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伦理思想史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第1版 (2004年1月1日)  作者:宋希仁  页数:497  字数:59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按照伦理思想本身的发展过程新编的西方伦理思想史。全书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伦理思想,中世纪伦理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伦理思想以及近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伦理思想。该书的特点是:从思想层面上阐述西方伦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问题的提出和演变;在深入研究伦理思想代表人物、流派和著作的基础上,梳理出伦理思想发生、发展的基本历程,阐明西方伦理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内容及其多样化形态。

作者简介

宋希仁,男,吉林省临江县人。1936年7月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不朽的寿律》、《伦理与人生》、《人生哲学导论》、《日本采风》、《伦理的探索——从苏格拉底到马克思》、《西方伦理思想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古希腊伦理学的先声  第一节	从神话到哲学的道德思考  第二节	伦理学的雏形  第三节	伦理思想的深化第二章 尼各马科伦理学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初创的伦理学体系  第三节	社会伦理思想第三章 希腊化和罗马时代伦理思想  第一节	快乐主义  第二节	德性主义  第三节 怀疑主义第四章 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第五章 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第六章 近代早期道德哲学第七章 近代道德情感论伦理学第八章 18世纪法国启蒙伦理思想第九章 功利主义伦理学第十章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第十一章	法哲学体系第十二章	进化论伦理思想第十三章	19世纪美国伦理思想第十四章	空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提到伦理思想史,人们自然会想到历史上的伦理思想与现在的伦理学之间的联系。本书从两千多年的西方伦理思想中梳理各种观点、思想和理论体系,阐述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和联系,从而展示西方伦理学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伦理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这个概念也是与道德及法律的绝对分界线。道德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这种柔性规定是以伦理为大致范本,但又不同于伦理这种自然法则,甚至经常与伦理相悖。法律则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定,这种刚性规定是以法理为基础原则的,法理与伦理的关系则比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更远,也因此人们对于法理的争议更大——长期自然法则与短期自然法则的冲突在法理上冲突最甚。伦理确实没有什么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像“伦理”二字与“道德”二字一起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关于“道德”,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无非是说,“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譬如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质点”的概念。那么“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类似于约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那么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规则是为现实的存在不被破坏服务的,它本身并不倡导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而规则与创新的矛盾无一不是以创新的成功和规则的被打破之后形成新的规则而结束的,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微扰”机制。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仅拿其所起的作用来定义一个词是不充分的。况且“伦理”与“道德”似乎也是有着许多不同的。除了“道德”所针对的客体远较“伦理”所针对的客体宽泛之外,二者还有许多其他不同。比如“道德”是随着社会所处的阶段乃至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规范的。举三个例子:其一,在古代氏族部落里,财产是共有的,保留私有财产是不道德的,而拿走其他部落成员刚刚用过的工具也没有什么不道德。而在法律认可私有财产的现代社会,保留私有财产不再是不道德的,而拿走他人的工具则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其二,在中国,问别人的年龄和薪水是很正常的,似乎还隐隐有点人文主义关怀的味道;而在西方某些国家,打听年龄和薪水是不太道德的。其三:同性恋一般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现在某些国家已通过法律承认其合法存在,似乎同性恋也在逐步摆脱其不道德的地位(此处似乎有些问题,法律并不等同于道德)。而“伦理”则似乎是有些不随时间和空间漂移的东西在里面。比如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兄妹通婚,虽说太古洪荒年代,兄妹通婚没有太多道德非议,但终究是违背伦理的,在这里伦理似乎涉及到近亲结婚导致后代基因缺陷几率增大的问题。另外一对有意思的个案是疯牛病和印尼一个岛上某些部族成员患的一种奇怪的病,病人的脑组织会发生类似于疯牛病的粥样病变,尽管原因不详,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居民中保留了一种陋习-吃人肉。将两种病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些类似。疯牛病的起因也未能确证,但是所谓的动物性饲料-即一些牛的皮,肉,内脏和血液加工成的饲料在疯牛病的爆发过程中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就是元凶。是否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些物种以同类为食,其蛋白质或核酸的某些缺陷(或潜缺陷)通过累积机制或自诱导机制或二者的综合导致了该缺陷的最终的显性表达。从人类所谓的“伦理”观点来看,人吃人是违背伦理的,那么牛吃牛肉也是违背牛的伦理的。请注意,人吃人是人自己做出的决定,而牛吃牛是在人类的商品利润机制下产生的非自愿的怪现象。如果大自然在暝暝之中规定了不准同类相食的禁条,并通过让违反此禁令者脑部发病来表示惩罚,也许在漫长的无文字记录的人类演变道路上,人类经历了无数次的此种天谴才慢慢形成了这种伦理的观念。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伦理曲折地反映了生物体的分子层面上的一些规则。鉴于大多数这些分子层面的问题相对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仍是晦暗不明的,仅仅由模糊的恐惧感或者无确定依据的直觉出发的“伦理”概念只能是一个非科学的概念,充满了大量的在将来可被证实或证伪的先验论的甚至神秘主义的命题。显然,以这样一个不完善的概念是无法说服并阻止人类进行诸如克隆人体和干细胞研究这样的科学实验的。这些实验,甚至可以广泛地说,一切科学研究都象潘多拉的盒子,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的边缘就是由这些盒子组成的。在打开之前,是无法预言一个盒子比另一个盒子更危险的。盒子被打开了,飞出的是什么永远既无法预料,也无法收回。况且,面对着科学工作者这一好奇心最强的群体,不被打开简直比不让儿童打开糖果盒都难。对于克隆人的指斥来自社会的许多方面,说法也是多种多样。各种反对意见大致可归于两类:一类是坚持尊重生命,保持人的尊严论点的,简称之为社会学派;另一类是对克隆生命体的生理缺陷可能危及人类生存有怀疑的,简称之为生理学派。应当说,两类论点各有其合理的成分,是不能被全盘否定的,只是两派论点都采取的不是切合实际的态度。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的尊严也应该保持,但是,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永远不可能对于每个社会成员都得以实现的。比如某地区对矿工被埋的消息严加封锁;某医院对患者生命视同儿戏,等等。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并不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相反,尊重生命,维护人的尊严始终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能实践的程度是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的。某患者家属在求助无门后无奈给患者停掉了昂贵的进口药剂,其斑斑血泪说明了一个问题,尊重生命是有成本的。同样的,中国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也是因为付不起人口过多的成本。另外一个敏感的问题是安乐死和自杀。尊重生命和保持尊严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是会构成悖论的,观众们很容易为电影人物在忍辱偷生和杀身取义之间做出选择,但是现实中的安乐死和自杀却沉重和苦涩得多。很多问题是法律所顾及不到的,并且由于法律条文的刚性而或多或少造成局部细微的不合理,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一样的,所以制订和修改法律是永远不能停止的舞蹈。所以,仅从理性上说,我们应该在亵渎生命的事件中辨明无过错方和过错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应该仅在结局处片面地下结论。比如年迈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为了自己的尊严,不堪忍受子女的冷漠而自杀,是不应该再背上不尊重生命的罪状的。而社会却应从中警醒,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追究相关者责任,完善养老制度等等来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尊重生命也不应僵化到极端。绝对尊重生命就不应该给病人用药,绝对维持尊严就不应该给病人动手术。因为第一次给病人用一种药肯定冒了巨大风险,距离谋财害命也没有多远;第一次动手术之前如果没有解剖经验绝对谈不上严肃,而解剖经验不是来自于尸体就是来自于尊严不能自保者(战俘,奴隶等)或是对于患者的蓄意的信息不披露。但是,正因了不尊重的第一次,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另外,如果推开来讲,人的尊严何以宝贵,其他生命体的尊严就可任意践踏,恐怕谁也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为生物界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厚此薄彼似乎是没有依据的。关于生理学派的反对意见,其杞人忧天的态度亦不足取。无疑,现阶段克隆动物有一些问题。但是自然生育的个体也并非完美无缺,有些甚至有严重疾患,结局会怎样?许多有问题的个体夭折了,存活的也并没有给生物界带来毁灭性灾难。因为自然界有一种自完善的机制。
  •   说实话,这本挺优秀的。
  •   虽说是为了考研才买的书,但读后觉得真的写的很不错~是一本不错的导读书~
  •   通读书之用要想真正了解个人的思想,还是得看原著.
  •   这本书属于哲学教材,写得比较容易看懂。
  •   感觉书的印刷质量不像正版的,书中的图片油墨模糊,还有纸张切割不均,书页有部分没有分开,很是影响心情。希望当当以后发货的时候,像此类有瑕疵的书籍不要再随便发往消费者,更不要发盗版的才好。书本身的内容还是不错!
  •   书是本好书,就是奇怪,我九月买的书是去年出的,十月买的相同的这本书是05年出的。因为是代同学买,同学还说了好几遍。还有就是纸的质量不是很好!
  •   书还不错,我很喜欢
  •   2009年再次印刷,质量差,书皮软,纸质差,印刷有些不清楚,像盗版书。
  •   ,还没看就从中间开裂,书几乎是成为两半!
  •   书的内容还是不错,就是装订质量太差,才打开看几页,就发现后面的一些页面脱胶了。一点都不爽!大师花了16年时间写就的伦理学专著啊!
  •   之所以说此书“不够精深收获不大”是因为:1)严格说来它不是一部学术类著作,而只是一本教科书,浅通而不够详尽;2)书中的内容蕴涵量有待提升,作者的文献参考有待拓宽,研究考察的力度有待加强;3)对一个在此方面有专门修养的学生或学者来说,此书阅读的价值并不大,因为它——在我看来——似乎是针对普通读者而写的;4)故此,本人买了这本书后,有些许失望,或者说,没有什么惊喜或新发现。
  •   晕,太慢了,自己承诺得3-4天到都快10天了……做不到不要乱承诺,真是的,无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