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实秋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这些谈吃的文字,前二十一段刊于《联合报》副刊,以后各段刊于《中华日报》副刊。随便谈谈,既无章法,亦无次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不是烹调专家,我只是“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游徙不广,所知有限,所以文字内容自觉十分寒伧。大概天下嘴馋的人不少,文字刊布,随时有人赐教,有一位先生问我:“您为什么对于饮食特有研究?”这一问问得我好生惶恐。我几曾有过研究?我据实回答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轻视。但是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这个“小”不是绝对不可以谈的。只是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    《朱子语录》:“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    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一日甲子中秋,在台北

内容概要

  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了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但更多的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梁实秋如是说:“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如此高见,真让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读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齿颊生香?
  本书分为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道西三辑,收录了《烤羊肉》、《西施舌》、《酱菜》、《溜黄菜》、《栗子》、《白肉》、《康乃馨牛奶》、《面条》等散文作品。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
  20世纪华语文坛一代文学宗师,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享誉海峡两岸几十年,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译)、《沉思录》(译)等。
  梁实秋的散文富有文趣之美,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文字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辑 吃在故乡
 烤羊肉  
 烧鸭  
 酱菜  
 水晶虾饼  
 汤包  
 核桃酪  
 铁锅蛋  
 酸梅汤与糖葫芦  
 锅烧鸡  
 煎馄饨  
 核桃腰  
 豆汁儿  
 芙蓉鸡片  
 乌鱼钱  
 炸丸子  
 栗子  
 满汉细点  
 茄子  
 白肉  
 爆双脆  
 饺子  
 烧羊肉  
 菠菜  
 北平的零食小贩  
 酪  
第二辑 吃在四方
 西施舌  
 火腿  
 醋熘鱼  
 炝青蛤  
 鱼翅  
 豆腐  
 狮子头  
 两做鱼  
 生炒鳝鱼丝  
 瓦块鱼  
 溜黄菜  
 韭菜篓  
 蟹  
 佛跳墙  
 海参  
 菜包  
 糟蒸鸭肝  
 莲子  
 干贝  
 鲍鱼  
 咖喱鸡  
 烙饼  
 笋  
 黄鱼  
 八宝饭  
 薄饼  
 拌鸭掌  
 鱼丸  
 腊肉  
 粥  
 锅巴  
 龙须菜  
 鸽  
 面条  
第三辑 吃东道西
 由熊掌说起  
 吃  
 味精  
 炸活鱼  
 粽子节  
 大菜  
 读《媛珊食谱》  
 《饮膳正要》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读《中国吃》  
 再谈“中国吃”  
 读《烹调原理》  
 记日本之饮食店  
 豆腐干风波  
 康乃馨牛奶  
 吃在美国  
 “麦当劳”  

章节摘录

版权页: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不分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老,贵客雅流,有闲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道地北平式的装修。进门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一,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北平的冰是从什刹海或护城河挖取藏在窖内的,冰块里可以看见草皮木屑,泥沙秽物更不能免,是不能放在饮料里喝的。什刹海会贤堂的名件“冰碗”,莲蓬桃仁杏仁菱角藕都放在冰块上,食客不嫌其脏,真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把冰块放在酸梅汤里!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他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战胜利还乡,我带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我每次去喝,不是为解渴,是为解馋。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信远斋也卖酸梅卤、酸梅糕。卤冲水可以制酸梅汤,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像站在那木桶旁边细啜那样有味。我自己在家也曾试做,在药铺买了乌梅,在干果铺买了大块冰糖,不惜工本,仍难如愿。信远斋掌柜姓萧,一团和气,我曾问他何以仿制不成,他回答得很妙: “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信远斋也卖蜜饯、冰糖子儿、糖葫芦。以糖葫芦为最出色。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别有风味。正宗是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材料种类甚多,诸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葡萄、橘子、荸荠、核桃,但是以山里红为正宗。山里红,即山楂,北地盛产,味酸,裹糖则极可口。一般的糖葫芦皆用半尺来长的竹签,街头小贩所售,多染尘沙,而且品质粗劣。东安市场所售较为高级。但仍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疵,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离开北平就没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近有客自北平来,说起糖葫芦,据称在北平这种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的食物几已绝迹。他说我们在台湾自己家里也未尝不可试做,台湾虽无山里红,其他水果种类不少,沾了冰糖汁,放在一块涂了油的玻璃板上,送人冰箱冷冻,岂不即可等着大嚼?他说他制成之后将邀我共尝,但是迄今尚无下文,不知结果如何。

媒体关注与评论

  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梁实秋  读《雅舍谈吃》,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豆瓣读者

编辑推荐

《雅舍谈吃(最新修订 插图典藏版)》编辑推荐: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跟随CCTV大型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起品读梁实秋经典美文,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美食魅力!一部引发整个民族情感共鸣的经典饮食美文!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的美食找寻!海外流传最广、读者赞誉最高的美食赏评!领略带给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超越食物的美食情怀!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雅舍谈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3条)

 
 

  •     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了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但更多的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梁实秋如是说:“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如此高见,真让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读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齿颊生香?
      本书分为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道西三辑,收录了《烤羊肉》、《西施舌》、《酱菜》、《溜黄菜》、《栗子》、《白肉》、《康乃馨牛奶》、《面条》等散文作品。
  •   梁实秋不愧是文学大家!写的很细腻 很真实很详细 勾人馋虫 非常好看!!!强力推荐 读美食文必读梁实秋的 雅舍小品!
  •   年轻最大的资本,是有好胃口。梁实秋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曾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真是骇人的大快朵颐。但当他老了的时候,却患上了糖尿病,忌口吃甜,连别人送来的荔枝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塞一颗到嘴里,还惹得妻颜大怒一尝风波。先不说老时心肝脾胃肾诸多的饮食忌讳,眼睛一老,就看不了食物诱人的色,鼻子一老,就闻不到食物动人的香,舌头一老,连食物的软嫩香滑酥脆辣麻也尝不全了,光想想也觉得可怕,还谈什么节食减肥,从此以后立志顿顿认真餐餐周全,读书只肯读食谱,最崇拜的人统统换成美食家。
  •   品读梁实秋经典美文,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美食魅力
  •   【雅舍谈吃】不是文言文。介绍了梁实秋家乡和他所见所闻的人间美味。
  •   梁实秋老师关于吃的经典散文,非常优美,建议购买学习。
  •   非常引人入胜的一本随笔。这是一种属于前个时代的节奏,没有堵车,没有加班,不徐不疾,读来令人悠然向往。吃过的,仿佛又闻到余味,没吃过的,嘴里竟也似出了口感,或鲜嫩,或爽滑,或酥脆。捧着书只是垂涎。“看鹭鸶的长颈都有一点羡慕,因为颈长可能享受更多的续续下咽之感,此之谓馋。”顺便一说,这个版本封面淡雅,纸质一般。字里行距较大,印刷清晰,读起来比较舒服。
  •   我在看各种美食的散文。说起来,梁实秋先生的写的真不错,他本人也算是个精通此道的人。呵呵,值得一读
  •   梁实秋的文笔简练,出口成章,一篇篇谈吃的文章,只要读完,绝对胃口大开,让人口水直流,非得找到此物不可.梁实秋的功力正在于此.
  •   非常值得一看,梁实秋先生的书,吃货必备的书,旅行时带上一本,看看一路上会不会遇到,书中大多数讲述了老北京的吃食,估计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平明的美食了。
  •   很精致的一本书,梁实秋的小品文、散文都是值得一读的,读者都明白,所以这本书没必要和《舌尖上的中国》挂上
  •   看到目录就流口水了!吃货必读,梁实秋真不愧是文人中的老饕
  •   梁实秋的书主要介绍的是北京的特色美食,有美食有,自身的感悟,其他地方特色也多有涉猎。跟纪录片相比,通过文字感受社会历史变迁下美食的踪迹,很特别。
  •   吃货宝典!看上两三页馋虫就会勾起来,所以非常适合适合买点零嘴一边吃一边看!“谈吃”就已经非常吸引,而且是在大师笔下的娓娓道来,很享受的一本书!
  •   挺喜欢梁实秋这类语言大师 大师谈美食别有一番味道
  •   看完让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跃然纸上。梁实秋位的文章文人气质多,精炼而又幽默,让人回味的时候不禁莞尔,自成一家风格。
  •   梁实秋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已是有目共睹 在平实温暖的文字里感受食物的魅力 再说价格真的很诱人 强烈推荐
  •   就爱读跟吃有关的文字,读起来就很馋,哈哈
  •   梁实秋的书,一贯的写意雅致,此书以诙谐的语言介绍了各类菜肴吃点,读之心向往之
  •   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
  •   《雅舍谈吃》是梁先生的著作,没想到梁先生还是美食家。
  •   吃货必备的一本书。梁实秋写吃堪称一绝
  •   梁实秋的文字很有韵味也有很多没听说过美食长知识了
  •   之前买的节选,这回终于有全本了。看梁实秋先生的文字,不仅食指大动,更多的是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很开眼界啊!!!
  •   梁实秋的经典作品了 内容无可挑剔 但是书的开本和纸张的选择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
  •   讲述饮食文化的经典之作,虽是散文但比小说更让人欲罢不能,优美的文字化作食物的诱人香味从书中透出,这本书绝对值得收藏!唯一的遗憾是有两处印刷污痕,不过无伤大雅啦
  •   梁实秋的书一直比较吸引人的,带有些古文的韵味,细细品味,不错
  •   梁实秋的经典之作,文笔非常好。
  •   先生的书大学的时候都读过了,还记得大学时候,读谈吃的时候,大晚上的在被窝里,边看边流口水,小小的一样东西,先生的文字总是那么诙谐有趣,读来妙趣横生,活灵活现,几年过去了,再读谈吃的时候,仍然止不住的恨不得也吃一顿。。
  •   梁实秋先生是我比较喜欢的现代散文家,文字很细腻。
  •   喜欢梁实秋的作品,不愧是大师,寻常生活中的小事,大师用平实的语言写出来,让人一看就似看到了当时的场景。十几年前买过差不多的这么一套大师的书,只是那个版本中错字太多。这一套看了,不错。
  •   刚买了汪曾祺老先生谈吃的散文,这次换个名家~
  •   冲着梁实秋买的,内容就不必说了!本来挺气愤的,说是8号到,到了11号也不到,然后找客服,客服态度挺好的,然后说是因为下雨不能送,13号邮递员冒着雨走着路送过来了,还挺感动的,一切怨气都没了。有一本书封面有很多折痕,每次买书都是这样,希望当当网能检查一下!本以为封面是硬皮的,原来是纸而已。觉得还是买贵了!我觉得客服不错,但速度太慢了,效率不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正!通过这次经历,希望我有机会可以在当当网当实习客服,感受一下!
  •   梁实秋的文章,内容肯定没的说,书的质量也很好,还是塑封的
  •   大师执笔娓娓道来自己的饕餮之旅,仅凭文字,已闻其香,对于现在的吃货而言,都太虚伪了,只是好口舌之满而已吧,大部分都不回如此品味的。
  •   纸张,印刷都不错,是正版,内容还行,我总觉的写的太简单了,当然梁实秋写得还是不错的,就是我觉得没看出文学大家的水平
  •   一直很喜欢梁实秋的作品,到书店里看了一篇后就就决定要买下来,价格很划得来。
  •   喜欢梁实秋的文字
  •   看了这本书决定买一套梁实秋的书回来了。喜欢啊的行文,很优雅的感觉。
  •   很喜欢梁实秋的书,一代文豪
  •   喜欢梁实秋的风格,更喜欢书的内容。
  •   书的内容不错,很喜欢,写的也很平实,喜欢梁实秋的风格,看着很有食欲
  •   梁实秋很有才,写的很生动,活色生香,值得一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谈的都是食物,对于吃货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是不敢晚上看啊→_→
  •   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美食魅力
  •   吃的艺术总是多姿多彩的,作为一个资深吃货,这本书能很好地领略吃的艺术。
  •   梁实秋这本书是很早就想要的,这次在当当买到很惊喜。书是意料之中的好看,但是有破损,希望能有改进。在当当买书也有很多次了,当当的速度一直很快这是非常好的一点。
  •   不错噢。。。。梁实秋
  •   介绍了梁实秋家乡和他所见所闻的人间美味。
  •   梁实秋的书质量没得说
  •   好书,好书,喜欢梁实秋的书。
  •   跟着梁实秋尝遍天南地北的美味。
  •   梁实秋的文集都很好看,,,,,,,,,,,,
  •   买了这本书不后悔.品读经典美文,品味不同寻常的"味道".
  •   很不错吃书,谈饮食的一本好书
  •   大师谈吃,不同凡响!
  •   小时候在哪个美文集里看到有说酸梅汤和春饼的,因此念念不忘,现在终于找到了全集,也算多年夙愿了结了。
    很想去把书里的吃食和饭馆儿逐个吃过,也只能想想了。
  •   看的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   非常棒,原来有一本,全家都喜欢,包括4岁的宝宝,天天晚上作为睡前故事念给她听,小馋猫当名不虚传。这次再买。
  •   这个对吃评价很特别狠到位,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书
  •   跟着一个文学吃货回味美味~哈哈,感觉不错
  •   品读大师的经典美文,内容不错,看的令人食指大动。
    送货速度非常快!
  •   文笔优美,妙趣横生,引经据典却毫不晦涩,充分体现了梁先生学贯中西的学养和豁达通透的性情,令人不由得想起钱钟书,也不禁感慨,如今的年代怎么再也没有这样的大儒呢?在梁先生的文中,食物不仅是果腹之物,其中承载的风物和人情才是美食的真谛
  •   感受美食魅力,体味盘中情趣。
  •   梁先生的文笔优美 描写细腻 从中感到了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
  •   吃货一定要看,里面的文采更具魅力
  •   似乎是一种很老实的朴实的语言来谈论吃,解答了很多的心里的困惑,收获了很多的吃!
  •   内容生动活泼,以一个普通吃客的角度,通俗的描述感受。就像一个朋友在和你聊天。
  •   物美价廉,封面设计素雅恬淡,对美食感兴趣的可以一读,快递速度很快
  •   看过梁实秋的散文,却没有看过这本,值得一读
  •   以前看过一点,很喜欢这种在美食中感受文化
  •   作者说: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非常的精辟呀。
  •   梁先生的雅舍系列书,都很不错。
  •   给孩子买的,最开始是看过这个节目,听说有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本,果然没让人失望,从美食谈到美食的文化,美食的故事,一路走来一路品来,仿佛看到父母那个年代的场景,回忆起童年时候的心情.
  •   吃货一枚。得细细研究的哈哈
  •   我也很爱吃,不知道这本书能给我什么惊喜呢?空闲时会阅读的,质量很好的书啊
  •   读舌尖上的中国,再看梁先生作品,享受。
  •   对于一个喜欢美食的人来说,本书的内容很好,虽然不能够品尝到,却犹如一道道精神美餐,好看。
  •   纸质还可以,吃货必备,看着就好想吃
  •   大家就是大家,写吃都写的这么棒
  •   商品还没拆开,不过看着还是不错的,奔着吃去的,哈哈
  •   吃,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了解吃,了解文化
  •   喜欢吃,也喜欢梁老的文笔
  •   同学推荐【好吧,你就一吃货
  •   没想到“吃”也可以写的那么随意而又传神。经常看的我口齿生津、欲罢不能
  •   吃也能吃出文化来
  •   吃货必备,看了就不会饥饿
  •   老先生很会吃的,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
  •   很多特色美食的介绍 近乎完美的写作 边看边让人流口水 让人体会到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
  •   爱美食的人,爱整个世界
  •   希望何时自己也能写出这般关于吃的文字来
  •   这本书很好,讲的是各地的吃的,书的质量也很好,纸张摸的也很舒服
  •   读过的经典,终于拥有
  •   这个级别的书大家对它的认识都不必说了,更用不着和舌尖上的中国挂在一起
  •   美食必看的!当当每次都很给力!!!
  •   这类大家作品,买回来收藏,有空的时候,拿出来读读是一种享受。
  •   大师就是大师,把俗事都能写的真么精致,阅读先生的文章眼前仿佛浮现着一幅幅白描画!
  •   清新,淡雅,朴实,无华。经典
  •   虽然没仔细看,但大致翻了一下,插图不是很多,是水墨画,不是很大,文章相必别有趣味,值得欣赏!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看看这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