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邱对  页数:462  
Tag标签:无  

前言

序杨文虎电视剧《滇西往事》、《滇西1944》、《中国远征军》陆续播出后,在海内外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用“好评如潮”四个字加以评价应该不为过分。为扩大三部作品的宣传影响力,根据广大电视观众的建议与要求,三部电视剧作者将电视剧剧本精心改编成三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这种尝试与探索,值得鼓励、推崇和庆贺!三部纪实性文学作品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时刻、重要历史人物等方面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历史。为此,三部作品在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前提下,对一些情节作了必要的虚构与创作。这样做,决不是任意编造和杜撰历史。相反,这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所尊崇的伟大历史及历史人物的真情拥抱与礼赞,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所憎恶的侵略行径和历史罪人的无情抨击与唾弃。因此,三部作品中描写的一些情节和插曲尽管无据可查,然而我们却相信这些情节和插曲在当时是可能发生的,真正达到了史实有据可查、情节生动感人、高潮震撼人心的目的。我认为,这是三部作品的最大特点和难得之处。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祖国西南一隅的滇西,在抗日战争中本属祖国后方。然而,随着战事的演进和日本军国主义战略意图的改变,这里最终变成了抵抗日寇侵略的前线阵地。在那个异常艰苦卓绝的年代里,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既威武雄壮又可歌可泣,既振奋人心又目不忍睹,既气吞山河又悲壮剧烈的战争场面。在血与火交织的滇西抗战中,中国军队、云南民众特别是滇西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面对极其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切断中国唯一的抗战运输陆路交通线,攻取云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最后占领整个西南及至中国的罪恶企图。他们开赴险象环生的缅甸,为和平正义而战;他们扼守波涛滚滚的怒江,不让侵略者前进半步;他们在龙陵、腾冲、芒市、畹町诸多战场上万众一心、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意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仅以收复龙陵为例,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集6个军12个步兵师近12万人,经过6个月的浴血奋战,牺牲官兵36800多人,始将龙陵收复。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祖国西南边疆的钢铁长城,并最终把侵略者赶出了国门,用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写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滇西抗战的胜利,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正义、反对侵略的英勇壮举,是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英雄凯歌,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巍峨丰碑。今天,当我们回首那场异常残酷的战争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向参加过滇西抗战的抗日将士、爱国人士、爱国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由衷的敬意。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以致宝贵的生命捍卫了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是他们,用自己的不屈行为唤起了民众的觉醒,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是他们,用自己的高尚品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同情与支持,最终联合起世界上的正义力量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并肩奋斗。总之,在那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中,参与滇西抗战的所有将士及爱国人士、爱国侨胞、国际友人建立了伟大的不朽功绩。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它们应该形成影视、小说、美术等艺术形式,子子孙孙永远流传下去。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使命,一种追求。我们高兴地看到,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们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这一重任。他们通过对滇西抗战的不断发掘,努力宣传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战斗力以及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自尊品格;不断讴歌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热爱祖国、共赴国难的团结意识以及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不断赞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力量战胜敌人以及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创新精神;不断彰显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奉献精神。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件事:在缅甸的腹地东吁一带,至今散居着数以千计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及他们的后人。他们因当年的战事留在了异国他乡。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他们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开荒种地,买卖营生,艰难度日。60多年过去了,这些老兵及他们的后人硬是东拼西凑,用自己的血汗钱在东吁建立了一座规模不小的中国远征军纪念馆。馆前,一座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巍然屹立。一位90高龄的湖南籍远征军老兵向国内的参观者津津有味地讲解。末了,他站在纪念碑前向参观者发誓似地说道:“我们为正义与和平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这座纪念碑记录了过去,也告诉未来:谁想侵占中国,除非我们死绝!”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和异常激动的表情令参观者深感激动与震撼,也为之长久地思考与叹息。纪念碑成了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及他们的后代们纪念、尊崇伟大历史和庄严事业的执著承诺。这种承诺必将成为他们承先启后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支柱。我在想,作为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们如果此时也站在东吁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我想,他们同样会作出尊崇伟大历史和庄严事业,为我们民族承先启后开创美好未来提供越来越多优秀精神食粮的承诺!在一定意义上讲,屹立于缅甸东吁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和诸多反映滇西抗战的文学艺术品的作用与意义是一致的。它们在时时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滇西抗战题材十分丰富、广泛和深刻,尽管这三部纪实性作品从较大范围内对其作了深度挖掘,但这种挖掘不可能穷尽滇西抗战的丰富内容。它仍需要更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对这一“富矿”进行继续挖掘,以生产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传世精品。我们期待着!2011年2月9日于昆明

内容概要

  史诗般重现中国远征军悲壮惨烈的征战历程!《中国远征军》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太平洋战场上的中、缅、印战区为背景,以韩绍功等广大远征军官兵及韩家三代人的命运为主线,将国际战场、中国大后方、敌占区和国共两党的抗战壮举联为一体,全景式再现了1942年至1945年中国远征军的征战史实。着力讴歌了中华民族及云南人民面对外侮不畏强暴、热爱自由与和平的民族精神,并表达出对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侵略与反侵略主题的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邱对,《中国远征军》电视剧编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军人在哪里1第二章 让弟兄们穿上皮鞋17第三章 陪母亲过个除夕37第四章 把鬼子赶下皮尤河55第五章 摸摸英缅友军的牌路69第六章 英国佬们在想什么89第七章 借双皮鞋杀鬼子107第八章 不能让弟兄们暴尸街头123第九章 没有永远的弱者139第十章 让我的弟兄活过来157第十一章 看在十万弟兄的份上173第十二章 扒掉他们的裤子187第十三章 军人的宿命是牺牲201第十四章 敢跟鬼子拼刺刀吗219第十五章 我生国死 我死国生235第十六章 没条件你凭什么上天堂255第十七章 让我认识一下你们这群娘儿们277第十八章 目前看他最适合当劳工299第十九章 两只豪猪脸不可靠太近319第二十章 踢烂日本猴子的屁股333第二十一章 别糟踏弟兄们的性命349第二十二章 朝家乡磕个头吧365第二十三章 男儿应是重危行381第二十四章 坦然面对死亡也是一种未来399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守望415第二十六章 心中永远的罗依433第二十七章 誓扫倭奴不顾身449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军人在哪里11942年1月,徒步翻越了他念翁山数百里无人地带的日军第55师团一部对缅甸南部港口城市毛淡棉发起突然进攻,有些措手不及的英缅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个风光旖旎的缅甸小城在顷刻间就陷入了炮火连天的烟尘火海之中。在战事爆发之前,这里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宁静小城,城南商铺林立,民房鳞次栉比。如今房倒屋塌,浓烟夹着火焰直冲天空,昔日金黄耀眼的太阳被人类的恶行染上了肮脏的黑色。炮弹带着尖利刺耳的啸声划破空气落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却不能阻止扶老携幼的人们急急忙忙的逃难脚步。狭窄的街道上,一群仓惶的英缅军士兵夹杂在逃难人群里,突烟冒火地向城北方向奔去。一名衣着时尚的中国姑娘扶着一辆自行车立在街中间,在如同潮水般汹涌溃逃的人群中间,她仿佛一块激流中岿然不动的礁石。她叫罗星,24岁,是刚坐船赶到毛淡棉来的美籍华人。“士兵们,停一下,请听我说!”罗星不断挥手拦阻迎面逃来的英缅军人,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但显然很徒劳,忙于溃逃的英缅军人纷纷绕过罗星而去……终于,有两名倒背着步枪的军人在罗星面前停下,眼睛里满是好奇。罗星用流利的英语对他们说:“是这样,先生们,有几名可怜的孩子,需要你们帮助!”罗星的话刚出口,一颗炮弹带着尖厉的啸声落在不远处的街道上。剧烈的爆炸将一名英缅军士兵及几名逃跑的市民抛向半空,然后又重重地摔在地上。两名军人吓坏了,绕过罗星急遁而去。一名脸部带伤的英军尉官从烟尘中跑过来。罗星伸手拦住他,英军尉官迟疑了一下,还是不予理睬继续赶路。情急之下,罗星大叫一声:“站住!”英军尉官倏忽停步,转过身急促地向罗星说:“女士,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该死的日本人已经突破了城防!”罗星看着这个根本没打算停下来的英军尉官,到嘴边的求助话改成了询问:“请告诉我,中国军人在哪里?”尉官略迟疑了一下,然后伸手指向一条窄巷。道谢之后,罗星跨上自行车向窄巷奔去。2街巷深处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里,四名身穿中国国民革命军军服的军官正各自忙碌着。掩蔽部空间不大,靠墙边堆放着测绘仪器箱、军用行囊及其他军用物品。刚检查完枪械的赵参谋扭头对正在紧张地整理地图、测绘仪器的李参谋说:“李先生,怎么回事啊,咱们是不是连小鬼子的面都不打算照一下,就卷铺盖滚蛋啊?”李参谋停下手:“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这里跟鬼子打仗。”赵参谋顺手抓起一支冲锋枪扔过去:“拿着,打鬼子天经地义,还分在哪儿啊!”李参谋接住冲锋枪,随手放在一边:“对不起,你知道的,我的工作从来不是开枪。”赵参谋:“可你是军人。”李参谋:“军人又如何?英缅军,不是军人?可他们现在跑得比兔子它爹还快!”赵参谋:“他们全是他妈没用的孬种!难道你要和他们比?”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上校团长,此时任中英作战联络组组长的韩绍功带着卫兵出现在掩蔽部门口。韩绍功看上去35岁左右,浑身上下透着精明干练。身后跟着的卫兵高大魁梧,挺胸拔背。韩绍功刚参加完中英作战联络组在毛淡棉的最后一次小组会,耳边还回响着英军上校淡淡的话语:“日军不喜欢我们的部署协调,在用炮弹欢送我们!”军官们见韩绍功走进掩蔽部,都停下手中活儿。赵参谋兴奋地迎过来,抓过桌子上横着的一支步枪向韩绍功招呼道:“韩团长,枪给你擦好了。”又斜瞄着李参谋,“裤裆里带家伙的,咋也得突突几个小鬼子再走!”韩绍功接住步枪察看。李参谋恼怒地看着赵参谋:“别打过几天仗,就自以为了不起!老子也是上过战场的!”赵参谋冷笑:“上战场也是尿裤裆的主!”李参谋火了,扔下手里的东西冲向赵参谋,被韩绍功一把拦住。韩绍功向大家道:“各位,我们在毛淡棉已经没机会和鬼子交手了。”众人愕然。韩绍功:“英军要求我们中英作战联络组中方人员立即随英军撤出毛淡棉。”赵参谋不甘心地:“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守不住这个地方了。”韩绍功说,“收拾东西,准备撤。”他四下看了看,“谢参谋呢?”赵参谋有点儿泄气地:“在电讯室。”话音未落,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中校参谋谢孝彰手拿一纸电文匆匆进来,边走边晃动着手中的电文:“国内来电,军部命令我们马上启程回国。”掩蔽部里的军官全怔住了。3军官们正在匆匆收拾着准备带走的东西。李参谋仿佛很轻松地道:“我觉得事情有些滑稽啊!与英国人协调了一个月的联合作战部署,到头来发现不过是纸上谈兵。”赵参谋恶声恶气地说:“国内也是的,三番五次下动员令,结果直到现在却一支囫囵部队也没开进缅甸来!”谢孝彰把几份文件装进包里:“毛病出在英国佬那儿,大鼻子们在这个事情上一直朝三暮四,搞得局面云遮雾障的。我直接怀疑他们就没想让中国军队进入缅甸!”赵参谋满脸疑问地:“不可能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们还让我们大老远到缅甸来协调什么联合作战部署!”谢孝彰:“你不信?我也不信!可前天一个英国佬对我说,他们不会让任何挟枪带炮的人来缅甸。”赵参谋:“可日本人进来了!而且是开着坦克进来的。”李参谋在一旁不屑地道:“印缅是人家英国老王牌的殖民地盘,经营上百年了,怎么可能轻易让第三国的大军开进来。”他将整理好的行囊背在肩上:“这样更好,我早不想在这鬼地方呆了。”韩绍功默默地收拾行装,对军官们的议论似乎充耳不闻。李参谋有些急不可耐地背着行囊向门口走去,差点儿与气喘吁吁闯进来的罗星撞个满怀。罗星一副要虚脱了的样子,靠在掩蔽部墙边喘息,脸上却露出终于见到救星似的笑容。她喘息着说:“可找到你们了!”几人莫名其妙地看着她。韩绍功走到罗星面前上下打量着她:“你,找我们?”罗星:“对呀!找了大半座城了。快,去救救那些孩子!”韩绍功:“救孩子?什么孩子!”罗星:“一所华侨寄宿小学里的9个孩子。这所学校里的多数孩子,前几天都跟父母撤离了。剩下的这9个,父母是华侨抗日志愿队的。全部到前线去了,现在音讯全无,有的可能已经阵亡。” 韩绍功扭头看向谢孝彰,谢孝彰也正在探究地看着他。罗星继续道:“校方曾经要求英国军队对这些孩子给予保护。英国人也做出了承诺。可是现在,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百般无奈之下,听说毛淡棉城里有咱们中国军人,就拼命找,费好大劲才找这里。”谢孝彰走到罗星面前:“小姐,你是?”罗星:“我叫罗星,前几天刚从美国过来。本来,我坐的船应该在仰光靠岸,然后我从那里转道去重庆。快到仰光港时,听说日本人在港口外布了水雷,船就只好改靠毛淡棉港。可没想到刚下船不到24小时,日本人的炮弹就打过来了。”谢孝彰:“那么,你跟那所学校……”罗星:“下船吃饭时,我结识了那所学校的两位华人女老师,她们带我去学校住。”韩绍功注视着罗星:“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救那9个孩子?”罗星点头:“得有人赶紧去把孩子们救出来,送到安全的地方!否则,他们的命运不知道会怎么样!”韩绍功问道:“学校在什么位置?”罗星说:“城南。”谢孝彰扭头看了看观察口:“小姐,恐怕到那边去有点儿问题。我们刚才接到英军通报,日本人已经出现在城东和城南。”罗星似乎想说什么,然而话到嘴边又打住了。谢孝彰和军官们都看着韩绍功。韩绍功向谢孝彰伸出手:“地图。”谢孝彰赶紧把手伸进装地图的皮包里。韩绍功转向其他人:“弟兄们,检查武器!”罗星脸上绽放出希望的笑。谢孝彰的手从皮包里落空地出来。他什么都没有拿,军官们都看着他。他有些莫测地对韩绍功道:“绍功,我想单独跟你谈谈。”说完,转身大步走出掩蔽部。韩绍功怔了一下,跟在谢孝彰身后出去。4掩蔽部周围已是一副溃败景象。架在沙袋上的重机枪依然在,但是已无人操控。英缅军官兵们三三两两,来去匆匆。谢孝彰、韩绍功走到离掩蔽部稍远处的一段沙袋墙前。谢孝彰严肃地看着韩绍功:“绍功,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韩绍功温和地看着谢孝彰:“我也知道你在想什么。”谢孝彰:“是啊,我们在一起已经相处了十几年……可是我还是要说,这些孩子我们不能管。”韩绍功:“那个姑娘是奔着我们中国军人来的。”谢孝彰神色坚定地:“奔着谁来也不行。绍功你想想,我们一共才6个军官一个士兵,不是不救,是不具备足够的条件。”韩绍功:“可我们是中国军人啊,孝彰兄!孩子们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骨血。你说,我们不管谁管?”谢孝彰依然固执地:“我不赞成冒这个险……”韩绍功:“我们就生在一个冒险的时代,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孝彰兄!这理由不充分。”谢孝彰:“军部命令我们立刻回国!安全回国!我们必须执行命令。这理由够充分吧。”韩绍功:“我觉得执行军部命令与营救孩子,并不冲突。”谢孝彰:“那地方可能全是敌人,我们无异于置身于虎口狼窝,伤亡情况随时可能发生……绍功,我们一起从家乡走出来。相约要一起回去的。这事不是儿戏!我必须提醒你,除了你、我和卫兵之外,另外的四个人全是军部所派。老李老赵,是测绘专家和堑壕专家,是第5军的宝贝疙瘩,如果出了什么状况,咱们赔不起呀!”韩绍功沉吟:“可他们第一身份是军人。”谢孝彰:“是军人不假,但他们不是作战人员!”韩绍功有些激动:“身为军人,不管是否作战人员,在同胞身处险境的情况下,只要手中握着枪,就应该挺身而出。军人救人,责无旁贷!孝彰,给我说真话,你是不是被气势汹汹的小鬼子吓着了?”谢孝彰则非常冷静:“兄弟,算了吧,激将法在我这里不好使。我身上的伤加起来还比你多一个!”韩绍功点头:“是,我们都在战场上和死神碰撞过。是军人、是兄弟,也是勇士。生死已不在乎,那……”说着转身便往掩蔽部走,“去干我们该干的。”谢孝彰抢过来,伸开双臂拦住了韩绍功。韩绍功皱着眉:“孝彰兄,别让我从此看不起你!”谢孝彰:“看不起我?我其实一向不在乎那个东西。”韩绍功:“你可以不去,但现在请你闪开!”谢孝彰依然固执地:“这不是件小事,你不能这样独断专行。征求大家意见吧!”韩绍功:“我是组长,有权下达命令!”谢孝彰愤然指着自己:“我……”突然转身指着掩蔽部,“他们,除了你的卫兵,都不是你团里的兵!我们可以拒绝你错误的命令。你无权控制大家的生死。”5韩绍功与谢孝彰在外面争论的时候,掩蔽部内几名军官聚在桌子上摊开的一幅毛淡棉城区地图前寻找着罗星说的那所学校。但地图上却没标学校的名字。罗星凑近地图,指着地图中心偏下方的位置说:“学校大概在这个地方。”赵参谋伸手在图上划一下,说:“从图上看,交通条件倒还不错。向英军借辆卡车马上走,估计能过去。”李参谋:“这个地方已经被日军占了。”赵参谋:“占了就占了,有什么问题?”李参谋:“我们只有7个人,一旦与日军遭遇,根本没有胜算!这样的险不能冒。”赵参谋蔑视地看着李参谋:“我们只去6个人,没把你算在内。”李参谋笑眯眯地回应:“你老兄肯定是个英雄的,但是不可以以为大家都会跟你一样,提着自己的脑袋去送给日本人。”韩绍功、谢孝彰一前一后向掩蔽部走来,就在两人走到掩蔽部门口的时候,一名英军中尉手里拎一双皮鞋从后边小跑着过来,拦在韩绍功、谢孝彰面前,指着掩蔽部门口卫兵脚下的草鞋,又指了指自己手中的皮鞋,对韩绍功说了一通英语。韩绍功只能茫然地看着谢孝彰。谢孝彰:“他想用他手中皮鞋,换卫兵脚上的草鞋。他说,他从没见过哪支军队的士兵穿这样的军鞋。这让他想起了人类的远古时代,遥远而且浪漫。他想把这双鞋收藏起来。”韩绍功认真地观察着那位在自己看来相当怪异的英国佬。英军中尉一脸的真诚。韩绍功用探询的眼神看着卫兵,卫兵点了点头。于是他对英军中尉爽快地道:“不用交换。送你一双!”说着向卫兵示意,卫兵麻利地从身上的挎包里拿出一双没穿过的草鞋,双手递给英军中尉。英军中尉郑重接过,向他们行了一个英式军礼,然后离去。韩绍功走进掩蔽部,发现除赵参谋一副求战心切的样子外,其余几位都显得忧心忡忡。转身对正殷切地望着他的罗星道:“罗小姐,能不能请你暂时回避一下。”罗星顿时一脸疑惑,但却没有说什么,迅速转身出门。韩绍功清一下嗓子向众人道:“各位。作为组长,我如今的职责是带领大家与英国人协调联合作战部署,尽管我们的协调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成果,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尽心尽责而且在与英方的交流中体现了中国军人的专业水平。现在,我除了遵照上峰命令带大家安全撤回国内,再没有权要求你们额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听完他的这段话,大家都一声不吭,大多数人表情木然。韩绍功继续道:“可是,刚才那位罗小姐所说的话相信大家也听到了,城南学校里的9个孩子和两位女老师一旦落入日军之手,日本人是什么德行,大家都想得到。但是,以我们7人之力前去营救她们,能否成功尚且不论。单就风险而言,实在是太大。可看着我们的华侨子弟处于危境却熟视无睹,恍若未闻,我认为这不是中国军人的态度。所以,我建议……”说着从腰间拔出手枪,熟练地一摆弄,弹夹随之落到掌心。他把弹夹里的子弹一颗颗拔出来,然后把闪着亮光的子弹拍在桌面上:“7发,每人一发。”说着顺手抓过压在地图上的空罐头盒子,“请各位把手伸进这里一次。如果想去救孩子,子弹放进盒子,如果不想去,这发子弹……请你自己收好。将来有机会,把它送给鬼子。”又转身招呼掩蔽部门口的卫兵,“大张,你也进来。”卫兵大张走进来,站在韩绍功身边。韩绍功:“我不问各位谁愿去还是不愿去。一会清点的时候,只要盒子里不足4发子弹……我们将放弃这次营救。但是,如果盒子里子弹多于4发,我将看作是大家的共同选择。”6韩绍功第一个拿起桌子上的子弹,扭头看着谢孝彰。谢孝彰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桌前,拿起一发子弹。军官们依次拿起桌上的子弹,大张拿起最后一发子弹。当韩绍功握着拳头第一个把手放进罐头盒时,罗星出现在掩蔽部门口。看样子她十分担心。在场的人依次把手放进罐头盒。谢孝彰是最后一个。韩绍功郑重地拿起桌上的罐头盒,像赌场里摇宝盒一样晃了几下,然后“嘭”的一下,将盒子倒扣在桌上,稍顿了一下才慢慢掀开盒子。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桌子。三发!桌上仅有三发子弹。罗星看着桌上的三发子弹,咬紧嘴唇强忍着不哭出声来。韩绍功扭头无奈地看着罗星。谢孝彰等人也把目光投向罗星。罗星眼里噙着泪水,然而她还是向在场的中国军人们投去感激的笑容:“谢谢你们,我会再去想别的办法!”她自言自语地说:“我也许有些多事了,这样的结果我本来应该想到的。再见!”转身跑出了掩蔽部。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突然,韩绍功伸手将桌上的盒子一下掀翻在地,盒子在地上滚动着,“哗啦”作响。谢孝彰等人十分愕然。韩绍功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走吧,让我们这些七尺高的汉子夹着尾巴,揣着良心离开毛淡棉吧,那9个孩子的父母太无私,太不懂事,为什么要抛下自己的骨肉上前线啊!”谢孝彰明显地浑身一震。韩绍功努力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平静地道:“我不想辱没军人的荣誉,我决定自己去,如果有愿意跟我一起去的请站到我身边来。”大张和赵参谋毫不犹豫地走到韩绍功身边。李参谋在赵参谋轻蔑眼神的逼视下,他扭头看一眼谢孝彰,然后缓步走到韩绍功身边。韩绍功手提半自动步枪走出掩蔽部,全副武装的赵参谋、李参谋、大张跟在他身后走出来。站在稍远处一脸愁容的罗星见状欣喜地奔了过来。韩绍功唤道:“罗小姐,我们走!”罗星激动加感动地直点头,然后轻快地跑到前边带路。“等等!”谢孝彰的喊声令韩绍功等人停住脚步。谢孝彰手提冲锋枪快速地走来,他身后跟着持枪的老孙和老田。韩绍功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举枪向谢孝彰示意,然后迈开大步向前走。7罗星带领韩绍功等人刚拐出一道街口,枪声骤然响起,一串子弹打在他们旁边的屋柱上。韩绍功一把拉过罗星,将她推向隐蔽处,然后推弹上膛,闪身从街口出来,手中的半自动步枪迅速对准迎面冲过来的几名日军士兵应声开火。两名日军士兵中弹倒下。其余的日军士兵举枪欲向韩绍功射击,几乎与韩绍功同时闪出来的谢孝彰手中的伯格曼MP18冲锋枪喷出了长长的火舌。赵参谋、李参谋也扣动了扳机。一瞬间,十多名日军士兵一多半中弹摔倒。余下的几名日军急忙跑向街边寻找掩护。对面街口,卫兵大张端着机枪和老孙、老田同时出现,随着机枪喷出耀眼的火焰,日军士兵纷纷倒地。街头倏地又冒出十几名日军,一名少佐挥动指挥刀指向中国士兵。日军士兵们边开枪边叫喊着冲了过来。一场突然的遭遇战进行得十分激烈。韩绍功扭头喊李参谋:“你带人去救孩子,快!”李参谋持枪拉着罗星转身跑开。一间大教室里,两名年轻的女教师与9名10岁左右的孩子蹲在墙角。两颗炮弹在窗外相继爆炸,震碎的窗玻璃散落下来,硝烟卷着尘土涌进教室。孩子们全都吓坏了,纷纷捂住耳朵。一个男孩儿蓦地大声哭出来,仿佛失去控制地站起来,朝教室中央跑去。在男孩儿的带动下,几个孩子也仓惶地站起来跑向男孩儿的方向。两名女教师大惊失色地起身扑过去拦住孩子们……孩子们在哭、在叫,两名女教师则因无助而泪流满面。教室里乱糟糟的已不成样子,窗玻璃大部分已经碎掉。门外传来脚步声,孩子们恐惧地睁大眼睛,两名教师张开胳臂将孩子们搂在怀里。随着教室门“嘭”的一声被踹开,罗星带着持枪的李参谋和另一名军官冲了进来。罗星忙跑过去拉起两名恐惧地看着她的女教师,急促地说:“快,中国军队来救我们了。快走!”罗星与两名女教师把惊惶失措的孩子们从桌椅底下拉出来。女教师和孩子们在罗星、李参谋及另一名军官的引导和催促下离开教室,奔向楼梯间。街上,韩绍功和谢孝彰分散在墙角街边的隐蔽处与日军对射。由于日军士兵在数量有优势,韩绍功他们被敌方火力压制得很厉害。韩绍功身形灵活地在隐蔽物之间左闪右躲,他喘息得非常厉害。在投出一颗手榴弹遏制住日本人的冲击后,他跳到一堆瓦砾后面往枪里压子弹。离韩绍功稍远的谢孝彰则战斗意识很强地在为韩绍功打掩护。两人交替射击,眼神、动作十分默契。8街巷里,一辆破旧的军用卡车停在街上。与李参谋一起去学校救人的老孙提枪来到卡车旁,简单查看了一下车上车下,发现没人,于是他打开驾驶室门,坐到驾驶座上,把手中的半自动步枪放在车座上。突然,一串机枪子弹射过来,打得卡车四处冒烟。老孙赶紧扑倒在车座上。稍缓他慢慢抬起头,从卡车后视镜里看到十多名日军士兵正远远地从车后奔过来。老孙紧张地闭上眼睛,瞬间又睁开,他慢慢推开另一侧车门,缓身爬出车外,在靠近墙边的一侧蹲下身,快速卧倒爬进车底。十几名日军士兵冲过来,上下巡视这辆车。一名日军士兵猛地拉开另一侧驾驶室门,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卡车底下,老孙屏住呼吸。十几双日军士兵的皮鞋在他眼前走来走去。随着一阵嘀嘀咕咕的日语议论之后,十几名日军士兵突然发一声喊,朝另一个方向冲去。街上,大张端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向日军射击。子弹打光了,大张迅速地换了个弹夹,提起机枪横穿街道向韩绍功的方向跑去。街上满是日军飞机撒下的铁蒺藜。奔跑中的大张一双穿草鞋的大脚结结实实踩在一串铁蒺藜上,尖利的铁蒺藜戳进他的脚掌。大张疼得“嗷”的一声低吼,腿一软踉跄着跌倒在街道中央。这一切被正向日军射击的韩绍功看在眼里。韩绍功边射击边向身边的赵参谋大喊:“快!去把他拖过来!”赵参谋刚要起身。突然,一串机枪子弹射向正艰难爬起的大张。已支撑着站起来的大张,胸前顿时被机枪子弹打得散开一片血雾。他又一次重重地倒在地上。韩绍功大声吼叫着投出一颗手雷,手雷在日军面前的街道上爆炸。借着烟雾,谢孝彰冲了过去,他拉起大张软软的身体背在背上,提起机枪弯着腰快速跑到韩绍功身边的掩体后面。韩绍功拍着卫兵的脸呼唤着:“大张,大张!”大张已经完全没了气息。韩绍功满腔悲怆,他不顾一切地端着机枪站起来,怒吼着向冲上来的日军猛烈扫射。空中传来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谢孝彰大吼一声:“卧倒!”同时他扔掉手中冲锋枪扑过去将情绪激动的韩绍功摁倒压在自己身下。随着一声巨响,硝烟弥漫了两人的身影。当硝烟散去,韩绍功扭头看仍伏在他身上的谢孝彰,看到一股鲜血从谢孝彰的肩膀涌出来。俩人相继爬起来。韩绍功扳过谢孝彰肩膀察看伤势,被谢孝彰抬手拦住。谢孝彰指指不远处的街角,韩绍功看见,赵参谋头上嵌着一块弹片,鲜血染红了大半张脸,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显然已经死去。韩绍功睁大眼睛,双手狠狠砸在地面上 。李参谋边射击边匍匐前进到韩绍功身边。韩绍功黯然地问:“孩子救出来了?”李参谋点头。韩绍功扭头看胳膊上流血不止的谢孝彰:“还行吗?”谢孝彰点头:“没事!”韩绍功掏出两颗手榴弹,谢孝彰和李参谋也每人握两颗手雷在手。三人通过眼神的交流,已经明白对方的意图,这种战场的默契是一种能够在关键时候克敌制胜的法宝。对面的日军看到对手在刹那间没了动静,认为是中国人没子弹了,于是有几名日军跳起身叫喊着冲过来。韩绍功、谢孝彰、李参谋先后扔出手雷。手雷腾起的火焰将冲过来的日军士兵覆盖。韩绍功趁机跑过去将赵参谋拖到背上,这边李参谋背起大张的遗体,借着手雷在日军群中爆炸产生的烟雾离开战场。街上,破旧的卡车旁,罗星及两名女教师在老孙的指挥下,把9名孩子都扶上卡车。老孙迅速发动引擎。稍远处街上,出现韩绍功、谢孝彰几人的身影。身后,几十名日军边射击边追赶过来。韩绍功背着赵参谋的遗体拼命向车边跑。谢孝彰留在后边用点射阻击日军。李参谋跑到车前将大张的遗体放到车上,又折回身跑到韩绍功身边,接过赵参谋的遗体向卡车跑去。韩绍功返身回去掏出两颗手榴弹向日军扔去。在猛烈的爆炸中,追击的日军倒下一片。韩绍功、谢孝彰趁机跑到卡车旁。就在他们登上卡车的一刹那间,刚爬上车的李参谋,突然中弹倒在车厢里。卡车在枪林弹雨中开动起来,车速渐快。在剧烈晃动的车上,韩绍功将胸前涌出一片鲜血的李参谋紧紧地抱在怀里。孩子们蜷缩在车厢一角,睁着一双双恐惧的眼睛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李参谋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他几乎用尽全部气力,艰难地喊出一句:“韩团长!”韩绍功难过地低下头。9从高处俯瞰下去,一条公路犹如行走的蛇,蜿蜒游行在苍翠的群山之间。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滇缅公路。一月的缅甸,自然的主调依然是满眼的浓绿。群山在黄昏时分那变得十分温柔的阳光普照下,尽染一片灿烂的橘红。一辆旧卡车如同受伤野牛一般地吼叫着,却像甲虫一样缓慢地爬行在砂石路上。车厢里,三具用军毯包裹起来的军人遗体赫然横在韩绍功、谢孝彰、罗星和教师孩子们面前。谢孝彰肩膀上缠着绷带,老田头部包裹着绷带,韩绍功前胸后背全是血,那是背赵参谋时弄上的。三人怀抱武器,蓬头垢面,军服破烂不堪,神情木然地靠坐在车厢后边。罗星心痛又无奈地看着韩绍功等人。卡车在一段坡度较缓的路面停住。老孙打开驾驶室门下车,走到车厢前,打开车厢门。韩绍功、谢孝彰、老田木然地从车厢上站起身。公路边一块平坦的草地上,三具包裹着军用毛毯的尸体一字摆开。韩绍功心情沉重地走上前,轻轻掀开一具尸体上的军毯,露出卫兵大张一双穿草鞋的脚。草鞋底子上,一只形象狰狞的铁蒺藜赫然在目。韩绍功使劲从大张脚底拔出铁蒺藜,然后将草鞋从大张脚上轻轻脱下。紧接着,韩绍功脱掉自己的皮鞋,穿在大张脚上。在做这一切的时候,韩绍功动作相当轻柔,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沉睡的战友。罗星和两位女教师一直注视着韩绍功。看到韩绍功把大张的草鞋换穿在自己脚上。三个女人泪流满面。谢孝彰对此却似乎视而不见,脸上也毫无表情。草地上,新垒起三个坟包。韩绍功在每座坟前默站一会儿,静静地看着坟包前简陋木牌上的字。李复礼第5军少校参谋;赵伯恩第5军少校参谋;张山第5军200师中士班长。谢孝彰、老田、老孙每人双手持枪,身体笔直地立在坟包后面。罗星、两名女教师和9个孩子成两排站在韩绍功们的对面。每个人的眼里都含着泪水。韩绍功拔出腰间手枪,枪口对准天空,声音低沉地发令:“预备!”持枪的谢孝彰等子弹上膛。韩绍功大吼一声:“放!”四支枪口齐向天空喷出火焰。清脆的枪声在山谷间飘荡。谢孝彰、老田、老孙收起枪,向卡车走去。韩绍功与罗星仍站在坟前。韩绍功转头看着罗星:“我们得走了。你们,有什么打算?”罗星:“我们要把这些孩子送到梅苗,那有一所教堂,可以接收他们。”韩绍功:“你不去重庆了?”罗星:“当然要去。听说兵役署正在招收英语翻译,我想去应聘。”韩绍功:“你英语和国语都不错,我想没问题。”罗星:“谢谢,我虽然是在美国读的中小学,可汉语毕竟是母语。”她转头看着三座坟,面色惨然,“我不知道……真不知道向你们求救是对还是错。”韩绍功望着远山:“你做的完全没错。”稍顿之后,他道:“好了,罗小姐,我们急着回国复命,就此别过。”然后向罗星行了个军礼。罗星有些恋恋不舍:“祝你们一路顺利。”韩绍功:“也祝你们平安。”说完转身走向卡车。罗星:“等等……”韩绍功停住脚步转身看着罗星。罗星已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拿出支笔和小本子:“对不起,我想记下您的姓名和部队。”韩绍功转向三个坟包:“记住他们吧!”罗星无言地目送韩绍功走向卡车。10夜深了,卡车在颠簸的公路上摇晃行驶。车灯暗淡,哼哼唧唧的引擎声里透出一种明显的疲惫和无力。韩绍功与谢孝彰肩并肩坐在车厢里。他们身上裹着军毯,拥挤在一起。朦胧的月光下,两人都不说话,木然地看着车后方夜色中的山景。驾驶室里,老孙驾车,老田坐在驾驶副座上打瞌睡。韩绍功回想着自己率中英作战部署协调小组到缅甸以来的种种经历,只觉昨日如梦。日军入侵缅甸,英国老王牌抵抗之脆弱程度,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在日本人的攻势面前,英缅军的防线不断崩溃,其势犹如多米诺骨牌。可这些该死的帝国主义分子却依然固执地拒绝中国军队入缅协防。这样下去,滇缅公路的被切断只是时间问题了……然而这是一条抗战的血路,是中国人的生命线啊……谢孝彰整理胳膊上的绷带,胳膊肘儿碰韩绍功一下。韩绍功看谢孝彰伤处,说:“没想到,你还能在战场为我遮风避雨。”谢孝彰不耐烦地看韩绍功:“你烦不烦,一个老爷们这么啰嗦?我说你凭什么一直认为别人的骨头就是比你的软?”韩绍功目光移到车外:“也不能说一直。起码,你今天的表现就相当可圈可点。”谢孝彰不屑地哼一声:“自视甚高,我知道你也是肉身凡胎,并非刀枪不入,怕你从此埋骨他乡!所以只好挺身而出喽。”韩绍功:“大丈夫,马革裹尸也还堪称壮怀激烈!”谢孝彰:“马革裹尸?想得倒美,我谢孝彰可不想在将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时候,身后有两个死鬼跟着!”韩绍功轻叹口气,仰望车外的星空:“想当年,朱明伦咱哥仨从腾冲老家出来,抱着革命热情求学、从军,想得都是将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谁会想到半道上拆了帮,朱明伦先走了。”谢孝彰:“是啊,才16年,就单飞了朱明伦。再过16年呢?”韩绍功:“就没想过下个单飞的会是你?”谢孝彰:“那没办法。但如果老天真的派车专门来接我,不好意思,也就只能上去走啦。”韩绍功:“这句话还有点军人味道。”谢孝彰:“你又骂我。”韩绍功:“实话说,今天我很感谢你。”谢孝彰裹紧毛毯靠在车厢上:“甭套近乎,回国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告你。”又指着驾驶室里的二位,“我们联名控告你。”韩绍功沉吟着,突然长舒一口气:“那是你们的权利。不过,控告书呈上去之前,你得先帮我办件事。”谢孝彰:“什么事?”韩绍功:“西北部队驻昆明军需处,那个姓姜的处长还在吗?”谢孝彰:“如果在,你想干什么?”韩绍功:“帮我弄1000双皮鞋,2000双棉袜。不把我团里上千名弟兄的草鞋换下来,我死不瞑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一种震憾,行走于真实与虚构之间 ——评《中国远征军》 段兴民 发生于60多年前的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征战。这是一段长期游离于国人视线之外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悲壮的记忆之一。由云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长篇纪实小说《中国远征军》, 正是这段历史的写照。该书根据同名电视剧本改编而成,通过一名中国军人——上校团长韩绍功和他亲人、同伴们的身世沉浮,以及数次重要战役的着墨描写,折射出整个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命运抉择,是一部大型抗战史诗力作。 之所以称其为史诗力作,首先是作者试图展开时间线索,将1942—1945年的滇缅战事作一个全面的交代;小说中,孙立人、戴安澜、史迪威、杜聿明等一代名将悉数登场,并有着细致的刻画与描写,再现了风云人物的神采;作者对重要战役的交代也很清晰,同古之战、仁安羌战役、野人山大撤退、密支那战役等,场面宏大而又刻画入微,这就有别于那些借势而作、微观场面居多的远征军题材。 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一个国家的强弱转换,必然与民众的沉浮与命运息息相关。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中国民众、中国军人的骨气与勇气被无限激发,在滇缅抗战这一焦点上,写出了光芒四射的一笔。《中国远征军》在人物的刻画及事件安排上,体现了真实与虚构、宏观与微观、前方与后方、家仇与国恨的完美交织。韩绍功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在现实中并没有“对号入座”的历史人物,然而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疑问。他的形象,就是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军人,英勇抵御外侮,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用韩绍功的话说,军人的宿命,就是牺牲。那个时代用巨大而无形的力量,把韩绍功们卷进了命运的旋涡,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命题在那个时代,显得无比苍白。在意志的较量之外,我们还体验了人性的涅磐,深刻反思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的转化规律。 如果说小说以宏大的气势搭建了历史的构架,那么,小说中那些细微之处所表达的,就是历史的血肉。在韩绍功奔赴战场之前,韩母让其为自己洗脚,体现了中国母亲的伟大胸怀,国之不在,家有何存?“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今天你为我洗了脚,就是尽了一辈子的孝,剩下的日子,你可以为国尽忠了。”所体现出来的,不正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使命感?韩绍功作为第一主角,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兵如子、嫉恶如仇、英勇善战的气质与情怀,也通过一次次的细节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在营救师生中的的擅作主张,换鞋事件上的抗命不遵,在野人山的私放逃兵等等,正是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对形象加以塑造,使读者在反差中感受命运的造化弄人与角色的新鲜感。小说将场景分布于中缅印三国,而国内又穿插于前线、腾冲、重庆之间,场景的跳跃与跨度,体现出前方与后方、战士与民众生死与共、英勇不屈的决心与信心。 《中国远征军》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戏,所有人都在真实地虚构着。在小说人物的命运交织与抗争中,我们一个一个记住了他们;每个人都向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于感叹中体味人生。 《中国远征军》,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编辑推荐

《大型抗战史诗巨献滇缅抗战三部曲1:中国远征军》:史诗般重现中国远征军悲壮惨烈的征战历程!

名人推荐

有一种震憾,行走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评《中国远征军》段兴民发生于60多年前的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征战。这是一段长期游离于国人视线之外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悲壮的记忆之一。由云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长篇纪实小说《中国远征军》, 正是这段历史的写照。该书根据同名电视剧本改编而成,通过一名中国军人——上校团长韩绍功和他亲人、同伴们的身世沉浮,以及数次重要战役的着墨描写,折射出整个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命运抉择,是一部大型抗战史诗力作。之所以称其为史诗力作,首先是作者试图展开时间线索,将1942—1945年的滇缅战事作一个全面的交代;小说中,孙立人、戴安澜、史迪威、杜聿明等一代名将悉数登场,并有着细致的刻画与描写,再现了风云人物的神采;作者对重要战役的交代也很清晰,同古之战、仁安羌战役、野人山大撤退、密支那战役等,场面宏大而又刻画入微,这就有别于那些借势而作、微观场面居多的远征军题材。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一个国家的强弱转换,必然与民众的沉浮与命运息息相关。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中国民众、中国军人的骨气与勇气被无限激发,在滇缅抗战这一焦点上,写出了光芒四射的一笔。《中国远征军》在人物的刻画及事件安排上,体现了真实与虚构、宏观与微观、前方与后方、家仇与国恨的完美交织。韩绍功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在现实中并没有“对号入座”的历史人物,然而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疑问。他的形象,就是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军人,英勇抵御外侮,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用韩绍功的话说,军人的宿命,就是牺牲。那个时代用巨大而无形的力量,把韩绍功们卷进了命运的旋涡,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命题在那个时代,显得无比苍白。在意志的较量之外,我们还体验了人性的涅磐,深刻反思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的转化规律。如果说小说以宏大的气势搭建了历史的构架,那么,小说中那些细微之处所表达的,就是历史的血肉。在韩绍功奔赴战场之前,韩母让其为自己洗脚,体现了中国母亲的伟大胸怀,国之不在,家有何存?“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今天你为我洗了脚,就是尽了一辈子的孝,剩下的日子,你可以为国尽忠了。”所体现出来的,不正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使命感?韩绍功作为第一主角,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兵如子、嫉恶如仇、英勇善战的气质与情怀,也通过一次次的细节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在营救师生中的的擅作主张,换鞋事件上的抗命不遵,在野人山的私放逃兵等等,正是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对形象加以塑造,使读者在反差中感受命运的造化弄人与角色的新鲜感。小说将场景分布于中缅印三国,而国内又穿插于前线、腾冲、重庆之间,场景的跳跃与跨度,体现出前方与后方、战士与民众生死与共、英勇不屈的决心与信心。《中国远征军》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戏,所有人都在真实地虚构着。在小说人物的命运交织与抗争中,我们一个一个记住了他们;每个人都向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于感叹中体味人生。《中国远征军》,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远征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内容不错,但错别字太多,特别是书的中部。
  •   跟看电视剧没什么区别
  •   看过,唯有通过这些图书和相关影片,才能真实了解中国的正面战场!
  •   内容还可以,好像是电视剧本改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