美国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派之中,对于民族学的理解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是舶来的学科,其状况类似日本,虽然学界同时使用着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名称.然而两者之间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区别。本丛书名为“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即沿袭我国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长期并用的惯例。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文化或人类行为的学问。具有文化和学习文化的能力,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文化作为人类的基本属性.使得文化的学习成为人类终生不可缺少的功课,正因为如此.文化的研究便不可或缺。人类学在发达国家之所以为社会民众普遍熟悉和重视.并始终被作为大学基础教育的学科,原因即在于此。然而,当前该学科所显现的稳步趋热的现象.却另有缘由。  在当代社会,崇尚工业与信息、物质和技术,文化往往被忽视和被边缘化,然而许多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的重大的危机、纷争和问题,根源却非工业信息和物质技术.而在于文化。例如现在有的国家因捕鲸而遭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而当事国却不甘示弱,认为坚持本国的“文化传统”无可非议:又如西方国家惯于攻击发展中国家的人权状况,发展中国家则以“应理解和尊重国别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予以回应.政治性的指责被判别为文化的偏见:再如时下全球变暖危及人类生存成为热门话题,如果追究人为的因素。那么工业文明的弊端无疑就是“罪魁祸首”。

作者简介

秦莹,女,汉族,1968年生于陕西西安。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获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人类学、哲学、彝学研究。编著了《黑格尔与列宁的逻辑思想》等著作,公开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了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跳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书籍目录

序导论 一、缘识跳菜 二、研究现状 三、田野工作 四、理论方法 五、研究意义第一章 跳菜礼仪概述 第一节 跳菜溯源  一、跳菜世家讲跳菜  二、学理追溯话跳菜 第二节 跳菜的分布  一、以密村为圆心看全镇跳菜  二、以彝族聚居区为主遍布全县  三、以南涧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第三节 跳菜的分类  一、身体性的跳菜  二、空间性的跳菜  三、角色性的跳菜  四、应用性的跳菜第二章 从生活到宴礼 第一节 重大生活事件的见证  一、婚礼跳菜  二、葬礼跳菜  三、竖柱跳菜 第二节 村寨实地跳菜的时空  一、时间择定  二、空间创设 第三节 从生活到宴礼  一、跳菜宴礼的人际支撑  二、生活要素的重新编码  三、实地跳菜的宴礼功能第三章 村寨飨宴礼仪 第一节 食之有序需有礼  一、菜品寓意  二、飨宴之礼 第二节 舞之达欢以载道  一、舞之达欢  二、舞以载道  三、乐以言事第四章 从村寨到舞台 第一节 文本再造  一、文艺汇演的契机  二、重新编码 第二节 设计造型  一、托盘及大东包  二、羊披及大耳环  三、光头及吹芦笙 第三节 舞抒真情  一、对大地的深深眷恋  二、对生命的崇高礼赞  三、对快乐的永恒追求 第四节 南涧的代言  一、参赛亮相  二、屡获殊荣  三、南涧的代言 第五节 村寨与舞台并存  一、场域有别  二、功能相异  三、古为今用  四、相辅相成第五章 走出大山闯世界 第一节 步入商海  一、“看不见的手”牵引  二、“看得见的手”推举  三、文化资本的象征 第二节 市场中游弋  一、各显身手  二、文化产业 第三节 保护中发展  一、注册商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从小传统到大传统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在多点调查中发现,以无量山系为主的跳菜和以哀牢山系为主的跳菜,无论在跳菜的舞步上,还是在唢呐的曲调上都有明显的不同(详见第三章 ),各自分布在相对完整的文化圈。而且,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恰好分布在以南涧镇为起点的“人”字形的“撇”、“捺”上,各自跳菜风格特征明显区别于对方。密村及其所在的小湾东镇以及碧溪乡就在“人”字的一“撇”上,跳菜的舞步和曲调基本相同,形成了无量山系跳菜文化圈;宝华镇和无量乡在“人”字的一“捺”上,跳菜的舞步和曲调也大致一样,形成了哀牢山系跳菜文化圈。而位于“撇”、“捺”中间的公郎镇的一些地段的跳菜就兼具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交融性。在我参加新合村委会盖瓦洒自然村的一场婚礼跳菜中,吹调子的鼓吹就请了两班,一班吹无量山系的调子,一班吹哀牢山系的调子,跳菜艺人两边的曲调都可以和起来,当问及鼓吹是否会吹对方的调子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也明确表示:正式场合是绝对不会吹对方的调子的,下来还是可以彼此交流。这说明了在文化圈重叠处,无论是跳菜的表演者还是跳菜礼仪的受众具有了文化表征时的两栖性。在与周边州县比较时发现,南涧跳菜的文化圈呈现出非常普遍的强势,而周边具有跳菜礼俗的地区较少。根据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除南涧以外,“跳菜”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景东、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弥渡等地也有分布,如普洱市景东县的安定乡和文井镇,把南涧叫的“捧盘”或“托盘”叫“掌盘”,跳菜一般是男的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有大号、长号和唢呐,偶尔也用小鼓、小钹、海锣、竹笛、小磬(铜制的打击乐器)敲打节拍和演奏花音。表演前,先要摆好桌子和板凳,并在桌子上摆放花心(酒),到开宴时,由号班大师傅先发大号,后发长号,接着上菜,开始表演,上菜人右手掌举着掌盘,左手挥着手巾,与下菜人密切配合,踏着热烈欢快的唢呐旋律节奏,翩翩起舞。表演由号班和舞班组成,号班有4人,舞班少则4人,多则不限,但必须成双成对,表演最长时间有10分钟。又如楚雄州南华县兔街镇半坡村一般在红白两事时都跳菜,舞班人数一般也是4人,2人组一队,多的时候有6-8人。表演时用喇叭、芦笙为乐器,多用翻歌、三跺脚这些民族歌舞跳法,并随意穿插舞姿和逗笑的插曲来活跃气氛。

后记

以前的我,习惯用理性思辨的方式把所见、所闻、所思的东西都严格按照合乎逻辑的范式表达,感性的我在徜徉于文字组合游戏时常陷入形而上求索之困境。踏人东陆学堂,学业要求我用主位和客位的方式观察、记录、分析各种文化事象,研究范式180°的大转弯令我深感踉跄,怀疑自己每一次的转角方向是否正确,更疑惑自己转移的距离是否到位。忐忑中竞不知该怎样行为和言说,迷离彷徨时幸而遇到了许多充满爱心的人为我指点迷津,让我能将今日之作呈奉大家。首先我要感谢导师瞿明安教授给予我师从的机会,入学伊始即指导我选定了研究对象,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专业学习中无私地倾其所有相关书籍支持初学的我进行研读,用专题讲座和人物思想梳理的方式磨砺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每遇困惑和困难都以其高屋建瓴的视野为我拨迷排障,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身体力行的风范让我受益匪浅。正是导师的指导和关心不仅让我找准了前行的方向,而且帮助我走上了人类学求索之路,今日之作从选题到最后定稿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谢谢您!”其次要感谢何明教授以宽容之心给予我的支持和接纳,专业课程学习和访问学者研修过程中既打开了我的人类学视野也调整了知识结构,一次次的课业操练使我逐渐进人角色,为今日之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杜玉亭研究员几次专门约时间对本书的提纲及全文做悉心的指导,为先生高深的造诣和严谨治学的风范深深感染。同样要把这份感谢致以王文光教授在田野调查培训中给予我史学方面的指点,杨慧教授在人类学学科训练中给予我的开放式学术探索心态,尹绍亭教授、杨德望教授、杨福泉研究员和郭净研究员给予我文章写作思路和方法的点拨。此外,还要感谢许多给予我间接指导的各位专家教授。

编辑推荐

《"跳菜":南涧彝族的飨宴礼仪》: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跳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个商品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