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客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孔子原著  页数:206  
Tag标签:无  

前言

探索自身的必修课儒道两家是中国人立邦立身的哲学,再加上佛家,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体,其他各流派的影响都不及以上三者。数千年的灌育,给每个中国人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成为社会文化心理积淀的主要构成。作为华夏子孙,我们生来浸润其中,但真要透彻理解社会和自己身上所具备的这种品质,却又似乎很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年代久远,先哲们的原意日益模糊,《论语》、《孟子》语句艰涩,《道德》、《南华》深奥绝伦。对这些经典文字的认识,绝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因为先哲们博大精深的思想,既不断作用于灵魂的潜移默化当中,又时时彰显于我们每时每刻的行动和生存意识里。比如,为什么与西方相比,我们那样重视孝顺父母?为什么我们提倡谦虚谨慎、含而不露?为什么我们提倡悟道,而不是解剖麻雀?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上讲,孔孟老庄的思想不仅对亚洲各国影响深远,并且自中世纪后叶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整个思想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几百年来对中国先哲的研究认识,从哲学家到普通民众,都是热门的话题。如同人类千百年来对科技孜孜以求的钻研,研究中国哲学,更像是各国学人对社会的一种人文探索,对于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说,更是谋求现代化发展和传统文化融合、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一些内心的困惑。激烈的竞争,残酷的选择,从我们的孩童时代便已经开始。从求学到求职,从择业到谋生。从求发展到实现自我价值,这些人生的重要阶段都要面临种种矛盾挣扎。孔孟的学习观、处世观、言行观、社会观,都洋溢着积极入世的激情,同时又努力提倡与他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精神,但这些东西在给我们一个适应社会的向上动力的同时,也令人不断产生怀疑,比如孔孟崇尚的高于一切的“礼”,对现代的我们来说,是不是已经格格不入?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人性自私、道德沦丧、功利主义等等,与孔孟之道是否已经完全背道而驰?孔孟提倡的“克己复礼”、“忠孝仁义”,是不是一种所谓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伪善”工具?而老庄的小国寡民、消极遁世,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无为无不为,用现代人的一般价值观来看,岂不是自欺欺人?那些看起来已经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道理,实际上与我们的行为准则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举足轻重。出现上述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觉得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当代人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多于传统文化,对古人的原著理解得不够也不深入;二是过去的基础教育中,“左”的痕迹很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本教育不同程度上歪曲着先贤们的本意,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使得我们对典籍的解释趋向主观化、工具化。要真正理解先哲们,还要深入了解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熟悉这些大哲人的生活背景,把他们还原为人,还原为具有深刻爱国心和社会忧患意识的知识阶层、参政议政人士,这样才有了认识的基础。否则,我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三千年以前的人和事,肯定偏见多多。而对儒道的偏见,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偏见;对儒道的误解,也就是对社会历史的误解。这些误解,最终将让我们无法深刻地认识自身,从而无法抛下枷锁、珍惜瑰宝,去向未来挑战。

内容概要

  孔子以及弟子们的学说是儒家文化的源头,但却不是以系统论述的方式写作,而是在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对话、行动之间激发出来的,更具有人情味和现实性。孔子一生努力“克己复礼”,试图在时代大变迁、大转型的春秋时代恢复周初的礼仪、思想、制度,表现出一个当时的“知识分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社会批判精神与承担的勇气。而平民化的生活又影响了他的思想,使他“非神化”地被弟子们接受与推崇。《孔子博客》按照《论语》本身的篇目顺序作一选择合并,结合其他古籍中的记载,融入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以平和、朴实的描述延续了原著的顺序。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孔子 陈峰 梦亦非

书籍目录

始教阙里  我的愿望与初衷温故而知新  得民心者得天下孝为仁本  天下大同的原动力曾参修身  在成长中完善自己食无求饱  关于做官,我的自白不重不威  提高自身修养是赢得尊重的关键今之孝者  物质与精神上的孝道周而不比  识人的艺术礼乐之道  崇礼不可越礼祭神如神在  继承周礼传统不是“面子工程”仁者安仁  真正有仁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讲仁德君子怀德  真正有仁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讲仁德君子怀德  提高修养要注意什么相交之道  说多与说少的问题有道无道  说说我的徒弟们三思而行  从理想看自我完善不改其乐  坚守志向方能成就大事文质彬彬  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完善自我学而不厌  我的教育理念宝贵如浮云  我的天命观君子坦荡荡  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也是幸运的事如履薄冰  人生任何时候都应当小心谨慎圣人常无心  临终的善言并非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不丧斯文  天人合一而无绝人之路逝者如斯  理想与感慨食不厌精  说礼:礼是好的生活习惯食不言,寝不语  说礼:礼是与人交往的准则和为贵  说礼:礼全体现孝悌之义吾从先进  说礼:礼无处不在未也先死  悲哉!颜回!未知生,焉知死  我重此生,所求大异沂雩之志  兼谈表里如一与最高理想克已复礼  到底什么是仁?不忧不惧  到底应该如何做君子政即是正  为政和为人道理相通名正言顺  什么是真正的繁荣欲速则不达  我从来不避讳政治话题刚毅木讷  仁不等于柔富而无骄  道德比武器更有力言之不怍  君子成仁,各亦有道夫子自道  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修己以敬  坚持理想需要有不被人理解的勇气君子固穷  永不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一以贯之  学习要有方法先利其器  外交要灵活更要有原则既来之,则安之  武力取得不了人心益者三友  给青年人讲讲人生君子九思  人生,勿忘思索见善如不及  只有走出来才能改变世界割鸡焉用牛刀  论后天修养的重要性色厉内荏  世风日下让我悲哀三年之丧  从丧礼之争论君子所恶仁者自清  论仁的实践无可无不可  建功立业与避祸隐居不仕无义  三遇隐士见得思义  观子张授课有感博学笃志  子夏的风格化课堂学而优则仕  兼论教育的两种目的君子之过  虚名只随浮云去天下归心  往事穿梭,尧舜如昨五美四恶  给官员的最后谏言知者乐水  最后一点话,与世人共勉

章节摘录

我的愿望与初衷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刘向《新序》如今的世界纷乱而复杂,各种思想顺势而出。有人觉得世人目光短浅,只有自己才懂得真理,拥有驰骋于天地间的自由。有人觉得应该抛弃礼乐,仅靠互相友爱,过艰苦朴素的生活。还有一些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杂乱无章的,只有依靠严格的法律,才能使社会走上正轨。对于以上种种看法,我基本都持反对意见。在我看来,世界是属于每个个体的,解决实际问题远比说些空话更有意义。而教化世人,当然离不开礼乐之道,它们是让世界走向和睦的重要因素。至于说约束,我觉得只要让仁义礼孝为中心的道德标准深存于世人心中,那么严苛的法律比起道德的巨大力量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很多人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所想所闻说给大家听,希望得到世人的支持。这也正是我选择在此与大家讨论的原因。诚如许多人所言,如今我们的社会乱字当头,唯一的秩序就是没有秩序。国君不再有威严,诸侯不再有礼仪,人们不以有道德观念为荣!老年人冷漠,年轻人轻浮,而那些少年则整天在村子里游手好闲,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空虚、怅惘和无奈。盗贼出没强人横行,美德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男人缺乏责任感,女人懒惰不堪,人们在心里只有埋怨、诅咒、妒忌甚至是绝望。这样的社会缺乏生机没有阳光。从庙堂到草莽,从城市到乡村,从精神到物质,我们祖先的美德、礼仪、制度、教化早已荡然无存,无影无踪。我作为殷商遗民的后代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个人的力量毕竟薄弱孤单,我偶尔把一些想法实施到现实中,也如同一块石头掉进深谷,没有任何回响。年轻的时候,我曾怀着崇拜之心去拜访学问很大的老聃,先生跟我一样同是殷商文化影响下的儒士。这一点只有心里明白,在新的王朝,是不能公开自己这种遗民身份的。老先生年轻时十分好学,曾跑遍方圆二百里的地方,遍访每一个有学问的人。为此,他曾磨破了一百多双鞋子,人们传说他脚底的老茧有五六寸之厚。这当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他好学的美德确是口耳相传,闻名遐迩。他终于在四十岁的时候收获了好学的果实:知识丰富,学问渊博。从此之后,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我正是慕名而去,怀着一颗求学好问的心。而我最想问的正是周朝初期继承了殷商文化而建立的周礼制度。然而,他并没有像我想像的那样来讲授“礼”,而是出人意料地说:“往往聪明善观察的人由于好非议他人而早死,博学善辩的人好揭发他人做的坏事而危害自身。做孩子的应该忘掉自己心想父母,做臣子的应该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这番话听上去的确不怎么顺耳,但却最让我受到触动。后来慢慢地我明白了,他是对社会现实太失望了,告诫我积极人世多么危险以至子看到我这样的热血之人就不得不泼一下凉水。但我和老聃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深刻在放弃,我的追求在进取,知难而进。当我从你们现今称为“县城”的地方经过的时候,我看到了令人难过的一幕。从一所学校里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而在学宫外面,一群贵族仆从正在围殴一个少年。那少年十二岁上下,面黄肌瘦,衣衫破烂不堪,鼻子里面流出了鲜血,苦苦哀求着。一打听,我得知围殴的理由很简单:学校里都是贵族子弟,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资格和权利力旁听的。我的心隐隐作痛:一边是衣着华丽的贵族,一边是衣衫褴褛的平民;一边是丧失礼义恶狗般的打手,而另一边则是满怀求知欲的平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从那里回来,我的思绪一直未曾停止过。国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周朝走到现在,人们丢弃了道德、丧失了礼义呢?为什么国君失去了威严,而诸侯则平添了蛮横呢?如果有礼义有道德有仁爱的人出来治理国家,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这个样子吗?很显然,肯定不会是这样的。问题的关键是,那些懂礼义有道德有仁爱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国家为什么缺少这样的人呢?一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君子一样,他确实很有学问,可是,如果这学问只是带来自我的满足感、表面的成就感,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学问,又有什么意义呢?况且连有学问的人都缺少呢,更不要说那些既有学问又能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人了。我立下志向就不会改变。我希望天下安定,人民安康。我期望有一个大同世界出现,没有人贫穷,大家共同富裕;没有绝望,充满朝气;小人远离朝廷,君子治理天下。我深知实现这一理想就不能停留在对学问的清谈上,而要作一个弘毅之士投身于社会变革,所以即使我的力量再单薄,我也要去努力奋斗。思来想去,我决定先从事教育,给愿意学习的人受教育的机会。我希望能从他们中间发现并培养有君子德行的人,再推而广之,去影响更多的世人,也许就离理想的大同世界更近了。

编辑推荐

《孔子博客》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博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孔子的书看了一些,这本最有趣的在于博客的形式,当你看到后面有海明威、朱熹、路人甲等的跟帖评论,忍俊不禁,但是选择谁跟帖,还真是个学问,这本书难得就在这里。薄薄的一册,随便翻翻,看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人的赞与争论,恍然如梦。
  •   文章写的浅学易懂,能以博客回复的形式提出孔老夫子的缺失之处,值得一读
  •   换一种写法来讲孔子的思想确实不错。
  •   很新颖的书,还是特价,值了。
  •   不晦于深,不流于浅
  •   从别人那里看到这本书 决定自己也买一本 挺好的
  •   配合原文读,果然是好书
  •   角度新颖,讲古板的文言文用现代文学的角度来讲述,值得一读。
  •   形式独具一格,见解别开生面
  •   书中假借孔子的口吻及身份,以博客的形式,解释了一些孔子的名句,每一句下面都附有大段的解释及一些相关的故事,有助于理解。不错。
  •   书比较好,还算吸引孩子,适合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生阅读。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孔子。
  •   作为一个老师,就要应有的责任
  •   买了一批书,不太好,不建议购买
  •   书太旧了。
  •   书还没到。但另一本已到的《老子》借给一位同事看过了。据说失去了原书的思想精髓--或者,是没能表述出来?--反正,结论是不好。我倒无所谓了,主要是冲它特殊的表述手法去买的。
    ----只是,如果这书-哦,新版书--是这个质量(纸张差的可以!),那么,这个价格,哪怕只有5元,也未免贵了些!
  •   多一本不多,少这一本呢也不少。

    无聊时看看。
  •   形式倒是活泼,但认知嫌浅薄。
  •   基本还OK
  •   孔子都有博客了
  •   跟现在生活接轨的孔子
  •   内容挺好的,小孩喜欢看
  •   满百凑单买的
  •   便宜!!!!!
  •   还没看, 不过大师级的作品应该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