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佐将军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月邦  页数:309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1937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副旅长的曾国佐率二一九团等部队驻防宛平、卢沟桥、廊坊一带。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我方知道侵略军居心叵测,拒绝其进城。当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顷刻间,日军的大炮、机关枪声大起,军情万分紧急。曾国佐即令吉星文二一九团金振中营为前锋,奋起迎头痛击日寇。曾国佐亲临前线,激励战士们同仇敌忾,遂在卢沟桥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在战斗中,曾国佐慷慨激昂,带兵血战卢沟桥,重创日军,致使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被击毙,田代中将被解职病死……    这位被誉为“打响卢沟桥中国抗日第一枪”的将军,就是我的祖父曾国佐。    青海是三江源头,是我的故乡。    1990年,我应青海省政府邀请,在西宁宾馆住了六个月,给政府编辑出版一本向海内外发行的大型画册《青海专辑》,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在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窦汝广先生的精心安排下,我采访了刚刚调任的青海省省长金基鹏先生,采访了西宁市、平安县、乐都县、大通县等地的领导和大中型企业,参观游览了青海湖、塔尔寺……天苍野茫水碧山青的高原风光,纯朴善良厚道真诚的民间风情,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在西宁火车站广场,我被大型雕塑《江河源》的恢弘气势所震憾;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绮丽多彩,令我如痴如醉;塔尔寺佛塔林立,气势磅礴,置身寺中,望着身边一群群从远方赶来的朝拜者,我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自己的心灵也在这个蜚声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得到一次净化……    那时候,我隐隐约约知道有亲戚住在互助曹家堡一带,其中两个叔公在父亲去世后不久还来过兰州,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帮助家里处理父亲过世后的一些事情。当时,母亲很少向我们提起曹家堡的亲戚,平时也和他们没有什么联系,似乎在回避着什么……所以,在青海组稿的日子里,我不知道那位被青海人民传颂和敬仰的抗战英雄曾国佐,就是我的祖父。    1972年的中国,仍处于那个特殊时期。9月14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的父亲曾植森,一个19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教师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母亲和我,还有两个弟弟,这一天的情景我终生难忘。那一年,我正在读小学一年级,我的天空从此昏天暗地。    父亲的离去,让我的命运一夜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父亲是小学的革委会主任,经历了多次批斗后,官复原职。我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生活在童年的欢乐中,享受着父母的宠爱。我从小喜欢看书,当小学教师的母亲,还有学识颇丰、知书达理的舅舅,给我买来了一摞又一摞的小人书,这让周围的小伙伴十分眼馋,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精彩世界的大门。虽然不是天资聪颖,我还是被班主任老师任命为班长,懵懵懂懂地对同学们吆五喝六,无意中成为一个小宠儿。父亲死于非命后不久,首先是我的班长职务被拿掉了,接着,便常常受到一些不明事理的人的欺辱,家中的门窗玻璃,也常常被人砸烂,尤其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家里凄凉无比……我所经历的中国特殊年代的这些恐怖的生活环境和非人遭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直伴随着我的少年时期。最终,这段经历也成了我人生中的一笔珍贵财富,让我对一个时代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深刻的认识。    那时候我不知道,父亲的离去和家中突如其来的变化,主要缘于我的祖父曾国佐。因为在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他不是抗日爱国英雄,而是一个反动军阀,是广大人民群众批判和斗争的对象。他,“株连”了他的后人。    我知道曾国佐将军是我祖父时,已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当时,我已经离开出生地兰州,在南国闯荡了好几年。其实,早在中国的拨乱反正进入一个新时期的1986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在收集整理曾国佐将军的资料时,派人来兰州,到我家查找曾国佐将军的遗物和资料,向母亲详细介绍了曾国佐将军的抗战英雄事迹。这时,母亲才完全知道一直被父亲不愿多提起的曾国佐将军,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也更加感受和理解了父亲生前的承负……那时候,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让母亲的神经变得十分脆弱,她怕世道再次发生变故,担心我们兄弟受到影响,没有向我们提及曾国佐将军,所以我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位可以引以为豪的祖父。后来,我有一次回兰州探家时,母亲才告诉了我曾国佐将军的事迹。当我知道自己的祖父就是曾国佐,就是那位抗击倭寇、赫赫有名的伟大民族英雄时,不禁热血沸腾,曾经的痛苦记忆刹那间化为乌有。    我常常回顾自己的过去,不仅仅因为自己有一个另类的童年和少年,不仅仅因为自己和家庭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和痛苦,而是欣慰地感觉到历史在一点一点地得到校正,越来越多的阳光正在照耀中国大地。那段难忘岁月留给中国人的烙印,正在被封存于记忆深处。    离开兰州,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南国的阳光下,我步入了中年。这些年来,尽管遇到很多坎坷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理想和追求。每当我感到自己在事业或生活中山穷水尽、陷入绝境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祖父曾国佐将军手持大刀英勇杀敌的情景。我想,中国人民饱受日寇蹂躏,自强不息,奋战八年,终于打败了侵略者,比起我们的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我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这也增添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更让我感动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有贵人出手相助。他们用热情和真诚,帮助我一次次渡过难关,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王月邦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西北人,虽然尚未谋面,但在多次的电话联系中,我被他做事的认真热情态度、纯朴风格和执著精神深深感动。曾国佐将军离世多年,经历那段难忘岁月后,我们作为后人没有保存他有价值的资料,但是王月邦先生为了把《曾国佐将军》一书写得更加丰富、生动和翔实,多方联系,不遗余力地查找历史资料,呕心沥血地辛勤写作,让这本20多万字的长篇大作,尽量还原历史,多角度地展示一位抗日爱国英雄的气概和风采,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对将军的尊敬,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    《曾国佐将军》一书,将我们带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再次向我们揭示了那段应该让中国人全面了解的历史,弘扬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精神。今天,这种精神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财富。    感谢王月邦先生,他的辛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曾国佐将军的抗战事迹,了解到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到的磨难,更是对一位抗日爱国英雄的告慰。

内容概要

  很少有人知道,是一个叫曾国佐的青海人,于1933年率部在喜峰口夜袭日军,用大刀拼杀日寇,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因此有了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七七"事变后,又是他率领将士坚守宛平,在卢沟桥打响了抗战第一枪!

作者简介

  王月邦,1964年10月生,青海互助沙塘川水湾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地质学校,在青海省第五地质队参加工作,曾在锡铁山、冷湖做矿床勘探的技术性工作。1991年调入互助县人民法院,随后进入青海民族学院学习法律,毕业后从事刑事、民事审判工作多年。2002年起从事组织人事和思想政治工作。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各种报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六十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高天上流云》、《进剿青石岭》等。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厉兵晋东南
 1.兵困临晋镇
 2.整顿旧部
 3.智取和顺县
 4.破锋八刀
 5.军中无戏言
 6.营地谈兵
 7.进剿峻极关
第二章 血战喜峰口
 1.临阵布兵
 2.铁门关
 3.大刀!大刀!
 4.兵无常形
 5.奇兵突出
 6.浴血老婆山
 7.南团汀,北团汀
第三章 退守察哈尔
 1.以退为进
 2.目标张家口,前进
 3.张北备战
 4.独石口
 5.雄兵破沽源
 6.据守三山
 7.该死的谈判
第四章 横刀卢沟桥
 1.剿除汉奸军
 2.从宛平到丰台
 3.卢沟桥,枪声!
 4.决不后退
 5.原定计划取消
 6.危乱时局
 7.命令:放弃北平!
第五章 兵败大名府
 1.扩编不扩人
 2.王自治,打飞机
 3.泊头阻击战
 4.桑园失守
 5.大名府危急
 6.孤城难守
 7.总司令不答应
第六章 魂归湟水岸
 1.全军为上
 2.延安是个好地方
 3.新兵旅,好样的
 4.狮子山
 5.东渡襄河
 6.退敌茅坪场
 7.抱憾中宁
尾声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兵困临晋镇 1931年8月5日,青海省主席马麒病死,讣告以电报发至山西省临猗县临晋镇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十四军第六十五旅驻地,急呈旅长马步青。马步青接报脸色大变,直奔旅部来到办公桌前,猴急火燎掏出一大堆文件材料,一面叫卫兵去找参谋长曾国佐。 院子里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门开处,闪进一个人来,中等个,身板敦实,四十左右年纪,国字脸,眉宇间透出睿智与精干。 "旅座,找我有啥事吗?" "伯勋啊,尕兄我遇上难办的事了,"马步青一见曾国佐,眼窝里便挤出几点亮晶晶的泪来,"我阿大殁了,我得赶紧回去。这一摊子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要替我打点好。六十五旅都是青海人,军权不能旁落他人之手。倘若我一时回不来,你就相机行事,完完整整把他们带回西宁城。" 曾国佐吃了一惊,回想四年前赴乡省亲,曾与马麒谋面,当时那个老军阀身体还算硬朗,不想这么快就死了。曾国佐说:"旅座节哀顺便。你尽管回去,这里由我操持,不必挂心。" 马步青递过桌上那些文件:"这些事情你先处理一下,你懂得治军之方,我放心。如情况有啥变化,就发电报给我,我和马军长自有裁处。" 马步青千叮咛万嘱咐一番,然后就去找军长马鸿宾请假。马鸿宾听说马麒死了,也吃了一惊,沉吟半晌,说:"子云西去奔丧,孝心可嘉。这关头风云多变,不要误了行程。" 只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马步青便听出其中的意味深长了。何尝不是呢,如今父亲死了,屁股下面那张座椅空出来了,觊觎的眼睛就多了,叔父马麟倚老卖老,二弟马步芳工于心计,此二人鹰视狼顾,不能不有所防范。不想则罢,一想就想出一身汗来。马步青急忙告辞了出来,打点行装,来不及跟属下告别,带了几个随从驱车绝尘而去。 马步青前脚刚走,队伍里就有一些青海籍的军官,编造各种理由向曾国佐请假。反正留也留不住,与其防贼似的花那些功夫,还不如开具护照让他们早点滚蛋。 "只能带走勤务兵,其余士兵不准擅离。"曾国佐提着马鞭在营盘里巡视,"枪械一律交公,否则军法无情!" 随后就在营围外面加派了岗哨,将骡马军车集中起来看管。 马鸿宾叫来曾国佐:"这下马步青家着火了,这一去他肯定不能回来,早就想打发了这个花花公子。伯勋,你可要记住,无论如何不能把这支人马带到西宁去,然后俯首贴耳仰他人鼻息。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国事纷纭,你可要看清形势,一旦天下有变,你就跟我回宁夏,继续担任军事教官。" "军座所言极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军心。至于今后何去何从,必当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曾国佐沉着、稳健和有勇有谋的个性很得马鸿宾的赏识。马鸿宾常在一些场合对部下说:"伯勋,识大体,不拘小节,非池中之物,久后必成大器。"

后记

十多年前,我在一本集子里看到了有关曾国佐将军的抗战事迹,有几页,不多,写得也很笼统,但总算看了个大概。当时没有多想,只知道本土还有这样一个人物,十分地不简单,所以就记住了这个名字。那时,我已经发表一些简单的文字作品多年,大多是篇幅比较短的,从没想过要在长篇上下功夫。原来的那本集子看完了也不知放在哪里,其间搬了两次家,许多书籍都丢失了,看过的书我不怎么爱惜,边买边看,看完就胡乱放在一边。两年前的一天,我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忽然又翻出了那本集子,时隔十多年,我又一次端详起来,反复看了曾国佐将军的事迹,当时就萌发了一种冲动,这段时间,我常常被一个人物和一个故事感动着,换句话说,从那时起,我开始担负起了一种责任,决定把将军的故事写出来,把一段尘封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    可是打算归打算,真正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材料有限,收集了以前有人发表过的几篇简短文章,仔细研读,大都如出一辙,有的甚至连将军的职务和部队的番号都弄错,别人小说上出现的情节,便当做史料加以考证,得出的结论也可想而知。当时我也抱着这种想法,准备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写一个中篇,一次发完算了。但后来情况有了逆转,随着写作的逐渐深入,收集的资料也逐渐增多,居然有半尺厚了,这时我才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苦思冥想之后决定写成一部长篇,以便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再现将军浴血冒火、抗战御侮的完整形象。这样,我就推翻了已经写就的部分草稿,从头再来,利用业余时间,一边反复研判资料,一边挣扎着苦苦写作,秋去冬尽,寒来暑往,花两年时间,终于写完长篇历史小说《曾国佐将军》一书。    校对完毕,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两年来的无数个夜晚,我趴在电脑前,眼睛盯着显示屏上不断增多的文字,常常陷入沉思。这个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个血与火的战场,历史的缝隙陡然开朗,将军指挥若定的身影、士兵们赴敌厮杀的呐喊、疾风一样飞驰的战马、弥空匝地的枪声炮声、残破的城墙和下面成堆的尸体……这些震撼人心的场面,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我脆弱的神经。为了还原历史的本真面目,我曾试图寻找与曾国佐将军和副官朱柏元接触过的人,也试图从营长张子钧和余德文的后人那里得到一些线索,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几番努力收效甚微。去年秋初,我去朱柏元的老家(和曾国佐同村)采访,想通过附近的一些老人了解点情况,结果是这些传来证据大多也随着他们的故去而灭失了。这时,我和朱柏元之子朱兆寿同志通了电话,他在外面做工,说是以前虽听父亲多次讲过这事,但听过之后也就忘了,记不清那些来龙去脉。接着他说,他可以给我提供一盘磁带,那就是他父亲亲口讲述的录音,别弄丢了。果然不一会儿,他老伴就给我送过来一盘磁带,我如获至宝,拿回来就听,听到了战场的声音!    不久,从海口那边也传来了消息。《曾国佐将军》第一章在((彩虹))杂志发表后,将军的长孙曾海声先生从网上看到了这篇小说和编辑的评论,从此我们之间开始联系。曾海声先生是《南华时刊》总编,民革委员,他提了一些很中肯的意见,还寄来一些资料,我们保持短信交流有较长一段时间。这其间,根据逐渐增多的资料,我对小说的结构作了局部调整,不断地研究,不断地修改,使其尽量尊重史实。史海钩沉,颇费踌躇,因潜心于曾国佐将军资料的研究,不能对辅助人物进行深入的挖掘。正这时,沧州著名编剧安世华先生打来电话,他也是在网上看到的,以为我在研究二十九军,要我提供一些资料给他。说老实话,我手上的资料也很有限。安先生也在研究二十九军,说得更具体一点,他是在研究二十九军的刀法,他的许多影视剧以武术题材见长。当时安先生问我:马广达是不是沧州人?我的回答是不容置疑的:马广达系青海回民。沧州那边没有了声音,我知道安先生沮丧的心情。这样,本着自己那点寻根究底的脾性,我又开始研究马广达,翻了很多的资料,又借助网络查询,终于判明马光达系“马广达”之误,确为沧州回民,因其父马凤图当时在青海任职,后来便误当做青海人记载,马广达确系马凤图沧州刀法传人,在二十九军传授“破锋八刀”也在情理之中了。短信发过去,安先生高兴地说:这下我的文章可就好写了!通过这次交流,我进一步明白,搞历史的文字,原本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如想排除所有的疑问,不熬白头发也能熬脱一层皮,实在不太好玩。    七月流火的季节,我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写作。总是觉得,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没能很好地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展现到读者面前。曾国佐,这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从中原大战的疲惫中脱身而出,戎马倥偬,走进战火硝烟,参加长城抗战,转战察哈尔,指挥并打响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第一枪,身先士卒,披坚执锐,在枪林弹雨中谱写了一个爱国军人的光辉形象。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曾国佐将军的家乡,在青海省互助县,竟然许多人不知道这段历史,甚至不知道将军的名字,正如《彩虹》主编邢永贵先生所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冷遇和淡漠。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如果可能,我想搞一次巡回演讲,让所有的人知道曾国佐将军抗战的事迹。所以我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只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把一个抗战英雄的故事讲得更明白一些,以此激励我们的民族自尊,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并让大家记住,从前有一个曾国佐将军,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    该书的完成,得到了有关部门和许多朋友的帮助。曾海声、朱兆寿、安世华先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井石、邢永贵、武泰元先生关注该书的写作并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互助县委组织部、党史办、县文联对该书的完成给予了积极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白万奎、祁文汝先生对曾国佐将军抗战事迹的宣传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并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李三中、李世金、杨向前先生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积极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曾国佐将军》作者终于圆了他的心愿,把曾国佐这个出生在青海的抗日将领的光辉的一生写出来,呈现给了读者。拂去尘埃显真雄,对今人后人,功莫大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国佐将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曾国佐将军曾国佐将军曾国佐将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