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思想史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何炳武 编  页数:361  

内容概要

  《中国书法思想史》的目标就是对中国书法思想发展的过程作一历史的探讨,提出我们对中国书法思想基本内容和价值的评判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线条为表现工具的一种意象艺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着自身的特色与丰富的内涵,有着自己发展的悠久历史。倘若不苛求书法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完全自觉性的话,我们就可以将中国书法艺术的萌芽上溯到文字形成初期,可以说“当中国文化开始以书面形式累积、传承时,也便有了书法艺术的萌芽”。嗣后书法发展的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秦汉的古拙、魏晋的风韵、隋唐的法度、宋元的意态、明清的朴趣,都体现着中国书法无尽的美。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妙,这除了中国悠久历史所赋予的深厚沃壤之外,历代书法家的文化自觉和对艺术创新不懈的追求也是根本原因。所以,要深入理解中国书法,必然涉及中国书法思想史。书法艺术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它的产生发展与文字的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书家个人的阅历、情感深深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书法思想史》的绪论,要对三个相关问题作一初步论述。这三个问题是:一、文字与书法艺术;二、书法艺术与书法思想;三、中国书法思想史分期。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论述,对于理解《中国书法思想史》各章的内容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何炳武,陕西黄陵人,1956年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书画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黄帝陵基金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书画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著有《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精神》《黄帝与中华文化》《轩辕黄帝与黄帝陵》《黄帝的祭典》《历史文化名城黄陵》《何炳武书画选》等。  主编有《黄帝颂书法精品选》《20世纪陕西书法篆刻集》《陕西碑石精华》《中国历代书法名作鉴赏与临习一本全(五卷本)》《黄帝陵志》《黄帝陵与龙文化》《黄帝祭文集》等。  合编有《历代咏黄陵诗选》《中华诗文精华背诵本》。  在《中国书法》《湖南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人文杂志》《西北大学学报》《新视野》《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文史与书画》《书法赏评》《华夏文化》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陕西省及全国展览,多次参加中日书法交流展,中国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并见诸报刊。曾在澳门、西安、韩城等地举办过个人书法展。作品及传略被载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多部辞书中。

书籍目录

绪论先秦卷概述第一章 商、西周时期书法第一节 甲骨文第二节 金文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第一节 盟书第二节 简牍与帛书秦汉卷概述第一章 秦代书法思想第一节 秦文化对书法的影响第二节 秦代刻石:贵族书风第三节 秦代简牍:民间书风第二章 汉代书法思想第一节 文物与汉代书法第二节 扬雄与“心画”论第三节 许慎与《说文解字》第四节 崔瑗与《草书势》第五节 赵壹与《非草书》第六节 蔡邕及其书法理论魏晋南北朝卷慨述第一章 三国书法思想第一节 三国的文人心态与社会思潮第二节 三国的书风与审美意识第三节 钟繇第四节 皇象第五节 刘邵第二章 西晋书法思想第一节 西晋士人的生存环境与心态第二节 西晋书法的主要风貌及意识第三节 成公绥第四节 索靖第五节 杨泉第六节 卫恒第三章 东晋书法思想第一节 玄学复振与士人人格张扬第二节 山水浸染与审美趣味变化第三节 书法成就及其主要原因第四节 卫铄第五节 王廙第六节 王羲之第七节 王献之第四章 北朝书法思想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及其丈化第二节 北朝书家的心态第三节 石刻的书法成就与趣尚第四节 江式第五节 颜之推第五章 南朝书法思想第一节 南朝士人的文化心理与书法思想发展第二节 羊欣第三节 虞觫第四节 王僧虔第五节 袁昂第六节 萧衍第七节 庾肩吾隋唐五代卷概述第一章 隋代书法思想第一节 隋代的文化征候和思想流脉第二节 过渡期的隋代书风及其书家的无名状态第三节 智永第四节 智果第二章 初唐书法思想第一节 初唐大国策略下的政教文化和一般民众的思想转变第二节 唐初士人的心态和王学书风的张扬第三节 欧阳询第四节 虞世南第五节 李世民第六节 孙过庭第七节 李嗣真第三章 盛中唐书法思想第一节 盛中唐的社会思潮和创新书风的出现第二节 张怀瓘第三节 徐浩第四节 张旭怀素第五节 颜真卿第四章 晚唐书法思想第一节 晚唐士人的末世情结和书法思想中的禅学趣味第二节 柳公权第三节 张彦远第五章 五代书法思想第一节 杨凝式第二节 李煜宋代卷概述第一章 北宋书法思想第一节 蔡襄第二节 苏轼第三节 黄庭坚第四节 米芾第五节 赵估第二章 南宋书法思想第一节 姜夔第二节 陈思第三节 陈槱第四节 赵孟坚元明卷概述第一章 元代书法思想第一节 元代社会与书法第二节 郝经第三节 赵孟頫第四节 鲜于枢第五节 郑杓第六节 杨维桢第二章 明代书法思想第一节 明朝前中期的书法思想第二节 解缙第三节 祝允明第四节 文徵明第五节 丰坊第六节 杨慎第七节 王世贞第八节 孙鑛第九节 汤临初第三章 晚明书法思想第一节 项穆第二节 徐渭第三节 黄道周第四节 董其昌第五节 赵宦光清代卷概述第一章 清初书法思想第一节 清初社会思潮与书风第二节 王铎第三节 傅山第四节 冯班第五节 笪重光第六节 杨宾第七节 王澍第二章 清中期书法思想第一节 清中期的政治文化与书风第二节 刘墉翁方纲第三节 郑燮第四节 梁嗽第五节 邓石如伊秉绶第六节 阮元第三章 清后期书法思想第一节 清后期的社会思潮与书风第二节 包世臣第三节 何绍基第四节 康有为第五节 刘熙载第六节 朱履贞吴德旋

章节摘录

  先秦卷  概述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发端期,是指从远古到秦代统一六国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经过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时代。  商是黄河下游的部族,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即传说中商汤伐夏桀以后,成为中原诸邦国之长,到公元前11世纪为周朝所取代。周原先是主要活动于泾水、渭水流域的一个部落。以后沿黄河向东扩展,至武王伐纣,取代了商的地位。周王朝起初定都镐京(今西安附近),史称西周。后因受到西戎族的压迫,至平王时迁都雒邑(在今洛阳市),史称东周。东周习惯上又分作两个阶段,现在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475)以前,称“春秋”时代,以后称“战国”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周朝的国家组织结构比起商朝来则更为严密,文化也比商朝更为成熟。由于周王朝重视利用宗法纽带维系王室与同姓邦国、姻戚邦国,以及统治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其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意义的是祖先崇拜意识,祭祖仪式成为王室和各邦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但是,同商代比较,祖先神已不再是人间权力的唯一来源、人间是非的最高裁判和祸福的直接施与者。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又出现一些新的重要变化。在此之前,学术文化完全是由官府掌握,到了春秋中叶,出现了第一个由私人传授的学派,即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此后,各家各派,竞相涌现,并由此形成“士”这个新的社会阶层。士不但以自身的知识专长为统治者提供服务,在竞争激烈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在相对独立的立场上,讨论哲学、政治、伦理、经济、军事、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标志着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代,而且也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书法的产生是与中国文字的出现息息相关的,因为书法是以汉字形体作为造型对象的艺术,汉字的结构演变对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先秦时期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而独立的书学,但从殷墟的甲骨文、商周的金文、战国的石鼓文、简牍、帛书,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汉字的书写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终于诞生出书法这门艺术。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则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伏羲画卦说。《周易·系辞》即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乎始作八卦。”(图1)第二种是神农结绳说。《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世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庄子·胜箧篇》亦云:“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第三种就是仓颉造字说。这是关于汉字产生的最有影响,也最权威的说法。《说文解字·叙》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始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图2)  这三种说法,尽管没有任何历史根据,最初的文字也只是抽象的线条以及朦胧的符号,但却是远古先民们逐渐走向文明化的具体体现。正如朱仁夫先生所说的,中国的汉字是经过了“刻划符号的雏形期,经历了图画文字的框形期,然后迈入了文字书写的成熟期,汉字书法史明晰地记载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同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样,先秦时期在书法艺术上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有确切的文字资料可供研究的先秦书法史指商代至战国(前16世纪~前3世纪)大约1400年的时间,其书法形式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简牍文、玉石盟书、石刻、帛书等等。但当时的书法尚未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其作用主要在于实用。《周礼》即云:“保氏教国子以六艺。”“保氏”是官名,即贵族家的家庭教师。“国子”就是指贵族子弟。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六种生活技巧。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那时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技巧,并且为贵族所垄断。虽然在先秦时期书论思想还没有独立出现,但书法文化的整体环境已经逐渐形成,“六书”理论体系的出现并形成,就是显著的证明。“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这历来被视为书法理论的滥觞。可以说,“六书”理论从空间结构和审美观念两个方面确立了书法理论的基石。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生的。商、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方面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商、西周时期的书法形式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  第一节 甲骨文  甲骨文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出现的书法形式。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它是指先民们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原始文字,这些文字是记录当时占卜结果的内容,故又称卜辞。  殷商、西周时期,人类社会逐渐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人类在不断地走向文明,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然力对人类精神的控制。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文明,摆脱蒙昧;另一方面,自然界在人类面前还是一个无法理解的神秘的对象。人与神共存、服从与摆脱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人类还必须以崇敬而虔诚的眼光来审视大自然,以大自然的变化更替来决定自身的行为,因而这时的社会文化被以向“神”来求吉问凶的“巫史文化”所垄断,国家的所有事务,无论大小,都由专门的巫官通过占卜来测其吉凶祸福以决定是否施行。占卜在殷商时代是一件非常神圣的国家大事,《礼记·表记》即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占卜时巫官必须心怀崇敬之情,真挚虔诚地完成整个占卜活动,才能得到“神”的启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也就是占卜的结果便是神的旨意的具体文字体现,必须记录下来以便永久保存。卜辞共分为六个部分:署辞、兆辞、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署辞是指记录甲骨的来源以及修治和保管甲骨者的名字;兆辞是指记录卜人在占卜时烧灼及钻凿甲骨出现的“卜”字形裂痕,这种裂痕也就是兆象;叙辞是指记录占卜的时间、地点以及占卜人的姓名;命辞是指占卜时提的问题;占辞是指占卜得出的结果;验辞是对占卜应验情况的记录。受当时的书写工具所限,只能以刻器为工具,以龟甲和兽骨为载体。贞人(记录刻写占卜结果的书法家)也只有将卜辞写得美观大方才能得到社会和大众的认可和赞赏。  殷商甲骨文是19世纪中国考古史的一大发现,但是这个震惊世人的发现却是因为一件很偶然的事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京城义和团总团练大臣王懿荣(图3)因为生病,请来大夫看病。大夫诊疗后给其开药,药方中有一味名为“龙骨”的药,于是王懿荣便派家人去药房抓药。家人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药店抓来一味“龙骨”,王懿荣突然发现“龙骨”上刻有些许图形,对古文字学颇有研究的王懿荣立刻敏感地认为这些图形应该是上古文字。这时适逢老友刘鹗前来探病,刘鹗也是古文字研究的大家,经过刘鹗的认真审视,证实了王懿荣的判断。两人一经打听,得知这些“龙骨”出自河南安阳。此地自殷王盘庚迁殷(前1300)到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殷纣王被灭,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做了商朝273年的国都。19世纪末,河南安阳市郊小屯村(图4)附近的村民在田野里耕种时突然发现了一些龟甲和兽骨,这些龟甲和兽骨有些被村民磨成粉末作为中药出售,有的整片被作为“龙骨”卖到药房,继而辗转出现在北京的各大药房里。经过王懿荣的探访,共收集到甲骨1500余片,并经过仔细的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殷商时期的卜辞。就这样,这些在地下沉睡了将近4000年的人类文化的宝物才得以重现人间。王懿荣也作为发现和研究殷商甲骨文的第一人而名留青史。但由于王懿荣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后慷慨赴死,投井殉难,并没有留下有关甲骨文的研究著述。其友刘鹗于1903年出版的《铁云藏龟》一书从而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尔后,孙诒让于1904年在考释《铁云藏龟》一书的基础上写成《契文举例》,从而开启了我国甲骨文研究这门学科,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其中,罗振玉(1866~1940),字雪堂,王国维(1878—1927),字观堂,郭沫若(1893~1978),字鼎堂,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由于在甲骨文研究方面成就突出,而被称为甲骨“四堂”。从1899年发现至1928年中央研究院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其问经过数次的发掘和整理,共计出土甲骨15万片以上。这些甲骨经过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研究,确定其文字属于商代后期,即公元前14世纪至1l世纪。在出土的这些甲骨上,共计字数约5000个,能识出者将近2000个。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地区,又出土西周早期甲骨。7000多片,除少数有文字外,大都无文字。商、西周甲骨文除过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之外,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由于龟甲兽骨都很坚硬,其上契刻的文字,笔画显得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的感觉,有的甲骨文也出现弧形的线条。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地反映出来,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著名的甲骨文作品有《大骨四版》、《四方风名刻辞》(图5)、《宰丰骨匕刻辞》(图6)、《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图7)、《鹿头骨纪事刻辞》(图8)等,都是精美的书法作品。正如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自序》中所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细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者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邪?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占卜和书法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对自然所作出的反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在不断增强。综观近300年的殷墟甲骨文书法的发展过程,甲骨文的刻写风格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以殷商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为背景,另一方面又按书法美学的自身发展规律而向前演进。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故其笔画、字体显出瘦硬和劲健。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刻写者不得不改变毛笔字的笔法,主要是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总的趋势是笔画由繁至简,简而复繁;字形由大至小,日趋定型;契刻技巧由粗至细,精雕细刻。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先生将甲骨文的风格流变分为五个时期,从这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可以看出甲骨文在笔画、字体以及契刻技巧上的变化。  第一个时期是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这个时期大概有100年左右的时间,是商朝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部得到了巨大而空前的发展,尤其是武丁时期,国势更加隆盛。《诗经·商颂·玄鸟))即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历史上将这个时期称为“武丁中兴”,所以现存的甲骨文,以记录武丁时代为最多。这一时期也是整个殷商甲骨文书法的起始期。就字体而言,有大有小,但以大字居多。大字者气度恢弘,朴厚自然,气象浑穆,雄伟瑰丽;小字者秀丽典雅,婉转通畅,俊秀精劲,工整秀美。可以说大有大的开阔之姿,小有小的灵巧之妙。  第二个时期是祖庚、祖甲时期。这个时期约有40年,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经过空前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稳步前进的阶段。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庶,相应的卜辞内容也由征战杀伐转入了商业和农业。甲骨文的书法风格也由大器天成、锋芒外露转向了工整严谨、方正规矩。相对于武丁时期贞人用刀的特色各具,这一时期的贞人则追求用刀的规范,布局的整齐和笔画的前后照应,于“谨饬中蕴含飘逸之骨韵,工稳里益显温厚静穆之神采,清新秀丽,开启了后代二王、赵孟頫 、董其昌、乾隆帝书风流派。”  第三个时期是廪辛、康丁时期。这个时期约有14年,殷商王朝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已经逐渐开始走向衰败。表现在甲骨文上,字体仍以前朝工整之风为尚,但由于时代的变化,逐渐流于草率,行款不齐。“在经历了较长追求工整秀丽的书风之后,自然会产生一种与之抗衡的新风格。”就其规律性而言,由个性强烈转向敛去锋芒,既是人世的规律,也是书家风格的变化。  第四个时期是武乙、文丁时期,这个时期大约有17年,“前期粗疏古拙,后期日趋严整。”在这个时期中,武丁时代的雄强博大,祖甲时代的秀丽典雅以及康丁时代的求新求变,都得到了充分展现。武乙时期以大字居多,剑拔弩张,长枪大戟;但就是很少的几个小字,也写得婉转畅达,丝丝入扣。甲骨文刻写的各种风格,无一不露出了它们的面容。有的瘦劲险绝,风骨凝重;有的清远萧散,神韵多姿;有的天然浑成,纵横有象。可以说,这是一个甲骨文百花齐放的时代。  第五个时期是帝乙、帝辛时期。这个时期约有87年,殷商的政治和经济走向衰亡和崩溃。帝乙征夷方,穷兵黩武,纣王帝辛荒淫无度,暴虐成性。但甲骨文却走向了全面的成熟。这个阶段的前期契刻技法娴熟,布白究;后期工整稍逊。字体以小字居多,严整细密,放逸娟秀,一丝不苟。用笔法度森严又婀娜多姿,中规中矩又豪纵奔放。甲骨文和金文的继承关系在这个时期已初显端倪。  综观整个甲骨文书法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随着契刻技巧的不断提高,其笔法从最初的单纯追求骨力逐渐进化到也能刻出丰腴壮美的笔画,随之在笔法上已经能够体现出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后世所出现的诸种书体的笔画,在甲骨文中已基本具备,包括行款、布局、章法。甲骨文书法作为中国书法的发轫之作,其具有的阳刚与阴柔,雄奇与妩媚的不同风格,不但是殷商文化的象征,更开启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大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书法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