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远 万水长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伍杰  页数:237  字数:161000  

内容概要

《千山远万水长》包括回忆录、访谈录、纪念文、祝词等等,内容涉及作者伍杰曾经和仍在参与的一些工作,如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续四库全书》的编纂出版,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的设立及评选,中国图书评论协会的成立、书评工作、书评理论等等。这些不同体裁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一个学者型领导干部和老出版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工作能力、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宽泛的学识素养,读来令人敬仰、敬重。阅读该文集,可以让广大读者尤其是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通知大受裨益。
《千山远万水长》文集语言平实而不失文采,读来情切感人。

作者简介

伍杰,1930年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评论》编委会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中国书评学会会长、研究员,《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华大典》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书评理念与实践》、《编辑教学》丛书、《严复书评》等,另有长篇小说《山路崎岖》、中篇小说《金色的种子》、散文集《点翠集》和《苏堤也朦胧》、纪实文学《中国古代编辑家小传》等。

书籍目录

千山远,万水长
难忘的记忆
这棵茉莉花
片帆欲挂柳依依
编辑之歌
趁着这黄昏
虞非子
国庆颂
访罗马尼亚小诗
思归
限制独人漫步有感
独坐思乡
中罗情
珀尔蒂尼什山
赠罗友人居古拉
喀山遇下冰珠
罗国山色秀
李公乱传诗
杂感
惜别尼古拉
故国好
诚挚而深切的怀念——记编纂出版《中华大典》的已故专家们
段文桂
任继愈
高纪言
程千帆
卞孝萱
赵立勋
刘乃和
席泽宗
我说《中华大典》——201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李闻昕、王鉴理采访伍杰
《中华大典》试点漫记
读《中华大典·文学典》
我爱《中华大典·文学典》
犹记出版些许事
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对中国版协的回忆
花城醉书香
发挥现代题材连环画的作用
小谈选题——在广东教育出版社选题论证会上的发言
《闲笔点书评》前言
谈书评的学风——在“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书评的学问》序
有趣的《中国禁书大观》
求索书源——谈王建辉著《出版与现代文明》
中国出版正走向世界——在日本亚太出版商协会大会上的讲话
党旗飘得美——读《飘扬的党旗》
打开窗口的功绩
大力发展外向型出版
大典往事——一篇报道的感慨
新中国书评六十年
理论学术书评的年轮
几本书评学著作的比较
祝词三则
(一)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社十周年的祝词
(二)我与《新闻出版报》十年
(三)致湖南文艺出版社

章节摘录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爹娘……”这又是冯友琴 在贵州榕江的都柳江畔低低吟唱,那稚嫩的童音里带着几许呜咽。她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在那里的爹娘。王德汉也常常唱:“汉民中学,栖霞之乡,江山如画,热血满腔 ……”这是国立汉民中学的校长任中敏写的校歌。他在思念南京的 栖霞山了,那里是国立汉民中学的老校址,在江苏南京的栖霞山。冯友琴是东北人,被日本军队赶到了关内,成了流浪他乡的“难 童”。王德汉被赶出了南京。我的家在洞庭湖畔,也是被鬼子赶到 了贵州。康良佩家在黄鹤楼下,骆丽娜家在日月潭边,……好多好 多这样的孩子,被鬼子点燃的战火,烧离了家乡,逼到了贵州万山丛 中的榕江。是我们的校长任中敏,在战火中经历千辛万苦,渡过无数难关 和艰险,率领几百童子,从南京逃到桂林,又从桂林逃到榕江。他沿 途接收了许多被称为“难童”的失学的战区儿童,我们这些“难童”在 榕江相聚了。汉中坐落在榕江的都柳江边,校址是一座旧庙。我们在这里上 课,在这里学习,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思念家乡,在这里做梦会见亲 人。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只能吃两餐“糙米饭”。但这比起那些在鬼 子铁蹄下的孩子们,已经是十分幸福了。任中敏写了一首词,词中 有“糙米饭,糙米饭,……甘苦愿共尝,师生本无间……”,用以安慰 和鼓励师生。榕江的都柳江畔,是我们幼小生命的一切,我们亲密 无间。榕江啊,多美!校长任中敏题写了十多首“忆江南”词曲《榕江 好》,赞美榕江。其中有:“榕江好,第一在江头。潋滟灵光三水合,郁葱嘉气五榕收,地沃古平州。”“榕江好,柳色正青青。雨线风丝摇 客梦,嫩黄新绿染乡情,残月小塘明。”榕江虽美,但是,抗战胜利是 我们最大的愿望。庆祝抗日胜利的鞭炮声,把同学们带到无穷的欢乐中。在江边,在街 上奔走高呼着:“胜利了,胜利了,抗日胜利了!”“我们可以回乡了,可以见到爹娘了,可以安心学习了!”同学们唱着,欢笑着,跳着,舞着,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同学 们,我们要回桂林了,要回穿山了!”旧的校址等待着我们归去。唯一的通路是江水和山间小道。我们只能乘船沿河而下。1945年9月,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坐上了小木船,沿 着都柳江,穿过蜿蜒的山谷向千山之外的桂林奔去。都柳江,清清 的河水,急急地流呀流,流向远方;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榕江啊!我 们已经离开你,离你越来越远。我们曾在你的怀抱里欢乐,嬉笑,悲 伤,叹息。此刻不禁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我们望着那青葱碧翠的丛 林,望着那奇伟、险峻的群峰,望着那重重叠叠的山色。太可爱了,太美了!忽然在群山中升起一片片雾气,出现了一种奇异的色彩,山呢?峰呢?啊!我明白了,它在回答我们的眷恋。用一种特殊的 方式为我们送行。经过多日的奔波,我们终于回到了桂林,回到了穿山脚下,回到 了不匮塔边,回到了清澈的小东江畔。在这优美的环境里,我们踏 进了新的教室。这已经是好久以后的事情了。在抗日胜利的复员声中,校长任 中敏安排了异乡同学的复员。你们到家乡去读书吧!到父母身边 去读书吧!同学们自然喜不自胜,但又产生了新的离愁。多么亲密 的聚首,怎么舍得轻轻地别离呢?唉,人生真是离多聚少啊!谁不 在喜悦中,带着满腹愁肠?在那些日子,我们聚集在小东江之畔。谈着以往,在榕江的日 子;谈着未来,回到家乡后的生活。谈着过去的亲密,谈着将来的思 念。临别依依,语言无法表达。在离别前,同学们互相在纪念册上题词。他们为我题有:辽宁 的冯友琴题:“我们在艰苦抗战中成长,虽只有那么少的岁月,而已 尝受尽了颠簸,但要知道,艰苦后面是快乐,颠簸后面是安宁。现在 我们要分别了,不知何日相见。但愿别后要各自努力,因我们的责 任是何等重大。努力吧,追求我们光明前途。”湘潭李涣洵题:“我们总算是受够了艰苦的一群学子。现在,胜 利给了我们还乡的机会,但愿我们回到甜蜜的家乡之后,仍不忘记 这两年多暴风雨中的摧残。”苏州的柳海云题:“如今我们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希望你回到故乡 后,要更加努力地研究一切,将来为国争光,为人类谋幸福。”贵州苗家朋友杨成典题:“男儿立志在天边,学不成功誓不还。”湖北康良佩题:“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广东马启煌题:“每饭不忘,国耻未雪。愿坚志为国报仇。”天津张昭华题:“雪清国耻,需要我们这般朝气蓬勃的青年去完成。”河北朱寄湘题:“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广西壮家孩子韦显中题:“取人之长,废己之短,这才是我们学习的 目标。”P1-4

编辑推荐

  《千山远,万水长》文集语言平实而不失文采,读来情切感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千山远 万水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