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的谋略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绍铿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国历代王朝更迭过程中,将相和帝王之间始终保持一种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共生关系,帝王因将相而君临天下,将相赖帝王而拜相封侯,帝王与将相互利互惠,共生共存。历代开国君王的智慧在于他们善于巧妙地利用将相的智慧,他们的天才在于能够娴熟地驾驭将相这样的天才。古之名相、良将皆为名高一世的名世之才,他们以其文韬武略忠心不二地辅佐君王而成就功业,在中国历史上争得一席之地,与成功君王一起垂名后世。
《将相的谋略(40余位名世之才)》从夏商周三代开始,通过四十二位著名将相辅佐开国君主成就霸业的传奇人生,揭示君臣间这种相依存的共生关系,从而进一步领悟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规律性。
《将相的谋略(40余位名世之才)》由王绍铿所著。

作者简介

王绍铿,1959年由北京钢铁学院一现北京科技大学一工艺系钢铁压力加工专业毕业,同年到沈阳机电学院一现沈阳工业大学一金属材料系任教,历任金属学教研室、王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聿涉足文史,从此开始研读中国古代史;遂以独特的见解解读十三位煊赫帝王的人生旅程之后,继续解读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辅弼帝王的文臣武将们的历史功绩。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万乘之才与将相之才
天生之才必为用
帝王将相各就位
◎天生之才
◎天才与勤奋
◎天才与学历
◎万乘之才
◎定位与择位
千流滚滚归东海
雄才济济朝君王
◎帝王求贤
◎贤臣择主
第二篇 夏商周
治水治国得天下
亦公亦私是必然
◎大禹治水
◎夏禹受禅
◎夏启继位
伊尹屈尊见成汤
媵臣佐商灭夏桀
◎商汤崛起
◎曲线见商汤
◎佐汤灭桀
◎五朝元老
吕尚垂钓求贤王
西伯占卜得王辅
◎纣王无道
◎太伯让贤
◎太公垂钓
◎吕尚佐周
◎伐纣灭商
◎不朽功勋
第三篇 春秋
秦穆公求贤施巧计
百里奚佐秦霸西戎
◎五羖大夫
◎二老哭师
◎弦高智退秦师
◎称霸西戎
◎无缘中原霸主
管夷吾射小白中钩
齐桓公赖贤臣称霸
◎齐襄公乱伦乱政
◎齐桓公纳仇为相
◎管鲍之交
◎高举尊王大旗
◎齐桓公称霸
◎流星陨落
晋重耳流亡恋安乐
五贤佐追随劝复国
◎骊姬乱晋
◎晋宫大乱
◎流亡公子屡遭屈辱
◎五子劫君
◎楚成王施恩图报
◎晋文公即位
◎介子推自绝绵山
◎再举尊王大旗
◎退避三舍
◎第二任春秋霸主
楚庄王挟威问九鼎
王孙满从容说天命
◎楚蛮自立为王
◎成王请食熊蹯而死
◎神奇鸟三年不鸣
◎楚庄王问鼎轻重
◎称霸中原
伍子胥报父仇奔吴
公子光施阴谋夺位
◎楚宫祸变
◎楚平王失德夺儿媳
◎伍子胥奔吴
◎季子观周乐
◎专诸刺王僚
◎伍子胥快意恩仇
◎申包胥啼哭乞援
卧薪尝胆求复国
兔死狗烹诛谋臣
◎夫差誓报父仇
◎范蠡的求存策略
◎夫差放虎归山
◎勾践卧薪尝胆
◎伍子胥之死
◎夫差之死
◎范蠡出逃
◎兔死狗烹
第四篇 战国
孝公张榜求贤才
商鞅变法强秦国
◎秦孝公的强国梦
◎商鞅治国三招
◎一场大辩论
◎商鞅变法
◎非常举措取信于民
◎二次变法
◎赵良劝退
◎改革者的悲哀
苏秦布局遣张仪
鬼谷同门斗纵横
◎苏秦出师不利
◎苏秦游说燕赵
◎苏秦智激张仪
◎苏秦游说韩魏
◎苏秦游说齐楚
◎苏秦功成名就
◎苏秦之死
◎张仪说秦王
◎合纵联盟被突破
◎张仪戏楚王
◎张仪智服楚王
◎合纵彻底解体
◎张仪之死
◎两颗流星
死里逃生范雎拜相封侯
远交近攻强秦蚕食诸侯
◎范雎死里逃生
◎范雎入秦
◎范雎上书
◎范雎说秦王
◎远交近攻
◎范雎拜相封侯
◎范雎快意思仇
◎秦昭王为臣雪耻
◎长平之战
◎白起之死
◎范雎引退
秦昭王恃强夺宝
蔺相如完璧归赵
◎卞和献璧
◎恃强求璧
◎完璧归赵
◎秦王为赵王击缻
◎将相和
第五篇 秦汉
李斯奔走成阳城
秦王收回逐客令
◎李斯的感悟
◎弃楚奔秦
◎李斯献策
◎茅焦谏秦王
◎李斯谏止逐客令
◎尉缭献策
◎秦并六国
◎李斯的治国思想
◎李斯献策焚书
◎坑儒随其后
三寸之舌为帝师
太公之法佐汉高
◎锥击秦始皇
◎新的生活目标
◎善择明主
◎运筹帷幄
◎解危救祸
◎还定三秦
◎中分天下
◎灭楚登极
◎张良适时隐退
受辱胯下待天时
登坛拜将辅汉室
◎城下垂钓
◎弃楚奔汉
◎登坛拜将
◎纵论形势
◎刎颈之交
◎韩信智灭赵代
◎李左车献策
◎项羽黔驴技穷
◎蒯彻说韩信
◎韩信之死
刘秀矢志匡复汉室
邓禹翼戴光武中兴
◎刘秀乘时鹊起
◎邓禹助成帝业
三分天下定蜀汉
鞠躬尽瘁报三顾
◎阿瞒出世
◎曹操雄霸北方
◎孙吴崛起
◎刘备的戎马生涯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顾茅庐
◎隆中对
◎三分天下
◎兵败长坂坡
◎智激孙权
◎赤壁大捷
◎谋取益州
◎刘备托孤
◎前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智慧
◎三国归晋
第六篇 隋唐
隋文帝矢志平江南
陈后主犹唱后庭花
◎陈宫巨变
◎陈后主醉生梦死
◎隋文帝谋伐江南
◎讨陈檄文
◎陈后主狼狈就擒
◎高颎之死
李世民探监问计
刘文静首建大策
◎彭城阁之变
◎刘文静献策
◎密谋起兵
◎举兵入关
◎刘文静之死
房玄龄军门进谒
李世民一见如故
◎贤臣择主
◎参谋玄武之变
◎助成贞观之治
◎临终上表留愿
魏徵为明君绳愆纠谬
太宗为谏臣树碑铭功
◎初露锋芒
◎安抚山东
◎再抚山东
◎犯颜直谏
◎愿为良臣
◎四疏谏政
◎痛失一镜
徐懋功推功献图籍
唐高祖褒扬称纯臣
◎瓦岗骁将
◎代主献籍
◎二次归唐
◎威震西陲
◎东征西伐
◎先黜后扬
◎平定高丽
◎戒律子孙
李世民义释降将
尉迟恭报恩救主
◎尉迟恭归唐
◎义释敬德
◎报恩救主
◎助成大业
狄仁杰罄心效女主
武则天挥泪别国老
◎不畏权势秉公执法
◎解救死囚
◎狄公拜相
◎智脱魔窟
◎巧智拆梦
◎挥泪别诚臣
第七篇 宋元明
宋太祖善择良将
曹统帅严禁妄杀
◎一代儒将
◎疾风知劲草
◎伐江南不辱使命
◎从征北汉
◎征辽失律
成吉思汗求贤敌国
耶律楚材楚材晋用
◎楚材晋用
◎治天下之大匠
◎谏止西征
◎家无余财
忽必烈藩邸聚贤
众汉儒群星追月
◎藩府求贤
◎不离左右的窦默
◎王佐之才姚枢
◎和尚书记刘侃
◎和谈大使郝经
◎位兼将相史天泽
李善长择主于草创
明太祖薄德诛元勋
◎贤臣择主
◎功居第一
◎灭族之祸
礼贤馆以礼待贤人
礼贤人悖礼黜贤人
◎礼聘四贤
◎刘基献策
◎刘基论相
◎刘基之死
◎一代文宗宋濂

章节摘录

  白起之死  长平之战,使名将白起也登上其事业的顶峰。白起,今陕西眉县人,善用兵。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任左庶长(二十等爵中的第四等),南征北讨,屡立战功。秦昭王十四年(前293年)攻韩、魏之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斩首二十四万,克五城,渡河攻取安邑(曾为魏都,今山西夏县西北)以东至乾河的大片领土。第二年攻取魏大小六十一城,后又率师攻赵、楚。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年)陷楚都郢,楚王被迫出逃,秦于郢置南郡,白起因功封武安君。而后又继续攻魏、赵、韩,斩魏卒十三万,溺死赵卒两万,斩韩卒五万。白起战功累累,对赵、韩等国构成巨大威胁,迫使他们设计来除掉他。  秦长平大捷之后派白起继续攻赵、韩,将围赵都邯郸,赵有亡国之危。赵、韩为挽救将亡之国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用反间计,他们派苏秦之弟苏代挟重金贿赂范雎,挑拨他与白起之间的关系,苏代说范雎:“武安君为秦攻取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战功赫赫。一旦赵亡,则武安君为三公,君能屈居武安君之下乎?不如许赵、韩割地言和,无为武安君之功也。”苏代一席话正好击中范雎要害,他早已心嫉白起之功,遂上奏秦昭王:“秦兵劳,请许韩、赵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王遂许割地言和,罢兵。  白起听到消息,遂与范雎结怨。第二年,秦王派王陵攻邯郸,出师不利,遂起用白起。白起认为长平之战虽获胜,但秦兵也死亡过半,军力严重受挫;再加上赵国坚守而诸侯外援,恐怕秦兵难以抵挡,因而不同意伐赵。但秦王不听,坚持要白起伐赵,遭到拒绝;命范雎去请,还是“辞不肯行”,遂称病。秦王不得已只好令王龅继续攻邯郸,不幸又大败而归。白起把对范雎的积怨全部发泄出来,幸灾乐祸地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秦王大怒,强令他率兵出战,白起不计后果继续顶下去,“称病笃”,坚决抗命。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将相的谋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